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
第七课 撒母耳:伟大的先知与士师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 探讨撒母耳的生平与事奉,从他身上发掘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相关经文:撒母耳记上 1:1-16:13、19:18-24、25:1 ▲本课金句:撒母耳记上 2:30b 和合本: 因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现代中文译本: 我一定看重那些尊敬我的人,轻蔑那些藐视我的人。 台语白话字: In-ui chun-tiong Goa e,Goa beh chun-tiong i, biau-si Goa e, i beh siu khoa-khin. 台语汉字: 因为尊重我的,我欲尊重伊;藐视我的,伊欲受看轻。 ▲本课大纲: 一、你对撒母耳的印象如何? 二、撒母耳的出身与生平 三、约柜被掳 四、撒母耳的事奉 附录:难题试解 ▲讨论与分享(请择题讨论):
▲课程内容
一、你对撒母耳的印象如何? 相信大家都听过撒母耳这个名字,至少圣经里有两卷书以他为名。你对撒母耳这 个人的印象如何?请用一句话描述出来。不管你知道多少都没关系。「学习」就是要 从「不知道」变成「知道」,或是从「知道一点点」变成「知道多一点」。只要有学 习就有喜悦。请你试试看: 现在,我们要从圣经来看撒母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出身如何,他所处的 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他怎样服事上帝,他的贡献如何,圣经对他的评价如何。 二、撒母耳的出身与生平 撒母耳出生在一个家庭,却在另外一个家庭成长。他的母亲不能生育,因而吃了 很多苦。她向上帝许愿说,如果能生育,就要把孩子献给上帝。撒母耳就是这样求来 的,他自从断奶以后,就在祭司以利家学习事奉。这两个家庭都各有特色: (一)亲生父母: 撒母耳原是以法莲人,父亲名叫以利加拿,母亲名叫哈拿。在历代志上 6:27-28 提到他们原属利未支派,可能他们是住在以法莲的利未人。这个家庭是个敬拜上帝、 事奉上帝的家庭,这可从下面几点看得出来: (二)以利家: 由于撒母耳母亲哈拿所许的愿,撒母耳一断奶就被带到祭司以利面前。他还是孩 童就住在示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只有一年一次,他父母到示罗敬拜上帝时,才与 家人相见面(撒上2:18-19)。当时以利年纪已经很老了,由他的两个儿子担任祭司。 这两个年轻祭司的行为,年幼的撒母耳看得一清二楚。圣经说他们不认识耶和华,既 然都当祭司了,怎么会不认识上帝呢?原来圣经所说的认识指的是深入、亲密的相交 ,就像夫妻关系一般。祭司不认识上帝,这对撒母耳有何影响呢?他可能常常把这件 事放在心上,左思右想,到底那样的行为对或不对?为什么祭司也会这样?再这样下 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后来有神人来见以利,述说上帝要降灾祸给以利家的事(撒 上 2:27-36),这些话撒母耳一定也都听到了。就当他在思想这件事时,上帝在夜里 呼唤他、向他说话,让他知道以利家自招咒诅,灾祸必临到。撒母耳因此更加敬畏上 帝。生长在像以利这样的家庭,能够不受坏的影响,是撒母耳难能可贵的地方。可能 他也承受了亲身父母的特质吧!这对我们有何启示呢?不论我们出身如何,所处环境 如何险恶,只要敬畏上帝、专心仰赖事奉他,不但可以不受坏的影响,还可以发挥正 面的影响力。 归纳起来,撒母耳的生平有下列八项重要的事件: 三、约柜被掳 在撒母耳刚事奉上帝不久,以色列百姓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发生,就是他们宗教生 活的重心--约柜--被掳。 (一)约柜的结构与内容: 约柜又叫法柜,是摩西按照上帝所指示,用皂荚木外面包金作成的,大小有 2.5 x 1.5 x 1.5 肘,约 122 x 76 x 76 立方公分。它必须用扛抬,柜上有两个张开翅 膀的基路伯,中间就是施恩座。约柜原来存放两块法版(出 40:20),后来加上一罐吗 哪(出 16:33-34)及亚伦发过芽的杖(民 17:10)。 (二)约柜的意义: 约柜被安放在会幕的至圣所内,是上帝向他仆人显明心意的地方(出 25:22,出 30:36),它也代表上帝的同在和引领。当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在旷野行路时,上帝的 约柜曾在他们前头行,为他们寻找可歇脚之处(民 10:33-36)。而当约书亚率领百姓 入迦南地,要经过约但河时,约但河的水曾经在上帝的约柜前断绝,让以色列百姓步 行过去(书 3:1-4:7)。负责照管约柜的是祭司,连利未人都不能靠近约柜(民 18:1-3)。 祭司进到约柜前事奉上帝有一定的规矩,并非随时可以进去(利 16:1-5)。这是因为 上帝至圣至荣,可颂可畏(出 15:11)。 (三)约柜被掳: 既然约柜代表上帝的同在,它怎么可能被掳?撒母耳记上第四章记载以色列人抬 约柜出来与非利士人打仗,非但没有获胜,连约柜都被敌人掳去了。这对以色列人而 言,真是颜面扫地。当天以利父子三人都身亡。以利的媳妇深切地体会到:「荣耀离 开以色列了」(撒上 4:21)。 原来以色列人错把约柜当做护身符,却不知未遵照上帝旨意行,即使有约柜同在 ,亦不能支取上帝的能力。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亦不应将任何外在的物件当做上帝同在 的绝对保证,而应持守信仰内涵,遵行上帝旨意,如此才能真正享有上帝的同在与祝 福。 你对基督徒佩带十字架或其他圣物的看法如何?你觉得它真的能够带给人平 安吗?可能它有某种程度安定人心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忘记,更重要的是在生活 中尊主为大、遵主教训来行。毕竟能够赏赐福气或降灾祸的是上帝,而不是任何外在 的东西。 (四)约柜被送回: 约柜在非利士地七个月,发生许多奇事,诸如非利士人的神像仆倒在约柜面前, 非利士人生痔疮等等。最后它被礼送回到以色列地(撒上 5-6 章),放在基列耶琳山 上、亚比拿答家中。这个事件显出上帝远超过众偶像,其能力与威严并不因约柜被掳 而受限制。事实上,上帝并不需要人服事,他自己能够彰显大能。这是约柜被掳又被 送回的意义。 有关约柜种种的记载,罗斯特(Leonhard Rost)在 1926 年提出约柜发展史(Ark Narrative)的概念。他指出撒母耳上 4:1-7:1 和撒母耳下 6 章,可能是看管约柜的 祭司留下有关约柜种种事迹的记载,目的是要让百姓明了约柜的来龙去脉。这两段, 罗斯特将它合称为约柜发展史。 四、撒母耳的事奉 撒母耳从出生就被母亲献给耶和华,他一生忠心事奉上帝,几无瑕疵: (一)心态上:他完全顺服上帝,在幼年初得启示时如此,晚年百姓求立王时亦然。百 姓求立王等于不要撒母耳再领导他们,这对撒母耳的打击很大。(你遇见过类似 的打击吗?你的反应如何?)撒母耳在这种情况下的第一个反应是祷告上帝。上 帝指示他,只管依从百姓,撒母耳就照样行(撒上 8:1-18),这里显示出他一向顺服 上帝、服事上帝的心意。 (二)政治上:撒母耳是最后一位士师(撒上 7:15-17,12:11,徒 13:20),他曾膏立 以色列的头两个国王,扫罗和大卫,并且为以色列百姓制定国法,写在书上(撒上 10:25)。 巴斯德曾说,以领导一个国家之诞生而言,撒母耳的重要性只有摩西可以与之比拟(注 1)。 (三)宗教上:撒母耳被称为第一位先知,虽然从前也有人被称为先知(创 20:7、申 18:15、 士 6:8),但撒母耳训练一批先知(撒上 19:20),立下先知制度的规模,故被列为先 知之首(撒上3:20、代下 35:18 、徒 3:24、来 11:32)。西洋教育史承认学校制度始 于以色列的先知学校,足见撒母耳对教育方面亦有贡献(注 2)。 撒母耳成长的时代在宗教方面是个黑暗时期。祭司公然行恶,招致上帝的审判, 约柜又被掳。后来约柜被放在亚比拿答家中足足有二十年之久,以色列全家才归向耶 和华。不过他们跟今天的人一样,又要拜耶和华,又要拜外邦神,好像拜多了才安心 似的。撒母耳却劝戒他们,要一心归顺耶和华,除掉外邦神(撒上 7:3-4)。以色列人 接受撒母耳的劝导,单单事奉耶和华,以致于后来跟敌人打仗时,能够得胜。以色列 人能够维持一神教的信仰,撒母耳及以后兴起的先知,功不可没。 撒母耳是一个祷告的人,由于他的代求,以色列人大胜非利士人(撒上 7:5-11)。 当以色列百姓求立王,不要撒母耳领导他们时,他也祷告耶和华(撒上 8:6)。他曾求 上帝打雷降雨,事就这样成就(撒上 12:17-18)。他又说,他自己必不停止为以色列 百姓祷告(撒上 12:23)。后来,当耶和华后悔立扫罗为王时,他甚忧愁,终夜哀求耶 和华 (撒上 15:10-11)。诗篇 99:6 说,「在求告他名的人中有撒母耳」,足见撒母 耳是祷告出了名的。先知耶利米领受上帝的话语,提到以色列百姓的罪恶和审判,他 转达上帝的话说:「虽有摩西和撒母耳站在我面前代求,我的心也不顾惜这百姓」(耶 15:1)。撒母耳和摩西同被列为替百姓祷告的人,其重要性自不可言喻。 总结来说,撒母耳是个承先启后的人。他结束士师时代,开始王国与先知时代。 他敬畏上帝、体贴人,在黑暗的社会和教会里,仍然做上帝忠心的仆人,一方面在上 帝面前为百姓代求,一方面又教导百姓专一事奉上帝,解决了以色列政治与宗教的危 机。他本身就是一个好榜样,完全顺服上帝、终身事奉上帝。像他这样少有过失的人 ,在圣经中也不多见。 附录:难题试解 ▲附注:
▲背金句:撒母耳记上 2:30b ▲作业: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