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
第三课 保罗的信主与成长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探讨使徒保罗信主的经过与属灵生命的成长。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本课金句:加拉太书2:20 新标点和合本: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现代中文译本: 这样,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自己,而是基督在我生命裏活着。我现在活着,是藉着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爱我,为我舍命。 台语白话字: Goa bat kap Ki-tok tang teng sip-ji-ke, goa iau-ku te oah m-si iu-goan goa, chiu-si Ki-tok tiam-ti goa te oah, ko goa hian-kim ti jiok-the so u e oah, si chai-ti sin Siong-te e kia lai oah, I bat thia goa, the goa hian ka-ki. 台语汉字: 我曾及基督同钉十字架,我犹久 活 是犹原我,就是基督仃伫我 活;阁我现今伫肉体所有的活,是在伫信上帝的子来活;伊曾疼我,替我献家己。 ▲本课大纲:一、保罗原是怎样的人 二、保罗如何信主 三、默默地传道 四、保罗的使命 附录:年代的考证 ▲相关经文: 使徒行传9:1-31、11:19-30、22:1-21、26:1-29 ▲课前预备: 请四位学员分别扮演扫罗、他的朋友、主耶稣和亚拿尼亚,预备演扫罗归主的经过,剧本在课文第二段。 ▲讨论与分享:
▲课程内容 一、保罗原是怎样的人 保罗又名扫罗,保罗是他的希腊名字,当他信主以后过一段时间开始第一次宣教时,使徒行传就改称他为保罗(徒13:9)。
看了这么多保罗的背景,到底保罗是一个怎样的人?初接触圣经的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举个现今的例子来说,某某人是华人,出生在台湾的宜兰,属许氏宗亲,会说北京话、闽南语、英语,持有美国公民籍,受教于某某大师,先是佛教徒,属大乘派别,后来信主成为基督徒。保罗就像这样,他是一个希伯来人,出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属便雅悯支派,会说希伯来话和希腊话,持有罗马公民籍,受教于名师迦玛列,信奉犹太教,属法利赛派别,后来信主成为基督徒。 你是否有令别人羡慕的出生背景或国籍?它可以在上帝手中被主所使用吗? 二、保罗如何信主(徒9:1-22,22:1-21,26:1-29) 短剧 第一幕(往大马士革路上(注1)) 扫罗:这些人真太可恶了,信什么耶稣,简直是异端吗,我一定得想办法阻止。 朋友:听说大马士革也有基督徒。 扫罗:别以为逃到那里就没事了,看我的,不论你们逃到天涯海角,我一定跟大祭司要公文去把你们抓回来。 朋友:我也要跟你去。 扫罗:大马士革很远耶,要先爬上黑门山,然后再下到平原。 朋友:没问题,没问题,爬山我最在行。 (扫罗和他的同人拿着大祭司的拘票来到大马士革附近) 扫罗:哇,好强的光!哇,我的眼睛,我的眼睛好痛! (扫罗仆倒在地) 耶稣: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你用脚踢刺是难的。 扫罗:是谁?谁在对我说话?主啊,你是谁? 耶稣: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 扫罗:耶稣,耶稣?我做错了吗?主耶稣啊,我该做什么呢? 耶稣:起来,你进城去,你当做的事会有人告诉你。 朋友:真奇怪,怎么有听到声音,却不见人影呢?扫罗,你怎么了? 扫罗:怎么办?我的眼睛看不见了。 朋友:来,我来搀扶你进城休息。 (进城之后,扫罗三天三夜禁食祷告) 第二幕(在大马士革城里) 耶稣:亚拿尼亚啊。 亚拿尼亚:主,我在这里。有什么事吗? 耶稣:起来,往直街去,到犹大的家里去,那里有一个大数人名叫扫罗,他正在祷告,你去为他按手祷告,让他的眼睛能看见,并吩咐我所告诉你的话。 亚拿尼亚:主耶稣啊,这是去送死,自投罗网耶。这个人是来抓我们这些信你的人呢! 耶稣: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你告诉他,他要在外邦人和君王面前宣扬我的名,还有,他要遭遇许多苦难。 亚拿尼亚:主,我听你的。不过,你可要保佑我平安地去、平安地回来哦! 耶稣:这个你放心。 第三幕(在犹大家里) (砰砰砰) 同人:扫罗,有人找你。 扫罗:谁啊? 同人:叫亚拿尼亚的,说是主耶稣派他来看你。 扫罗:快请他进来。 (亚拿尼亚为扫罗按手祷告) 亚拿尼亚:兄弟扫罗,你可以看见了。 扫罗:好像有东西从我眼睛掉出来。咦,我可以看见了! 亚拿尼亚:扫罗,起来奉主的名受洗,洗去你的罪。 扫罗:好,就请你为我施洗。 亚拿尼亚:主耶稣差派你在外邦人和君王面前宣扬他的名,你要将所看见的、所听见的,对着万人作见证。 扫罗:要我为主耶稣作见证呀? 亚拿尼亚:对,你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上帝。 扫罗:好神圣的使命哦,我一定尽力去做。 (亚拿尼亚捏了一把冷汗地踏出犹大家门) 扫罗为什么要逼迫基督徒呢?犹太人对弥赛亚有个期盼,希望他带领他们脱离外邦人的统治,建立自己的国家。耶稣自己宣称是弥赛亚,但是犹太的长官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基督徒却又宣扬说,耶稣已经复活,上帝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弥赛亚)(徒2:36)。在犹太人看来,这简直是异端,不能忍受(徒24:14)。扫罗既然信奉犹太教,遵守祖宗的遗传,出于热心,他逼迫教会(腓3:6)。他以为多方攻击拿撒勒人耶稣的名是应该的,这样做,就是在事奉上帝,所以就无所不用其极地逼迫基督徒(徒26:9-11)。 扫罗的转变发生在他从耶路撒冷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这个经过使徒行传记载了三次,一次是作者以第三人称来描述(徒9:1-22),一次是保罗自己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面前分诉(徒22:1-21),一次是保罗在巡抚腓斯都和亚基帕王面前作见证(徒26:1-29)。 大马士革 司提反殉道以后,基督徒四散,其中一个聚集点就是大马士革。大马士革在古代原为亚兰的首都,公元前732年被亚述帝国所灭之后,一直受到外族统治,计有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等。公元前85年,它成为拿巴提王国的首都(注2),公元前64年旋即成为罗马的疆土,被划归为叙利亚省的一部份。到保罗时期,亚哩达四世担任拿巴提王(9-40A.D.),拿巴提阿拉伯王的国土,从阿卡巴湾伸到大马士革附近(注3)。究竟拿巴提王和大马士革的关系如何,学者有许多的猜测。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1:32提到,亚哩达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马士革要捉拿他,可见亚哩达王对大马士革有相当程度的治权。布如司说,亚哩达王在此一定享有某些权利,因为城内人口大多数是拿巴提人(注4);马歇尔提到有些学者主张,该犹大帝(Gaius,37-41A.D.)可能把大马士革委托给亚哩达王管理(注5)。黄子嘉更进一步指出,在公元34-62年间此地考古学出土的东西,并未发现有罗马皇帝像的铜钱;据推测,大马士革城内可能有不少拿巴提侨民,罗马帝国就让亚哩达王来管理。这样看来,大马士革可以说是拿巴提王国的一个独立城,但是亚哩达王对它并没有直接的统治权,他还是要听从罗马皇帝的指挥(注6)。 大马士革离耶路撒冷约150哩,我们知道当时城内有不少犹太人,因为公元66年尼禄大屠杀时,有一万以上的犹太人在此被杀(注7)。罗马帝国曾经赋予耶路撒冷的大祭司权力,可以从帝国其他地区提解犹太犯人。因此,扫罗到大祭司那里,要求他写公文,到大马士革去抓犹太的基督徒回耶路撒冷受审。 不料,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扫罗看见大光,眼睛瞎了。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扫罗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徒9:4-5)就在这一刻,扫罗发现他一向所作所想是错的!原来耶稣正如那些基督徒所言,是弥赛亚,是复活的主。为了这样的领悟,他有三天不吃不喝,在思考这些事。 就在这时,在大马士革城内有一个人被上帝差派来见扫罗,要为扫罗按手祷告,他的名字叫做亚拿尼亚。如果你是亚拿尼亚,你敢去吗?扫罗是要来抓像他这样的人的!然而他的信心和顺服成就了大工。藉着他,扫罗的眼睛复明,受洗,又被圣灵充满(徒9:10-19)。 如果你对原先所排斥的东西,后来却发现它是对的,或以为自己原先所作所想是对的,后来却发现是错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会有何种反应?你有这样的经验吗? 扫罗是如何信主的?你是如何信主的? 扫罗在耶稣生前并未见过耶稣,他信主是因为复活的主向他显现,可以说与其他使徒的经历不同。扫罗因为从前逼迫教会,就以自己为使徒中最小的(林前15:9-10),他也承认自己是罪魁(提前1:12-16)。但是他清楚自己被选召,是从母腹中就被分别出来(加1:15),好像旧约中的先知耶利米一样(耶1:4-5);而他也实在是忠心于主所托付他的(提前1:12)。 三、默默地传道 扫罗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信主以后,在他和巴拿巴一同被安提阿教会差派出去宣教之前,有十多年之久,他一方面有所成长与学习,一方面独自默默地传道。我们可以从使徒行传的记载和他所写的加拉太书,对他这段时期的行踪做如此的了解:
有这十多年的历练,扫罗可以说已经准备好,要做上帝所托付给他的重要事工了。底下几课,我们将要探讨他四次宣教所走的旅程。这其间他有一次特地到耶路撒冷,为了外邦人是否要守割礼等事和其他使徒们交通,得到共识,一般称之为耶路撒冷会议(徒15章)。 在你信主之后,有什么样的经历,使你属灵的生命有所成长? 四、保罗的使命 保罗蒙召,有一个特别的使命,就是要向外邦人传福音。他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见到大光的异象时,说了两句话:「主啊,你是谁?」(徒22:8)(注11)「主啊,我当作甚么?」(徒22:10)遇见主、认识主的人,下一步要问、要做的就是,「我当作甚么?」其实,也只有遇见主、认识主的人,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 保罗信主之后,上帝在另一个异象中对亚拿尼亚说,「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徒9:15)亚拿尼亚把这一番话告诉扫罗,扫罗一定记得清清楚楚。因此,后来当他向犹太人辩白时就曾转述亚拿尼亚的话说,「你要将所看见的,所听见的,对着万人为他(耶稣)作见证」(徒22:15)他也提到在耶路撒冷亲自得到主的指示,吩咐他在外邦人中传福音(徒22:17-21)。 保罗在安提阿和巴拿巴同工一段时间之后,就被圣灵差遣,开始他宣教的旅程。其实,保罗无论走到那里,都是先在会堂里向犹太人传讲主的道,但是在听见福音的人当中,外邦人的反应比较热烈,犹太人反而多加阻挠,甚至想要杀他,他的目标就渐渐地移往外邦人(徒13:44-51、18:6、19:8-10)。同时,他也更加肯定,他被上帝所托付的是在外邦人中作工。他对反对的犹太人说:「主曾这样吩咐我们说:我已经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极。」(徒13:47)他们和称为教会柱石的雅各、使徒彼得、约翰曾经行右手相交之礼(注12),他们要往外邦人那里去,而雅各、彼得、约翰则往受割礼的人,亦即犹太人那里去(加2:9)。 保罗后来在亚基帕王(注13)面前分诉时,回忆他信主经过,说,他受主差派,作执事,目的是要在犹太人和外邦人中间作见证,「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上帝;又因信我(耶稣),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26:18)他所传福音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基督必须受害,并且因从死裏复活,要首先把光明的道传给百姓和外邦人。」而这正是摩西和众先知都预言过,将来必成的事(徒26:22-23)。 今天,上帝托付给你的使命是什么?你如何得知、如何执行? 附录:年代的考证 有关使徒保罗信主、逃离大马士革、送捐款到耶路撒冷等事件的年代,有的我们比较能够确定,有的只能靠一些蛛丝马迹来加以推测。 1.耶路撒冷遭遇饥荒:在公元46年 使徒行传11:27-30提到克劳第年间有饥荒,安提阿教会派巴拿巴和保罗将捐款送到耶路撒冷,这是约在公元44-48年间发生的事。历史上记载,埃及在45-46年间粮食很贵;而犹太史学家约瑟夫也说,44-48年间有饥荒。有可能饥荒最严重的时期是在公元46年。 2.保罗逃离大马士革:在公元34-40年间 考古学出土的东西,在公元34-62年间,大马士革未有罗马皇帝的铜钱。而哥林多后书11:32所提到的亚哩达王是在公元9-40年做拿巴提王。因此,保罗逃离大马士革应在公元34-40年间,亦即罗马皇帝将大马士革交给拿巴提的亚哩达王管辖时。 3.保罗悔改信主:在公元33-36年间 加拉太书2:1保罗说,「过了14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这里牵涉到两个因素。第一,过了14年是从他信主起算,或是从他信主第3年上耶路撒冷起算。第二,这一次上耶路撒冷是使徒行传11:27-30所提送捐款的那一次(公元46年),或是使徒行传15:1-5所记载耶路撒冷会议那一次(公元49年)。如此,就有以下四种情形:
按照以上四种情形,保罗行踪的年代有如下几种可能:
以上四种情形,第三种不可能,因为根据它,保罗逃离大马士革的年代与上面 2所讨论的不符合。其他三种皆有可能,如此,保罗悔改信主的年代在公元 33-36 年间。 ▲附注:
▲背金句:加拉太书2:20 ▲作业: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