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望惠 2011.10.30
▲本课目的: 让学生了解以色列人被掳归回后所经历上帝的恩典。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 说出上帝在被掳归回百姓中的两项作为。
- 指出以斯拉的一项贡献。
▲相关经文:以斯拉记 1 章至 10 章、尼希米记 8 章 ▲本课金句:以赛亚书 46:10 和合本: 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 现代中文译本: 从起初我就预言终局;我早就宣布将来要发生的事。我说,我绝对不改变计划;我的旨意,我一定实现。 台语白话字: Goa tui khi-thau chi-beng lo-be e su, tui ko-cha chi-beng iau-be chia e su, kong, Goa e ke-ek tek- khak khia-chai,ki-na Goa so hoa-hi e, Goa beh chia i. 台语汉字: 我对起头指明路尾的事,对古早指明犹未成的事,讲:我的计划的确徛在;见若我所欢喜的,我欲成伊。 ▲本课大纲: 一、以斯拉记在正典中的地位 二、南北国被掳与归回 三、重建圣殿和先知哈该、撒迦利亚 四、以斯拉的贡献 ▲讨论与分享(请选题讨论): - 上帝所定的事情,时候到了就必成就。在圣经里,你曾看到这样的例子吗?你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参看以斯拉记1:1-4)
- 你在事奉过程中,曾受到阻挠吗?你如何因应?(参看以斯拉记 4:1-5)
- 你觉得敬拜、事奉上帝真是一件喜乐的事吗?有什么事会影响你喜乐的心情?在事奉当中如果遭遇挫折,你会怎样反应?你会怎样看这件事情?(参看以斯拉记 6:16-22)
- 犹大人有圣殿做他们生活的重心。今天的基督徒呢?今日的基督徒,生活的重心在那里?基督徒应该以什么为向心力呢?
- 你对上帝的话语下过多少功夫?你如何研读上帝的话语?请分享。(参看以斯拉记 7:10)
- 以斯拉作为百姓属灵的领袖,在百姓犯罪时,为百姓代求。你是否曾为亲友代求?(参看以斯拉记 9:1-15)
- 已婚的基督徒,如果另一半尚未信主,要如何带领对方信主?
▲课程内容 一、以斯拉记在正典中的地位 我们的课程进入旧约历史的最后三卷书: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巴斯德曾经 把旧约圣经分为首十七卷、中间五卷和后十七卷(注 1)。首十七卷记载以色列人的历 史,其中前五卷摩西五经属于迦南前期的记事;接下来的九卷从约书亚记到历代志, 所记载的是以色列人在迦南时期被掳以前的历史;最后的三卷则属被掳以后的历史。 旧约圣经中间的五卷约伯记、诗篇、箴言、传道书、雅歌,比较属个人性、内心 经验方面的书。后十七卷是先知书,它就像首十七卷的历史书一样,又可分为五、九 、三:前五卷是大先知书(注 2),接下来的九卷是被掳以前的先知所写的先知书,最 后的三卷则为被掳以后的先知书。五、九、三这三个数目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历史书和 先知书的性质,九是被掳前,三是被掳后。 从本课开始一连三周,我们所要讨论的三卷书记载的是以色列人被掳以后的历史 。以斯拉和尼希米论到上帝如何对待归国的犹太人;以斯帖则记述上帝如何对待居留 异地、被掳不归的犹大人。要明白这三卷历史书,一定也要参看先知书的最后三卷, 哈该、撒迦利亚、玛拉基。他们是上帝在犹太人被掳归回后兴起的先知。 在希伯来文经典里,以斯拉、尼希米合为一卷,与以斯帖同属于圣卷。这可能是 因为它们成书较晚的缘故。当这几卷书写成、定稿,而且被大家接受时,属于历史性 质的前先知书早已定案。而我们目前圣经编排的顺序是根据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把这 三卷紧跟在历史书的后面,因为它们描写以色列百姓在被掳以后发生的事,当时约在 公元前第五世纪。 曾经有人主张,以斯拉、尼希米是历代志的结论,和历代志原为一卷,但现在比 较多人赞成,以斯拉和尼希米是独立的一卷书(注 3)。不过以斯拉引用了不少从前的 资料倒是真的,计有古列王的圣谕(拉 1:2-4)、圣殿器皿清单(拉 1:9-11)、归回者 名单(拉 2:1-67)、亚兰文的控告信(拉 4:8-16)、亚达薛西王的回文(拉 4:17-22)、 河西总督的奏文(拉 5:6-17)、大利乌王的回文(拉 6:3-12)等等。 二、南北国被掳与归回 以色列和犹大末期,四围列强更迭。影响以色列早期的是亚兰,亦即叙利亚,它 曾和北国以色列联手要攻南国犹大(王下16:5)。后来亚述急速兴起,灭了叙利亚和北 国以色列,但亚述也急速衰微,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言(赛 10:24-27)。巴比伦帝国随 之兴起,联合玛代人灭了亚述,南国犹大亦难脱被掳之命运。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三 世(亦即普勒王)首创把战败国的人掳到边疆地区的政策,后来巴比伦王也效法他。但 是波斯接着兴起,灭了巴比伦。波斯王的政策正好相反,他让被掳的各国人返回他们 自己的家乡。因此犹太人有机会回去重建家园。后来犹大属于波斯的版图,称为犹大 省;而巴比伦也成为波斯帝国的一省。这些更迭可用一个简单的表来表示: - 北国被掳
北国以色列共有九个王朝,十九个君王,历时两百零九年,结局是两次被掳,亡 于亚述,圣经没有记载他们有任何归回的机会: - 河东两支派半的被掳(王下 15:29、代上 5:25-26):
以色列王比加年间,流便、迦得、玛拿西半支派的人,被亚述王普勒,亦即提 革拉毗列色掳到哈腊、哈博、哈拉与歌散河边。 - 其余的七支派半被掳(王下 17:3-7):
以色列王何细亚时,其余的七支派半被亚述王撒缦以色掳到亚述,把他们安置 在哈腊、与歌散的哈博河边,并玛代人的城邑。 - 南国被掳
南国犹大只有一个王朝,有二十个君王,历时三百四十五年,结局是四次被掳, 亡于巴比伦: - 约雅敬王第三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前来围困耶路撒冷,掳走王室贵胄一些 人,并带走上帝殿中的一些器皿。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就在被掳的人中(但 1:1-7)。 这件事列王纪或历代志都没有清楚地记载,因此其历史的真实性曾受到质疑。巴斯德 引用巴比伦史家波路西斯的记载,认为那是尼布甲尼撒在登基之前受父王之命,出兵 埃及、路过耶路撒冷时所做的(注 4)。列王纪下 24:1-2 记载约雅敬王服事巴比伦王 三年后背叛他,因而遭受巴比伦等军队的攻击。这里并未说明是在约雅敬王那一年发 生的事。
- 约雅斤作王三个月投降围攻耶路撒冷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当时王室、首领 、勇士、木匠、铁匠全被掳到巴比伦去(王下 24:10-16),只留下一些贫困百姓。
- 西底家王第十一年,耶路撒冷城被攻破,剩下的人被巴比伦的护卫长尼布撒拉 旦掳到巴比伦(王下 25:8-12)。
- 犹大剩下来的人在约哈难的率领下,逃到埃及(耶 42:1-43:7)。他们不听耶利 米的劝告,最后又被巴比伦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掳去(耶 52:30)。
- 有关归回的预言
犹大人随着约雅斤王被掳以后,思乡之情弥漫在流亡国外的百姓当中。他们天天 盼望,那一天可以重归故园。但是先知耶利米和以西结分别在耶路撒冷和被掳的社区 当中宣讲犹大必亡的信息。西底家王第四年,有称为先知的哈拿尼亚说,两年以后犹 大人要归回。这是犹大人所乐意听到的信息(耶 28:1-4)。但是耶利米说,这是假的 ,犹大必亡;百姓将来虽然得蒙上帝的恩典要归回,但不是现在,而是为巴比伦所定 的七十年满了以后(耶 29:10)。 有关被掳归回的预言,不单是耶利米在说(耶 30:1-3、 32:26-44),以赛亚书 (赛 44:28)、以西结书 (结 11:17-18、28:25-26)都有。上帝所定的事情,时候 到了就必成就。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有时候可能上帝成就了,我们都还不知道呢! 我们需要留心上帝的作为,也需要学习更认识上帝。 - 被掳归回
犹大人的归回分为两次,第一次由所罗巴伯带领,记载在以斯拉记 1-6 章,第 二次由以斯拉带领,记载在 7-10 章: | 第一次 | 第二次 | 时间 波斯王 人数 领袖 大事 经文 | 约于 538 B.C. 古列元年 约五万人 所罗巴伯 1.筑坛献祭,守住棚节 2.立殿根基 3.建殿竣工,守逾越节 拉 1-6 章 | 约于 457 B.C. 亚达薛西一世第七年 约两千人 以斯拉 1.讲解律法 2.将民分别为圣 3.守住棚节 拉 7-10 章、尼 8 章 | 以斯拉记 4:6-23 是插入的一段,所记载的事情是修建城墙受到拦阻的事,时为 亚哈随鲁及亚达薛西年间。这件事的发生比较靠近以斯拉归回的时期,但在经文上却 安排在第一次归回之中。读以斯拉记时要注意,免得混淆。以斯拉的信息非常清楚, 乃是上帝怜悯他的百姓,带领他们归回。但是里面所记载的事迹,年代比较混乱。有 一些至今仍然无法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被掳的犹大人都归回自己的家乡,有些仍然留在巴比伦 省,古列王特别吩咐这些人要帮助那些归回的人重建圣殿与家园(拉 1:4)。 - 波斯诸王
波斯诸王和被掳时期的犹大人有密切的关系,知道其顺序有助于了解发生在上帝 百姓中间的事。 - 古列大帝:古列在公元前 539 年征服巴比伦后,他一反过去逾二世纪亚述和 巴比伦迁徙占领区百姓的政策,恩待犹太人和其他被掳的百姓,颁布谕旨允许他们归 国。这道谕旨还允许他们带回自己的神像,置于原来的圣所(注 5)。犹大人没有神像 可带回去,他们带回的是圣殿里的器皿。古列王命令库官将这些器皿交给犹大的一个 首领设巴萨,由他负责运回(拉 1:7-11)。
- 刚比西斯:刚比西斯是古列的儿子,他把波斯的势力扩展到埃及。圣经没有记 载他和犹大人的关系。
- 大利乌一世:又称大利乌大帝,在他登基之初,曾批准重建耶路撒冷的圣殿(拉 6:1,该 1:1)。
- 薛西一世:也就是以斯帖记里的亚哈随鲁王。
- 亚达薛西一世:他在位的初期曾受理犹大敌人的控告,禁止修建耶路撒冷的城 墙(拉 4:7-23)。但是到以斯拉、尼希米的时期,却又允准他们归回,教导律法并重 建城墙。
三、先知哈该、撒迦利亚和圣殿重建 耶路撒冷的圣殿在公元前 586 年遭巴比伦大军焚毁。波斯兴起时,古列大帝降 诏,允许犹大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但是重建的过程历经许多困难与挫折。 - 归回:
这件事有古列大帝的帮助与鼓励,犹大人归回的很多。就是那些决定留在 巴比伦不打算归回的,也要出钱帮助建殿。古列大帝把巴比伦王掳去的圣殿器皿交给 设巴萨负责运回耶路撒冷。 - 筑坛献祭、守住棚节:
犹大人归回以后,七月间聚集在耶路撒冷。他们聚集如同 一人。在所罗巴伯和耶书亚的领导下,他们照律法书所写,筑坛献祭,并守住棚节。 所罗巴伯是约雅斤王的孙子,代表大卫宗室,主理政治;耶书亚是大祭司,负责宗教 事务。 - 立殿的根基:
这是归回以后第二年二月间的事。立圣殿根基的时候,有祭司吹号 、有诗班奏乐、有老年人激动得大声哭号。 - 撒玛利亚人的阻扰:
撒玛利亚人听到犹大人归回重建圣殿,就前来干涉。首先他 们说要参与建殿,当这个要求被拒绝以后,他们就百般阻挠。从古列年间,经过刚比 西斯年间,一直到大利乌一世第二年,他们一直都设法破坏犹太人建殿的计划。 - 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的鼓励:
被掳归回的犹大人,他们建殿的热忱因着撒玛利亚 人的仇视而消失。他们转而关心、建造自己的房子。时间一晃就过了十几年。大利乌 一世第二年六月初一日,先知哈该责备犹大人,自己住天花板的房子,却让圣殿荒凉 。六月二十四日,所罗巴伯和耶书亚在先知哈该的鼓励之下,率领百姓重启建殿工程 (该 1:12-15)。这当中还有先知撒迦利亚的鼓励(拉 5:1-2)。 - 河西总督达乃的反应:
犹大人恢复建殿的工程马上受到河西总督达乃和他同党的 注意。他们前来质问犹大人谁准许他们建殿修墙,并且奏告大利乌王,看应该怎样办 理。在他们的报告中特别提到古列王允准犹大人建殿,请大利乌王调查并指示如何处 理。 - 大利乌王下令拨公款协助建殿:
大利乌王在亚马他城波斯皇帝的夏宫找到古列王 核准建殿的谕旨,于是回覆河西总督达乃,要拨贡银来帮助犹大人建殿(拉 6:1-15)。 - 献殿之礼:
耶路撒冷的圣殿在大利乌王第六年十二月初三日,修建完毕。犹大人 欢欢喜喜地行奉献礼,并派祭司、利未人照律法书所写,按着班次在圣殿里事奉上帝 。翌年正月十四日,他们又欢欢喜喜地守逾越节。敬拜、事奉上帝真是一件喜乐 的事,你觉得呢?有什么事会影响你喜乐的心吗?在事奉时如果遭遇挫折,你会怎样 反应?你会怎样看这件事情? 犹大人这一次所建造的圣殿,规模比所罗门建造的小多了(该 2:1-4),但是这个 圣殿一直是犹大人生活的重心。国家已经亡了,得外邦君王所允许建造的圣殿,是他 们唯一的盼望与寄托。自此,祭司在犹大人中,一直扮演极重要的角色。他除了总管 宗教事务外,也管理政治的事。这个现象一直延续到耶稣的时代。 犹大人有圣殿做他们生活的重心。今天的基督徒呢?今日的基督徒,生活的 重心在那里?基督徒应该以什么为向心力呢? 四、以斯拉的贡献 以斯拉记前六章记载犹大人被掳归回,以及重建圣殿的事。第七章开始,以斯拉 才正式出现,当时圣殿已经建造完毕。以斯拉记第六、第七章相隔年代约有七十多年。 - 以斯拉的出身
以斯拉是亚达薛西年间的人。他是一位祭司,父亲名叫西莱雅,他的家谱可上溯 至亚伦(拉 7:1-5)。以斯拉也是一位敏捷的文士,通达摩西律法。他的学问,亚达薛 西王亦有所闻。 - 亚达薛西王的谕旨(拉 7:11-26)
以斯拉一直渴望回到耶路撒冷,因此他求见王,以争取王的赞许和帮助。亚达薛 西王为鼓励被掳的人随同以斯拉归回,特地颁布一道谕旨,授权给以斯拉,在犹大地 任命明白上帝律法的人为审判官。王对以斯拉非常信任,不但提供慷慨的财务支援, 并且开出支票,凡是圣殿有什么需要,都可以从国库支取。王甚至另下谕旨给河西的 一切库官,凡是以斯拉要什么,都要速办。以斯拉在此深深体会到上帝的恩手在保守 、带领(拉7:6、7:28)。 - 从巴比伦省归回
以斯拉领受亚达薛西王的谕旨,准备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他先招聚有心归回 的人在亚哈瓦河边,为行程的平安禁食祷告。这时他发现没有利未人在场。为了上帝 圣殿事奉的需要,他派代表去迦西斐亚见那里的首领易多。结果有四十位左右的利未 人和二百二十位殿役回应(拉 8:15-23)。亚达薛西王第七年正月初一,他们从巴比伦 启程,五月初一抵达耶路撒冷(拉 7:8-9)。以斯拉回到耶路撒冷在圣殿里献祭,并把 王的谕旨交给河西的总督和省长。他们就帮助犹大人,并且供给圣殿所需。 - 在耶路撒冷的改革
以斯拉回到耶路撒冷后,接到报告,犹大人和外邦人通婚,恐怕会随从外邦的风 俗,再度离弃上帝。以斯拉非常重视这件事。他先是在上帝面前认罪祈祷,然后召集 会众处理这件事。百姓和首领都同意离开外邦的妻子。和外邦人通婚的问题,保罗在 新约也有一些教导(林前 7:12-17),和以斯拉的处理略有不同,保罗吩咐让不信的一 方决定要不要留下来,而非信主的人主动离弃对方。保罗认为基督徒也有可能带领未 信的另一半信主,所以不要轻言离婚。其实最重要的是会不会受影响而离弃上帝,这 是以斯拉所最关心的。以斯拉身为领袖,自觉有责任教导百姓保持纯正的信仰,因此 采取严格的措施,为后来的犹太人留下这样的传统。 - 教导百姓律法
尼希米记第八章记载,以斯拉被请来在大会中宣读律法、讲解律法。百姓听到上 帝的话非常感动,甚至哭了。尼希米和以斯拉安慰百姓说,「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 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 8:10)。 - 以斯拉的心志
以斯拉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志向(拉 7:10):(1) 立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 (2) 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他一生的事奉也围绕在这两项工作上。根据犹太他勒 目经典的记载,以斯拉对旧约经典的整理,功不可没。你对上帝的话语态度如何 ?你一生的志向又如何? - 以斯拉的影响
犹太人对以斯拉推崇备至,因为他带领百姓建立一种以敬拜为中心的生活。旧约 圣经里最重要的部份摩西五经,就是在以斯拉手中定稿的。说以斯拉建立了犹太宗教 一点也不为过。值得注意的是,犹大是一个支派的名称,以色列百姓归回时,只有犹 大支派和利未人得以归回。而犹太则是一个宗教的名称,凡是归依这个宗教的,都可 称为犹太人。 ▲附注: - 巴斯德(J.S.Baxter),《圣经研究 I》, 杨牧谷译 (香港:种籽出版社, 1992), pp.25-31.
- 但以理书在现有基督教圣经的编排里被归在先知书,希伯来圣经原先将它归在圣卷。近来大家认为它属于启示文学。
- H.G.M. Williamson, Ezra,Nehemiah.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16, J.D.W. Watts(ed.) (Waco: Word Books, 1985), p.xxiii.
- 巴斯德(J.S.Baxter),《圣经研究 II》, 杨牧谷译 (香港:种籽出版社, 1992), pp.371-372.
- 舒兹(S.J.Schultz),《旧约新语》, 赖建国、陈兴兰合译(台北:华神出版社, 1993), pp.266-267.
▲背金句:以赛亚书 46:10 ▲作业: - 请写出你一生的志向。你的志向曾经改变过吗?
- 请阅读尼希米记 1-13 章。
- 请预习第十课。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
【
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简介】
律法书|
王国的建立|
列王与先知|
诗歌与智慧文学|
先知书
耶稣生平|
使徒行传与保罗书信|
门徒书信与启示录
【版权所有 欢迎应用 勿作商业目的之用】
欲购书籍,可洽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教育委员会tel:886-2-23625282 ex 215 or 218, email: yoh-nuo@mail.pct.org.tw。另,出版单位已不再提供幻灯片,敬请谅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