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作家》

| | | | 转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曾经认识一位优秀的大学生,从小到大考试成绩不是第一便是第二。即使是面对录取率极低的高中联考、大学联考(对,我们那年代还叫联考),他依旧能有优秀的成绩,进入明星高中、明星大学。

  诡异的是,他毕业后一段时间,居然找不到工作。当时我劝他先考虑服务业的相关工作,但是他说他不愿意接受端盘子、当店员之类的工作。几年后他仍然找不到工作,于是又回到学校攻读研究所……

  近来在编辑新书《没有时间怨恨 ―― 布克尔华盛顿自传》的过程中,读到这么一句话:「我们普通人中相当流行的想法是,受教育就意味着从一切必要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过着美好轻松的日子……在汉普顿期间,我不仅了解到劳动不是丢脸的事,还学会了对劳动的热爱,不只是因为它的经济价值,更是为了劳动本身而爱它,为了自力更生而爱它。」
  我十分惊讶,因为这句话出自第一位拥有哈佛大学荣誉学位的黑人学者 ―― 布克尔华盛顿之口。学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应该是饱读诗书、头脑发达、四肢不勤、五榖不分……的读书人。布克尔华盛顿偏偏热爱劳动,他难道还没劳动够吗?他从小便是奴隶,甚至直到美国解放黑奴之后,因着家庭的贫困,他仍然必须在矿坑中作童工(苦工)。

  布克尔华盛顿不仅热爱劳动,后来他创立第一所教育黑人的学院,也如此教导他的学生。他说他教导学生有三项原则:「第一,学生接受教育后,要能应付现实的种种环境,他要具备能力做现实环境要他们做的事;第二,我们学校的每一位毕业生,要具备充分的技能、知识和道德修养,不仅能自力更生,还能帮助别人谋生;第三,我们要让每一个毕业生明白,劳动是有尊严的,是美丽的,好让他们热爱劳动,而非想办法避开劳动。」

  毫无疑问的,这种教育原则为他带来不少麻烦:「很多家长来信抗议他们的孩子在学校从事劳动工作,还有亲自到学校抗议的家长。大部分新生带着家长书面或口头上的请求,要求学校只要教他们的孩子书本知识即可。书本越多、书上印的名称越长,学生和家长就越高兴。」

  书本越多,书上印的名称越长,学生和家长就越高兴。以旁观者的立场来看,这实在是可笑至极的一个场景,但是,值得深思的一点是,我们现在的情况有没有比布克尔华盛顿的时代好?是不是依旧认为,劳动是一种卑贱的工作,服务业是没有脑袋、没有知识的人才会去做的工作?

  根据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去年十一月大学以上的失业人数为十一万两千人,失业率为百分之四点七一,连续五个月高于其他教育程度的失业者。幸好,到了十二月,大学生的失业率就不再居冠。但是跟其他学历的失业率比较起来,其实也相差不大。

  主计处表示,根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都不是非自愿性失业(被开除、找不到工作……)所以我们或许可以说,我们的大学生不是没有能力。他们可能只是有点眼高手低罢了。就如先前所言,许多人认为劳动是一种卑贱的工作,服务业是没有脑袋、没有知识的人才会去做的工作。而这样想的人,多半都自认为自己是有学问的人,不愿意屈就这种卑贱的工作。我想这多少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学生失业率看来居高不下,而网路人力银行上的职缺需求却从来没少过。

  我认为正当的工作(意思是偷抢拐骗的工作不算)没有高低分别,不管是什么工作,其最终目的都是贡献自己的能力,为他人服务。所以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其实也就是对他人,对国家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我们花了大笔大笔的钱,又一天到晚压榨孩子的时间,送他去补习各种学科及才艺,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拥有高学历。但如果大学生跟高职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相差其实不大。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我们的孩子拥有高学历不可?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虚荣心吗?如同十九世纪的布克尔华盛顿所说:「书本越多、书上印的名称越长,学生和家长就越高兴。」


本文原发表于作者的部落格:草原狼的迷雾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