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耶穌在外邦人中施行神蹟( 15:21-39 )
(一)為迦南婦人的女兒趕鬼( 15:21-28 )
○ 可 7:24-30
1.耶穌到了推羅、西頓境內,遇到一個迦南婦人求耶穌憐憫她,為她的女
兒趕鬼。 15:21-22
●「退到」:「過去」、「往回走」。
●「推羅、西頓」:在加利利北邊,屬於腓尼基境內,是外邦人居住的
地方。
●「迦南」婦人:腓尼基人是迦南人的後裔。
●「喊著」:原文的時態顯示婦人是「不斷的喊叫」。
●「主啊!大衛的子孫」:這個稱呼顯示婦人對耶穌有頗深入的認識,
知道他是彌賽亞。
●「被鬼附」:直譯是「變化成鬼」,表達相當可怕的狀況。
2.耶穌卻表明自己目前是奉差遣往猶太人那裡去,以「不好拿兒女的餅丟
給寵物吃」為理由拒絕婦人的要求。 15:23-26
●「狗」:原意是「小狗」,指的是家裡養的狗,小孩的寵物。猶太人
習慣以「狗」稱呼外邦人(非猶太人)。
●「拜」他:原文的時態表示婦人「不斷的拜他」。
◎猶太人常以狗比喻外邦人,所以耶穌在這裡可能是要試驗婦人的信心
,故意用玩笑性的口吻來表達首先獲得彌賽亞所賜福氣的應該是猶太
人,而不是外邦人。另外,「讓兒女們先喫飽,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
狗喫」也有可能是當時流行的諺語、格言。
3.婦人以「狗也吃桌子上掉下的碎渣」回應耶穌,得到耶穌的稱讚,並醫
治她的女兒。 15:27-28
●「碎渣兒」:指的是「餅的碎片」。
◎耶穌的回答參照 太 15:21 就比較容易瞭解,耶穌到世界
上是先要對猶太人傳福音,因此耶穌先拒絕了目前不是他使命範圍
的外邦人的請求。婦人一面同意耶穌的說法,一面也表達即使是比
較次要的寵物,也有享受剩餘恩典的權利。而且她顯然認為只需要
耶穌剩餘的恩典就可以解決她的問題。
◎比起猶太人,這個婦女顯然是比較沒有機會接觸到上帝的知識與儀式
,但這婦人對耶穌的認識遠比那些有知識的文士還準確,她的信心與
耐挫力也勝過那個求永生的猶太少年官。同樣的,比起許多人,讀得
懂這些解經資料的我們,也更有機會接觸到上帝的知識與儀式。但是
我們是否能夠有足夠的信心與耐挫力,相信上帝必然不是硬心冷漠的
神,而能在任何情況下緊緊抓住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