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
第五课 士师记〈二〉:上帝乐意使用的人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 要让学生从七个士师的经历中认识到上帝的大能,知道他乐意使用软弱的人。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本课金句:以赛亚书 6:8 和合本: 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现代中文译本: 于是,我听到主说:「我可以差遣谁?谁肯替我们传话呢?」我回答说:「我去!请差遣我!」 台语白话字: Goa koh thia-ki Chu e sia kong, Goa thang chhe chi-chui ah?chi-chui beh ui Goan khi?Goa chiu kong, Goa ti-chia, thang chhe goa. 台语汉字: 我阁听见主的声讲:「我通差是谁啊?是谁欲为阮去?」我就讲:「我伫遮,通差我!」 ▲课前预备:
指定五位学员,每人仔细查考一、二位士师,向大家提出报告,内容包括: 由于俄陀聂和以笏资料较少,我们把他们合并交给一人报告。底波拉和巴拉亦由一人报告。加上基甸、耶弗他、参孙,一共需要五个人。被指派者可用圣经汇编及参考书目所列之书籍。 ▲本课大纲: 一、上帝乐意使用人 二、俄陀聂和以笏 三、底波拉和巴拉 四、基甸 五、耶弗他 六、参孙 ▲讨论与分享 (请择题讨论):
▲课程内容
一、上帝乐意使用人 今天我们将有五位同学向大家报告士师记内所记载的七位士师。士师当然不只这 几位,有记载的共有十三位,不过有的十分简短,我们就挑选其中的七位来加以研讨 。各位将会发现,这些士师被上帝的灵所感动,领受大能力来拯救以色列百姓脱离欺 压他们之人的手,他们却不是完全人。有的士师在某些地方特别软弱,我们不能因为 他们是上帝所兴起的士师,就盲目地向他们学习,总要分辨何为上帝所喜悦的事。从 另一方面来看,上帝不看人的软弱,乐意使用人来与他同工、把他的灵降在他们身上 ,这实在给我们很大的鼓励。只要我们有一颗愿意的心,他必加添给我们力量来服事 他,正如哥林多后书 12:9-10 所说的「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因 为上帝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你知道吗?上帝乐意使用你、使用 我。你愿意被上帝所使用吗? 现在我们要请五位同学分别来报告他们所查考的七位士师。这些同学要报告的是 他们所看到的每位士师的特性,他们最欣赏他的那一点,为什么欣赏他这一点等等。 (至此,把时间交给五位同学,按所能给予的时间分配给五人,记得要留下分享时间) 二、俄陀聂和以笏(Othniel 和 Ehud) 在查考圣经人物时,我们可以参考圣经汇编,它会列出有关这人的所有经节,让 我们知道圣经其他地方是否还提到这个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圣经汇编列出来 的人名是同名者,我们必须参考上下文加以判别是否在指同一个人。 圣经汇编有许多本,这里我们采用的是根据 New American Standard 英译本, 用电脑搜索编出来的 Exhaustive Concordance of the Bible(注 1)。 三、底波拉和巴拉(Deborah 和 Barak) 底波拉是一位女先知和女士师,是拉比多的妻子。在她那个时代,欺压以色列人 的是在夏琐作王的迦南王耶宾。底波拉传达上帝的吩咐,要亚比挪庵的儿子巴拉领军 对抗耶宾的将军西西拉。巴拉要求底波拉同行,底波拉答应了,不过她说,既然如此 ,要制伏西西拉的将会是一妇人,而非西西拉。这事果然应验在基尼人希百之妻雅亿 的身上,雅亿用计亲手杀了西西拉 (士 4 章)。底波拉和巴拉作了一首歌来记念整个 事情的经过 (士 5 章)。新约希伯来书的作者在提及信心的榜样时,把巴拉也列在内 (来 11:31-32)。 底波拉的事迹让我们思想到妇女当领袖的问题。有的教会比较保守,不能按 立女牧师,或甚至不赞同姊妹作团契的主席。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如何?教会不能接受 女牧师的原因在那里? 四、基甸(Gideon) 基甸又名叫耶路巴力(士 7:1),是约阿施的儿子,属玛拿西支派、亚比以谢族。 他出生在一个几乎绝望的时代,虽然知道上帝在古时曾经展现大能的作为,却深刻体 会到被上帝遗弃的那种孤单的感觉(士 6:11-18)。上帝向基甸显现,对他说,上帝要 与他同在,他要击打米甸人。基甸首先要求一个证据,确定向他说话的是上帝没错(士 6:17),其次他又要求两个证据,确定上帝要藉他的手施行拯救(士 6:36-40),然后 才开始行动。他率领三百人,用吹角、打破瓶子、拿火把的方式,使敌军溃败。这场 战役其实最重要的致胜原因在上帝,是他要成就一切,因此只选取三百个人来对抗成 千上万的敌军,让以色列人没有任何藉口理由说是靠自己的能力战胜的(士 7:2)。人 很容易在领受上帝的恩典之后,忘了归荣耀给上帝,要如何避免这种情形呢? 基甸在上帝向他显现之后作的第一件事情是除掉他父亲所做巴力的坛和神像。这 件事惹来以色列人的抗议,却得到他父亲的支持。「如果巴力是神,就让巴力自己去 追究吧」,基甸的父亲这样对以色列人说。基甸的别名耶路巴力就是「让巴力与他争 论」的意思(士 6:25-32)。基甸会这样做一定深知道耶和华上帝是忌邪的上帝,在率 领百姓争战之先要除去这些上帝所不喜悦的事。在你的内心,有没有需要除去的 偶像?没有除去的话,力量没办法发挥出来。 基甸有许多的妻子,也有妾,光是他亲生的儿子就有七十个(士 8:30)。不过这 七十个儿子,除了最小的约坦以外,都被他的妾所生的亚比米勒杀死了(士 9:5),亚 比米勒后来也死在一个妇人手中(士 9:50-57) 。看起来多妻的家庭总免不了有纷争 。 基甸后来也名列在信心伟人当中(撒上 12:11、来 11:32-33),他向上帝屡要证 据其实正显明他的小信,但是上帝也体谅他的软弱,应允他所求。今天很多人学 习基甸,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向上帝要求凭证。你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要注意什么? 五、耶弗他(Jephthah) 耶弗他是基列和妓女所生的儿子,却是个大能的勇士。这样的人上帝也乐意使用 。上帝用耶弗他来拯救以色列百姓脱离亚扪人的手。耶弗他并没有倚靠血气或他的能 力,他先跟亚扪人讲道理,对方不听,他才动手(士 11:12-26)。他在出兵之前,先 向上帝祈求许愿,只要上帝让他打胜,他回家之后首先出来迎接他的,必要献上为燔 祭。上帝果然让他打胜了,不料,出来迎接他的是他的独生女。耶弗他虽然百般地不 愿意,但是愿已经许了,不能更改。耶弗他的女儿也很乖巧地顺服。士师记 11:39 说 ,「父亲就照所许的愿向他行了,女儿终身没有亲近男子。」究竟耶弗他的女儿在此 是照燔祭字面的意思被焚烧献上为祭,或只是终身未嫁,学者们有许多的讨论。 海天书楼的圣经启导本认为,既然摩西律法禁止以色列人献人为祭,因此耶弗他 不可能杀女儿为祭(注 2)。这是在为耶弗他的行为辩护。其实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士 师记留下这段记载是要让我们看到耶弗他好大喜功,觉得献牲畜没什么了不起,非得 要献一个人才够意思。这种意图贿赂上帝的作法,心态并不正确,而其结局就是没有 后代。相对的,士师记 12:8 记载下一个士师以比赞有 30 个儿子,30 个女儿,30 个媳妇,这和绝后的耶弗他正好成了强烈的对比。上帝所重用的人也有行事糊涂的时 候。士师记 11:39 说,「父亲就照所许的愿向他行了。」按照字面来看,极有可能 耶弗他把女儿献为燔祭,而这并非圣经所称许的(注 3)。 向上帝许愿是不能随便的。申命记就有记载,向上帝许愿,偿还不可迟延(申 23:21-23), 诗篇有许多处提到向上帝还愿(诗 22:25、50:14-15、61:8、65:1、66:13、116:14、 116:18),在诗篇 76:11 还特别说,「你们许愿,当向耶和华你们的上帝还愿。」 可见,上帝是多么看重许愿这件事。 但是从耶弗他献女儿这件事,我们看见许愿有时候也会被误用。身为父亲,耶弗 他对女儿有养育之责,却因为错许之愿而把女儿献为燔祭。事情演变到最后,耶弗他 并未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未负起本身应尽之责。把别人献给上帝比较容易,却不是值 得鼓励的事。旧约还有两处记载父亲差点把自己的孩子杀掉,一处是亚伯拉罕献以撒 ,上帝差派天使来阻止他(创 22 );另一处是扫罗王要杀约拿单,全体百姓出面 阻止(撒上14:1-46)。亚伯拉罕献以撒是为了表明对上帝的忠诚,但上帝晓谕他用另 外的方式来处理。扫罗王则是由于约拿单误犯父王起誓不可做的事。虽然这两个事件 和耶弗他许愿的情况不大一样,但都表明事情还可以有转寰的余地,不一定非杀子女 不可。耶稣曾经责备当时的法利赛人,不可以用「已经奉献给上帝」为理由而不孝敬 父母(太 15:4-6)。我们需要特别留意,不要用「向上帝大发热心」当作藉口来逃避 自己对家人、对朋友应尽的责任。 综上,关于许愿我们要注意下列三点: 耶弗他虽然有瑕疪,但他一样名列信心的伟人当中(撒 12:11、来 13:32-33)。 圣经并不看重一个人的出身,而是看他愿不愿意被上帝所使用。 六、参孙(Samson) 参孙是住在琐拉的「但」族人玛挪亚的儿子,从出母腹以前就被选召作拿细耳人 (士 13:1-7)。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以大能力来制伏非利士人,而他放纵情欲,导致 最后败在敌人手中,亦足引以为戒。 你知道自己的弱点在那里吗?如何方不致因此而酿成大错?参孙,一个被上帝重用的人,却因为致命的弱点而功亏一篑,没有彻底制伏非利士人,诚属可惜。虽然如此,参孙仍然名列在信心伟人中 (来 11:32-33)。 ▲附注:
▲背金句:以赛亚书 6:8 ▲作业: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