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转寄

第三课 约书亚记〈二〉:恩典在审判之先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本课目的:

    让学生明了上帝是公义的,必会审判世人。但他同时也是慈爱的,在审判之前先有丰盛的恩典。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1. 举出上帝的恩典先于审判的两个例子。
    2. 用一个行动表示对上帝敬畏之心。

▲本课金句:诗篇 130:3-4

    和合本:

      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现代中文译本:

      如果你记录我们的罪过,谁能逃脱惩罚呢?然而,你饶恕我们,因此我们应该敬畏你。

    台语白话字:

      Chu Ia-ho-hoa ah, Li na kiu-kham choe-ok, Chi-chui khia-oe-tiau? Chong-si Li u sia- bian e un, Beh ho lang keng-ui Li.

    台语汉字:

      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勘罪恶,是谁徛会住?总是你有赦免的恩,欲互人敬畏你。

▲本课大纲:

    一、迦南人为何被灭?

    二、外邦人在圣经中的地位

    三、恩典在审判之先

    四、圣经其他例证


▲讨论与分享(请择题讨论):

  1. 依你看,今天的基督徒有没有拜巴力(代表兴盛)的?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
  2. 请问你对上帝的体验,是恩典多于审判,或是审判多于恩典?为什么?
  3. 请举一例说明恩典在审判之先。这个例子可从圣经取材,也可以是听来的,或者是你亲身的经历。

▲课程内容

    一、迦南人为何被灭?

      读约书亚记,我们固然会为以色列百姓的胜利而高兴,但有时候也会为迦南人叫 屈。不知各位是否想过这个问题:以色列人凭什么把迦南居民赶出、灭尽,进而占领 其领土呢?迦南人居住在那地方已经有好几百年了。上帝吩咐以色列人除尽迦南人, 一个都不留,是否太残忍了呢?难道旧约的上帝比较好战、爱审判,不像新约的上帝 那么慈爱、充满恩典?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两个角度来看:迦南人的习俗和 迦南人的机会。

      A・迦南人的习俗

        根据圣经所记载,迦南人的习俗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参看利未记 18 章、20 章,申命记 18:9-14):

        1. 焚烧儿女献给偶像
        2. 行淫

        3. 乱伦
        4. 与兽淫合
        5. 交鬼、行巫术

        这些事情都是上帝所憎恶的(申 18:12)。圣经说,迦南人行这些事不但玷污自己,连地都被玷污了,所以在上帝追讨罪孽时,地要吐出他们(利 18:24-25)。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迦南人的风俗有:

        1. 拜多神,以巴力为首:他们相信巴力能使他们风调雨顺,土地肥沃,五谷丰收,事业成功。(你想,今天的基督徒有没有拜巴力的?)而他们拜巴力的方式有:
          1. 和神妓交合,他们相信和神妓交合,土地、牲畜和人的生殖能力才能得到保障。
          2. 献头生子为祭,目的也是求福气。
          3. 盖房子时将孩子活埋于地基,以求此家兴盛。
        2. 道德水准低落:由于他们所拜的神不讲究道德,他们本身的道德水准也就十分低落。那些诸神的残忍和不道德在近东(注 1 )文化中是恶名昭彰的。

      B・迦南人的机会

      迦南人在被赶尽灭绝以前有没有悔改的机会呢?如果他们没有机会认识真神,尚未听见他的教训和呼唤,就要面临审判,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事实上迦南人有许多机会,我们可以从下列几点看得出来:

      1. 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在迦南地居住,他们每到一地就筑坛敬拜上帝,这对当 地的居民来说,就是一种见证(创 12: 7-8、13:18、26: 25、35:1)。当迦南地的居 民好奇地靠过来问:「你们在拜什么呀?干嘛堆石头筑坛?」他们就有机会听到亚伯 拉罕、以撒、雅各所敬拜的上帝是怎样的一位。
      2. 至高上帝的祭司撒冷王麦基洗德一直在他们中间(创 14:17-20),他必然也 做些教导的工作,引导当地居民认识真神。麦基洗德的身份和工作都是预表耶稣基督 (诗 110:4、来 7:11-25)。

      3. 上帝的大名、能力及将要来临的审判,迦南地的居民都知道。这可从耶利哥的 妓女喇合向约书亚差遣的探子所说的话,以及基遍人向约书亚所说的话看出来(书 2:11、 9:24)。
      4. 上帝延迟审判,给他们时间来悔改。上帝领亚伯拉罕到迦南地,应许把迦南地 赐给他的后裔,但是当时「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创 15:16),所以上帝的审 判尚未临到。亚摩利人在此代表迦南地全体的居民。后来以色列人下埃及,在那里度 过了四百三十年,当他们出埃及时,又在旷野飘流了四十年;此间,迦南人足有时间 来悔改归向上帝――如果他们肯的话。
      5. 迦南人当中的确有敬畏上帝而蒙拯救的人。妓女喇合一家人(书 6:22-25),基 遍、基非拉、比录、基列耶琳等四个大城的人(书 9:3-27),听到上帝的大名、大能 ,动了敬畏的心,所以他们的生命得以保全,并在以色列人事奉上帝和敬拜上帝的生 活方式上有份。

      可见,迦南人的习俗是上帝所憎恶的,而他们也有机会和时间来悔改,但他们并 未归向上帝,所以上帝藉以色列人的手向迦南地的居民施行审判。申命记 9:5 摩西 对以色列百姓所说的话,更是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你进去得他们的地,并不是因 你的义,也不是因你心里正直,乃是因这些国民的恶,耶和华你的上帝将他们从你面 前赶出去。又因耶和华要坚定他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所应许的话」。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在大不一样,上帝在那个 时代有特别的计划,藉着迦南人自取灭亡的种种行为,来建立以色列的国度。我们不 能随便应用在现代,说那一个民族应该被灭,相反地,应该尊重每一个民族的生存权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用现代人文主义的观点来评断当时以色列人毁灭迦南人的行 为,而应该探讨当时其他各国、各民族的作风,以此当作背景,来了解以色列人所作 所为。

    二、外邦人在圣经中的地位

      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他们称呼其他民族为「外邦人」。后来基督徒沿用这称 呼,称尚未信主的人为「外邦人」。究竟上帝拣选以色列百姓,是上帝偏爱以色人而 忽略外邦人呢,还是有其他更好的理由?为什么上帝不拣选我们中国人或台湾人呢? 有时候我们难免会有这样的困惑,尤其是当以色列百姓以上帝选民为傲为荣,而瞧不 起外邦人时,更容易使外邦人心有不平。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查考圣经,就会发现,上帝并不偏待人。他所赏赐的恩典, 不但以色列人得到,敬畏上帝的外邦人一样得到;他所施行的审判,不但高傲的外邦 人尝到,以色列人若背叛上帝,一样会尝到它的滋味。在圣经中,我们一再地看到, 投靠上帝的外邦人一样得蒙救恩,像前面所说的妓女喇合、基遍等城的居民,还有摩 押女子路得、以利沙时代的亚兰将军乃缦(王下 5:1-19)、新约时代的罗马军官哥尼 流(徒 10:1-48)……等等,所以彼得曾经作出这样的结论:「我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 ,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徒 10:34-35)。

      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上帝使用以色列人来审判迦南地的居民,上帝也曾使 用外邦人来管教、审判以色列百姓。上帝在以赛亚 10:5 说:「亚述是我怒气的棍, 手中拿我恼恨的杖。」以色列分裂后的北国就是灭在亚述手中。而后来兴起的巴比伦 帝国则是上帝审判南国的工具。

      不论是外邦人也好,是以色列人也好,上帝对人所要求、所希望的就是:认识他 、敬畏他、知道他是全地的主宰而归荣耀给他。所以摩西警告以色列百姓,当他们进 占迦南地以后,不要以为自己多好,而忘了上帝的恩典,乃要敬畏上帝、敬拜上帝, 否则上帝的审判一样会临到以色列人。


      这样看来,作上帝的选民有何强处呢?何必有上帝的选民呢?保罗在罗马书中讨 论到这一点时曾说他们大有用处,因为「上帝的圣言交托他们」(罗 3:2)。的确,若 不是以色列人谨慎地保存经典,我们今日就没有圣经可读了,这一点我们实在要感谢 他们。其次,耶稣曾经对撒玛利亚妇人说:「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约 4:22), 是的,上帝拣选亚伯拉罕和他的子孙,为全人类预备了救恩,救恩要从以色列人而出 。此外,以色列百姓和上帝的关系,正好给全人类做预表、做模式、做鉴戒,使我们 知道怎样靠着上帝的恩典来亲近他。这些都是上帝拣选以色列百姓的用意,但并不表 示外邦人就略逊一筹。

    三、恩典在审判之先

      圣经启示上帝和人的关系,是用爱来联系的。上帝先爱人,然后要求人全心全意 地爱他。这种永恒不变的爱,可以在以色列的历史上看到,也可以在每一个蒙恩的基 督徒身上看到。

      但是上帝还有另外一个特性,他是公义的,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鸿 1:3)。他向 爱他守他诫命的人发慈爱直到千代,但向那恨他的人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 、四代(出 20:5-6)。因着这样的特性,上帝要审判世人,而在审判之先,他会施恩 、劝告。人如果听劝告而悔改,审判就会延迟或除去。约拿的故事就是一个最明显的 例子。上帝差派约拿去向尼尼微城宣布审判的信息,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 覆了。」但是由于尼尼微通城的人悔改,审判就未临到。约拿对上帝说:「我知道你 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 (拿 4:2)大卫对上帝的认识也一样深刻:「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 是一生之久。」(诗 30:5)

      当先知耶利米严厉责备以色列百姓拜偶像,并警告灭国之灾即将来临之时,他曾 经传达上帝的心意说:「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 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 29:11) 先知以西结也有类似的体认 :「主耶和华说,恶人死亡岂是我喜悦的么?不是喜悦他回头离开所行的道存活么? 」(结 18:23)。在以西结书 18:32、33:10-11 又重覆了同样的讯息,可见上帝是要 审判世人,但是他真正的本意是要赐平安,施恩典,我们把这样的原则叫做「恩典在 审判之先」。

    四、圣经其他例证

      「恩典在审判之先」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在圣经中找到许多例证。(在此不妨让 学员就印象所及,发表一下,然后再加以补充)

      1. 当亚当和夏娃犯罪时,上帝宣告十字架的胜利先于宣告对人的咒诅(创 3:15-19)。
      2. 该隐在杀亚伯之前,上帝就曾警告他:「罪已经埋伏在你门口,罪要控制你,可是你必须克服罪。」(创 4:7,现代中文译本)。
      3. 挪亚的时代,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创 6:5),那时的人有没有机会得听上帝的信息呢?彼得前书3:18-20 告诉我们他们有机会,但是不听,只有挪亚一家八口得救,其他的人都被洪水淹灭。

      4. 所多玛,蛾摩拉两个城市遭受上帝降火审判,在此之前,亚伯拉罕曾向他们做见证(创 14:22),罗得也曾劝他们不要行恶(创 19:7、19:14),但他们不听,最后虽经亚伯拉罕的代求(创 18:22-23),却因城里找不到十个义人而被毁灭。
      5. 亚哈王在以色列北国君王中相当有名,他凭靠王的势力夺取拿伯的葡萄园,又设圈套害死拿伯,先知以利亚责备他,说上帝要降灾祸给他,结果亚哈王马上自卑、悔罪,上帝就延迟了对他的审判(王上 21:1-29)。
      6. 以色列南国有一个恶名昭彰的王叫玛拿西,在他的领导之下,南国犹大上上下下都拜偶像,以致偶像充斥境内。上帝警告他,他却不听,于是上帝使亚述军队来进攻他,用铙把他住、用铜链把他锁住。他在急难的时候求告上帝,上帝也垂听他的祷告、拯救他(代下 33:10-33)。像他这样坏的王,上帝并没有弃绝,仍然施恩垂怜,足见上帝是乐意施恩给人的。
      7. 犹大之亡国。西元前 586 年,南国犹大被巴比伦王所灭,在此之前足足有四十年之久,耶利米在耶路撒冷传讲上帝的信息,呼吁以色列人回转归向上帝。虽然耶利米屡遭逼迫,但上帝保护他,使他在耶路撒冷传悔改的信息,好让大家得听上帝的话。犹大亡国之后,耶利米所体会到的仍然是上帝的爱,他说:「我们不至于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哀 3:22)。

      由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见审判不是单一事件,不是只临到迦南人或以色列 百姓,而是普及于全人类。但上帝的恩典藉着耶稣基督临到每一个信靠他的人,却是 直到永永远远。而每一次的审判之先都有上帝的恩典,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原则。诗 篇 130:3-4 是今天的金句,正好可以给我们做个总结:「主耶和华阿,你若究察罪 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附注:

    现代地理与历史学者根据距离西欧的远近,把东方划分为三个区域:(1) 近东: 从地中海到波斯湾;(2)中东:从波斯湾到东南亚一带;(3)远东:面临太平洋地区, 特别是中国和日本。

    近东曾普遍用以指地中海东部地区,有时也包括希腊和巴尔干半岛的其他国家。 但这名词后来逐渐被「中东」所取代,不过中东涵盖更广,也包含北非。1902年美国 海军历史学家马汉(A.T.Mahan)在伦敦的National Review杂志发表文章,第一次把地 中海沿岸地区称为中东。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把设在埃及的陆军指挥部称为「中东 陆军指挥部」,虽然地理学家反对这种笼统用法,但中东已慢慢通用指西亚和北非等 国。只是美国国务院仍采用近东这名称。

    以上资料来自:《简明大英百科全书》. vol.12. (台北:中华书局, 1989), p.422;《大美百科全书》. vol.19. (台北:光复书局, 1991),pp.45,531。

▲背金句:诗篇 130:3-4

▲作业:

  1. 请阅读士师记 5-18 章。
  2. 请预习第四课。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



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简介
       
律法书| 王国的建立| 列王与先知| 诗歌与智慧文学| 先知书
     
耶稣生平| 使徒行传与保罗书信| 门徒书信与启示录
【版权所有 欢迎应用 勿作商业目的之用】
欲购书籍,可洽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教育委员会tel:886-2-23625282 ex 215 or 218, email: yoh-nuo@mail.pct.org.tw。另,出版单位已不再提供幻灯片,敬请谅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