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第一课 耶稣时代的背景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 在探讨耶稣生平以前,先了解耶稣出生前后的时代背景。 ▲具体目标: 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说出:
▲本课金句:希伯来书 1:1-2a 新标点和合本: 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藉着他儿子晓谕我们。 现代中文译本: 在古时候,上帝多次用多种方法,藉着先知向我们的祖先说话;但是在这末后的日子,他藉着自己的儿子向我们说话。 台语白话字: Siong-te ti chai-cha i-keng thof hiah e sian-ti, eng choe-choe toa, choe-choe, hong-hoat, ka liat-cho. kong;tan ti hiah e jit e lo-be, thok I e kia ka lan kong. 台语汉字: 上帝伫在早已经托许个先知用多多段、多多方法给列祖讲,今伫许个日的路尾托伊的子给咱讲。 ▲本课大纲: 一、两约之间 二、时代背景
三、耶稣生平大纲 四、各福音书特色 ▲讨论与分享(请择题讨论):
▲课程内容 一、两约之间 圣经的旧约止于以色列亡国被掳与归回,当时归回的主要是犹大支派,后来又发展出以遵守律法为主的犹太宗教,所以他们就被称为犹太人。从那时起,一直到耶稣的时代,可以说历经了四个时期(注 1),总共有五百多年(注 2)。这段时期通称为两约之间,亦即新约与旧约之间。 (一)归回时期:这是波斯统治的时代,公元前 538-332 年。 波斯王古列时期,犹太人第一次归回,由大卫的后裔所罗巴伯与祭司约书亚领导。他们一回到犹大地,立刻着手重建圣殿,但是才开工没多久,就遇到邻邦阻挠,建殿圣工遂遭搁置。幸好此时有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及时起来鼓励百姓,他们才在大利乌王一世第二年复工,而于第六年完工。这段建殿经过记载在旧约的以斯拉记里。 文士以斯拉带领第二批犹太人归回,他搜集、考究律法,并在圣殿里负责教导律法。相传五经的编纂他的功劳不小。同时期还有省长尼希米,率领百姓重建耶路撒冷的城墙,并整顿当时一些弊病。稍后,犹太人险遭灭族,以斯帖挺身而出,整个民族得蒙上帝奇妙拯救。 最后,玛拉基提醒百姓归向上帝,并且预言主的使者即将来到。旧约就写到玛拉基书为止。 (二)熬炼时期:这是希腊统治的时代,公元前 332-167 年。 希腊在亚历山大的率领之下,征服波斯,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接着,他又挥兵南进,征服埃及,在尼罗河口建立一个完全希腊化的城市,以自己的名字为城名,叫做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早年师事亚里斯多德,热爱希腊文化,深信藉着希腊文化可以统一天下。因此,他把希腊文化散布到他所建立的帝国各处。但是他在 33 岁时英年早逝,死了以后,帝国分裂为四,其中两个与犹太地(注 3)有密切关系,亦即南边的埃及多利买王朝与北边的叙利亚西流古王朝,此两王朝在文化上均承袭希腊的影响。犹太位于两雄之间,不但成为两雄必争之地,也成为他们交锋之处,因而经常成为杀戮战场。 首先,犹太在埃及多利买王朝的统管之下(公元前 323-198年)。此时,埃及的统治者仍为希腊人,不过,其推行希腊化的手段比较温和,而且不干预犹太人的宗教。多利买王朝的非拉铁非王(公元前 285-246 年)还在亚历山大城建立一个宏大的图书馆,收藏各国图书。他善待犹太人,致力保存犹太文化,甚至花钱买赎犹太奴隶。最重要的是他召集犹太学者完成旧约翻译工作,旧约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就在非拉铁非王的授命下完成。 接着,叙利亚的西流古王朝接管犹太(公元前 198-167 年)。原先,犹太人欢迎安提阿古 III 的统治,但后来他与罗马交战,战败需赔巨款,遂向犹太人索重税,而引起犹太人的不满。他把巴勒斯坦及邻近地区划分为加利利、犹太、撒马利亚、特拉可尼等区。等安提阿古 IV 继位时(公元前 186 年),犹太人可以说开始了一段艰苦的岁月。西流古王朝原先就致力于传播希腊文化,鼓励属民学希腊语,并接受希腊的风俗习惯。在犹太人中间为了要不要接受希腊化,已经产生不同看法。有些显赫富有的人,为了迎合统治者,就全盘接受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可谓当时之新潮派;他们则自称为进步党或自由派。另一些比较保守的人,坚持犹太传统文化及信仰,他们自称为哈西典人,意思就是敬虔派。安提阿古 IV 极力推行希腊化,他傲慢又凶残,向犹太人索重税,并且两次接受贿赂,任意更换大祭司,因此遭犹太人抵制。有一次他和埃及王打仗,犹太人听说他阵亡,大开庆祝会,不料他活着回来,见状大怒,更加逼迫犹太人,不准他们行割礼、守安息日,并掳掠耶路撒冷。据说他杀了四万,又俘虏四万。最叫犹太人难以消受的是,他在耶路撒冷圣殿里安放宙斯(Zeus)的神像,立宙斯的祭坛,又强迫犹太人献猪给宙斯,时为公元前 168 年 12 月 25 日。犹太人对他可以说恨之入骨。 (三)中兴时期:这是马加比革命的时期,公元前 167-63 年。 安提阿古 IV 不但在耶路撒冷这样做,还要把这种拜偶像的习俗推行到各地。公元前 167 年,有一个叙利亚军官率领一批士兵来到耶路撒冷城西的莫顶(Modin)小城,高筑希腊神像,并召人民来献祭。他对当地极有名望的老祭司马他提亚(Mattathias)威迫利诱,要他带头顺服国王,献祭给神像。马他提亚不从,但有一个犹太人为了讨好长官,竟然上前献祭,马他提亚见状,怒不可遏,当场就把他给杀了。他的儿子们一不做,二不休,又把叙利亚军官也杀了。经他们登高一呼,凡是愿意敬拜上帝,遵守律法,不愿意听从国王去拜偶像的犹太人,都来跟随他们。马他提亚此时年纪已经老迈,临终时指定三子犹大继续领导。犹大骁勇善战,大家昵称他为马加比(Maccabees),意思就是「执铁锤者」,因此这段事迹就被称为「马加比革命」。 两年后,也就是公元前 165 年的 12 月 25日,犹太人在耶路撒冷洁净圣殿,去除偶像,再一次将圣殿奉献给上帝,这就是耶稣时期「修殿节」的由来。犹太人现在称它为「看努加」,亦即「奉献节」的意思;又由于过节时家家户户点腊烛庆祝,于是又叫做「众光节」。 之后,犹太人在马他提亚五个儿子们逐一领导之下,继续奋斗;虽然叙利亚王屡次派军队镇压,皆未成功。到马他提亚其中一个儿子西门任领袖时,他被犹太人拥立为终身大祭司。此时叙利亚国力稍弱,需要犹太人的支持,遂容许犹太人自治。西门在公元前 139 年又与罗马结盟,罗马承认犹大国的独立自主权。但是未多久,西门和他的两个儿子被他的女婿暗杀,仅存的儿子约翰赫迦纳及时登基,赫迦纳终成大祭司和国家元首,这就开始了哈斯摩年王朝(注 4)。 (四)亡国时期:这是罗马统治的时期,公元前 63 年―公元 70年。 犹太人在叙利亚西流古王朝没落之后,经过一百多年光荣的独立时期。其实犹太人真正的敌人不是外来的侵略者,而是内部的不团结。当时,犹太人有两大党派,一个是支持马加比家族作君王和祭司的人;他们拥有政治权势,是耶稣时代撒都该人的前身。另一个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哈西典人。他们原先也支持马加比家族,但是在争取到宗教方面的自由之后,即不再过问政治;法利赛人就是从他们演变而来。这两派的人经常有争执,而哈斯摩年王朝更是为了王位的继承,内部迭有纷争。当时,罗马正逐渐兴起,犹太最后敌不过罗马的势力,终为罗马的庞贝将军所夺。 此时有以土买人(亦即以东人)安提帕崛起,他被庞贝授命为哈斯摩年王朝的首相和顾问,在犹太地操有实权。但是他同时却又帮助凯撒,因此当凯撒后来战胜庞贝成为罗马皇帝时,就委派安提帕为犹太、撒马利亚和加利利三省的省长,其儿子希律后来更被封为王。哈斯摩年王朝到此告一段落,其子孙只能担任大祭司职。希律,就是后来被称为大希律的,四处逢迎,起初极力援助安东尼 (Antony),后来又见风转舵,支持屋大维 (Octavian),因此,不论谁当罗马皇帝,希律都得到他们的信任。屋大维,亦即后来被尊称为奥古斯都的,当上罗马皇帝以后,更把犹太附近的撒马利亚、加利利、推罗海滨,甚至远到埃及,都交给希律管辖,并正式任命他为王, 时为公元前37 年。希律为讨好犹太人,在公元前 20 年为他们盖了一座宏伟的圣殿,但圣殿尚未盖成,他就在公元前 4 年去世,他的儿子们被封为巴勒斯坦不同地区的分封王。 犹太人虽然有这些外来的分封王,但是真正控制他们,得其心的是祭司。大祭司的职位原是世袭,而且是终身职。与祭司共同治理百姓的还有由长老们组成的议会。除了纳贡和外交事务外,犹太人其实享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但是犹太人还是不满罗马的干预与统治,陆续有叛变,惟其内部却又不和;公元70 年罗马的提多将军摧毁耶路撒冷,其军队焚烧圣殿,犹太人自杀或被杀的很多,犹太史家约瑟夫(Flavius Josephus)所写的书《犹太战史》对此有详细描述。犹太人最后一次起义是在公元 135 年,由巴克巴(Bar-cachba)所领导,导火线是因当时罗马皇帝哈德良 (Hadrian, 117-138 A.D.)下令禁止行割礼,并在耶路撒冷圣殿旧址建造朱彼特(Jupiter)神庙。但此叛变并未成功,巴克巴被捕。从此以后,耶路撒冷变成罗马人的城市,犹太至此可以说是彻底覆亡(注 5)。 二、时代背景 (一)罗马的影响―政治 耶稣时代,犹太人在政治方面受罗马统治,在文化方面则受希腊影响,再加上犹太本身传统的宗教,就形成耶稣所处之时代的背景。 罗马对它所征服的地方,安定的省份由元老院管理,指派省长统治,常有暴乱的则由皇帝直接派军队驻守,由提督、巡抚或地方长官管治(注 6)。 大希律靠其政治手腕被罗马皇帝委任为犹太人的王,他曾经要杀婴孩耶稣,没有成功。他死了以后,遗嘱将王国分给他三个儿子,见图一。当然,这还需经过奥古斯都皇帝的批准。
亚基老就是马太福音 2:22 所记载的那位,但他不受犹太人欢迎,又任意更换大祭司,犹太起而反抗,到处都有暴动。后来犹太人向罗马皇帝极力请愿,皇帝就将他免职放逐,改派巡抚来管理犹太地。所以在新约时期,有时提到王,有时提到巡抚。 希律安提帕就是娶其兄弟腓力 II 之妻希罗底,并杀死施洗约翰的那一位。耶稣在世时大部份时间在加利利,就是在希律安提帕的管辖区。他听到耶稣的名声,以为是施洗约翰从死里复活,想要杀耶稣,耶稣称他为狐狸(路 13:32)。希律安提帕曾经向皇帝陈情,希望获得更大权势,但被怀疑具有野心,最后被罗马皇帝放逐,死于异域。 腓力 I 是唯一做得比较好的一个王,任内诸多建树。他不是希罗底原来的丈夫腓力,但他娶希罗底女儿撒罗米为妻。他为纪念罗马皇帝奥古斯都重建古城班尼亚(Panias),改名为凯撒利亚(Caesarea),但为与其他同名城邑有别,这城被称为凯撒利亚・腓立比(太 16:13)(注 7)。 税吏是替罗马政府收税的。通常皇帝只订一个数目,全权委托税吏办理,税吏常任意讹诈人,多收的归自己口袋,故为犹太人所痛恨。 (二)希腊的影响―文化 希腊文化随着亚历山大帝的东征而带到巴勒斯坦,这些文化和当地文化结合,产生了以希腊文化为主的混合文化,史学家称之为「希腊化文化」(Hellenism)。当地的城市,不但希腊式建筑十分流行,希腊文也成为朝廷与民间通用的语言。这种情形在罗马统治以后,并未改变。希腊文化可以说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新约就是用希腊文写成的,所以它能够很快地流传到各地。 希腊文化的主要特色是崇尚自由、民主与独立的精神,其文学、艺术亦十分发达。希腊人为了解答人生问题,产生了禁欲的斯多亚主义和享乐的伊匹鸠鲁派;同时还有智慧主义,新柏拉图主义,犬儒主义,怀疑主义等各个哲学门派。而希腊人生性好奇,约翰福音 12:20-21 记载有几个希利尼人要来见耶稣,希利尼人就是希腊人。当使徒保罗来到希腊的雅典传福音时,当地人都很好奇地要来听听看他要说些什么(徒17 章),这都显示出希腊人好奇求知的特性。 (三)犹太的传统―宗教 希腊文化带给犹太人的冲击是,他们能否同时接受希腊文化,而仍然忠于他们传统的信仰。犹太人有的受希腊化影响较深,思想比较自由,比较追求物质享受,这种人大多散居在各地;有的思想比较保守,抗拒希腊文化,这些人多居住在犹太本土。耶稣当代犹太人的宗教集团和党派可分下列几种: 祭司: 祭司的职责原是献祭、传达上帝的旨意并教诲民众。以色列人从巴比伦归回以后,没有王,外邦人也不希望大卫王室抬头,祭司的权力便逐渐扩张而拥有政权。马加比革命之后所建立的王朝更是祭司主政。但是在政治环境争权夺利的风气之下,祭司也难保清高。而外来的统治者有时任意废大祭司,另立新祭司,甚至还有人用钱收买而得大祭司职。 文士: 文士原是抄写律法的人,由利未人担任,他们保存圣经,不遗余力。以色列人被掳分散在各处设立会堂时,文士研读并解释律法,在教导百姓遵行律法上扮演极重要角色。像以斯拉就是文士,又是祭司。但是后来祭司慢慢忽略律法,文士就与祭司分开,而形成另一个专业。 法利赛人: 法利赛人的意思是「分别出来」,他们是与当政者不合而分离出来的一班虔诚人士,约在公元前 150 年形成。他们遵行律法,相信死人复活。在耶稣出生前一世纪,法利赛人中有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大拉比 ,形成法利赛的两大学派,由希列(Hillel) 和沙买(Shammai)所领导。希列生于巴比伦,后来迁居耶路撒冷,对律法采取比较自由的态度。沙买这一派比较严格,他们反对那些倾向罗马的政党,同情并赞助谋求国家独立。使徒保罗的师傅迦玛列乃是希列的孙儿。 撒都该人: 撒都该人可能源自所罗门王时代的撒都,他们多为祭司阶层的人,可以说是当时的执政者与权贵。他们崇尚理性,只接受摩西五经,不相信死人复活,反对法利赛人在律法之外又加上许多遗传。其实撒都该人的兴趣在于政治,多过宗教。 以上四种人,文士和祭司是一种职业,法利赛和撒都该则为一种党派。文士多半为法利赛人,但亦有少数为撒都该人;祭司则多半为撒都该人,亦有少数为法利赛人。此外,在新约圣经中还提到希律党和奋锐党。希律党是拥护希律做王的人;奋锐党主张与罗马对抗,不惜使用武力。但到公元第二世纪犹太覆亡之后,大部份的党派都消失无踪,只有法利赛党存留下来。 主耶稣降生时,正值罗马人统治,但希腊文化弥漫罗马帝国各地,这正是福音传播的最佳时机。 三、耶稣生平大纲 耶稣的一生从降生,受洗,受试探,开始初期传道,选召门徒,后来周游加利利,向北隐退,晚期在犹太地传道,又到约但河外的比利亚。最后走向耶路撒冷,被钉十字架,第三天复活,四十天后升天。 如果以时间来划分,约翰福音曾标出时间,提到耶稣上耶路撒冷过节,我们方知耶稣在地上一共传道三年多。耶稣所过的第一个逾越节记载在约翰福音 2:13。5:1 记载的是可能是第二个逾越节,也可能是稍后的住棚节。6:4 则记载第三个逾越节。12:1第四个逾越节时耶稣受难。 本课程按照四福音书,将耶稣生平分为十三段,逐课介绍,其大纲及相关经文如下:
四、各福音书特色 四福音书记载耶稣的事迹,重点各有不同。 马太福音有浓厚的犹太色彩,它引用旧约圣经最多,目的是要向犹太人证明,耶稣就是旧约所预言的那一位。马太福音比较不重视个别的人物,它侧重在教导,收录最多耶稣的讲道篇,约占整本福音书的五分之三。此外,马太福音是四本福音书中唯一提及「教会」两个字的福音书 (太 16:18、18:17)。马太福音用「天国」,而不用「上帝的国」。他强调的是「耶稣为君王」这个角色。 马可福音相传是称呼约翰的马可,在做彼得助手时,将彼得所讲述耶稣的事迹记录下来。马可福音简洁扼要,只描述事实的经过,而不重视论题。它处理耶稣事迹的方式全是客观性的,很少作评论。在马可的笔下,耶稣风尘仆仆地,一个事件接着另一个事件,有人说,马可福音所刻划的是「耶稣是仆人」这个角色。 路加福音是保罗的医生朋友路加所写,是四本福音书中最具文学性的一本。路加福音强调圣灵,强调救恩的普世性,也讨论到许多重要的教义,像耶稣的位格,悔改,得救,称义等等。此外,路加特别注意到财务相关的事务,而且对个别人物,特别是一般人所忽视的妇女、孩童、穷人、被藐视者等,有详细的描述。在路加福音的刻划底下,耶稣是一个人子。 约翰福音与其他三本福音书有显着的不同,它未提及耶稣所说的比喻,有关耶稣所行的神迹也只提了七个。它特别强调耶稣的神性,但是在描述各样事件时,同时也显出耶稣是一个完全的人。它屡次提及耶稣在耶路撒冷过节,并讨论许多有关生命的真道。 以一个表来归纳四福音:
▲附注: 1.陈润棠,《新约背景》(台北:校园出版社, 1986), pp.25-128。陈润棠从被掳时期开始谈起,加上归回、熬练、中兴、亡国,总共有五个时期。这里只介绍归回以后的四个时期。 2.两约之间通常说有四百多年,这里说五百多年系涵盖了旧约末了波斯王统治之下归回重建的时期。 3.犹太地(Judaea)是希腊和罗马对犹大(Judah)的称呼。犹大原为以色列分裂后的南国,亡国被掳之后被并入撒马利亚省,尼希米时期则单独成一省,有自己的省长。 希腊罗马时期的犹太(Judaea)广义来说,它涵盖整个巴勒斯坦,包括加利利和撒马利亚;狭义的意思则只包括原先犹大的地区。犹太地(Judaea)和信奉犹太宗教(Judaism)的犹太人(Jews),三者中文易混淆,需加区分。 4.哈斯摩年是马他提亚曾祖父的名字,被沿用为其后代王朝的名称。 5.滕慕理,《新约综览》(香港:宣道出版社, 1991), p.47. 6.同上 p.25. 7.「凯撒利亚・腓立比」是新标点和合本的翻译,和合本译为「该撒利亚腓立比」。 8.拉比就是老师的意思。 ▲背金句:希伯来书 1:1-2a ▲作业:
第一种进度表:请阅读马太福音 1-8 章。 第二种进度表:请阅读马太福音 1-2 章、马可福音 1:1、路加福音 1-2 章。 (采用第一种进度表,每周平均读 8 章圣经,从马太福音开始,中间穿插约翰福音。 此进度表的优点是每周读圣经份量一样;缺点是所读的和上课内容不一定相配合。第 二种进度表主要是配合下一周上课内容,但需要读的经文有时多,有时少。不论采取那一种进度表,上完一学期的课之后,均可读完四福音一遍。因此,请老师和学员们商量,看要采取那一种进度表。如决定采用第二种进度表,遇到经文较少时,要先读下周经文,免得遇经文稍多时读不完。)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