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
第八课 扫罗王:以色列第一位君王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 探讨以色列人的第一个国王扫罗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作为我们的榜样与鉴戒。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相关经文:撒母耳记上 8:1-31:13、历代志上 10:1-14 ▲本课金句:撒母耳记上 15:22b 和合本: 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现代中文译本: 顺从比祭物更好;听命胜过献上最好的羊。 白话文: Khoa ah, chun-than ia-ke hian-che, thia-than si ia-ke iu-kang e iu. 台语汉字: 看啊,遵从赢过献祭,听从是赢过羊羔的油。 ▲本课大纲: 一、扫罗被立为王 二、扫罗与撒母耳 三、扫罗追杀大卫 四、扫罗的成功与失败 五、先知与灵恩 附录:经文问题 ▲讨论与分享(请择题讨论):
▲课程内容
一、扫罗被立为王 扫罗是以色列史里的第一个国王。他到底有那些特色,能够被上帝 拣选、被百姓拥戴为王呢? 在圣经里,我们看见上帝常常拣选人来与他同工。这些被拣选的人 ,通常具有某些特性。到底上帝拣选什么样的人呢?请你就所知的举出一、两项: 像扫罗这样的人,在当时被拣选为国王,可能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二、扫罗与撒母耳 扫罗受到撒母耳的提拔,被立为君王。在此之前,治理百姓之责由 士师担任。从士师到君王这个转型时期,撒母耳和扫罗这两个人的关系 备受嘱目。撒母耳把治理国事的责任交与扫罗,自己则专注于祭司的工 作。没想到扫罗做王才两年,在与非利士人争战时,由于等不到撒母耳 ,擅自献祭,而与撒母耳决裂。撒母耳在此预言扫罗的王位必不长久 (撒上 13:8-15),这对扫罗的心理威胁很大。不过,他们仍然有一段相 安无事的日子。扫罗也继续带领以色列人抵抗敌人。 扫罗对亚玛力人之役,表面上看起来是大获全胜,其实,对扫罗王 朝而言,这是致命的一击。这一战是圣战,不是平常的战争,不能以一 般的观点来看它。扫罗最大的问题是不顺从,不顺从撒母耳所传达的上 帝的命令,没有把亚玛力人连同他们的牛羊牲畜全灭掉(撒上15:22-23) 。他在面对撒母耳时,首先是掩饰(13节),等到不能掩饰时就推托,说 是百姓要求留下最好的牛羊要献祭给上帝(15节)。最后虽然他承认有罪 ,却未能真心悔改,内心所想的是如何保全面子(24-31 节)。以致撒母 耳对他说,因为他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他做王。自此以后 ,直到撒母耳死时,撒母耳都没有再去见扫罗(撒上 15:35)。 扫罗失去撒母耳的支持,仍然得到百姓的拥戴,继续做王。但是他 的精神状态却一落千丈。圣经描写说有恶魔临到他,甚至需要有人为他 弹琴驱魔(撒上16:14-23)。他在对非利士人最后一役时,突然发现他非 常需要撒母耳。这时撒母耳已经去世了,扫罗甚至不惜违犯自己所下的 禁令,找交鬼妇人来为他招魂,以徵询撒母耳的意见(撒上 28:3-25)。 结果撒母耳重覆从前的指责,并告诉他明日即将战亡的消息。扫罗的惊 怕可想而知。果然第二天扫罗就阵亡了。 扫罗做为以色列第一任国王,却未尊重前人撒母耳。他以为只要百 姓拥戴他就好,凡事讨好百姓,却忘了一切其实出乎上帝、君王的权力 也来自上帝、君王所作所为不能违背上帝的旨意。撒母耳做先知这个角 色,代表的是从上帝来的命令。扫罗忽略这一点,导致王权之丧失。 三、扫罗追杀大卫 扫罗对待前人撒母耳如此,对待他后来的人又如何呢?大卫被引介 到扫罗面前时,扫罗原先对他实在是喜爱有加,因为大卫能够为他解决 精神上的困扰,使他心里得到舒畅(撒上16:14-23)。后来大卫战胜非利 士人歌利亚,扫罗极其赏赐他,马上立他做战事长(撒上 18:5)。 扫罗对大卫态度之转变在于以色列的妇女们迎接他们凯旋归来时, 唱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扫罗嫉妒大卫得到更多的赞 美,怕对他的王位有碍,于是开始怒视大卫,甚至想要杀他(撒上 18:6 -16)。后来他发现大卫不但有上帝的同在,还得到王子、公主和百姓的 喜爱,就惧怕大卫(撒上18:12,18:29)。最后演变成他对大卫穷追不舍 ,非置大卫于死地不可,甚至杀害其他无辜(撒上21-22 章)。从喜爱到 嫉妒,到生气,到惧怕,扫罗对大卫的态度和情感,可真是错综复杂。 扫罗对大卫的追杀,撒母耳记记载得十分详细。首先,他趁大卫替 他弹琴时抡枪要刺杀他,没有成功(撒上 18:6-16)。其次,他藉着嫁两 个女儿之名,要借非利士人的手来杀大卫,也没有成功(撒上18:17-29) 。这当中有王子约拿单替大卫求情,扫罗在此时曾经起誓说不杀大卫 (撒上19:6)。但是当大卫表现出色,大大击败非利士人时,扫罗又精神 失常了。大卫替他弹琴,他却拿枪要刺杀大卫。扫罗失手,大卫逃走, 但是当夜扫罗就打发人到大卫家里去捉拿他,结果被公主,亦即大卫的 妻子米甲事先知悉,救他、释放他走了(撒上 19:8-17)。此后大卫流浪 在旷野。扫罗只要一听到大卫在那里,就立刻派兵包围搜索,甚至亲自 出马去抓大卫。这当中有两次,大卫有机会可以杀扫罗,却放过他,因 为大卫敬畏上帝,不敢下手害上帝的受膏者(撒上24:1-22,26:1-25)。 扫罗对这两件事虽然一时感恩,且在大卫面前认错,但事实上他想要杀 大卫的心却没有改变。大卫只好远走他乡,投奔非利士人去了(撒上27:1)。 四、扫罗的成功与失败 扫罗是一个大能的勇士,长得健壮、俊美、高人一个头。他起初非 常谦虚,做王以后,带领百姓抵御外侮,相当成功。圣经里记载他的战 绩,除了最后一役之外,他都战胜。有能力的人以及勇士们也都乐意跟 随他(撒上 14:52)。 令人惋惜的是,他疏忽了即使是国王,也必须顺从上帝。他的不顺 从,以致于失去上帝的同在,因而招来许多的困扰。 扫罗追杀大卫,几乎是丧失了理性。究其根源在于他怕失去自己的 王位,想要用自己的方法来保全它。其实他的心里十分明白,大卫日后 一定会做王(撒上 24:20)。他为什么看不开呢?这是他的执着,也是他 的盲点,以为君王之权是人用自己的方法可以争取,可以把持的。 比较祭司以利和扫罗王在受到上帝责备时的态度。以利在他得知上 帝将要降罚与他家时,颇认份地说:「这是出于耶和华,愿他凭自己的 意旨而行。」(撒上 3:18) 扫罗没有这样的雅量。或说扫罗对上帝没有 这样深刻的认识,对上帝的主权亦未完全顺服,以致于他以为可以靠自 己的力量来杀死大卫,以保全自己的王位。没想到事情愈弄愈糟,他自 己也耗尽心神,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果他能够在大卫放过他两次时,真 心悔改,他的下场可能不致如此凄惨。说不定会如他的儿子约拿单所说 ,大卫作王,约拿单作宰相也说不定(撒上 23:15-18)。 这里让我们反省,有什么东西是被我们紧抓在手,不肯放下的?健 康?财富?地位?名誉?爱情?上帝所赏赐的,如果上帝收回,你可以 接受吗?旧约里的约伯,本来极其富有,但是在一夕之间失去一切。他 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 是应当称颂的。」(伯 1:21) 当你失去所拥有的东西时,你会像约伯呢 ,还是像扫罗? 新约的腓立比书 2:6记载,主耶稣原有上帝的形像,却不以自己与 上帝同等为强夺的,意思就是耶稣并未把「与上帝同等」这样的身份与 地位,紧抓不放。反而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顺服至 死。这是耶稣顺服与谦虚的榜样,和扫罗紧抓王权,亦成强烈对比。扫 罗的下场值得我们深思。 五、先知与灵恩 先知是受上帝的灵感动的人,能够传达上帝的话语。以色列百姓遇 到困难,需要上帝指引时,通常会去找先知。在撒母耳的时代,先知称 为先见(撒上 15:9)。他们经常成群出现,撒母耳记上 10:5-6记载的这 一群先知,还伴随着乐队。撒母耳在立扫罗为王,退出政治舞台以后, 曾经监管一群先知,把先知运动导向正轨(撒上 18:18-24)。 灵恩运动是二十世纪教会中一个重要的运动,有的人赞成,并且极 力追求,也有人反对,抱着怀疑或惧怕的态度。但是圣经里记载许多事 件,显明上帝的大能,都是上帝的灵运行的结果。到底基督徒要不要追 求灵恩?如果要追求,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首先我们要认清,上帝的灵临到一个人,完全是上帝的恩典,不是 这个人有什么高明之处,才能领受灵恩。因此,领受灵恩的人不能夸口 什么。 其次,很多人忽略了,赏赐灵恩的主权在上帝,不是我们可以强求 的。有时候,祈求过份,反而会喧宾夺主。 再者,灵恩的表现有多样性。由于奇特的现象比较容易吸引人的注 意,很多人以为灵恩就只限于这些奇特的现象。当然也有人站在另一个 极端,反对或质疑这些奇特现象是否等于灵恩。扫罗的例子或许可以给 我们一些启发。 撒母耳记上 10:9-12,18:18-24记载扫罗来到一群先知当中,跟着 他们一样,也受感说话,以致于有句俗语这样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 么?」扫罗第一次和其他先知同受感说话时,照撒母耳所说,得到一个 新的心,变成一个新的人,而且有从上帝来的能力,带领以色列百姓打 胜敌人。但是第二次是为了追杀大卫而来,虽然也受感说话,表现出来 的行为却是露体躺卧。而这一次的受感说话,对他日后的行为或工作都 没有什么正面的影响。这件事让我们看到,受上帝之灵感动的人如果没 有正确的行为与态度来配合,上帝的灵对他不会有什么正面的作用,甚 至还可能有不好的影响。强调灵恩的基督徒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受上 帝之灵感动的人必须信而顺服,才能够用所领受的灵恩来与上帝同工。 否则所领受的外在恩赐,除了可能让他更骄傲以外,对自己、对别人帮 助都不大。 ▲附录:经文问题
▲附注:
▲背金句:撒母耳记上 15:22b ▲作业: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