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与生活》

| | | | 转寄

祷告就是对自己心灵说话吗?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您好!无意间连结到这里来,看了您的文章都颇有见解,也解惑了我的某些疑虑。在此向您请教一问题,常常都会听到基督徒说有听到上帝说,或是被上帝所感动等。我还不是教徒,但常会祷告,只是一直都认为祷告是一种与自己的心灵对话,透过这样的仪式正增强正向信念,然后确认自己的想法在去执行。所以不太懂基督徒说的上帝感动祷告者之类的。不知您是否可为我的疑惑说明呢?谢谢!


谢谢你对我的文章有兴趣,欢迎你常来逛逛或一起分享交流。你的问题是非常普遍而且重要的问题,我相信你也一定为此思考许久。事实上,许多基督徒也可能并不太能分辨上帝的声音,魔鬼的声音,还是自己(良心)的声音。我约略用以下几点来逐步说明,希望会有帮助。

一、你所说的「与自己心灵对话」,至少在「定义上」与祷告仍然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认为前者是一种反思或默想,而「祷告」应是对一位高于自己的存在者,上帝,交谈。而基督徒祷告的结果可能让我们更明白上帝的心意,即所谓「上帝的感动」。

二、但是我想你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个「形式定义上」的差别,而是「实质果效上」的差别。我们必须承认,「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正面果效绝对是存在的。如果这世上更多人能在作事说话前更多与自己心灵交谈,我相信会减少更多的误会或错误的行为发生。但这是不是就可以取代真正上帝的感动呢?

三、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看这中间的差异:假设有一个三岁的孩子常常能自省,问自己所作所为是否合适,我相信他会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好孩子。但是这是不是代表他就不再需要父母老师得知甚么才是正确的使用菜刀,或是正确的游戏规则或做人处世?如果这孩子认为他不需要任何人告诉他该怎么做才对,那他的诚实会不会反而被自己的有限所受制,以至于他人会为他感到遗憾?可见,真正的「祷告」的前提是必须要先诚实地向上帝承认自己的有限与不足,但是「与自己心灵对话」并不需要有此谦卑的心态。这是两者在态度上的不同。

四、如果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了解为何这两者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与自己心灵对话」预设了自己的内心能提供所有的选择,只是需要一段沉淀寻找的时间。在这个寻找选择的过程中,「理性」与「情感」代表了不同的搜索方式,而「良心」扮演了一个如司法院的角色,可以审判质疑所找到的一些选择。而我们的「意志」则是最后的执行者,如行政院。但是谁是立法院呢?我们所拥有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原则从何而来?除了教育学习之外,一个小孩无法先天的明白这些原则。同样的,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有限的头脑可以理解,而需要上帝藉着住在基督徒心中的圣灵一步步的启迪或带领。所以「上帝的感动」并不否认本来良心的功能,反而会更为成全之。所以一个对自己诚实的孩子若能继续谦卑求学,增广见闻,就必然是社会栋梁。反之就可能成为固执的井底之蛙。

五、但在实际生活上,如何能分辨「上帝的感动」呢?这就牵涉到「灵觉」的功能。按圣经的教导,我们先天因为罪的缘故并不能认识神,惟在信主之后被基督的灵所重生的生命才能认识,所以叫「新造的人」。只是这的新生命是与我们本来的旧生命共存的,在一步步长大时会有许多的挣扎。也许有些基督徒或神的儿女们灵命还不成熟,以至对上帝的心意了解不够。但是若真能在基督里长大,旁人是的确会看见与其天然的生命有很大的不同,即所谓的基督徒见证。我想你应该听过一些。我的部落格里也有一篇远志明弟兄的见证。也许你可以看看他的例子。所以基督徒的生命目标并不是「明心见性」,而是「以基督的心为心」,使别人也能从他身上看见上帝的奇妙。就目的而言,是为了荣耀上帝而非满足自己。因此祷告并不是要关起门来自我反省(虽然这仍很重要),而更是更要学习与永恒的造物主联结,体会那救赎主的心灵。我想,这可能并不是单靠「与自己心灵对话」可以实现的。

六、其实「祷告」真是基督徒生命中最简单的事,也同时是最难的事。「简单」是因为作为上帝的子女,我们可以完全坦然、毫无畏惧地来到他面前,随时随地与他相谈。不用甚么沐浴净身、甚么跪拜仪式、甚么知识背景… 来到这位乐意施恩怜悯却又早已认识我们自己内心的上帝面前,所有的外表模样或虚伪敬虔都没有任何意义,唯一需要的就只有两件事,一个是真正的「诚实」,而另一个是真实的「信心」。「诚实」的对象是自己的内心,而「信心」的对象是耶稣基督的救恩。注意,我并不是说「心诚则灵」哟!在真正的上帝面前绝没有这回事,因为他才是全权决定的那一位,怎能随便被我自己的「诚实」与否就影响的呢?我也不是说「信就有,不信就没有」那种「迷信」,而是建基于耶稣十字架上真实牺牲与复活的历史事件上的信心。但是也是因为这样,祷告的「困难」,就是难在「如何能对自己的内心有真实的了解以至于诚实」,以及「如何能对耶稣代死复活的意义有深刻的体悟以至于笃信」。这方面就不再只是一两篇文章就能尽述的,我期待你可以先按照自己目前所知的开始向耶稣祷告,耐心且专心地等候他,让他一步一步的带领你。相信我们以后可以就彼此的经验有更多的交流与分享。

关于作者:http://www.phys.nthu.edu.tw/c_teacher/dwwang.html
欢迎参观作者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dawwei.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