《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
第四课 创世记〈一〉:创造、堕落、洪水、巴别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本课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创世记一至十一章的内容与信息。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本课金句:诗篇 139:14 和合本: 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 现代中文译本: 我颂赞你,因为你可敬可畏;你的作为奇妙非凡,我心里深深领会。 台语白话字: Goa beh kam-sia li, in-ui goa siu-cho ki-biau thang kia; li e so-choe ki-biau; che si goa e sim chhim chai-e. 台语汉字: 我欲感谢你,因为我受造,奇妙通惊,你的所做奇妙;这是我的心深知的。 ▲课前预备:请三位学生预备演巴别短剧,剧本在(五)内。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较多,老师不必每个重点都教,要根据老师本身的领受、学生的需要以及 上课时间的多寡来取舍。但要注意,让学生多参与。尤其是讨论与分享,千万不要省 略。学生参与多,学习效果才会高。 ▲本课大纲: 一、引起兴趣 二、创造 三、堕落 四、洪水 五、巴别 ▲讨论与分享(可择题讨论):
▲课程内容
一、引起兴趣 有一位婚姻协谈专家,有一次出外旅行时和邻座聊起来。他提出许多对婚姻的看法令邻座对他刮目相看。 邻座就问他说:「朋友,你这些想法太棒了,是从那里得来的呢?」他不慌不忙地回答: 「我的想法一点也不新奇,是从圣经中最古老的一卷书:创世记里出来的。」 创世记就是这样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它提到万物的起始,也包含了各样事情、各种法则的起源。 它是全本圣经的导论。如果说圣经的主题像一道河流一样不断发展下去的话,那么河流的源头就是创世记。 我们也可以将创世记比喻为一粒种子,圣经的其他经卷则是长出来的一棵树;不论这棵树的枝叶有多茂盛, 其信息都蕴藏在创世记这粒种子里(注 1)。所以创世记可以说是全本圣经的基础。 创世记(英文 Genesis)这个名称是从希腊文七十士译本而来,希伯来圣经取创世记 1:1 的第一个字 Bereshit 作卷名,意思是「起初」。 创世记一共有五十章,可以分为两部份:第一部份一至十一章,是由四个重要事件构成的: 创造、堕落、洪水、巴别。这里谈的是有关全世界各地、各家族的事情。 第二部份从十二至五十章,焦点集中在一个家族,由四个重要人物串成:亚伯拉罕、 以撒、雅各、约瑟。请大家背一次:创造、堕落、洪水、巴别;亚伯拉罕、以撒、雅各、 约瑟。这八个重点就可以涵盖创世记全部了。 亚伯拉罕以后的事迹,现在已有足够的考古学证据证明圣经所载为真, 因为其中所描述的许多风俗习惯和 2000 B.C. 左右的近东文化很接近。但创世记一至十一章证据很少, 我们仍然相信其可靠性,理由有二: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这部份的文体,它并非科学性的着作,也不是现代学者所认为的历史文献。 它被奉为圣经是因为上帝有话要对全人类说。因此,当我们阅读它时, 要留意的是上帝要对你我说些什么,而不是把它当作科学或历史的资料来作检证。 二、创造(1-2章) 三、堕落(3-5章) 始祖的堕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到底蛇的试探是什么意思呢?「你们便如上帝, 能知道善恶」(创 3:5),换句话说,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善恶,随己意而行。「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这就是罪的根源。 本来人受造时已经照上帝形像而造,已经是像上帝了,魔鬼却用这点来迷惑夏娃,要她自订善恶标准,才能像上帝。事实上善恶标准是上帝所订的, 当一个人要取代上帝的地位,自己决定善恶时,他就是中了魔鬼的诡计,落在罪恶当中。不但上帝没做成,连生命都丧失了。这个试探今天一样存在。 自订善恶、随心所欲而行,谁不喜欢?很多人不是就像这样,只顾享受上帝所赐的恩典和福气,却不照上帝的旨意行事、不要上帝来管理他吗?事实上当一个人以为他已经掌握自己前途,可以随心所欲而 行时,他其实是落在罪恶权势底下而不自觉呢! 让我们来看看亚当夏娃犯罪以后的反应。你注意到他们犯罪以后第一个感觉是什 么吗?接着他们采取什么行动?当上帝问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是认错呢,还是推诿? 这是人犯错时的典型反应,首先是羞耻想要掩盖躲藏,然后是躲藏,躲藏不住了就推 诿。 请问,当你发现自己有罪时感觉如何?你的反应是什么?你所观察到的别人呢? 当他们做错事被追究时,反应如何? 有人说,基督徒讲罪讲太多,让人难以接受。也有人在成为基督徒以后,对罪的敏感度增加, 而觉得重担。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圣灵感动我们知罪,是为了要赦免我们,给我们力量重新开始。 因此,我们不要接受魔鬼的控告,以为自己罪大万不可赦。 罗马书 8:33-34 这样说,「谁能控告上帝所拣选的人呢?有上帝称他们为义了。 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 也替我们祈求。」这就是耶稣基督的福音,是赦罪的福音,让人可以重新开始。 四、洪水(6-9章) 自从亚当、夏娃犯罪以后,罪就进入世界,掌管世界。人的堕落过程先是由个人、 家庭,进而普及于整个国家、整个人类。虽然当时人类文明还算进步(创 4:16-22), 但是罪恶也愈来愈盛行,甚至到了无可收拾的地步。创 6:5 说:「人在地上罪恶很大, 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这句话所描述的罪恶含有全面性(尽都)、内在性(所思想的)及连续性(终日)。 上帝为了这些感到忧伤(创 6:6),最后不得不用洪水来审判全地。挪亚在当时的世代是个义人, 他造方舟的行动以及敬畏上帝的表现,一定会被周围的人引以为怪。 当你的意见和想法和周围大多数的人不一样时,你有什么感觉?你会怎样做? 挪亚在当时一定也不大好受,但是他凭信心坚持到底,一家终蒙拯救。 耶稣说过:「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当洪水以前的日子, 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 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太 24:37-39)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也是人们照常吃喝嫁娶, 罪恶猖行,很少有人想到主的日子可能会随时来临。也许有人会说:福音还没传遍天下, 所以末期还不会来到(太 24:14)。也有人说:罪恶尚未满盈,所以上帝的审判还不会来到(创 15: 16)。 但就个人生命短暂无常的角度来看,我们最好还是随时预备迎见上帝。 更何况「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呢!(太 24:44) 五、巴别(11章) 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其所在地是示拿的平原,是宁录建国的地方(创 10:9-10)。 巴别塔的故事,让我们以短剧的方式呈献给各位。(请三位学员先准备,到时表演)。 甲:看!这里有一块平原,是个居住的好地方,我们就在这里住下来吧! 乙:这真是个好地方!既然要久住,那就得盖好一点的房子唷! 丙:来,我们来烧砖块,用砖块盖的房子冬暖夏凉,更重要的是一定不会塌! 甲:砖块?好主意!我们也可以用它来盖一座城,城上再盖一座好高好高的塔! 乙:对!对!对!这样要是再有洪水的话,爬上塔顶上就不怕了。 丙:塔上还要刻上你、我、他的名字唷!免得后来的人忘记这是我们盖的! 甲:那当然,除了名字以外,还要在塔顶刻上众星图。这么伟大的星象,最好刻在这里让大家来膜拜。 乙:好吧!那我们就开工了! 丙:我来破土! (三人表现合作无间的样子,突然间……) 甲:给我一些水! 乙:What?(什么?) 甲:(大声)水!给我一些水!(用手比水流形状) 乙:What?What do you want?(你要什么?) (转向丙)What does he want?(他到底要什么?) 丙:我不知道 甲:真是活见鬼,不盖了,跟你们这些人住在一起,我会发疯,我要搬家了。 乙:I want to move, too.(我也要搬家!) 丙:你们都搬走好了,我一个人住这边,哈哈哈… 看了这个短剧,难免会想,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上帝要变乱他们的口音? 请大家一起来读创世记 11:3-4: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罢, 我们 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罢, 我们 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 我们 的名,免得 我们 分散在全地上。」 短短两节经文,出现了四次「我们」,足见他们的心态只有自己,并未将上帝摆在眼前。 他们的结局是因口音不同而分散。 你的心态又是如何?你是否常将上帝摆在前面?在你所行的一切事上,上帝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附注:
▲背金句:诗篇 139:14,用启应方式来背,以增加趣味性。 ▲作业: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