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学教育》

| | | | 转寄

爱之深,不必责之切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我已经很久没对孩子生气,或大呼小叫了。最近一次事件,让我有些体会。

五点半都过了,国一的老二还没回家,我越来越担心,直到他按了对讲机,叫我下楼开门。

「你不是有钥匙吗?」
「妈妈你先下来开门我再告诉你。」我下楼开门,但见儿子满头汗水,一付狼狈的样子。
「你的钥匙呢?你怎么这么晚回来?」
「我皮包忘在教室,钥匙在皮包里,到了车站没钱上车,走回来的。」

心中马上想到他要走一段车水马龙的街道,再进入清华校园,一片人烟稀少的小径,再穿过交大,才能回家。我应该的反应是,表示爱和同情,说累不累,赶紧去洗澡之类的话,因为他已经承担自己不小心的结果。然而我却气急败坏地责备说: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说过多少次,放学前要看书桌里有没有东西要带,而且,你为什么不打电话要我来接你,让我等得急死了。」
「我没钱打电话,钱和电话卡都在皮包里。」

是啊,眼前这个糊里糊涂,身无分文,不愠不火,态度绝佳的小子,却常常让我哭笑不得,脑筋不清。他不是说过皮包留在学校了吗,怎么会有钱打电话呢。我罚他不准上网,他一句也不反驳,乖乖去洗澡念书。等我冷静下来,我知道自己是为这个孩子的丢三忘四很气恼,又心疼他走了好远的路,以及没钱上公车没钱打电话的窘境。后来我和他谈谈,告诉他我为什么生气,以及我应该做的是抱抱他,我却作了不是我最想有的反应。

他回答:
「妈妈我知道,你生气的是那个糊涂的我,你舍不得的是那个走得辛苦的我。我已经因为糊涂得到应该有的处罚,就是走路回家,你其实什么都不用作。」

看来我家有一个小小神学家,知道自己的情形,就是立志要小心,却老是做不到;也知道妈妈的挣扎,就是爱在心里口难开,一开口就要让小孩吃不完兜着走,沉重的爱却用更沉重的责备来表达。也许,当他气喘咻咻在夜色寒风中走回家时,就是最好的责备,我还是应该清楚表达爱,不以责备来代替。

同样的情形几年前也发生在老大身上。早上天阴沉沉的,但老大怕麻烦不肯带雨伞,我送他出门搭车,两人很不愉快,他没有带着我的祝福去上学,却感受到我那强迫他带伞的压力。其实,因为爱他,心疼他会淋雨,是对关系的加分,但现在一大早不高兴,还没下雨呢,关系已经扣分了,这又表达多少爱呢?

爱之深责之切,使多少孩子只感受重重的责备而没有感受到爱呢?也许孩子不够懂事,所以不明白父母以责备来表达爱,但父母也可以学着把爱和责备分开,不要总是骂到孩子听我们的话,剥夺他自由学习和承担后果的机会,甚至成了习惯,怒气一发不可收拾,事后后悔,弥补不易。爱之深,不必一定要责之切啊,有效的其实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责备,而当他感受自由和爱,亲子的关系不被破坏,更容易成为负责的人,而不是常和父母的责备抗衡,需要为自己辩护的人。

养儿方知父母心,多一件怕热少一件怕冷,在为儿女穿脱衣服之间,总有一天我们必须接受,他说不冷就是不冷,在平时,这是自由。然而有一天他若单飞去露营,你还是会想尽办法让他多塞一件衣服到背包中,当他早上在营帐中瑟缩发抖,穿上不肯带的衣服,才会感受到温暖与浓浓的爱。但分辨什么是平时,什么是露营,什么时候关系要加分,什么时候必须冒关系扣分的险,真的是艺术。在表达爱与让对方自由之间,有多大的学问,需要多少智慧来抉择呢?上帝对他的儿女不也如此,然而他总以最大的爱和给予最大的自由来对待我们。我勉励自己,学习放手,清清楚楚表明爱,不用责备来取代,让儿女享受关系中的自由,与承担自己抉择的后果。

爱之深,实在不需要责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