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鄭夙良 2009.06.07
我按時去訪視一個獨居老人,那天他的情緒低落,因他同儕之間近日多人去世,很感慨人世間之無常、人情之冷暖。目前又有一個好友得了重病,行動不便,長年臥床,他太太在照顧他,只是既然有一個重病的老公,他的妻子竟然成天往外跑,拋下生病的老公不管,還去慈濟當志工,老先生非常憤慲:
「把一個行動不良的老公撇下,還去當志工,你說她不好嗎,不過她丈夫的生活起居還是由她在照顧,你說這樣的女人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
這個問題剛好問到了我,我的老公因一次開刀,老命差一點掛了,我卯足了勁協助他活了下來,可是老公還是變成重殘,在他情況穩定下來之後,照顧他不再那麼費時費力,得了一些空檔,我去醫院機構當了志工,將我照顧病人的經驗,提供、並協助殘弱、獨居者堅強的活下去,同時傾聽照顧者的心聲,看他們一個個逐漸開朗、健康也獲得改善。因轉介的一些社會資源,而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心裡因此而得到滿足,也取得了我繼續奮鬥下去的能量。
曾經有人對我說:「我看到你老公經常獨自一人坐在店裡,看起來很孤獨、很無助!」是啊!他經常獨自一人、沒錯!因為我經常跑進、跑出、跑上、跑下。不過老公的生活起居不但完全由我獨自處理,沒事時一起坐下來,他看大話新聞,我讀書、打電腦,不然就是天南地北的與他分享見聞、趣事。就算我當志工訪視別人,也因為就在住家的社區,方便不時回來探視一下,而我呢!得張羅三餐,洗衣、打掃無一不是自己包辦,那才真正是獨自一個人!
有一次我因為尿道炎引發腎盂腎臟炎,大姑、小姑來看我,擺出三堂會審的架勢,劈頭第一句話:
「三嫂!不是我說你,三哥的身體那樣,你照顧他已經很勞累了,還要去當志工,還去參加讀書會,這樣逞強,結果把身體弄壞了……。」我心裡開始發冷,不過馬上沈穩的回答:
「你三哥身體變成這樣,吃喝拉撒靠我一手處理,經常半夜三更起來清理大小便,曾經多次一個晚上起來三次,這樣日以繼夜,夜以繼日。長年沒有人輪替。不過不管他變成怎樣,我不會撇下他,也不會離棄他,而且會讓他活在最佳的狀態。而我參加讀書會可以抒解壓力,做志工能夠吸取能量,小姑,我需要長期奮鬥下去。」
小姑動容了,不過她又關心的說:
「大小便可以訓練到白天,而且你要包尿片才不會那麼麻煩。」這個我也知道,只不過知之非艱行之維艱啊!他們根本不瞭解,不得不說:
「他腦缺氧造成的腦萎縮,傷到的是運動中樞和語言中樞,造成不自主的顫動,長年靠藥物來抑制,鎮靜藥用多了,副作用就是腸仔蠕動也遭到抑制,不能大便又需要長年用瀉藥,一粒藥經常沒有效果,多加一粒就無法控制,經常連腸黏液都排泄出來,量之多就算包大人也包不住!現在還好,以前只要一喊要大便,就忍不住,弄得滿地都是!還有很傷腦筋的是他的手會抖,一個不小心將整壺尿傾倒出來,弄得全身、滿床、滿地。」她們聽我這一番解釋後終於不發一語。
最近讀書會讀了一本書,叫《陪你到最後》,書中描述一個中年男子丹尼,當他正事業順遂,有一個可愛的三歲女兒,家庭幸福美滿。妻子突然罹患急性乳腺炎乳癌,已經到了末期,對他們來說是晴天霹靂,生活作息紊亂了,丹尼陪伴妻子卡門做化療,陪伴開刀,為她梳洗,替她傾倒排泄物、嘔吐物,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做各種治療,眼看豐滿美麗的卡門逐漸消瘦憔悴,慢慢步向死亡,丹尼無微不至的照顧日薄西山的妻子,不過同時他卻不斷與不同女人發生性關係,流連夜店狂歡,傷透卡門的心,就算北歐荷蘭性比較開放,他妻子也在忍無可忍下與他攤牌。我跟老公略微分享了書的內容,隨即問他:
「你的身體變成這樣,對我來說並不是輕鬆的事,不過不管你先去或我早一步離開,我也會陪你到最後那一時辰。」他聽了好像舒了一口氣,心裡安定許多,不過我隨即加上一句:
「要是換成躺在床上的是我,你會不會像丹尼一樣照顧我到最後。」他想了一下才回答:
「應該會吧!?」語氣不是很肯定。於是我換了一個話題:
「那你會不會像丹尼一樣偷吃,或感情出軌?」「我根本不行!」
「要是你現在才四、五十歲、身體健康,我又病成那樣,你會不會去尋歡?」老公思考了一下,點點頭說:「會,男人需要抒解!」
讀書會我曾分享這段對話,曾有人說過愛情就像眼睛,容不下一粒沙。俗語說:「擔葱賣菜不與人公家尫婿」,婚姻的生活實在不宜三人行啊!當卡門發現他的丈夫不斷藉故逗留在外,當她在與生命搏鬥時,他的老公竟然不斷與不同的女孩子發生性關係,嚴重的傷害她,與其不再真誠對相愛,不如放他一馬,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不過當他們開誠布公之後,她還是選擇原諒,再給彼此一個機會。
當那位老先生提出那樣的疑問,我的頭腦好像跑馬燈,迅速倒帶,朋友的責難、小姑的會談;書本的情節,以及耶穌面對一個與別的男人發生性關係的女人,對眾人說:「誰沒有犯過罪的,可以率先拿石頭丟她。」一幕幕飛快放眏過,兩分鐘後我笑笑對那老先生回答:
「她應該是屬於好女人,不過就算是好人,也有軟弱,也有需要舒壓的時候。」於是再次將《陪你到最後》一書的內容簡略講述,並將自己與老公的對話重複一遍,又說:「有些人抒解靠外頭尋歡,有些人舒壓是靠做志工。人不是上帝,只有上帝能定罪,我們都是軟弱的個體。生命短暫,能對別人少一份苛責,多一點寬恕,多看別人對自己好的地方,少看別人壞的缺點,心胸也會比較舒坦。放下怨與恨,自己也會比較快樂啊!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