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
第四课 士师记〈一〉:妥协的失败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 让学生从以色列人妥协的失败中认识到人的软弱面,并倚靠主而刚强。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本课金句:以赛亚书 45:22 和合本: 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因为我是上帝,再没有别神。 现代中文译本: 全世界的人哪,你们归向我就得救。我是上帝,再没有别的。 台语白话字: Toe-kek e lang, long tioh giong-bong Goa lai tit-tioh kiu;in-ui Goa si Siong-te, bo koh u pat-e. 台语汉字: 地极的人拢着仰望我,来得着救,因为我是上帝,无合有别个。 ▲课前预备:请四位学员分成两组,各自预备一个短剧,剧本在(三) ▲本课大纲: 一、引起动机 二、士师记的背景 三、以色列人的软弱 四、犯罪、受苦、哀求、蒙救 ▲讨论与分享(请择题讨论):
▲课程内容
一、引起动机 在教会或基督徒身上,你看到或听到那些令你感到失望,或几乎要让你跌倒的事?你后来怎样面对这些事情?(请两、三位学员发表一下自己的经验) 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他们因为某些基督徒没有好的见证而离开教会或不肯信主?你怎样跟他们谈呢? 曾经有一位在乡下开业的医生,他虽然有很多机会接触福音,但却迟迟不肯信主,因为他看到信徒的软弱、牧师的失败。 后来他慢慢想通,他要信的是「主」,而不是人,最后才决定受洗,归入主的名下。 让我们把范围再扩大一些,来看社会的问题。社会为什么会乱?你认为最主 要的因素是什么?在一个十分混乱的时代,你会如何因应? 上帝的选民以色列百姓,他们的历史中也曾出现黑暗时期,各人任意妄为,一点 也没有「上帝选民」的模样,那就是士师时代。我们今天就要来看那个时代发生的一 些事情,作为我们的鉴戒。 二、士师记的背景 士师时代是一个过渡时期,介于以色列早年历史(摩西、约书亚时代)和全盛时期 (大卫、所罗门时代)之间。那时以色列人刚结束多年的飘泊,开始定居迦南,学习农 事。由于农事上仿效迦南人,自然就接触到他们的神明和习俗,以色列人于是落入偶 像崇拜的圈套,远离了上帝。 士师记 2:7 说,「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 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2:10 又说,「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 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 事。」可见以色列人离弃上帝是在约书亚那一世代的人过去之后。不知何故,后来的 世代并不知道先前祖先宝贵的信仰经验,以致于受到四周环境的影响,很快就站立不 住。这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如何避免这一类的事情发生呢?要怎样才能够将上帝奇 妙的作为代代相传?在教会中应当怎样作?在家庭中又应当怎样作? (一)年代: 士师记所包括的年代,大约是以色列人开始定居迦南地三百五十年左右 的历史。这是约书亚去世到撒母耳兴起的一段神权统治时代,耶和华亲自作他们的主 。一般通常把以色列的历史按四百年一周期来划分(注 1): 士师记就是在第三个时代,神权统治时代。列王纪上 6:1记载,从以色列人出埃 及到所罗门王第四年开工建造耶路撒冷圣殿,共有四百八十年,如扣除摩西、约书亚 、扫罗、大卫等年代,则士师时期仅容许有二百九十二年。但是当我们仔细查考士师 记,把士师的任期相加,再参照以色列人受欺压的年代,则士师时期共有四百一十年 。这当中的差距应如何解释呢?原来士师记所记载的士师任期,可能有重叠或同期。 士师记 10:7 记载「耶和华把他们交在非利士人和亚扪人的手中」,可见打败非利士 人的参孙和制服亚扪人的耶弗他属同时期的人,因为非利士人的欺压和亚扪人的欺压 约在同时发生。照这样计算,士师时代总共不到三百年,约在主前一千四百年到一千 一百年内(注 2)。 (二)卷名: 士师是以色列人进入迦南以后,到君王制度成立前这段时期内,领导以 色列人抵抗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士师出自希伯来文 Shophetim,通常不作名词使用 ,而用作动词,含率领或治理之意。当时迦南地区其他民族都有首领,他们的职衔与 希伯来文 Shophetim 相类似。腓尼基人称管理城邑的长官为 Sufets,腓尼基北边的 鸟嘉列(Ugarit)称海港的长官为Shptn,亚述人的管治阶层则称为 Shapitum。这些长 官都出身于贵族阶级,由帝王委任作地方首长。以色列的士师却不一样,他们承受职 事是因为蒙上帝拣选,从上帝那里得到能力(注3)。 士师时期,以色列并没有特别的行政中心,只有约书亚所建立的宗教中心示罗, 它一直是以色列人敬拜上帝的地方。当以色列人遭遇困难呼求上帝时,上帝就兴起士 师来拯救他们。但他们的影响通常只限于某些地方或某个支派。有些士师是军事领袖 ,有些则是审判官,他们都没有王权,只在一段时间内作上帝的代理人。 (三)作者和着作日期: 圣经并没有明说是谁写士师记,很可能是撒母耳根据当代各支派的文献编纂而成 。写作日期,士师记本身提供我们一些线索。士师记一再强调「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 」(士 17:6、 18:1、19:1、21:25),这句话出现多次,暗示写作之时,以色列刚立 王不久。士师记 1:21 说,「耶布斯人仍在耶路撒冷与便雅悯人同住,直到今日」, 正显明本书是在大卫攻陷耶路撒冷,并设立它为王国首都之前写成的(代上 11:4-8)。 我们可以这样说:扫罗作王不久,撒母耳及他的门徒就开始搜集资料,着手编写本书 ,到大卫登基时,士师记就完成了 。 不过这种看法有一个困难。士师记 18:30 说 「……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 如果这是指以色列被亚述王掳去,那么这卷书就不能早于 732 B.C. 完成了。关于这 点,艾斯基提出一种可能之解释。士师记 18:30 所写之掳掠可能是指士师后期在许 多边界冲突中,打败仗遭掳掠的事件。住在北部的但支派居民可能饱受外来之侵略, 正如他们自己以前从原居民手中突然抢夺该地一般(士 18:27-28)。这样,上面所说 的被掳掠仅指但支派之地,不必假设士师记是晚于 732 B.C. 成书(注 4)。也有另一 种可能是士师记在编写传递的过程中,这句话是后来才加上去的,而士师记大部份的 内容在大卫作王时就已经完成。 三、以色列人的软弱 士师时代,我们看见以色列人的软弱和失败。他们会有这些惨况,完全肇因于妥 协,没有认真遵从上帝的吩咐,灭绝迦南人,以致于当时宗教腐败、道德沦丧,简直 到难以想像的地步。 (一)逐步妥协: 上帝吩咐摩西、约书亚,要以色列人将迦南居民除灭,因为他们当 中的恶俗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以色列人却没有听从。这一步走差了,以后的妥 协就随着跟进: 这样下去,结果就是长年的内忧外患。 (二)宗教腐败: 士师记 17-18 章叙述一个故事,叫我们看见以色列人在敬拜方面 不按规矩,任意妄为。我们将以新闻报导的方式,将这故事呈现给大家。 甲:这是成人主日学特派记者,从以色列的以法莲山地,向各位报导最新消息。 乙:什么最新消息?是不是又有某某政要发生绯闻了? 甲:不是!是抢案! 乙:抢案?那不得了,赶快说来听听! 甲:有一个人名叫米迦,偷了母亲一笔钱,后来良心发现,自动交还他母亲。他的 母亲很高兴,就用这些钱雕刻神像,设立神堂在家里,又造以弗得,派一个儿子做祭 司。 乙:自封为祭司,好大胆。不过,有拜总比没拜好! 甲:别打岔,我话还没说完。后来村里来了一个作客的少年人,原来是从伯利恒来 的利未族人。米迦的母亲如获至宝地聘他为祭司。 乙:无牛使马(请用台语念,意思是没有牛,马也行),利未人充当祭司,马马虎虎 (注 5)。 甲:只可惜,这个少年人小有野心,做一家人的祭司不知足,还想做全族人的祭司 。经「但」支派的人一劝诱,就卷起包袱跟人家走了。这一走,米迦家中的神像,以 弗得也都跟着飞了。 乙:什么?米迦人财两空,还不快去追回来? 甲:去是去了,但支派的人仗势不放人,有什么用? 乙:这简直是强盗嘛?还不赶快报警? 甲:你忘了我们是在 1300 B.C. 的以色列地?那来的警察?米迦他们只好自认倒 霉。 乙:岂有此理,这是什么世界呀? 甲:这就是士师时代呀! 甲乙:ˍˍˍ ˍˍˍ(报名字)报导完毕。 (三)道德沦丧:现在请听另一段报导。 丙:号外,号外,发生命案了! 丁:谁杀了谁? 丙:便雅悯地的基比亚人,轮奸了作客的一个利未人的小老婆,她受不了死掉了。 丁:吓,这些人该受制裁。 丙:大家都这么说,便雅悯人却袒护他们。 丁:那么这个利未人又要自认倒霉了? 丙:不!他把小老婆的尸身切成十二块,分送以色列四境,要大家评评理。结果内 战爆发,众人的炮火指向便雅悯人。便雅悯人先胜后败,到最后几乎全被杀光,只剩 下男丁六百人。 丁:还好,还存留有余种。 丙:话虽这么说,其他支派的人已经都发誓不将女儿嫁给便雅悯人了……。 丁:那就惨了,找不到新娘子,注定要绝种。 丙:以色列人不甘愿丧失一个支派,就想了两个办法来给他们留后。第一、没来参 加宣誓宣战的基列雅比人,男子和已嫁女子格杀勿论,未婚的女子就给便雅悯人为妻 。第二、叫便雅悯人在节庆中自己去抢女子为妻。 丁:又来了,又是「抢」,警察呢?唉,对不起,我忘了,这里没有警察。 丙:这是不得已的,为了留后嘛! 丁:好啦,好啦,这简直是无法无天的世界。还是赶快离开这里吧!免得我们也遭 抢劫。 (丙,丁下台一鞠躬) 一个民族在外患的威胁底下还自相残杀,而城中行淫、强暴的事又连连不断,这 都是宗教腐败带来的直接后果――道德生活破坏无遗。这样的百姓,还有希望吗? 如果你生在那样的时代,在那种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感想?你会把希望寄托 在那里?(让几位学员自由发表) 四、犯罪、受苦、哀求、蒙救 当以色列人忘记上帝、离开上帝时,上帝就把他们交在外邦人手中。他们在外邦 人的欺压下受苦,就哀求上帝,上帝便为他们预备士师,拯救他们脱离外邦人的手。 士师记就是记载这样的循环:犯罪、受苦、哀求、蒙赦。这当中比较明显的有六次(注 6):。
这就是上帝的选民。他们在这时候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团糟。今日基督徒也会 有类似的情形发生吗?我们的盼望在那里?仰赖上帝兴起像士师这样的英雄式人 物吗?可能在这时代所需要的不一样,需要团队服事、需要小组训练,但无论如何, 惟独上帝,他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拯救,我们都要仰望他。 下一课我们将详细查考上表所列的这七位士师。 ▲附注:
▲背金句:以赛亚书 45:22 ▲作业: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