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学圣经课程》 |
![]() ![]() ![]() ![]() |
第八课 哥林多后书:传道者心声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课目的: 探讨保罗写哥林多后书的主要目的。 ▲具体目标:上完本课以后,学生应该能够:
▲本课金句:哥林多后书5:18 新标点和合本: 一切都是出于上帝;他藉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 现代中文译本: 这一切都是上帝的作为;他藉着基督使我们得以跟上帝和好,又给我们传和好福音的职份。 台语白话字: Ko ban-hang su long si chhut ti Siong-te, I tui ki-tok ho lan kap I ko ho, ia chiong chit e kap Siong-te ko ho e chit hun ho goan. 台语汉字: 阁万项事拢是出伫上帝;伊对基督互咱及伊复和,也将此个劝人及上帝复和的职份互阮。 ▲本课大纲:一、哥林多后书的背景 二、患难与安慰 三、慈惠事工 四、保罗的心灵剖白 ▲相关经文:哥林多后书1-13章、使徒行传20:1-3 ▲讨论与分享(请择题讨论):
▲课程内容 一、哥林多后书的背景 上一课我们曾经提到保罗和哥林多教会的关系,这里对他们的互动再作一个简单的复习: →第一次访问(建立教会) →写第一封书信 →写第二封书信(哥林多前书) →第二次访问(从以弗所出发) →写第三封书信(严厉信) →写第四封书信(哥林多后书) →第三次访问(写罗马书)。 保罗在以弗所写了哥林多前书之后,曾经派提摩太到哥林多教会去,希望能够解决教会的纷争。提摩太的任务似乎没有达成,保罗亲自跑一趟,也没多大效果。为此,保罗心里很难过,他写了一封较严厉的信(林后2:3,4,9、7:8,12)托提多带去,接着他就离开以弗所,往特罗亚去。哥林多教会是保罗所设立的,他为教会的大小事忧心,是十分自然的事。这封严厉的信发出之后,保罗十分担心,不知道哥林多教会反应如何。他在特罗亚等提多,提多没有出现,保罗心里不安,就往马其顿去(林后2:12-13、徒20:1)。这时,保罗遇到患难,外有争战,内有惧怕(林后7:5)。幸好,提多及时出现,带来哥林多教会的好消息,保罗心里很得安慰,就再写哥林多后书,交由提多带给教会(林后8:1-6、16-24)。因此,哥林多后书是保罗在公元56年秋左右,在马其顿所写,确定城市不知道,可能是在腓立比,或帖撒罗尼迦,或庇哩亚。 哥林多后书和前书的性质颇不相同,前书比较多教义的讨论和教会的规则,后书谈的比较多保罗个人心路历程。至于前书、后书之间的那封严厉的信,可能已经遗失了。 二、患难与安慰(林后1-7章) 保罗传福音曾经遇到过许多艰难。从前在亚细亚(以弗所)所遭遇的苦难,甚至连活命的指望也没有了(林后1:6)。就是最近来到马其顿,他也是身体不得安宁,四周围又有患难(林后7:5)。但是在一切患难之中,上帝都亲自安慰了他,叫他能够再去安慰别人(林后1:3-7)。不但如此,他对上帝有极大的盼望,说:「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林后1:10)这就是在患难中保罗的信心。 你遭遇过患难吗?在患难中你最大的安慰是什么? 其实最叫保罗难以消受的,还不是这些外来的苦难,而是内心为众教会的事忧心(林后11:28-29)。幸好,哥林多教会收到他的严厉信之后有良好的反应,保罗在哥林多后书1-7章除了表达欢愉之情外,更从许多方面来为他所从事的福音事工辩护,因而透露出他内心所想许多事情,同时也涉及许多宝贵真理。 1.为延期访问辩解(林后1:12-2:13): 保罗原先打算从以弗所到哥林多,再从哥林多到马其顿,然后回到哥林多,从哥林多再到犹太的耶路撒冷(林后1:15)。但是他第二次到哥林多的访问不顺利,因此改变计划回到以弗所,再从以弗所取道特罗亚往马其顿去。虽然这些行程略有改变,但是保罗强调,他所传主的道,绝没有是而又非的。「上帝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林后1:20)其实保罗没有很快地再到哥林多,是为了宽容他们,给他们一点时间反省和检讨。 2.阐明新约的执事(林后2:14-3:18): 可能有人挑战使徒保罗的权威,要看他有什么推荐信吧,保罗在此说,哥林多教会就是他的推荐信,不但如此,他们是基督的信,是用永生上帝的灵写的。在哥林多前书,我们已经看见哥林多教会并不是一间完美的教会,保罗居然敢说,他们就是他的推荐信。这就让我们想到希伯来书11:16说,「所以上帝被称为他们的上帝,并不以为耻。」上帝愿意做那些有信心之人的上帝,虽然他们都不完全。保罗也是一样,他愿意以哥林多教会为他的推荐信,因为这个教会是他所生的。保罗在此阐明他所承担的新约的执事是一种属灵的职事、称义的职事、长存的职事、满有荣光的职事,和从前那属死的、定罪的、废掉的、有限荣光的职事成明显对比。其实,我们凭自己不能承担什么,所能承担的乃是出于上帝。我们众人只要敞着脸来见主的荣光,就能够像镜子一样反映主的荣光,好像是从主的灵变成的。如此,不论我们走到那里,都能够显扬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林后2:14)。在参与教会事奉时,你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荣耀的事奉、属灵的事奉吗?为什么? 3.传基督耶稣为主,不是传自己(林后4:1-5:10): 保罗十分清楚,他所传的是耶稣基督,不是他自己。基督本是上帝的像,有主耶稣基督这样的宝贝放在瓦器里,保罗认为他所遭遇的艰难就算不得什么了,反而更加经历上帝的大能力。因此,他能够唱出这样的凯歌:「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裏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林后4:8-9)在这样的认知底下,外体所受的苦楚可以说是至暂至轻的,而它要成就的是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在事奉主或作见证时,如何避免举荐自己、高抬自己,而单单地传耶稣基督为主? 4.作基督使者,劝人与上帝和好(林后5:11-6:13): 保罗在此指出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基督既然替众人死了,一个人如果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对于受罪恶捆绑,或是经常懊悔过去的人,这是何等奇妙的盼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裏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换句话说,藉着耶稣基督,我们可以跟上帝有一个合宜的、和好的关系,这是犹太人所竭力追求,却无把握得着的,如今却在耶稣基督身上成全了。受到基督这种爱的激励,使徒保罗作了耶稣基督的使者,劝人来与上帝和好。 使徒可以说是与上帝同工的(参见林前3:9),为了不让这职分被人毁谤,宁愿表明自己是上帝的用人,在各样事情上多多忍耐。他劝哥林多教会的人不可徒受上帝的恩典。 5.我们是永生上帝的殿(林后6:14-7:1): 保罗在此提到信与不信不要同负一轭,很多人根据这段经文主张,基督徒不应该跟非基督徒结婚。其实这里更重要的是在表明,信主的人是永生上帝的殿(参见林前3:16、6:19),有上帝在其中居住,是上帝的子民,与万民有所分别。作上帝的子民,这是旧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是在立约之下才有的关系。当上帝将以色列百姓从埃及拯救出来之后,就与他们立约,作他们的上帝(出25:8、29:45-46、利26:12)。但是整本旧约历史,我们看见以色列人一再背约,上帝差遣先知去警戒他们,他们不听,这个约的关系可以说破坏无遗(何1:9)。以色列毁灭亡国之后,上帝应许要赐给他们新约,要恢复他们与上帝的关系(耶31:31-34、结37:26-28)。这样的福分,因着耶稣基督将临到所有凡相信他的人。 总结本段,保罗由于哥林多教会对他先前所写严信的反应不错,感到高兴与安慰。这实在是他最大的安慰,在短短十节经文中,保罗三次表明了他的欢喜(林后7:7,13,16)。保罗和哥林多教会的嫌隙自此尽消。在写完哥林多后书时,保罗准备作第三次的访问。使徒行传20:2-3说他来到希腊住了三个月,一般咸信他就是住在哥林多。 三、慈惠事工(林后8:1-9:15) 哥林多教会在提多的领导之下,开办慈惠事工已经有一年了。保罗在此劝勉他们最好完成这项美好的事工。他提到两个榜样,让哥林多教会可以有所遵循:一个是马其顿众教会,他们在穷困之时还显出乐捐的厚恩,愿意在供给圣徒的事上有份;另一个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本来富足,却为我们成为贫穷。历代的基督教会,在慈惠事工方面都留下许多美好的见证。 在讨论慈惠事工时,保罗提到几个重要原则:
在结束这一段讨论时,保罗禁不住要发出这样的感谢:「感谢上帝,因他有说不尽的恩赐!」(林后9:15)是的,上帝有说不尽的恩赐,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你参与过慈惠事工吗?请谈谈你的经验和感想。在教会中关于财务,特别是信徒的捐献,在管理时要秉持什么样的原则? 关于慈惠事工,保罗先向马其顿人夸奖哥林多教会,说他们预备好了已经有一年了,然后又怕哥林多教会没有真的预备好,会很难看,就先差人去做准备功夫(林后9:1-5)。保罗是否话说得太快了些呢?哥林多教会如果在这些人的催促之下预备好一切,可以说是出于乐意,不是出于勉强吗?保罗还说哥林多教会的热心激励了许多人,但事实上,他们只是应许要捐,还没捐出来。这不是有点奇怪吗?关于这一点,你的看法如何? 四、保罗的心灵剖白(林后10-13章) 保罗写哥林多后书,来到第10章时,口气又有了重大转变,他又开始为他的工作、他作使徒的权柄辩护。有人说,哥林多后书7:8所提到的那封严厉的信,可能是被收录在这里。但是哥林多后书1-13章在所有抄本中一直都是完整的一封信,并没有被分割的痕迹。不论如何,我们在哥林多后书10-13章所见到的是,保罗针对攻击他的人所提出的答辩,是保罗的心灵剖白,也可说是一个传道人的心声。 其实,在哥林多后书前面部份,保罗就已经提过有人如何批评他了。我们要列出到底这些人在批评保罗什么,保罗如何答辩:
像保罗这么伟大的宣教师和使徒,都还遭受到这么多的误会、批评和指控了,今日的传道人,大概也免不了要面对许多的指责。要如何分辨别人的指责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改进,或只是恶意批评,可以不予理会?在事奉主的过程中,你是否遭遇过人身攻击?你如何面对?需要提出辩解吗? 在作各样辩白时,保罗提到由于他所领受的启示过高,有一根刺加在他身上,免得他过于自高。虽然他有三次求过主,将这根刺除去,但主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12:9)在这样的经历中,保罗深深体会到,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而更加倚靠主的大能。 你是否祈求过一些事情,却未得应允?你如何看待这件事?你是否能够体会到主的恩典够用?你是否在软弱中更加体会到主的恩典与能力?请分享。 最后,保罗要哥林多人预备好,再见面时大家都没有忧愁,也不必让他用主的权柄严厉地对待他们。哥林多后书用祝福的话来做总结,正是现今教会的牧师祝福信徒所采用的:「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上帝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林后13:14) 有人说,哥林多后书是一本传道者指南,教导传道者对患难应持何种态度,身为传道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榜样,传道者对其职事应有何等认识,应如何装备自己,如何尽忠职守等等。特别是关于财务方面,如何处里捐款,亦交待十分清楚。的确,保罗在哥林多后书所透露出来的传道者心声,对于所有从事福音事工的人,实在是有莫大的帮助。 ▲背金句: 哥林多后书5:18 ▲作业:
|
欢迎参观 梁望惠 的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