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
第七课 哥林多前书:教会生活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 探讨保罗写哥林多前书的主要目的及其信息。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本课金句:哥林多前书6:19-20 新标点和合本: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是从上帝而来,住在你们裏头的;并且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上帝。 现代中文译本: 你们不知道你们的身体就是圣灵的殿吗?这圣灵住在你们裏面,是上帝所赐的。你们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上帝,因为他用重价买了你们。所以,你们要用身体来荣耀上帝。 台语白话字: A-si lin m chai lin e sin-khu chiu si seng-sin e tian? Seng-sin tiam ti lin, chiu si lin tui Siong -te so u e, ko lin m-si ka-ki e, in-ui si eng ke-chi boe e, so-i, tioh ti lin e seng-khu eng-kng Siong-te. 台语汉字: 抑是恁知恁的身躯就是圣神的殿?圣神仃伫恁,就是恁对上帝所有的;阁恁是家己的,因为是用价钱买的。所以,着伫恁的身躯荣光上帝。 ▲本课大纲: 一、哥林多城 二、保罗与哥林多教会 三、哥林多前书:教会生活 四、保罗论复活 ▲相关经文: 哥林多前书1-16章、使徒行传18:1-23 ▲讨论与分享(请择题分享):
▲课程内容 一、哥林多城 1.在地理上 哥林多城位于希腊爱琴海的西岸,它的东西都是海湾,陆地只有四英哩宽,船只如果不想绕到南方危险的马利亚角(Cape Malea),就会设法在哥林多转运货物,或者直接把船拖过这个地峡,或者卸货换船再上货。哥林多不但是东西方贸易的转接要地,就是希腊南北的交通也要经过它,因为它就位于这个地峡的颈项地带。哥林多城在地理上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2.在历史上 哥林多城原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据说希腊第一艘三层桨座之战舰船就是在哥林多制造的(注1)。但是在公元前146年,哥林多领导对抗罗马军队不敌,反被全然摧毁,当地居民遭到杀戮,哥林多城变成一片废墟。公元前46年,亦即哥林多城被毁的一百年后,凯撒大帝重建它,有新的居民聚居,新建的哥林多城成为亚该亚省的首府,涵盖希腊全境。 3.在政治上 哥林多城重建之后,再度成为商业、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的城市。它和腓立比一样,是罗马的殖民地,根据殖民地条例,该地居民都是罗马公民,有投票权,亦能拥有罗马式的政府。这个新兴城市吸引了罗马帝国境内各方人马前来居住,有退役的罗马兵、商人、海员、犹太人、流动人口等等,富裕的、贫穷的,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4.在文化上 由于迅速的发展和成长,哥林多城发展出一种虚浮的文化,追求欢乐,奢华,淫欲娱乐。哥林多变成了放荡不羁的代名词,「哥林多式的生活」在希腊文中已经成了专有名词,表示酗酒、放荡、败坏的生活。该地附近山上的女神亚弗罗戴特(Aphrodite)的庙宇,据说拥有一千名庙妓,每到夜间就会下山进到哥林多城里拉客卖淫(注2)。教会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信徒也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而显出该教会特有的问题。 二、保罗与哥林多教会 从哥林多前后书透露出的线索,我们可以整理出保罗一共访问哥林多城三次,而共写了四封信给该地的教会,哥林多前书是第二封,哥林多后书是第四封。
三、哥林多前书:教会生活 哥林多前书1:1-2提到「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写信给哥林多上帝的教会」。这个所提尼曾经在哥林多城管理会堂(徒18:17),他可能是受洗的基利司布(徒18:8)的接任者或同工,当犹太人在新上任的方伯迦流面前告保罗时,迦流不管,因为他们所争论的是关于律法的事务,罗马人不感兴趣。犹太人找人出气,所提尼当场被揍,迦流也不过问。虽然哥林多前书以保罗和所提尼共同署名,华尔斯(A.F.Walls)却认为所提尼不可能和保罗共同写这封信,保罗提到他,可能是因为他当时与保罗同在以弗所,而为了应付哥林多教会的诸多问题,保罗与曾任职会堂者连名,这是相当机智而谦逊的做法(注5)。 哥林多前书讨论到许多教会的问题。虽然哥林多教会问题多多,但是保罗还是称呼他们为圣徒(林前1:2),可见他们还是属于主的,这样的身份并不会因为教会有问题而失去。 1.论到智慧和愚拙:哥林多前书1:17-2:16、3:18-21 哥林多所在之地是希腊本土,希腊人一定不少。希腊人原先就喜欢追求智慧,而哥林多教会是一个满有恩赐的教会,口才知识都全备,可能当中有不少的人自以为有智慧(林前3:18),也凭靠这样的智慧在教会中行事。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拦阻人认识上帝,一方面容易在教会里制造纷争。保罗指出,上帝的智慧远远胜过人的智慧,他对哥林多教会的人说,「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上帝的大能。」(林前2:4-5)他也特别指出,基督就是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说真的,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一方面浅显到没有任何知识的人都可以凭信心来接受,一方面却深奥到最有学问的人穷其一生研究不尽,这就是上帝丰富的智慧了。 上帝的智慧和人的智慧有何不同?(参见雅3:17) 2.论到教会内分党派:林前1:10-17,3:1-4:6 亚波罗是一个十分有口才又心里火热的人,他原先在以弗所,当保罗离开哥林多,在以弗所工作时他来到哥林多。亚波罗在众人面前极有能力,驳倒犹太人,引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许多蒙恩信主的人都得帮助(徒18:27-28),教会里就有许多人被他所吸引。因此,在哥林多教会中有人偏爱保罗,有人偏亚波罗,有人偏彼得(可能彼得也访问过这个教会),有人干脆就说,我是属基督的。这是教会里很容易产生的问题,当有不同的属灵领袖出现时,大家有个倾向,会偏爱某一个人。保罗在此教导哥林多教会的圣徒一个重要的原则,如何对待不同的属灵领袖:保罗指出,他和亚波罗其实都只是与上帝同工而已,真正让生命成长的是上帝(林前3:6-9)。哥林多教会是保罗所生的,所以保罗要求他们效法他(林前4:14-16)。但是,保罗也很清楚他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他是基督的执事,是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林前4:1),所以他要哥林多教会的人效法他不可过于圣经所记,免得他们厚此薄彼,贵重这个,轻看那个(林前4:6-7)。 3.论淫乱:林前5:1-13,6:9-20 保罗勉励信徒不要行淫乱,因为身体是圣灵的殿,是上帝用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身子上荣耀上帝。对于教会内称为信徒,却又行淫乱的,保罗主张不可与他相交。 在现今开放的社会中,男女接触、交往的机会比以往更多,如不留意,有可能会落入淫乱的陷阱。基督徒应当如何避免淫乱发生呢?除了加强夫妻两人沟通、培养感情之外,有三个简单的原则可供参考:1.不听已婚异性抱怨其配偶;2.不向异性抱怨自己的配偶;3.如果只有两个男女在同一个房间内,而他们不是夫妻,门就打开。哥林多前书10:12说,「自己以为站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4.论信徒相告:林前6:1-8 保罗的看法是信徒如有纷争,应该在主内的人面前解决,不应该告到外面的人那里去。以目前法治的时代,教会之间如果有财务纠纷,通常会诉诸法庭。你觉得保罗的建议可行吗? 5.婚姻问题:林前7:1-40
保罗并未讨论到夫妻都是信主的人却要离婚的情形。以目前社会状况,离婚愈来愈多,信徒也无法幸免。基督徒应该如何看待离婚?教会应该如何照顾面临离婚或已经离婚的会友?他们可以担任教会要职吗?担任牧师呢?你的看法如何? 或许,我们应该回到上帝创立婚姻的原意、要人有伴互相帮补这个角度来重新思考婚姻;夫妻应该本着互爱互重的原则,协力开创美满婚姻。美满婚姻并非天赐良缘,而是需要努力经营。万一婚姻触礁,不要轻言放弃;经过双方一番努力,有可能苦尽甘来。如果尽力沟通仍然无法改善,而对方坚持一定要离婚,只好随他/她。 6.吃祭偶像之物:林前8:1-13、10:14-33 保罗在反覆讨论祭偶像之物时有时说可以吃(林前10:25-27),有时说不可以(林前10:21,28-29)。究竟是可以呢,还是不可以?或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吃,什么情况下不要吃?原来,在理论上,偶像根本算不得什么,我们只有一位上帝、一位主,万物都是属于他的(林前8:6),因此凡物只要感谢过后就可以吃。但是有时根据此等认知这样做,会让其他弟兄姊妹跌倒,这样的话最好不吃(林前8:9-13)。保罗在此指出基督徒行事为人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甚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林前10:23-24,31) 7.妇女蒙头的问题:林前11:2-16 妇女蒙头在当时非常普遍,只有新潮的妇女或是妓女才不蒙头。保罗在此所谈的与当时社会习俗有关,今天的教会很少再沿用这里的教导来要求妇女蒙头。 保罗接着提到两性关系中一个重要的原则:虽然起初女人由男人而出,「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林前11:11-12)现代的生理学研究也验证了保罗的看法;虽然男女两性天生有别,但是男性体内亦有女性荷尔蒙,只是含量较少而已,女性也一样。可见男中有女,女中有男。男女两性如何互相对待,是今日快速变迁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8.妇女讲道的问题:林前11:5、14:34-35 从哥林多前书11:5保罗吩咐女人祷告或讲道一定要蒙头来看,他并未禁止妇女讲道,只强调要蒙头,因为那是服权柄的记号(林前11:10),意思是不可自高。至于哥林多前书14:34-35说,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这个吩咐让许多人感到难以理解。大部份的解经家都认为这是针对当时社会习俗所定的一般性原则;由于妇女在当时受教育的机会很少,社会地位低落,在公众场合很少发言,信了主的妇女如果标新立异,提倡自由,强调在基督里不分男女(加3:28),在聚会中任意发言,反而会让不信主的人看轻,福音受到毁谤。保罗禁止妇女在会中说话,需要在这样的背景底下来了解。陈终道更具体地说,保罗并不是禁止女传道讲道,而是指妇女在聚会中随便发问、说话,这在当时被视为不妥(注6)。坎伯・摩根则认为那是针对妇女聚会时窃窃私语、辩论不停而言(注7)。 提摩太前书2:12说,「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这里的「讲道」,原文是「教训」的意思。保罗认为女人教训男人、辖管男人是不相宜的。 综上,保罗并未禁止妇女讲道,只提出妇女讲道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新约时代,妇女受教育的机会非常少,讲道的机会更少,教会可能不知如何处理,保罗认为有必要提出来一谈。 9.论圣餐:林前11:17-34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提及圣餐,成为我们今日领受圣餐时,主领者常引用的经文:「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林前11:23-26)。 圣餐在今日教会是非常重要的仪式之一,与洗礼同为基督教会的两大圣礼。基督徒领受圣餐,记念主的死,并且再一次与上帝立约,提醒自己身为上帝子民的身份,照着他的旨意来行事为人。 在领受圣餐时,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要怎样行,来记念主?你要怎样行,来等待主来? 10.论恩赐和肢体关系:林前12:1-31、14:1-12 在教会中,圣灵随己意赏赐给弟兄姊妹各种不同的恩赐。信主的人,好像肢体一般,都是同属于一个身子。用身子与肢体来比喻教会和信徒,保罗特别要阐明以下几点:
你有什么样的恩赐?你羡慕怎样的恩赐呢? 你注意到教会里有那些比较软弱或是不体面的肢体吗?应当如何对待他? 对牧师或传道人所未具有的恩赐,我们应当存怎样的态度?可以要求或批评吗? 11.有关说方言:林前12:10-11、12:28-13:1、14:1-28 看起来,哥林多教会已经遇到过说方言的问题了,因此保罗在此有详细的讨论。方言是在心灵里讲说各样的奥秘,对象是上帝(林前14:2);它是圣灵所分给人的恩赐之一种(林前12:10-11),最主要的功用是造就自己(林前14:4);在聚会中方言如果不翻出来,就应当闭口,只对自己和上帝说(林前14:28)。用方言祷告时是灵在祷告,没有用到悟性。在教会中无论是祷告或歌唱,不要只用灵,也要用悟性,否则对别人没有帮助(林前14:14-19)。能够说方言的人,如果没有爱,就好像鸣的锣,响的钹一样(林前13:1)。一个人如果切慕属灵的恩赐,最好是寻求那能够造就教会的恩赐,像爱(林前12:31),像先知讲道(林前14:1)。 教会中如果有人说方言,毋需禁止;如果没有人说方言,也毋需特别追求或鼓励(林前14:39),因为真正要羡慕的是爱和作先知讲道(林前14:1)。 12.论到爱:林前13:1-13 哥林多前书13章所提到的爱,由于「爱的真谛」这首诗歌的流行,在台湾它几乎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特别是新婚夫妇,更是喜欢它。但是较少有人知道,这里所说的爱是指上帝永恒的爱、不变的爱、彻底的爱,人若凭靠自己根本是做不到的。 爱是永不止息,但这样的爱来自上帝。只有我们被上帝的爱所激励、所感动,才有可能体会或遵行这样的爱。而且,真正的爱是一种意志上的委身,不是一时感情的冲动;后者会随环境变动或心情起伏而改变,前者比较能够持久。 保罗在此告诉我们,爱超过智慧,爱也超过恩赐,爱能解决一切问题。 四、保罗论复活 复活是使徒们所传福音的中心,也是我们对耶稣基督信仰的中心。主耶稣被钉十字架死了,但因着复活,显明他是上帝的儿子(罗1:3-4)。上帝让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徒17:31)。 如果有人还怀疑耶稣的复活,他应该来读哥林多前书15章。当时的哥林多教会就有人起了怀疑的心,说没有复活这种事。保罗说:「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15:3-4)耶稣的复活,表明他已经战胜了人类最可怕的仇敌,死亡;也表明了他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如果耶稣没有复活,那么基督徒信的就是枉然,保罗说,他所传的也是枉然(林前15:12-19)。保罗接着举出许多人证来论复活。耶稣复活有500个人以上看见,这些人大半都还活着,如果有人不相信,大可以去求证。 耶稣是初熟的果子,他先复活,所有信主的人也一样要复活(林前15:20)。只是复活的身体是怎样呢?保罗特别用生物的各种形体来打比方,这都是上帝所给的形体,将来复活以后,上帝要给我们另一个不朽的形体,和现在的肉身不同。启示录说,那时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和死亡(启21:4)。虽然很难想像,但这却是上帝的应许。 耶稣的复活对你的信仰有何重要性? 以上,我们看到哥林多教会面临许多问题。使徒保罗在书信中与他们逐一讨论,希望他们记住自己的身份,所行能够归荣耀与上帝。 你觉得我们的教会有那些问题,和哥林多教会类似?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附注:
▲背金句: 哥林多前书6:19-20 ▲作业: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