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
第十三课 腓立比书:在患难中喜乐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 探讨保罗写腓立比书的背景和主要信息。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本课金句:腓立比书 4:6-7 新标点和合本: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 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裏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现代中文译本: 你们应该一无挂虑;要在祷告中把你们所需要的告诉上帝,用感谢的心祈求。上 帝所赐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会藉着基督耶稣,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台语白话字: It-khai bo-tit khoa-lu, tok-tok ban su tioh eng ki-to, khun-kiu kap kam-sia, chiong lin so kiu e pai-liat ti Siong-te, chiu Siong-te e peng-an, poa-koe it-chhe lang so siu oe kau e, beh ti Ki-tok Ia-so po-siu lin e sim lin e liam-thau. 台语汉字: 一概莫得挂虑,独独万事着用祈祷、恳求,及感谢,将恁所求的排列伫上帝。就 上帝的平安、踙过一切人所想会到的,欲伫基督耶稣保守恁的心恁的念头。 ▲本课大纲: 一、腓立比书的特色 二、保罗与腓立比教会 三、腓立比书的背景 四、腓立比书:在患难中喜乐 五、保罗与基督的关系 ▲相关经文:使徒行传 16 章、腓立比书 1-4 章 ▲课前预备: 请两位学员预备在课堂上演一个短剧,以引起兴趣,剧本在课文内第一段。 ▲讨论与分享:
▲课程内容 一、腓立比书的特色 短剧 甲:喂,你知道吗,保罗书信里有一卷叫作腓立比书,…… 乙:我当然知道罗,里面有许多我喜爱的经文,而且我还会背呢,要不要我背给你听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你们当 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 甲:好了,好了,我是要问你,你知不知道保罗在那里写这一卷腓立比书? 乙:这个吗,我不清楚。不过,看信中流露出喜乐之情的样子,应该是在他一帆风顺 的时候写的吧。 甲:你错了,腓立比书是保罗被关在监牢里写的。 乙:真的呀?在监牢里,要是我,早就愁眉苦脸、一筹莫展了,怎么还会喜乐呢? 甲:人家毕竟是保罗,福音的大使者,不同凡响呀! 乙:是,福音的大使者,不同凡响(边说,边竖起大姆指)。对了,我读腓立比书时有 一种感觉,保罗和腓立比教会的关系好像很特别。 甲:是呀,保罗在传福音的时候,只接受腓立比教会的供给,而在腓立比书里,保罗 用了一百次以上的「我」,好像在跟朋友讲一些亲密的话。而且,他都没有讨论教义 或说教,可以说是保罗书信中最亲切的一封信了。 乙:为什么保罗和腓立比教会有这么亲密的关系呢? 甲:成人主日学今天正好要讨论这一点,我们赶快去上课就可以揭晓了。 乙:好,快走,不然就要迟到了。 二、保罗与腓立比教会 腓立比城的名字是希腊亚历山大帝为纪念其父亲马其顿王腓立二世而取的,到罗 马帝国时,由于连通全帝国的罗马官道从城中经过,它逐渐繁荣,成为马其顿省的一 个重要城市。 腓立比教会是保罗在欧洲所建立的第一个教会。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时,由于见 到马其顿的异象,就从特罗亚进入腓立比,可以说带领整个布道团从亚洲转入欧洲。 腓立比没有犹太会堂,只在河边有祷告的地方,可见此地的犹太人并不多(注 1)。保 罗就在他们聚集祷告的地方传福音,有卖紫色布疋的吕底亚信了主。这个女信徒非常 热心,强邀保罗到她家住,接待保罗这一行人(徒 16:15)。后来保罗和西拉被关在腓立比的监牢里,待了一个晚上,结果带领狱卒全家信主。这是保罗在公元 49-50 年 第一次到腓立比建立教会的经过(徒 16:6-40)。 腓立比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使徒行传 16:12 说它是罗马的驻防城。殖民地和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享有特别的地位和权利,城中居民全都具有罗马公民权 ,他们也都以身为罗马人为荣,穿罗马式衣服、过罗马式生活。看腓立比人在官长面 前告保罗说:「这些人原是犹太人,竟骚扰我们的城,传我们罗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 的规矩。」(徒 16:20) 就知道他们多么地以罗马为傲。 保罗在传福音时,多半亲手作工,不要别人供给,免得落人把柄,说他传福音是 为了赚钱。只有腓立比教会,保罗接受他们的供给;当保罗离开腓立比到帖撒罗尼迦 时,腓立比教会的人经常打发人去供给保罗所需,可见他与这个教会实在有特别的情 谊(腓 4:15-16)。 保罗第三次旅行布道离开以弗所时往马其顿去,他在马其顿遇见提多前来会合, 写了哥林多后书,很有可能这就是在腓立比写的(徒 20:1),这是他第二次造访腓立比,约为公元 55-56 年。当时马其顿和亚该亚众信徒都乐意奉献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罗 15:25-26),保罗在回耶路撒冷途中,又再次路过腓立比,这已经是 57 年 春天了(徒 20:3-6)。回到耶路撒冷保罗就被捆绑,由于看清楚犹太人不会轻易放过 他,开释的希望渺茫,他就上告到凯撒而被解到罗马。 保罗在罗马时写了许多书信,腓立比书就是其中的一封。他在罗马被释放后,根 据提摩太前书 1:3 所载,曾经再度造访腓立比,时间约为公元 62-64 年。 腓立比教会在教会历史上名声不错。第二世纪初,教会遭受迫害时,伊格拿丢(Ignatius)被 押往罗马,途中经过腓立比,腓立比教会不以其锁链为耻,热心地接待他,并送他一 程,因此他的好友坡旅甲曾写信称许其仁慈。第四、第五世纪教会会议中,腓立比教 会的主教还曾经被提及。但目前该城已成废墟(注 2)。 三、腓立比书的背景 腓立比书与以弗所书、歌罗西书、腓利门书同被称为监狱书信。至于保罗写这 些书信时他在那里坐监,有两种最主要的见解:在以弗所与在罗马。 主张保罗在以弗所坐监时写这些书信的理由如下: 1.腓立比和罗马相隔有 1200 公里之远,且有海相隔,冬天又不通航,很难想像能够有像腓立比书 2:25-30 所说的,保罗那么容易地就与以巴弗提同在一起的情形。 2.虽然使徒行传并未详细记载保罗在以弗所下过监牢,但是保罗自己说,他在以 弗所曾与野兽战斗(林前 15:32),又说,他在亚细亚遇到苦难,几乎死亡(林后 1:8-10), 这都表示他可能在以弗所进过监牢。 3.腓立比书 1:13 所提到的「御营全军」和 4:22 所提「凯撒家里的人」,不一定非要罗马才有,罗马帝国各大城市均驻有其军队,以弗所当然也不例外。 4.腓立比书与罗马书、哥林多前书的语气比较接近,此二书均是保罗在公元 55-56 年间的作品,如果说腓立比书是他在罗马被囚时写的,当时约为公元 61-63 年,年 代就相差太远了。 5.保罗在写罗马书时说,他到了罗马以后还要去西班牙(注 3)(罗 15:22-29)。 如果腓立比书是在罗马写的,为什么他却说开释以后要去造访腓立比(腓 1:25-26, 2:23-24), 而不去西班牙了呢?可见腓立比书不是在罗马写的。 主张保罗在罗马写这些监狱书信的也有不错的理由: 1.腓立比不但是一个大城,而且有罗马官道经过,与罗马的交通应该很方便才对 。 2.保罗即使在以弗所坐过监牢,但在罗马作监时比较自由,监狱书信中到他接待 以巴弗提,打发提摩太,又写信等等,比较适合在罗马坐监的情况(徒 28:16, 30, 31)。 3.腓立比书 1:13 所提到的「御营全军」,指的是皇家禁卫队,而非一般罗马军队;而 4:22 所提「凯撒家里的人」,指属皇帝家中的奴仆或自由人,为皇帝办事的 。这在罗马最有可能。 4.语气接近的书信,不一定年代就必须接近。而且腓立比书的语气,其实也不一 定与罗马书、哥林多前书接近;我们无法根据「语气」这种模糊的说法来判断书信的 写作年代。 5.保罗预期在获释之后前往腓立比,而不像从前所说到了罗马以后要去西班牙, 凭这一点无法否认这些书信可能是在罗马坐监时所写,因为在罗马坐监两年,保罗有 可能因为教会的需要而改变他原来的计划。 6.腓立比书 1:20-26 提到保罗正面临判决,其结果可能非生即死,保罗是一个罗马公民,对罗马公民这种生死的裁决,比较有可能是在罗马由凯撒来判决。 7.早期学者马吉安所写腓立比书的序言曾说,这封信是在罗马写的。 综合上面所说,我们认为保罗是在罗马写这些监狱书信,其中以腓立比书写得最 晚,因为此刻保罗已经面临最后的判决,而他在御营全军的福音工作也已经有不少果 效,可见他在监狱里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四、腓立比书:在患难中喜乐 保罗写腓立比书最主要的动机是,他正要打发生病刚痊愈的以巴弗提回腓立比; 以巴弗提曾经带来腓立比教会给保罗的馈赠,保罗一方面写信谢谢腓立比教会的关怀 ,一方面劝勉他们要在主里同心。腓立比全书除了在 2:5-11 引用前人所写的诗,提到基督的谦卑之外,没有论到什么教义性的问题,倒是一再地强调福音广传,提到他 的喜乐,并且劝勉信徒要以基督的心为心、要防备那些妄自主张要受割礼的人。这就 是腓立比书最主要的信息。 1.福音广传 福音,一直是保罗所记挂的,他几乎以全部的生命来传主的福音。对于腓立比教 会从头一天直到如今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保罗非常欢喜,不断地替他们祈求(腓 1:3-5)。 但由于保罗目前被囚,可能有人信心会因此遭受打击,他们不能理解传福音的使者怎 么会有这样的下场呢?与囚犯站在同一阵线,会怎么样呢? 保罗指出他所受的捆锁,实在是为了基督的缘故,让更多的人因此得听福音、相 信福音,而且信心更加坚定 (腓 1:12-14)。福音并没有因为保罗被囚而受限,相反地,福音更加广传。 我们的教会或团契是否像腓立比教会一样,同心合意兴旺福音?在那些地方 还可以再改进? 2.在患难中仍然喜乐 腓立比书信洋溢着一股喜乐的气氛。请大家找一找,在腓立比书短短四章当中, 保罗说了几次喜乐?请大家从第一章开始,找找看,找到就划出来。 保罗说他为腓立比教会祷告时是欢欢喜喜地祈求(腓 1:4);而福音传开了,他就 欢喜又欢喜(腓 1:18);即使他自己被浇奠作为信心的祭物,他也一样充满喜乐(腓 2:17); 腓立比教会的信徒所行一再地带给保罗喜乐(腓 4:1),如果他们都有一样的心思和意念,没有什么结党的事,那么,保罗的喜乐就更加满足了(腓 2:2-3)。 保罗不但自己在捆锁患难中喜乐,他也不断地劝勉信徒们要喜乐(腓 1:25-26、 2:18、3:1、4:4)。我们实在很难想像,像保罗遭遇这样的艰难,还能够喜乐。他告 诉我们,这样的喜乐是靠主而得的(腓 4:10)。这正是基督徒和未信主的人不一样的地方。 在什么情况之下,你没办法喜乐?要如何才能克服它而仍然能够靠主喜乐? 3.以基督的心为心 保罗劝勉腓立比教会的圣徒、监督和执事们要以基督的心为心。腓立比教会有许 多热心爱主的姊妹,其中有友阿蝶(注 4)和循都基,两个人虽然都曾经为了福音与保罗一同劳苦,彼此却不能同心。 说真的,要大家同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当大家都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时 ,才有可能彼此同心。但是基督的心是怎么样的一颗心呢?如何才能够以基督的 心为心?保罗对腓立比人说,他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地想念他们(腓 1:8); 他在腓立比书 2:5-8,以一首诗来说明耶稣的心肠:
如果你得到一个职位,你会以为宝贵、紧抓不放吗?如果你的看法与别人不 同,你会极力坚持吗?在教会或家庭中,你会为自己的权益极力争取吗?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学习像主耶稣这样,谦虚自己,以奴仆的样式来顺服上帝、服 事别人,教会中大概比较不会有什么分门结党的事发生。 保罗对腓立比教会的信徒说,「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又说, 「凡所行的,都不要发怨言,起争论,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 世代作上帝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 2:3,14-15) 作 上帝无瑕疵的儿女,好高的期待哦。腓立比教会的信徒其实已经相当接近了,只差那 么一点点,因此保罗以此鼓励他们。 教会或团契里如果有重要的同工有嫌隙,无法同心,当事人应当如何化解心 结?其他的弟兄姊妹又当如何看待这件事? 4.防备妄自行割礼者 可能又有一些人来搅扰腓立比教会吧,保罗提醒他们要防备那些作恶的、妄自行 割礼的人。保罗说,「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上帝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裏夸口 、不靠着肉体的。」(腓 3:3) 犹太人那么重视割礼,保罗却提出「真割礼」的概念,是从心里领受割礼,在乎灵,不在乎仪文(罗 2:29)。基督徒虽然肉体未受割礼,但是却在耶稣基督里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就是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西 2:11)。 旧约其实也一样,非常重视这种内心的割礼。申命记 10:16 说,「你们要将心 裏的污秽除掉,不可再硬着颈项。」意思就是要从心里受割礼。可惜历代相传,犹太 人只重视外表的、肉体的割礼,反而忽略了内心真正的割礼。 五、保罗与基督的关系 保罗在腓立比书里透露出许多他个人的心声,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与基督的 关系:从认识耶稣基督(腓 3:8),得以在他里面(腓 3:9),到倚靠主、经历各样的大能(腓 4:13)。 每次想到那些强调割礼的人,保罗就忍不住要提他自己的出身。他有很完美的犹 太背景,在认识耶稣基督以前,这些都是很宝贵、足以使他夸口的(腓 3:2-6)。但是 由于认识耶稣基督为至宝,相较之下,这些都不算什么,甚至还有可能拦阻人来亲近 上帝,因此保罗将这些都当作有损的;他愿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 3:7-9)。 读到这里让我们想到耶稣所说天国的比喻。耶稣说,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有 人遇见了,就欢欢喜喜变卖他一切所有的来买这块地;天国又好像商人寻找好珠子, 当他遇见一颗贵重的珠子时,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来买这颗珠子(太 13:44-46)。 要变卖一切所有的,一定要先认识这个宝贝或这颗珠子的价值才行;如果它真的值钱 ,相较之下,变卖一切就觉得很值得了。耶稣的比喻中,那两个人都是识货的人。 认识耶稣,也是这样。真正认识主耶稣之宝贵的人,会发现他是至宝,如此,其 他东西都可以放下了。「认识」在圣经里有比较深的含意,约翰福音 17:3 说,「认 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这是一种生命的 交流,当一个人认识主耶稣基督的时候,他可以说就是在耶稣基督里了,这时,他的 生命经常被更新,基督在他身上愈来愈彰显。这不就是永生吗? 认识耶稣基督对你而言是至宝吗?你愿意拿什么来与它交换? 基于对主耶稣基督这样深刻的认识,保罗才能够说,他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 足,因为他已经学会怎样处卑贱,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 ,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 4:12-13) 原来保罗的秘诀就是认识主,在基督里面,靠着主就能胜过这一切。 这是针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景况,其实保罗不但知道怎样处理生活,就是在面 临生死抉择时,他也一样可以胜过。他说,他情愿离开世界与基督同在,但为了信徒 的缘故,留在世上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他确信还会留在世上,「无论是生是死,总叫 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 1:20-21)。像 保罗这样,生死完全置之度外,又能够看得这么开,可真不容易。保罗为何能够如此 坦然呢? 你对生与死的看法如何?面对死亡,你能够坦然吗? 保罗强调,能够在耶稣基督里,是靠着因信而得的义,不是靠自己行律法而得的 义(腓 3:9)。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能够在基督里不是靠自己努力得来,但是做基 督徒并不是可以悠闲偷懒。因此他又说,「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 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裏从上面召我 来得的奖赏。」(腓 3:13-14) 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多宝贵的座右铭! 值得注意的是,保罗提醒腓立比的信徒,「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 ,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腓 3:20) 腓立比教会的人,一定和所有腓立比人一样,以身为罗马公民为荣。保罗却提醒他们,「我们是天上的国民」,这是一个更 荣耀的身份! 身为天国的国民,你会感到很光荣吗?为什么? ▲附注:
▲背金句:腓立比书 4:6-7 ▲作业: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