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

| | | | 轉寄

請發揮你的愛心?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老同學介修翻譯了一本書,中文書名叫作《玻利維亞街童的春天》(When Invisible Children Sing),由台裔美籍基督徒醫師黃至成(Dr. Chi Huang)所著,內容是他剛剛從醫學院畢業後,隨即前往第三世界國家玻利維亞,參與了一個街童計畫的過程、感受與想法。這是一本讀了讓你胃痛的書,因為書中呈現了玻利維亞當地兒童在惡劣的政治經濟條件下,不得不留浪街頭,參與幫派、吸食油漆稀釋劑、賣淫……的現況。身為一位從懷疑論者到堅定的信者的基督徒,黃至成在書中並沒有提到他在計畫中,帶入了多少我們平時熟悉的,那些主日學式的活動與語言(跟孩童們說聖經故事?還是那些唱唱跳跳的康樂活動?還是那些感謝主之類的詞彙),反而誠實地記錄了他在參與計畫的過程中所目睹當地社會的現狀、以及他本身的困惑、憤怒與無力感。而讀到書末,我看到這樣一個街頭計畫,志工們所成立的收容之家,也才區區容納十個孩童而已。對於期望督的愛能夠改變世界的人而言,這幾乎有些令人灰心。

無獨有偶,近日閱讀精神醫學與人類學家凱博文(Arthur Kleiman)的新作《道德的重量》(What Really Matter)(這本書的封面跟盧雲神父《浪子回頭》一樣採用了林布蘭特畫的「浪子回頭」),其中也提到一位前往非洲進行人道救援的法國人Idi的故事;故事是說,身為具有高道德標準的伊蒂(Idi)縱然投身外援,卻無法認同她自己,或是與她同樣獻身人道工作的夥伴們本身的「位置」問題。她所面對的道德困境在於,身為來自於西方世界富裕國家的白人,帶著某種新殖民主義的氣息進入第三世界,卻又享有被視為聖人的權利,這簡直讓她在實踐中更為困惑,無所憑恃而一度崩潰。而事實上,伊蒂所主持、運作的計畫,也許只是在眾多外援組織與計畫裡,在浩瀚的非洲世界裡頭的小社區裡所進行的小型方案。而貫串於這本書的幾個故事,提醒我們去仔細分辯生命中所面對的真實道德。

在台灣,我們很常聽到一句話:「請發揮你的愛心」;在捷運廣播系統,在百貨公司前的募款志工,以及在便利商店與社服團體合作的募捐單張裡頭,這個口號忽略了一個觀念:我們會把應該透過更縝密的社會分析與公民意識來實踐的行動,當成是一件單純的善行;而所謂的善行,卻似乎沒有提供這個社會真實的需要。於是,我們動輒看到企業家許多財大氣粗的捐獻,或宗教團體突兀的計畫與建設。面對多元繽紛的價值組成的社會,動不動用道德來指著別人的鼻子說話,恐怕只是讓人跟人之間充滿了被刻意製造出來的仇恨,卻少了分析問題的態度。同樣的,太過仗恃著自己道德的一面,也容易混淆問題意識,以為這個社會只需要用暖呼呼的愛心烘烤,而無須冷靜看待整個發展失衡的世界。

在黃至成醫師主持的街童計畫,或是凱博文筆下的伊蒂,乃至於晚年在方舟團契服事的盧雲神父(Fr. Henri J.M.Nouwen),他們都有一個共通的特質,也就是不為自己所堅持的道德信念作誇大的宣傳,但是卻從他們所服事(或許,說「陪伴」會更貼切恰當)的對象身上,得到更真實的回饋。而這個回饋,又不是用來使自己功成名就,而是成為讓自己更堅持在那個令人困惑的位置上做更多事情的動力,去完成那些極為耗時費力,投資報酬率極低的計畫。耶穌要我們「左手做的事,右手不要知道」,雖然在媒體當道的世界,我們似乎很難回到那個不用email、網頁、部落格、宣傳車去推動事工的時代,但能夠分辨道德的真偽,並在行動中保持警醒,將「愛」轉化成一個明晰的問題意識與實踐策略,那才是「愛是不自誇,不張狂」的現實意義。

★本文原發表於作者的部落格:OJ.候診室
(原刊載在台灣教會公報「窗口無遮攔」專欄)

about 吳易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