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

| | | | 轉寄

超乎預期的「立志故事」效應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很多人都很喜歡聽或說立志故事,我也是;因為聆聽這類故事的過程中,能幫助我們重新思考人生的困境與目標,克服當下的無助感,重新獲得出發的力量。但最近我開始在思考一個問題:這些立志故事背後的「社會條件」是否都相同?或者這些故事中的主角,所立的「志」,是不是對不同社會階級的人來說,都是有價值的。

法國的社會學家P. Bourdieu曾經做過一個關於「攝影活動」與「社會階級」之間關聯性的研究,他把一張充滿皺紋的老婦人手的照片,給不同社會階級的民眾觀看,並詢問他們看完的感想。結果,在社會底層民眾的眼中,這就只是一張「老婦人手部照片」,他們甚少談到諸如美感、攝影技巧或多元文化的議題;對一般大眾來說,看到這張照片他們聯想到的,是家人的記憶或自己的母親。至於社會階級越高或受藝術教育越多的受訪者,對照片的描述越抽象,他們可能解釋老婦人雙手皺紋是出自長期辛苦勞動,所以應該尊重不同階級的差異文化等等。

換言之,藝術文化的使用能力與社會階級緊密相關,接觸越多的藝術文化資源的人,越可能擁有充裕的表達能力和創造技巧,展現自身的美學品味或文化獨特性。反之,缺乏多元表達能力訓練的人,即使內在有豐沛的情感與感觸,也不知道運用何種方式,具體地展現出來。甚至在其他生活事件中也是這樣,做同樣一件事情,對不同階級的人而言,意義與困難度都大不相同。

也因為這樣,我開始思考:一個中上階級的人在分享自己的「奮鬥故事」時,所立定的目標和擁有自我實現的配套資源,是否可能與底層階級差距甚大?所以,當我們聲嘶力竭地向不同階級的人大力極呼:要對自己有信心、要有人生目標、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等等「立志故事」時,不曉得接收到這些訊息的人,會不會反而挫折感更大?

例如:有些人從小到大就是很少被肯定,看了菁英者高度自信、傑出的表現,反倒讓自己更沒自信了!或是當他們把菁英者的人生目標時套用在自己身上時,反倒招致更大的挫折感,因為底層民眾沒有上層階級自我實現的配套資源!甚至覺得我努力這麼久了,還一點都沒有起色,別人才一下子就辦到了,一定是我能力太差、太笨!

也因為這樣,我開始體會到分享「立志故事」的時候,或許不能再「只有結局、沒有過程」,或是忽略每個人所擁有達成目標所擁有的資源多寡,一定得把達成目標的「配套社會條件」做更完整的陳述,甚至邀請聽眾一起思考每一項人生目標不見得都適合每一個人的事實。否則,我們自認為善意「經驗分享」,對於生活條件不同的人來說,反倒可能造成更大的挫折感也說不定。


圖片提供/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