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
第二课 向外邦宣教之先知:约拿、拿鸿、俄巴底亚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 藉着上帝透过先知给亚述和以东的信息,来探讨上帝对外邦人 的心意。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本课金句:那鸿书 1:3 和合本: 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大有能力,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 他乘旋风和暴风而来,云彩为他脚下的尘土。 现代中文译本: 上主不轻易发怒,但大有能力;他绝不以有罪为无罪。 上主行走之处,暴风骤起;云彩是他脚下扬起的灰尘! 台语白话字: Ia-ho-hoa bo khoai siu-khi, u toa leng-lek;koat- toan bo liah u-choe-e choe bo-choe;Ia-ho-hoa e lo ti kng-le-hong kap kong-hong e tiong-kan, hun si I e kha e tho-hun. 台语汉字: 耶和华无快受气,有大能力,决断无掠有罪者做无罪。耶和华的路伫卷螺风及狂风的中间,云是伊的脚的土粉。 ▲本课大纲:一、亚述与尼尼微大城 二、约拿书 三、那鸿书 四、以东与以色列 五、俄巴底亚书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较多,第一段和第四段的背景资料可当参考,上课时 最好能着重在先知的信息。或者如果教会的课程安排不必受限于一季 13 课时,本课 可分两次教,约拿书与那鸿书在一课,俄巴底亚书在另一课。 ▲讨论与分享(请择题讨论):
▲课程内容
一、亚述与尼尼微大城 研读旧约圣经时,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好像谈的都是以色列人的历史 ,它和外邦人,或者说以色列以外全世界的人有什么关系呢?到底外邦人在上帝 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罗马书 3:29 说,「难道上帝只作犹太人的上帝吗?不也是作外邦人的上帝吗? 是的,也作外邦人的上帝。」这句话对有狭隘思想的犹太人,以为唯有他们才是上帝 的选民、才能领受上帝恩典者,无疑是一项最好的提醒。上帝的恩典与救恩及于万邦 ,上帝的这项旨意早在他选召亚伯拉罕时就宣示清楚:「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创 12:3)而上帝的审判亦及于万邦,在新约如此,在旧约亦然,因为上帝并不偏 待人(罗 2:11)。 先知蒙召传扬上帝的信息,有些信息针对上帝的百姓而发,有些信息是给外邦人 的。先知书里面有三卷书就是针对外邦人而发:俄巴底亚针对以东、约拿和那鸿针对 亚述的尼尼微城。约拿是有留下着作的早期先知中的一个(注 1),那鸿比约拿晚了一 百五十年左右,但因为它们同样是论到亚述的尼尼微城,所以我们把它安排在同一课 来讨论。 亚述在公元前第九世纪崛起的一个帝国,它和北国以色列、南国犹大的历史有密 切关联。其实亚述在提革拉毗列色一世的领导之下,公元前第十二世纪就已经出现在 历史的舞台上了,不过当时以色列在大卫王和所罗门王全盛时期,亚述的势力无法扩 张。以色列分裂成南北两国以后,首先面临的是亚兰王,也就是叙利亚的入侵。稍后 ,亚述才逐建成为叙利亚、以色列、犹大的威胁。这当中,亚述在下列几个王的领导 之下,时强时弱(注 2): 公元前 883-859 亚述拿色巴二世 建设卡喇为京 公元前 858-824 撒缦以色三世 夸夸大战 公元前 823-811 闪施亚达五世 公元前 810-783 亚大得尼拉力三世 公元前 782-773 撒缦以色四世 公元前 772-755 亚述但三世 公元前 754-745 亚述尼拉力 公元前 745-727 提革拉毗列色三世 又称普勒王(代上 5:26) 公元前 727-722 撒缦以色五世 陷大马色、灭叙利亚 公元前 721-705 撒珥根二世 陷撒玛利亚、灭以色列,以尼尼微为京 公元前 704-681 西拿基立 在犹大王希西家时攻耶路撒冷 公元前 681-668 以撒哈顿 重建巴比伦城;犹大王玛拿西被掳到巴比伦 公元前 668-630 亚述巴尼帕 远征埃及、陷底比斯城 公元前 612 尼尼微城陷落 尼尼微城位于底格里斯河东岸,是历史上最特出的城市之一。圣经中用两卷先知 书来论述它,足见它的重要性。创世记10:8-11 记载古代英雄宁录首先建造亚述的尼 尼微城。在先知约拿的时代,也就是亚述王亚大得尼拉力三世或撒缦以色四世时,尼 尼微的大小约有三日可走的路程(拿 3:4),人口数光是小孩就有十二万,全数至少也 有六十万。不过当时它还不是亚述国的首都。真正将尼尼微定为首都的是撒珥根二世 ,而为它沿河岸筑城墙的是西拿基立。 尼尼微是由四个城市组成的一个长方形大城,城周达 60 哩,城墙有 100 尺高 ,其宽度足可容三辆战车并肩飞驰。城墙共有城楼一千五百个,每个城楼高 200 尺 。城墙周围还有濠沟围绕,140 尺宽、60 尺深。估计起来,尼尼微城占地 350 平 方哩,比现在的伦敦城还大。尼尼微城内有广阔的花园、果树园、草原,又饲养许多 牲畜,在亚述帝国全盛时期,它可是风光一时,享有富贵、尊荣(注 3)。这样的大城 ,有可能灭亡吗? 除了约拿和那鸿以外,圣经中还有其他先知也论到亚述:以赛亚书 7:18-20、10:5-19、 14:24-27、30:31-33、31:8-9,以西结书 32:22-23,弥迦书 5:6,西番雅书 2:13, 撒迦利亚书 10:11,这些经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认识亚述和尼尼微,以及它和上帝百 姓的关系。 二、约拿书 (一) 约拿的出身 约拿名字的意思是「鸽子」,照列王纪下 14:25 所记载,他住在迦特希弗,这是在西布伦境内、位于耶稣的故乡拿撒勒以北数哩(注 4)。 (二) 约拿的时代 约拿是在以色列北国国王耶罗波安第二(公元前 793- 753)时做先知的。耶罗波安第二是北国的第四个王朝、耶户王朝的第四位王。 耶罗波安第二在位时,亚述逐渐兴起,削弱亚兰(即叙利亚)的势力,北国趁机自强,外交、国防、经济均极盛一时。约拿预言北国将收复从前亚兰王夺去的地方(王 下 10:29-36) ,后来果然获得实现(王下 14:23-27)。约拿很有可能是以利亚、以利沙栽培出来的先知,因为他出来事奉的年代乃紧接着以利沙。 (三) 约拿书的内容 约拿书的信息主要是针对亚述大城尼尼微,但是约拿所传讲上帝的信息其实很短,只有一句话:「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不像其他先知书的长篇大论。约 拿书主要是用先知本身的经历来述说上帝的心意。这是约拿书最大的特色。 约拿书的内容按其章节可分成四个大点: (四) 约拿与耶稣 耶稣引用约拿的经历来预言自己死后第三天要复活(太 12:38-41、路 11:29-30), 他也引用尼尼微城人的悔改来勉励当代的人,足见约拿的经历有多重要! 你喜欢约拿吗?约拿是一个怎样的人?依你猜想,约拿为什么不愿意看见尼 尼微城的人悔改?如果是你呢?你会希望他们悔改吗? 三、那鸿书 (一) 那鸿的出身 那鸿的意思是「安慰」,他是伊勒歌斯人。加利利的迦百农城,原意是那鸿(亦 即安慰)的村庄,因此有人说,它是为纪念先知那鸿而命名,那鸿系出身于此。如果 这种说法正确的话,那鸿出生在北国,亲眼看见北国被亚述所灭。当亚述王将以色列 人掳到别处时,先知那鸿逃到南国犹大。他在犹大做先知,其信息主要是针对亚述首 都尼尼微城。 (二) 那鸿书的年代 那鸿 3:8 提到埃及大城挪亚们 (又名底比斯,位于尼罗河上游)的陷落,此城系 于公元前 661 年被亚述所攻陷,所以那鸿书的年代应该在这之后。那鸿又预言尼尼 微的倾覆,尼尼微是在公元前 612 年被巴比伦和玛代联军所倾覆的,所以那鸿书的 年代应该在这之前。换言之,那鸿书在公元前 661 年到612 年之间成书。这段期间 正值南国玛拿西王、亚们王、约西亚王的时代,北国此时已被亚述所灭,亚述的财富 和声望正如日中天,那鸿却来预言其灭亡,岂不是当头棒喝? (三)那鸿书的内容 那鸿书共有三章,这三章的重点按照巴斯德的分析,可以归纳如下(注 5): 后来事情果然照那鸿所预言的,尼尼微完全被剪除(鸿 1:12-14),河闸开放、宫 殿冲没(鸿 2:5-7),无人为它悲伤(鸿 3:7、19)。 为什么大家都高兴看到尼尼微城被倾覆,无人为它哀哭或惋惜?这是因为亚述的 残暴使列邦吃了很多苦头。西斯 (Sayce)曾经提到:「亚述人攻陷一城之后所行之残 暴,实在叫人不敢置信。若不是他们把这些刻在石碑或墙上,我们简直不能想像有这 样的暴行。例如把男女孩活活的烧死,男人被插在木桩上,或活活剥皮,或被挖去双 眼,斩去手脚和鼻子等。妇孺则被卖作奴隶。被攻陷之城则予以彻底破坏,连城附近 之树都全数被砍下。」(注 6) 可能有人会说,战争都是残酷的,征服者都是这样。一般的人民也常有这样的心 境,希望在位者下台。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暴政必亡,如果不停止作恶,政权会很快 转移。 当你看到恶人得势时,你的感想如何?你会怎么做?上帝不管吗?不! 如那鸿 1:3 所说,他不轻易发怒,大有能力,但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那鸿书的预 言是对尼尼微而发,这对于受到亚述强烈威胁的犹大来说,实在是莫大的安慰。 (四) 约拿书与那鸿书中的上帝 先知那鸿在论到尼尼微的结局以前,先描述了许多上帝的特性:忌邪施报(鸿 1:2), 不轻易发怒、大有能力、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鸿 1:3),本为善、在患难的日子为人 的保障、认得那些投靠他的人(鸿 1:7)。 先知约拿则用他的经历来认识上帝。他本来以为上帝是可以逃避掉的(拿 1:3); 他在对外邦船员作见证时说,上帝是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上帝(拿 1:9)。在鱼腹中 ,约拿体会到上帝是听祷告的上帝(拿 2:2、2:7),是怜爱人的主(拿 2:8),救恩只 有从上帝而来(拿 2:9)。约拿知道上帝是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 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拿 4:2)。正因为他对上帝有这种体认,所以他不愿意去 传讲上帝的信息。后来证实约拿对上帝的认识是正确的,上帝因尼尼微人的悔改并未 降下他藉约拿所宣布的灾祸,结果亚述逐渐强盛,最后把约拿自己的国家北国以色列 灭掉。不过在一百五十年后,亚述再度因其恶行遭到先知那鸿的责备,他们并无悔改 之心,上帝的审判至终临到。上帝的公义与慈爱,不论在那个时代、对那个民族,都 是一样的。 约拿和那鸿都是在服事中更加的认识上帝,而照约翰福音17:3 所说,认识上帝 就是永生。你所认识的上帝是怎样的一位?你能够在服事中更加认识上帝的心意 吗? 四、以东与以色列 俄巴底亚书是针对以东的,在探讨俄巴底亚书之前,我们要先来看以东和以色列 的关系。 以东是以扫的别名,意思是「红色」。以扫是以色列的祖先雅各的孪生哥哥,他 以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的名份,而得到以东这个名字(创 25:27-34)。希伯来书的作 者把以扫当做贪恋世俗、失去蒙恩机会的象徵(来 12:16-17)。有人因此怪罪那碗红 豆汤,其实世俗的东西本无所谓好坏,端看人怎样看待和使用。 雅各因为抢走以扫的祝福,和以扫有一段仇,以扫甚至想要杀他。后来兄弟两人 虽然和好,相安无事(创 27:41-45、32-33 章),他们的后代却未修好。以色列人出 埃及时路过以东地,想要借道而行,以东人不肯,甚至还要出来攻击以色列人(民 20:14-21)。 上帝吩咐以色列人不可与以东争战,也不可抢夺他们的地;以色列人因此绕道而行(申 2:1-8)。 以东人所居住的西珥山是一个山脉地带,断崖如锯,矮丛乱生,不过肥沃之山谷 也不少。它位于犹大东南方,分布在死海之南到亚迦巴湾一带,原属何利人所有(创 36:20),后来以东人占领该地而居住(申 2:12)。何利的原意就是「岩穴居者」,而 西珥的原意是多毛的、暴烈的、粗犷的;恰好以东的祖先以扫也是多毛或暴烈的意思 。 以东的首都是彼特拉(Petra,在耶利米书 49:13 译成波斯拉),它是个依山岩而 建之城,地势奇特险要,其天然保障,叫敌人极难进攻,使居住在内的人不愁外患。 以东其他重要的城市有布斯拉(Bozrah)、提幔(Teman,看耶利米书 49:7)、以他拉(申 2:8、王下 14:22)、以旬迦别(申 2:8)、西拉(王下 14:7)等。 早在以色列的君王制度尚未成立以前,以东就有君王治理他们了(创 36:31-43、 代上 1:43-54)。以色列的第一个君王扫罗曾经与以东人争战而得胜(撒上 14:47), 有些以东人就被收编在扫罗的军队里。大卫被扫罗追杀逃难时,向扫罗告密并杀挪伯 城祭司八十五人的多益就是以东人(撒上 21:7、22:9- 19)。 大卫当王以后,大大战胜以东,并且在以东全地设立防营(撒下 8:13-14)。列王 纪上 11:14-22 记载大卫王的元帅约押,在以东地住了六个月,把以东的男丁都杀光 了。只有以东王室的后裔哈达和一些人逃往埃及避难。在所罗门晚年,哈达成为以色 列的外患。 南国犹大王约沙法时期,以东曾经联合摩押和亚扪一起进攻犹大,结果在约沙法 王禁食祈祷之下,他们自相残杀,犹大人不战而胜(代下 20:1-30)。约沙法王因此得 以利用以东南边、亚迦巴湾北端的以旬迦别港来制造船只,准备远航。不过这个计划 却因与北国以色列王亚哈谢合作,未得上帝喜悦而不得成就(代下 20:35-37)。我 们所策划的,不论是在教会的事奉,或是工作上的计划,如果蒙上帝喜悦,有上帝帮 助,一定可以事半功倍;相反地,若未蒙上帝喜悦,就会徒劳无功。你有这样的体会 吗? 约沙法王的时代,以东没有王,只有总督治理(王上 22: 47)。它臣服于犹大, 当犹大和以色列联军攻打摩押王米沙时,它也随行(王下 3:4-27)。但是当约沙法的 儿子约兰做王时,以东背叛犹大,在撒益围困犹大军队,犹大溃败,以东从此脱离犹 大的管辖(王下 8:20-22、代下 21:8-10)。 犹大王亚玛谢曾经在盐谷击杀以东人一万(王下 14:7),并且把西珥的神像带回 叩拜,惹上帝发怒(代下 25:11-16);他的儿子亚撒利雅,亦即乌西雅王,曾经收回 以他拉(王下 14:22)。亚哈斯王时期,犹大遭到亚兰王利汛和以色列王比加联军之 围攻,以东也来趁火打劫,掳去一些人(代下 28:1-17)。亚哈斯王求助于亚述,犹大 虽未被亚兰和以色列联军所胜,以他拉城却又落入以东的版图(王下 16:6)。 耶路撒冷沦陷时,以东人幸灾乐祸地希望它毁灭(诗 137:7)。犹大灭亡以后,有 一些以东人搬到犹大南方居住。以东地在公元前第五世纪时,落入阿拉伯人的手中。 公元前第三世纪,以东终被阿拉伯族的纳巴提人所灭。有一些以东人继续流亡到犹大 南方,他们居住在称为以土买的地方。玛迦比王朝时期(注 7),许尔堪(John Hyrcanus)战 胜他们,强迫他们接受割礼。公元前 47 年,犹流该撒任命以土买人安提帕做犹大省 的总督,他的儿子希律接续他做犹大的统治者。以土买人就是以东人。 公元 70 年犹太人起来反抗罗马,以土买人也参与其中。当罗马将军提多攻陷耶 路撒冷时,以土买人也遭受同样的命运,被消灭。从此,以东就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 (注 8)。照先知所预言的,以色列还有恢复的希望,以东却永远断绝(俄 10节)。 综上,以东和以色列人都有一样的祖先。他们的先祖以扫和雅各是亚伯拉罕的儿 子以撒的双生子。他们是邻国,所以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各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他 们敬拜一样的上帝,在宗教上也算是同胞。上帝曾经吩咐以色列人,不可憎恶以东人 ,因为他们是兄弟(申 23:7)。不过,他们也都一样,曾经落入拜偶像的陷阱(代下 25:14)。 五、俄巴底亚书 (一)、成书日期 有关俄巴底亚书的日期,学者们的争论很多。由于俄巴底亚提到耶路撒冷城遭灾 ,受到外邦人的攻击,以东人以仇恨的心来趁火打劫,我们可以探讨在历史上耶路撒 冷遭侵略、受掳掠的几个事件,来判断俄巴底亚书的日期: 第 1 和第 3,由于当时耶路撒冷并未受到大规模的劫掠,和俄巴底亚书所描述 的不尽相同,因此可以排除。至于第2 或第 4,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 傅理曼(注 9)、艾基新(注 10)和陈终道(注 11)采第 2 种看法。如此,耶利米 才有可能引用俄巴底亚 1-9 节再加以润饰发挥(耶 49:7-22)。这就把俄巴底亚放在 先知书里最早的一位,属公元前第九世纪。 史都亚特(D.Stuart)认为第 4 种看法才对,因为还有其他四段经文具有类似情 境,而他们都是犹大被掳时期的作品(诗137:7、哀 4:17-22、结 25:12-14、35:1-15)(注 12)。这就把先知俄巴底亚放在后期,属公元前第六世纪。 (二)、俄巴底亚书的信息 俄巴底亚是旧约圣经里最短的一卷书,只有一章。它专门论到以色列的兄弟之邦 以东。 俄巴底亚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的仆人」,或「敬拜耶和华的人」。他的身 世不详,就他书中所论,有可能他是犹大南方的人。 俄巴底亚主要是论到以东受罚。以东为什么要受罚呢? 先知提到一个降罚的日子,以东怎样对待以色列,他也必受到同样的遭遇,他会 得到报应。耶稣教导我们,「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 样待人」(太 7:12),这真是上帝所定人与人之间的法则。 其实,上帝的审判是针对万国的。无论那一邦、那一国,或是上帝的百姓有骄傲 的心态,或是幸灾乐祸的心态,上帝都会审判。不过,上帝给雅各有一个特别的应许 ,就是有一天他必兴盛,必得原有的产业。相对地,以扫家却永远断绝。看起来好像 上帝不公平,偏爱以色列,其实上帝赐给雅各的福份是给凡有信心、信赖他的每一个 人的。 除了俄巴底亚专论以东以外,其他先知也有预言以东的毁灭:以赛亚书 34:5-15、 63:1-6,耶利米书 49:7-22,耶利米哀歌 4:21-22,以西结书 25:12-14、35 章,约 珥书 3:19,阿摩司书 1:11-12,玛拉基书 1:2-5。 以东最后是被阿拉伯人所灭,它比犹大被掳更晚,但它从来没有像犹大那样归回 、复国。 ▲附注:
▲背金句:那鸿书 1:3 ▲作业: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