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转寄

第七课 弥赛亚诗、智慧诗与历史诗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本课目的

让学生从研读弥赛亚诗、历史诗与智慧诗来认识上帝奇妙的作为。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1. 说出解释弥赛亚诗的一个原则。

  2. 运用串珠圣经来找出弥赛亚诗里和新约对照的经文。

本课金句:路加福音 24:44b

 新标点和合本:

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

 现代中文译本:

摩西的法律、先知的书,和诗篇所叙述关于我的每一件事必须实现。

 台语白话字:

  Koh tùi in kóng, Chiah-ê chiū-sī goá iáu-kú kap lín tī-teh ê sî só͘ tùi lín kóng ê oē, kóng kìⁿ-nā tī Mô͘-se ê lu̍t-hoat, kap hiah ê sian-ti, í-ki̍p Si-phian, só͘ kì-chài chí goá ê oē lóng tek-khak tio̍h èng-giām.

 台语汉字:

见若伫摩西的律法,及许个先知,以及诗篇,所记载指我的话拢的确着应验。

本课大纲

一、引言:弥赛亚跟你我有何关系?

二、诗篇中的弥赛亚

三、诗篇 22 篇

四、智慧诗

五、历史诗

教学建议:本课的内容比较多,老师可以将二、三择一来教。

讨论与分享(请择题讨论)

  1. 你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吗?为什么?「耶稣是弥赛亚」这对你有何意义?

  2. 如何向没有弥赛亚观念的同胞介绍耶稣基督的福音?

  3. 在你的生活里,是否尊耶稣为主?

  4. 在你的信仰生活中,其他弟兄姊妹扮演的角色为何?你经常跟他们交通,表达你内心真实的感受、分享上帝的救恩吗?

  5. 耶稣在他复活得荣耀以前,曾经遭遇到许多的羞辱。这似乎是得荣耀必经的过程。身为主的门徒,你是否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6. 在你一生当中,你体会到上帝在主导吗?在你的生命经历中,有那些是你希望传给下一代的?你所在的教会是否保存档案和一些历史记载,可以留给后人作纪念?

  7. 读完本课以后,你对上帝的话语有何新的体认?

课程内容

 一、引言:弥赛亚跟你我有何关系?

弥赛亚是希伯来文 Mashiah 的音译,希腊文把它翻译作 Christos,直译成中文称为基督。因此,弥赛亚和基督其实是相同的名词,前者来自希伯来文,后者来自希腊文,它的意思是「受膏者」。旧约中有三种人物会受膏:先知、君王和祭司,他们都可以称为受膏者。不过,犹太人被掳以后,一直在盼望、等候「那特定的一位弥赛亚」来临,以拯救他们脱离外邦人的辖制。因此,弥赛亚后来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意思是「拯救者」。

弥赛亚对犹太人非常重要,那是他们唯一的盼望。对你我而言呢?你需要弥赛亚吗?你认为我们的社会需要弥赛亚吗?你要如何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介绍给没有弥赛亚观念的同胞?这是在谈福音本色化时,不可忽略的课题。

旧约有许多关于弥赛亚的预言,这些都应验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并且记录在新约里。只看旧约不看新约的话,我们不大能够确定那些经节是在指耶稣基督。有些人把旧约基督化,认为旧约每一个地方都是弥赛亚的预言或预表。这种解经方法很难被旧约学者所接受。比较中肯的方法是对照新约来看,新约有明白引用的才算是弥赛亚预言。

 二、诗篇中的弥赛亚

诗篇里有许多关于弥赛亚的预言,我们将它称为弥赛亚诗。由于它必须对照新约、照着新约所给的亮光,才能知道是在指着弥赛亚说的,有些旧约学者由于强调写诗的背景、诗产生当时的情境,就不把弥赛亚诗特别归做一类,只强调「王室诗」,即为尊崇君王而唱的诗。虽然弥赛亚诗和王室诗有一些重叠,事实上,它们并不完全一样。

弥赛亚诗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论到弥赛亚的属性与身份,提及他为君王及其统治:诗 2、18、20、21、45、61、 72、89、110、132、144;另一类论到弥赛亚其人及其生平:诗8、16、22、35、40、41、55、69、102、109(注 1)。底下我们将对照新旧约论到弥赛亚的一些经文。串珠圣经把相关经节都列出来,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工具。

(一) 他的属性与身份

1. 他为儿子

诗篇 2:7b 「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这句话在新约的使徒行传 13:33、希伯来书 1:5、5:5 都有引用。

2. 他为君王

诗篇 2:6「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耶稣的门徒彼得在为耶稣作见证时,大胆地向大祭司们说,「你们挂在木头上杀害的耶稣,我们祖宗的上帝已经叫他复活。上帝且用右手将他高举,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徒5:30-31)

诗篇 89:27「我也要立他为长子,为世上最高的君王。」在启示录里,他被称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 启 19:16)。

3. 他为祭司

诗篇 110:4「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这句话被新约希伯来书的作者所引用,并且用很长的篇幅来论证它是指耶稣为祭司(来 5:6、7:1-28)。祭司最主要的工作是为百姓献祭赎罪,希伯来书论证耶稣长远活着,替众人祈求(来 7:25)。

4. 他是主

诗篇 110:1「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这是大卫说的话,在新约,耶稣、耶稣的门徒彼得、希伯来书的作者都曾经引用过(太 22:41-46、徒 2:34、来 1:13),表明耶稣是主。(在你的生活里,是否尊耶稣为主?)

5. 他是上帝、永不改变

诗篇 45:6-7 「上帝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上帝―就是你的上帝―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

诗篇 102:27「惟有你永不改变;你的年数没有穷尽。」

这两段诗提到的是弥赛亚的神性,希伯来书的作者引用它们来论证耶稣的神性(来1:8-12)。

(二) 他的为人与生平

1. 他的心志

诗篇 40:8「我的上帝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希伯来书 10:5-7 引用这段论证:内心遵行上帝的律法比遵行外在献祭的规条更重要。它也充份显示耶稣的心志是乐意遵行上帝的旨意。

诗篇 69:9a「因我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烧。」当耶稣洁净圣殿时,他的门徒想起这节描述耶稣心境的诗(约 2:17)。

2. 他无故被恨恶

诗篇 69:4「无故恨我的,比我头发还多;无理与我为仇、要把我剪除的,甚为强盛。」耶稣曾经引用这句话描述他的处境(约 15:25)。

3. 他被朋友出卖

诗篇 41:9「连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耶稣曾引用这句话来指出有门徒会出卖他(约13:18)。

4. 他受审判

诗篇 35:11「凶恶的见证人起来,盘问我所不知道的事。」马太福音记载,祭司长和全公会寻找假见证,控告耶稣,要治死他(太 26:59)。

5. 他在十字架上受苦

a.他被讥诮

诗篇 22:8「他把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可以救他吧!耶和华既喜悦他,可以搭救他吧!」马太福音 27:43 记载,耶稣在十字架上时,祭司长和文士这样讥诮他:「他倚靠上帝,上帝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上帝的儿子。』」

b.他被离弃

诗篇 118:22-23「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耶和华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耶稣引用这节来描述他被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弃绝(太 21:42)。

其实,耶稣除了被人离弃外,他也感受到上帝离弃他,他呼喊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 (太 27:46) 这正是诗篇 22:1 的话。有这样刻骨铭心的感受,是因为他背负世人罪孽的缘故。

c.他的衣服被瓜分

诗篇 22:18「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裏衣拈阄。」马太福音 27:35 记载兵丁「既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

d.他的手脚被扎

诗篇 22:16b「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对照约翰福音 19: 37「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

e.他的骨头不折断

诗篇 34:20「又保全他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约翰福音 19:36 说,「这些事成了,为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

6. 他复活

诗篇 16:10「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使徒行传 2:25-36、13:34-37 详细讨论这段诗篇,认为它是指着耶稣复活说的。

7. 他升天

诗篇 68:18「你已经升上高天,掳掠仇敌;你在人间,就是在悖逆的人间,受了供献,叫耶和华上帝可以与他们同住。」以弗所 4:7-10 对这节经文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所以经上说:他升上高天的时候,掳掠了仇敌,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既说升上,岂不是先降在地下吗?那降下的,就是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

 三、诗篇 22 篇

弥赛亚诗可以用诗篇 22 篇作代表,它有好几节和四福音里描述耶稣受难的经文相同(注 2)。

(一) 其结构和背景

诗篇 22 篇很明显的可以分为两部份:1-21 节是哀哭和祷告,22-31 节是赞美和感恩。由于它有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内容,有学者认为它们原先可能是两首诗,后来才被编排在一起(注 3)。在一首诗成形以前,或许有这种可能,但是它既然以一首诗的型态被收藏在诗篇里,我们就必须把它当做一首完整的诗来看待。可芮基(P.C.Craigie)指出,像这种同一首诗里混合不同型式的语言,显示出它是在礼拜的场合使用的。在礼拜时,来敬拜的人从哀哭到祷告,最后终于能够进入赞美和感恩(注 4)。

把这首诗篇放在礼仪的背景下来看,可以把整首诗作如下的分析(注 5):

1.哀哭:1-21 节

a.被上帝和人类遗弃:1-10 节

b.祷告祈求帮助:11 节

c.被患难所包围:12-18 节

d.祷告祈求能得救:19-21 节

2.回应:21b 节 「你已经应允我」

3.由受苦者发出的感恩:22-26 节

4.由会众发出的感恩:27-31 节

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第 21 节的转折:「你已经应允我。」它显示出上帝已经答应受苦者的祷告,而把整首诗带进另一种意境中,充满了信靠和赞美。

(二) 其内容与解释

诗篇 22 篇一开始时充份表达了诗人面临死亡、走向死亡的孤寂感。有这种强烈的孤寂感是因为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又加上有恶人环绕在四周,更加深了诗人的恐慌。在这样的心情下,诗人发出哀叹和祷告。

这首诗有些地方和旧约其他着作有雷同之处:

22:1 提到 「唉哼的言语」,约伯在他受苦时,曾说他「唉哼的声音涌出如水」(伯 3:24)。

22:6 诗人感受到自己的卑微,说他是虫,不是人。约伯记25:6 就曾把世人比喻做虫蛆;而以赛亚书也以曾虫来形容雅各(赛 41:14)。

22:6 提到他被藐视,以赛亚书也有类似的记载(赛 49:7、53:3)。

22:9-10 诗人把事情追溯自出母胎的时候,约伯(伯 3:11) 、以赛亚(赛 46:3、49:1)、耶利米(耶 1:5)都曾这样做。

22:13 诗人描述到敌人向他张口,好像抓撕吼叫的狮子。耶利米哀歌 3:46 也说,我们的仇敌都向我们大大张口。

22:15 诗人用「舌头贴在牙床上」来形容他的痛苦。约伯记29:10 、耶利米哀歌 4:4、

以西结书 3:26 也都有类似的描述。

虽然诗篇 22 篇和旧约其他着作有这些类似点,可芮基指出这首诗由于是在礼仪

崇拜中使用,诗人面临死亡的孤寂感遂在关怀之共同体的背景中出现。来作礼拜的人

,虽然以全然被遗弃的言语开始,却以邀请大会中的人一起赞美作为结束(诗 22:23)。

这让我们看到虽然拯救者是上帝自己,但拯救的宣告却是在信仰共同体中进行(注 6)。

在你的信仰生活中,其他弟兄姊妹扮演的角色为何?你经常跟他们交通,表达你

内心真实的感受、分享上帝的救恩吗?

(三) 它和弥赛亚的关系

诗篇 22 篇的作者,原先可能只在描写他自己的心路历程,但是在圣灵的带领底下,它却也预言到许多弥赛亚的事迹。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话语,就是认同这篇诗之作者的心境;福音书的作者也采用它来描述耶稣被钉;而祭司长、文士、长老都使用了这首诗歌里仇敌的用语。此外,它还论到耶稣的复活与升天。我们除了找出它和新约中相同地方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

  1. 旧约对新约预言的准确性及详细的描述。

  2. 主对罪人的爱:他为你我忍受肉体与心灵上的痛苦。

  3. 基督今日活在你我中间,他在上帝右边长远活着,为我们代求(来 7:25、诗 22:24)。

诗篇 22 篇前后两部份和弥赛亚关系之对照如下:

1-21 节 22-31 节
受苦于十字架 荣耀与复活
痛苦与祷告 赞美与应许
在群敌中 在教会中

请读诗篇 22:1-21,并对照读马太福音 27:35-46,你会发现有许多相呼应的地方。


对照诗篇 22 篇与新约的经文:

诗篇 22 篇 新约
1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 为什么离弃我? 太 27:46、可 15:34
2 「我白日呼求――」 太 27:45
6-8受讥笑与辱骂 太 27:39-44、可 15:29-32
11-12 没人帮助他 太 26:56
16 犬类(外邦罗马人) 手脚被扎 太 27:27、可 15:16 路 23:33、路 24:40
17 骨头 约 19:36
18 拈阄分衣 太 27:35、约 19:23-24
20 生命(原文作独一者) 约 3:16、创 22:2
22 复活,在会中赞美上帝 来 2:11-12
24 为我们代求 来 5:7-9、来 7:25
23-26 在以色列人中赞美上帝  
27-31 在外邦人中赞美上帝  

读到这里,你觉得这一切的发生是巧合吗?上帝的预言必然实现,他的应许必然成就!上帝最大的应许乃是藉着耶稣的代赎,他要与我们同住。这是何等大的恩典与福气!

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在他复活得荣耀以前,曾经遭遇到许多的羞辱。这似乎是得荣耀必经的过程。身为主的门徒,你是否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四、智慧诗

本季我们所研读的诗歌与智慧文学,涵盖旧约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和雅歌等五卷。这当中,有的是诗歌,有的是智慧文学,有的兼具两种性质。通常,约伯记、箴言、传道书被称为旧约的智慧文学,而大部份的诗篇和雅歌属于诗歌。严格说起来,诗篇和雅歌不能列在智慧文学,只有一些智慧诗,可以归在这一类(注 7)。

有人把旧约里的智慧文学又细分成高等智慧(higher wisdom)和低等智慧(lower wisdom)两种(注 8)。低等智慧讨论的是如何达到幸福人生的途径,箴言多半属于这一类。高等智慧讨论恶人为何昌盛,并试着提出解答,约伯记、诗篇 37、49、73 等篇都是。约伯的朋友针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答案,其实都是十分有益的论述,他们的错误只在于以为那是唯一的答案。这其实正是大部份人思考的极限,只作单向思考,以为答案只有一个。我们应该培养更宽广的心,多跟别人沟通讨论,预备作多方面的思考与论证。

诗篇第 37 篇说,恶人的昌盛只是暂时的,义人却要长存。诗篇第 73 篇也有类似看法,恶人要像梦一般突然消逝。诗篇第 49 篇尝试把答案延伸到来生的教义里,它说,死亡一样临到恶人和义人,但是义人死后的情况比较好:

「只是上帝必救赎我的灵魂脱离阴间的权柄,因他必收纳我。」(诗 49:15)

读到这里,让我们联想到约伯信心的凯歌,他说,在他肉体灭绝之后,必在肉体之外亲眼看见救赎主(伯 19:25-27)。

除了上面所述之外,诗篇 1、112、127、128 等也都是智慧诗。这几篇都是由智慧教师所熟知的格言、箴言和智训所组成的(注 9)。

 五、历史诗

诗篇里,有些是在讲述历史的,作者以诗的方式来表达上帝在以色列历史中奇妙的作为。回顾以色列多彩多姿的历史,它一定激发了诗人丰富的灵感。因此,在诗篇里有许多以色列人过去得拯救、蒙上帝恩典的资料。比较明显的有第 78 篇、105 篇、106 篇。藉着这些历史诗,以色列人把上帝的恩典一代传给一代。诗篇 78:4-7 说,「…要将耶和华的美德和他的能力,并他奇妙的作为,述说给后代听。…使将要生的后代子孙可以晓得;…好叫他们仰望上帝,不忘记上帝的作为,惟要守他的命令。」诗人也曾这样祷告说,「上帝啊,我到年老发白的时候,求你不要离弃我!等我将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将你的大能指示后世的人。」(诗 71:18)

上面所述三篇历史诗所描述的事件都以「出埃及」为中心。出埃及是以色列历史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对以色列人而言,它不单是一个发生在几千几百年前的事件而已,以色列人经由覆诵、文字记载以及逾越节的礼仪来记念它,而它也引发许多新的事件。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它成为代代以色列人信仰的基础。事实上以色列人每年遵守逾越节,作为一年之开始,就是要记念上帝如何拯救他们,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之民族的由来。历史诗在此可以说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从诗人以及上帝的选民以色列人的经历中,我们看到历史是上帝在主导。在你的一生当中,你体会到上帝在主导吗?在你的生命经历里,有那些是你希望传给下一代的?你所在的教会是否保存档案和一些历史记载,可以留给后人作纪念?

附注

  1. 卜洛克(C.H.Bullock), 《旧约诗歌智慧书导论》, 赖建国、陈兴兰译, (台北:华神出版社, 1994), p.122.

  2. 舒兹(S.J.Schultz), 《旧约新语》, 赖建国、陈兴兰合译, (台北:华神出版社, 1993), p.298.

  3. cf Peter C. Craigie, Psalms 1-50.Word BiblicalCommentary, vol.19, (eds) D. A. Hubbard, G. W.Barker, J. D. W. Watts, (Waco:Word Books, 1983),p.197.

  4. Peter C. Craigie, Psalms 1-50.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19, (eds) D. A. Hubbard, G. W. Barker J. D. W. Watts, (Waco:Word Books, 1983), p.197.

  5. 同注 4, p.198. 在此, P.C.Craigie 所标的节数和中文圣经相差一节,这是因为他把诗题也算成一节的缘故。事实上,希伯来原文都把诗题算做第一节;因此,对照来读诗篇时,必须把中文圣经的节数加一,才等于希伯来圣经的节数。

  6. 同注 4, p.202.

  7. 同注 1, p.3.

  8. 同注 1,p.121.

  9. 同注 1, p.121.

背金句:路加福音 24:44b

作业

  1. 请你挑选一首诗篇 22 篇以外的弥赛亚诗,用串珠圣经找出新约对照的经文,并抄写下来。

  2. 请读诗篇 120-150 篇。

  3. 请阅读第八课课文。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



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简介
       
律法书| 王国的建立| 列王与先知| 诗歌与智慧文学| 先知书
     
耶稣生平| 使徒行传与保罗书信| 门徒书信与启示录
【版权所有 欢迎应用 勿作商业目的之用】
欲购书籍,可洽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教育委员会tel:886-2-23625282 ex 215 or 218, email: yoh-nuo@mail.pct.org.tw。另,出版单位已不再提供幻灯片,敬请谅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