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学教育》

| | | | 转寄

顾了面子,失了里子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国王的新衣》这个故事相信是很多人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故事,简单说就是叙说一个国王因为只爱听他喜欢听的话,所以导致下属为了讨好国王而刻意欺瞒事实,最后让国王因为被馋言蒙蔽无法看清真相而闹出笑话来。

这样的笑话其实不单只有存在童话故事里,而是经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得到。昨天上课的时候,我特地也以社会心理学家顾里(C. H. Cooley)的「镜中之我理论」,来说明这个现象之所以会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顾里的说法,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像是在「照镜子」,必须透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言行举止的评价而来,就像小时候爸妈说我们是好孩子,我们就会有正向的子女认同,老师说我们是坏学生,我们就会有负面的学生认同。

当人们彼此都知道,对方会以我们对他们表现的评价形成其自我认同时,为了不要让对方觉得我们给予他们评价是负面的(就是不想当坏人),或是避免不尽理想的言行举止造成人际互动的尴尬,所以大家开始说一些不着边际,甚至逢迎拍马的话,为的是不要让自己的意见太清楚地让对方知道,或是让对方不佳的观点或表现被血淋淋地被摊在彼此面前。

就像一群朋友在KTV里唱歌,虽然同事的歌声真的五音不全,也要拍手叫好;再如老板为公司构思的企画内容实在是呆板无趣,也要说老板的眼光真是真知灼见;明明很讨厌某个同学,但是见到他的时候,还是要说「真高兴看到你」。换言之,说好听话或拍马屁原本的目的,是希望人际间的差异或冲突可以因为这些人际技巧获得一定程度的化解,进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但不幸的是,当人们都知道彼此会为了「顾面子」而不说真心话的时候,人际间的距离不但不会被拉近,反而会被扭曲地更加恶质。因为,大家都心理都明白没有人会「说真话」,所以对于彼此的言论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只当成是「场面话」而不加以采信。这样一来,逢迎拍马文化所营造出来的文化,除了是更多人际内在的猜忌和算计外,人们也很难再透过可信赖他人的回馈,真实地反省自己与生活世界。
就像我跟学生说过,如果我给每个人的期末报告回馈都是「写得很好,加油!」每个人的期末成绩都打九十五分,这样的回馈与成绩完对学生而言只会是一堆垃圾。因为学生们知道,这些报告的评语只是老师的客套话,完全没有针对他们报告的内容给予「个殊性」的回应;而这样的成绩也不代表自己真正的表现,因为努力学习的学生和那些乱抄作业的学生成绩竟然完全一样。如此一来,师生之间也就不再会有任何真诚的对待和信任。

同样地,就像我有一个在北部某大学任教的朋友,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所以很不喜欢听到亲友对他任何的负面评价。身旁的人知道他的个性,为了不造成彼此的尴尬,也都顺着他,尽挑那些他喜欢听的话跟他说,从来不敢、不愿跟他表明真心的感受。也因为这样,这位朋友一直觉得自己的领导和学术能力很强,而且深受师生爱戴,就在这种虚假自我概念下,他参选了校内重要主管,结果当然是兵败如山倒。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即便是已经跌倒了,身旁那些朋友不但没有藉此机会跟他说实话,还继续说更多的谎话来催眠他,让他觉得自己的失败完全是别人造成的。

看到这样的局面,我想起小时候母亲跟我说的《秋决》的故事:一个孩子,从小失去父母,因为祖母的溺爱,做坏事后总是由祖母出面善后;直到他犯下无法弥补的杀人滔天大罪,才在执行死刑前跟他的祖母说:「我今天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都是你害我的!因为我小时候犯错,你都不教导我,惯坏了我,才让我一直错下去」!

作为一个老师,我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要为了讨好学生,尽挑他们喜欢听的说,而忘了「用爱心说诚实话」的原则。虽然我也不否认「善意的谎言」有时候确实能减少人际间不必要的尴尬,但如果这些「善意的谎言」不是出于「让对方更好」的动机,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在他人面前不用扮黑脸,或单纯只想降低彼此的尴尬,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不但不会增强,反倒会产生更大的猜忌和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