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学教育》

| | | | 转寄

学龄期儿童发展与辅导一席谈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大纲

一、前言

二、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徵

  • 低年级:
    1. 生长缓慢而稳定。
    2. 女孩比男孩早熟。
    3. 为发泄过剩的精力,很少有静止的时候。
    4. 休闲兴趣也显现个别差异,有的孩子喜好组合玩具、拼图、骑脚踏车、电脑游戏软体、爱赛跑、跳高、跳绳、做模型、玩家家酒、直排轮溜冰、下棋及打球 (尤其是篮球) 等活动。
    5. 会好奇地提出许多问题要求父母或老师回答。
    6. 注意力短暂,对于长期要求注意力的活动易显出坐立不安。
    7. 爱绘画及色彩,可以独自游戏或工作。
    8. 在乎争取成人的注意与爱护,并表现嫉妒。
    9. 从成人的态度、语言或表情来察知是非的辨别方法,认为受到赞许的事就是对的,受到责备的事就是错的。
    10. 自我观念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 中年级:
    1. 注意力加强,并且能延长工作时间。
    2. 常保持动态的情形,跑、跳、追逐。
    3. 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加强。
    4. 逐渐喜爱有组织性的游戏,从事有竞争性的活动。
    5. 男、女孩的兴趣分歧。
    6. 开始形成同性同侪 (爱跟同性别的同学、朋友在一起),以表示被团体接纳。也易形成小团体,且在乎同侪之间的批评和看法。
    7. 因自我评价能力之发展,对成人有批评的态度。
    8. 对来自他人的批评或讥讽相当敏感。
    9. 喜欢藉着助人行为或自我成就取悦教师。
    10. 对善恶的解释有了个人的看法,不再完全依照成人的说法和标准。

  • 高年级:
    1. 个体个别发展的差异显着,部分孩子有早熟现象。
    2. 叛逆行为渐浮现,男孩的行为表现较剧烈。
    3. 女童普遍比男童更早迈入青春期。
    4. 男孩喜爱有组织性的游戏。个性较大而化之。
    5. 同辈的规范开始显得重要,依属同伴(对同伴有依赖心、归属感)。
    6. 女孩喜爱打扮自己,很在乎他人的评论。同侪间的小团体易惹风波。
    7. 跟父母渐疏离 (不跟父母出游、同乐…)。
    8. 表现出成熟且多样性的兴趣。
    9. 自我意识膨胀,常会感到成人的不公平。
    10. 男女孩间常会互相戏弄嘲笑 (尤其常以身体器官为调侃焦点)。
    11. 爱幻想有偏见并常表现固执、倔强的行为。
    12. 对实际社会发生兴趣后,则注意细节,因知识有限,常用情绪与偏见眼光判断事物。

三、学龄儿童期的发展任务

  1. 具体运思
  2. 技能学习
  3. 自我评价
  4. 友谊与团队游戏

四、学龄儿童期的辅导策略

  1. 欣赏孩子的独特性,接纳孩子的差异性,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2. 多鼓励、少责备。睁大眼看孩子的优点,闭只眼看孩子的缺点;多鼓励,少责备,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毕竟孩子需要鼓励,更甚于批评。
  3. 制造机会,提供孩子成功的经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4. 处理儿童问题时,对事不对人,尽量把人与事分开思考,即使儿童的行为不对,也要让他知道:我们不喜欢他的行为,但仍然喜欢他的人。还要注意公平性和避免情绪化。
  5. 教导孩子表达情绪,学习疏导自己的情绪,并培养课余休闲兴趣。
  6. 辅导儿童学习社会技巧,尊重别人,增进人己关系。
  7. 以开放性的发问,提供孩子思考空间,训练逻辑思考的能力。
    想法→行为→习惯→风格→生命
  8. 留意孩子的表现,发掘孩子的优势与弱势,协助孩子发展多元的智慧。
  9. 多提供好的行为模式让孩子仿效学习,并可善用同侪力量给予孩子协助。
  10. 运用行为改变技术,让孩子在表现我们期望的行为以后,能得到愉快的经验,以强化良好行为。
  11. 提供孩子分工的机会,练习沟通协调,培养合作态度,增进团队共事的能力。

五、特殊儿童辅导实务经验分享

  1.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2. 自闭症

 
内容

一、前言


  今天我要从实务的观点来跟大家分享。

  发展心理学于 1882 年成为一门以科学方法求证理论的有系统学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早期,大家认为 6-12 岁这个阶段对了解一个人的发展并不重要,因此不太重视。弗洛依德称这一时期为潜伏期,这正暗示着,对人格形成所做出的任何重大贡献,都不可能追溯到这个时期。直到 1950 年以后,由于受到 Erik Erikson 和 Jean Piaget 理论的刺激,心理学家才开始对 6-12 岁的儿童产生兴趣,进行发展方面的研究。这些心理学家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很多观点,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

  根据着名心理学家 Erik Erikson 于 1950 年所提出的理论,把人生全程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1岁,2-3岁,3-6 岁,6-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Philip and Barbara Newman 于 1975 年更将人生发展周期往上并往下延伸,共分为十一期:「怀孕及胎儿期」(怀孕至出生)、「婴儿期」(出生至两岁)、「婴幼儿期」(二至四岁)、「幼儿期」(四至六岁)、「学龄儿童期」(六至十二岁)、「青少年前期」(十二至十八岁)、「青少年后期」(十八至二十二岁)、「成年早期」(二十二至三十四岁)、「成年中期」(三十四至六十岁)、「成年晚期」(六十至七十五岁) 和「老年期」(七十五岁至去世) 等。

   其实,人一生的发展是连续的,分阶段只是因为研究的方便,将它切开、分期来讨论,有「连续性」,这是发展的第一个特色。

  其次,发展的速率不一样;不但每一个时期的速率不一样,每个人的个别差异也很大。

  第三,每个阶段环环相扣,如果一个阶段发展得顺利、打好基础,将有助于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相反地,如果这个阶段的发展如果不好,就会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发展。

  第四,每个阶段都有必须面对的新的形式的学习,如果学习顺利,就算是适应良好。然而每一种新的尝试也可能面临一些问题或困难,造成心理压力,而成为一种心理危机。困难解决,危机化解,危机变为转机,一个人就会顺利继续发展;困难未解决之前,心理危机将持续存在,如果一直累积,就会造成适应不良。因此,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亦可视为「危机与转机」的关键。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伴随在他们左右的成人都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他人」。因此,学校的老师、父母或主日学老师,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哪怕我们陪他的只是短短的一小段,我们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说不定就能带给他转机,成为他的「贵人」,而影响他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的。

 
二、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徵


  底下我们要来谈学龄期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徵,这些资料是摘录自国民中小学学生行为检核手册加上个人的教学经验,并且和同事讨论而得:

低年级:

  1. 生长缓慢而稳定。

  2. 女孩比男孩早熟。

  3. 为发泄过剩的精力,很少有静止的时候。

  4. 休闲兴趣显现出个别差异,喜好组合玩具、拼图、骑脚踏车、电脑游戏软体、爱赛跑、跳高、跳绳、做模型、玩家家酒、直排轮溜冰、下棋及打球等活动。
    从前都以为篮球是国中的孩子才会打,慢慢就降低年龄,高年级也打。现在在我们学校,连国小一年级也在打篮球。当然,他们主要是投篮、追来追去抢球,没有特定的规则,但是孩子们都很喜欢。中年级的孩子也会下棋、溜冰,同样的内容,但比较专精。这里也让我们看到,发展阶段是无法一切为二的。

  5. 会好奇地提出许多问题要求父母或老师回答。

  6. 注意力短暂,对于长期要求注意力的活动易显出坐立不安。

  7. 爱绘画及色彩,可以独自游戏或工作。

  8. 在乎争取成人的注意与爱护,并表现嫉妒。

  9. 从成人的态度、语言或表情来察知是非的辨别方法,认为受到赞许的事就是对的,受到责备的事就是错的。

  10. 自我观念重,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这一点是我跟同事讨论后加列上去的。其实孩子从小本来就是只注意到自己,慢慢才学习与别人相处、注意到人我关系,为什么还要针对这一点特别提出来呢?我们观察到现在的孩子比以往严重。以往的孩子大部份有兄弟姊妹,现在整个家庭结构和社会型态都有改变,变成小家庭以后,不再像以前,父母即使不在,还有阿公阿妈的呵护、伯叔邻居的指正。更何况现在的家长都很忙碌,因此现在的小孩子,虽然在某一方面得到很多,可是相对的,他们也失去一些东西。像电视,占用很多家庭时间,家人的互动就变少了。又如从前的孩子,拿到一个橘子,兄弟姊妹是平分的,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现在的孩子由于没有众多兄弟姊妹,已经不知道怎样分享了。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客家人,看到某个家庭人口很多,想要考验一下他们如何和平相处,就送给他们一个橘子,看他们全家人怎么吃。结果这个家庭的主人把橘子交给他的太太,他太太将这个橘子煮成汤,30多人一人喝一口。现在的孩子,分享的机会少了,就会影响到他自我观念比较重。

中年级:

  1. 注意力加长,并且能延长工作时间。
  2. 常保持动态的情形,跑、跳、追逐。
  3. 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加强。
  4. 逐渐喜爱有组织性的游戏,从事有竞争性的活动。
  5. 男、女孩的兴趣分歧。
  6. 开始形成同性同侪 (爱跟同性别的同学、朋友在一起),以表示被团体接纳。
  7. 因自我评价能力之发展,对成人有批评的态度。
  8. 对来自他人的批评或讥讽相当敏感。
  9. 喜欢藉着助人行为或自我成就取悦教师。
  10. 对善恶的解释有了个人的看法,不再完全依照成人的说法和标准。

  中年级的儿童一般说来比较没有什么问题,孩子没有太多的意见。很多做父母的发现,孩子在这个阶段,做父母是最愉快的。

高年级:

  1. 个别发展的差异显着,部分孩子有早熟现象。

  2. 叛逆行为渐浮现,男孩的行为表现较剧烈。
    有时候蛮优秀的孩子也会逃家。他逃家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时期会有叛逆的行为,有可能妈妈是一丝不苟的人,但她的要求孩子受不了。孩子的需要和感受,父母和老师应该看见。如果老师能够当他的朋友,或许在他离家之前愿意跟老师分享、说一声。否则这一离家,要遇到什么样的人事物,很难意料。

  3. 女孩普遍比男孩更早迈入青春期。

  4. 男孩喜爱有组织性的游戏,例如组队打篮球或分组对抗等,但个性较大而化之。
    我曾兼任学校的训育工作,跟学生干部比较有接触。这些干部都是学校的菁英,但我跟他们讲话时,发现有些孩子态度吊儿郎当,甚至衣衫不整,可是他们很得同学的崇拜和喜欢。原来这样的不拘小节,孩子们认为是耍帅。

  5. 同辈的规范开始显得重要,依属同伴 (对同伴有依赖心、归属感)。
    大约五、六年前,我们学校发生这样的一件事。礼拜三下午没课,礼拜四早上上学时,老师突然发现七、八个男生,顶着满头红发。那时刚开始流行染发,他们没钱去染发,就用双氧水洗头,头发因毁损而变色,几乎断裂。老师了解的结果,原来是受意见领袖的影响而同侪集体行动。可见这时期的孩子对同伴的归属看得很重。有时候父母或老师会说,唉,你怎么跟这种人做朋友,他怎样怎样。其实这是最忌讳的。我们批评他的朋友比批评他的父母都严重。批评他的父母,他说不定还点头同意,但批评他的朋友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6. 女孩喜爱打扮自己,很在乎他人的评论,同侪间的小团体易惹风波。
    这年龄的女孩爱打扮,连走路的姿势都不一样,有时会令大人感到吃惊,昨天才看见她,今天就不太一样了,可以说长得婷婷玉立。但是同侪之间小团体的风波,常常令高年级的老师很头痛。

  7. 跟父母渐疏离 (不跟父母出游、同乐…)。
    如果有「吾家有女已长成」者就有这种体会,她慢慢就不跟父母出去了。我有一个同事,本来高高兴兴计划要去那里,孩子不去,爸爸又很坚持,说这是全家活动,结果弄得大家都不愉快。有时候孩子会认为我们是过度干涉,这样的话,亲子关系就雪上加霜。

  8. 表现出成熟且多样性的兴趣。

  9. 自我意识膨胀,常会感到成人的不公平。
    这并不是说这时候他才自我意识膨胀,只是到高年级他敢表达了;他敢表达,又从自我出发,就会常常觉得他很委屈。他感到委屈,相对的就是你不公平。我们在处理时需要特别小心。

  10. 男女孩间常会互相戏弄嘲笑 (尤其常以身体器官为调侃焦点)。
    因此,发育得太早或太晚,对孩子来说,都可能是负担,需要承受压力。

  11. 爱幻想,有偏见,并常表现固执、倔强的行为。

  12. 对实际社会发生兴趣后,则注意细节,因知识有限,常用情绪与偏见眼光判断事物。

 
三、学龄儿童期的发展任务


  所谓发展任务就是在每个发展阶段所要面对的新的形式的学习。根据 Philip and Barbara Newman 的说法,学龄儿童期的发展任务有以下几个:

  1. 具体运思:

      Jean Piaget 认为,智力遵循着有规则的、可预期的变化模式。他假定认知发展有四个阶段。在每一新的阶段,先前阶段的能力并没有丧失,而是被整合到了新品质的思维与认识方法中去。根据他的理论,在发展的最初阶段,儿童依赖他们的感觉和运动技能来「认识」世界。每个随后出现的阶段都会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对感觉的依赖。约从六或七岁开始至十一或十二岁结束,是属于具体运思思维阶段。换句话说,学龄儿童期的儿童渐渐可以获得许多抽象的技能来解决具体问题。最引人注目的技能有:保留概念技能、分类技能和组合技能。

    (1) 保留概念技能:例如他们知道把一块黏土揉成球或压成圆饼,尽管外形改变,但是泥土还是一样的,这就是「同一性概念」。他们也会知道圆饼可以再揉成球,会开始意识到操作可以逆转的,这就是「可逆性概念」。他们也会注意到虽然圆饼周长比球还大,但是球却较厚,这就是「互补性概念」。这都是属于保留概念。

    (2) 分类技能:他们会依据物体具有的向度(如形状、大小或颜色)来做为分类的标准,同时,他们也具备等级顺序的能力。例如,当一套图片呈现了六只麻雀,两只斑鸠和三只鸭子时,如果我们问:「在这些图片中,麻雀较多,还是鸟较多?」很多孩子已能正确回答。这是一种比较不常见的问题,一般人很少这样问。然而到了八、九岁,因为已经具备单层及双层次的分类能力,就可以回答这一类的问题。

    (3) 组合技能:组合技能指的是可以进入多向度的逻辑。更高层次的就是具备后设认知的能力,不只是知其然,还会知道「如何」,就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2. 技能学习:

      技能学习可以说是学龄期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成长领域,它指的是智能学科和才艺的习得。例如阅读、数学、自然科学、写作、音乐和艺术、舞蹈、工艺……等一系列广泛的技能都是在国小阶段奠定基础。

  3. 自我评价:

      由于学龄期强调技能学习,儿童会将自己的成就与预期目标或别人的成就相比较,因此他们在经由发展而建立自我认定的同时,也开始对自己的表现及特徵有所评价。

      至于自我评价的来源呢?Albert Bandura (1982) 提出一种理论,他认为判断一个人的自我功效,对理解一个人的行为来说尤为关键。什么是自我功效呢?它就是一个人对表现出特定环境所要求的行为的自信感。如此看来,个人的自信感会是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儿童也倾向于将所得的分数或教师的评语、父母的称赞以及同伴的赞许等外部的评价纳入自己的价值系统,成为自我评价的来源之一。

      圣经中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都有提到,耶稣问他的学生说,一般人说我是谁。后来,他又问,你们说我是谁。耶稣当然知道他自己是谁,他这样问只是要考考学生。不过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其实每一个小孩子,他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谁,他就会不断地问我们。他先问自己,我是谁,他不知道,然后他就看旁边的人,你们说我是谁。他从老师对待我的眼神、妈妈对待我的态度、爸爸回答我问题的方法、同学对待我的方式来获得资讯,得知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一个小孩子如果从小都是挫败,别人说,都是你不好,你不好,你不好,不要说小孩子,大人也会受不了。有可能他就变成攻击别人,或是畏缩、逃避。人我的关系有人主张三岁是关键期,因为三岁时妈妈爱他、不爱他,他最清楚。但是我认为即使那时候他妈妈不够爱他,我们这些「重要他人」如果能给他一些帮助,对他还是有影响,他还是有很大的改变空间。我们需要帮助他的是,要注意他和同伴之间、友谊群体间有一些互助、互动的关系。这个时期发展的任务就是要建立朋友之间良好的关系。

  4. 团队游戏

      在学龄期,儿童游戏的品质增加了一个新的方向;儿童一方面开始形成个人成功感,同时也慢慢形成团队的成功感。在这一阶段,团队成员的体验有三项重要的任务:(1)个人目标服从于团队目标,(2)团队之内要分工合作,(3)团队之间要公平竞争。

      此时,团队成员开始有这样的意识,即个人的行动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功或失败;如果儿童给团队造成了损失,他们就会遭受排斥或嘲笑。由于明确地强调赢和输,他们必须学习在团队里分工合作而在与其他团队之间则公平竞争。

 
四、学龄儿童期的辅导策略


  根据以上这些形式的学习,我们要来看学龄儿童期的辅导策略是什么。
  1. 欣赏孩子的独特性,接纳孩子的差异性,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由于受遗传、环境和成熟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每个人都很独特,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也因为这样,世界才显得多元而丰富。因此在面对孩子的一切问题时,我们要容许孩子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处理方式,而避免用自己的价值观当作唯一的判断标准,随便给孩子贴上「你是坏孩子」的标签。

      有时候,虽然我们没有明说,但是因为我们马上批判孩子,「你做得不对或你讲那些没有用」;甚至我们也常在无意中陷入非理性的思考模式,夸大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如「你总是…或你每次都…或你一定是…」,这样,即使我们没有明说「你是坏孩子」,事实上,对他本人或同侪,我们等于是已经作此宣告了。孩子们的心目中清楚得很,某某人每次都挨骂,他都捣蛋,他做的事都被老师认为不对,这样,孩子就被贴上标签。现在人活着的平均年龄已经超过七十岁,他现在都还不到十岁,后面还有最少六十年要活,如果是永远那么不愉快,那也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

      我们如果常常批判孩子,即使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在讲别人,对他还是会有影响;因为孩子们从来就是多向沟通,他看到有人那样说,老师说不对,下次他也不敢表达意见了。

  2. 多鼓励,少责备

      一般说来,我们对孩子的责备,往往是出于爱,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可是那种爱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甚至觉得是伤害的话,那种爱就是失败,也不是我们所乐见。因此我们要学习睁大眼看孩子的优点,闭只眼看孩子的缺点;多鼓励,少责备。这样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更可能朝向「正向」发展。

      我们也要注意,在称赞孩子时,要避免只空泛的说「你很棒」,而需要具体明确,例如:「你站起来以后会把椅子靠好,你很能干。」万一真的需要「责备」时,让我们也试着把背后的爱意说出来,例如:「教室有桌椅,你跑来跑去,老师会担心你跌倒受伤。」 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我们是真的关心他。

  3. 制造机会,提供孩子成功的经验,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或许由于我个人接触比较多学习障碍的孩子,我知道很多孩子经常遭受挫败,学习意愿低落,恶性循环,以致缺乏自信,腐蚀斗志。其实,由于小孩子的个别差异大,对于学习反应较差的孩子,他写的字或图画、剪贴,即使再不好,甚至整篇显得乌黑一片,你还是可以找出表现好一点的部份,这时,就可以告诉他:「这棵树画得很棒,这一撇写得好漂亮,这一刀剪得好直。」你这一说,他就会反覆欣赏那部份,只要看到那部份,心里就很愉悦,对他来说,这便是成功的经验。说不定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他建立信心的来源,而成为他往后成长的动力。各位一定想不到,由于成人的疏忽,即使小小的鼓励对很多孩子而言仍是非常奢侈的。

  4. 处理儿童问题时,对事不对人,还要注意公平性和避免情绪化。

      有心理学家主张,每个人都有追求「正向看法」的需求。如果一个孩子只在表现大人所认为的「好」的时候,才能得到「正向看法」,他会从这样的过程中,塑造成不完全的自我概念。只有当孩子能得到无条件的「正向看法」,他才可能全盘接受自己,做个完全发挥自我功能的人。因此,我们要把「孩子的行为」与「对孩子的正向看法」区分,行为固然不可取,但孩子仍值得爱,值得信任。换句话说,我们要尽量把人与事分开思考,即使儿童的行为不对,也要让他知道:我们不喜欢他的行为,但仍然喜欢他的人。其实这个部份并不容易做到。

      约翰福音第八章记载一个行淫的女人被带到耶稣面前,这个故事很传神,耶稣弯下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不管他们怎么起哄,耶稣还是默默地在地上画字。最后他直起腰来说:「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罪,谁就先拿石头打她吧!」周围围观的人从年纪大的开始,一个一个走开。耶稣问妇人:「他们有没有定你的罪?」她说:「没有」。耶稣就说:「好,我也不定你的罪。走吧,不要再犯罪了。」我想,耶稣就是把人和事分开思考,虽然人做的事不对,但是他对人不失望,因为他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变好,都可能会悔改;只要悔改,就可以原谅。我们对待孩子也是一样。

      在处理儿童问题时,还要注意公平性和避免情绪化。因为我们自己如何表达情绪,对孩子就是一种活教材。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告诉他当怎样,还不如在日常生活遇到问题时,以我们的处理方式给孩子做榜样。这是值得我们自我警惕的。

  5. 教导孩子表达情绪,学习疏导自己的情绪,并培养课余休闲兴趣。

      传统上,我们从小被教导,「小孩子有耳朵没嘴巴」。意思是小孩子只有听的份儿,没有表达意见的权利,更不可能让你表达情绪。由于重男轻女,女孩子更挣脱不了「世界应该清单」的束缚。一般人要求女孩子要温柔,还要善体人意;她不只是自己不可以有情绪,可能还需要强颜欢笑去取悦别人。以前这样的观念,让不少做妈妈的郁卒过一生,也让我们从痛苦的经验中得到学习。

      其实,情绪是中性的,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份。我们需要教导孩子学习觉察情绪,表达情绪。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心里实在很生气,却只能压抑不容许表达,这时候,我们的胃或头就会不舒服,它在提醒我们,「你生气的情绪就在这里」,它会在那里抗议我们怎么不重视它。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情绪。

      有了情绪怎么办?我们要教导孩子如何做情绪反应。我比较不喜欢用「控制情绪」这样的字眼,因为控制令人感觉好残忍,好像要压制自己,其实情绪应该要适当地表达。到底以前的人为什么会认为不可以生气?这是因为他们把情绪和情绪反应混在一起。情绪反应常常是脸红脖子粗、大声吵,甚至出手打人。这种不愉快的经验让人学到不可以生气。其实,我们要厘清情绪没有对错,是可以生气的,至于如何表达生气的情绪反应,那就是一种智慧了。或许我们可以学习尽量用口语来表达,避免配合肢体动作。这个部份我们台湾人或中国人都比较含蓄。我们称赞人家好,很多时候都还说不出口。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称赞人家好,配合肢体动作无伤大雅。表达情绪时,高兴的可以配合肢体动作;生气或愤怒的,就尽量用口语来表达。至于声量,也需要注意。

      情绪平常如果有疏导,就不会积压,而平常就培养课余休闲兴趣,有助于疏导情绪。情绪积压一久,爆发出来时会变得很严重。我们要学习,平常就让孩子来表达情绪。如果孩子有比较脱序的表达情绪方式,我们可以先同理他说,「你一定很生气。」他听到这一句,过后想想可能会说:「其实也没多生气啦。」你会发现,他所需要的其实只是你的同理,你了解他在生气就好,他的要求并不多。

  6. 辅导儿童学习社会技巧,尊重别人,增进人己关系。

      虽然心理学家认为在出生后的三年内是形成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界限的关键期,但是并非所有的儿童在进入学龄期时,都具有同样的交友能力,能够享受亲密同伴关系带来的好处,因此社会技巧的教导对学龄期儿童也很重要。

      学校因受制于教学时间与进度,较无法针对个别需求给予辅导,这部份可能主日学老师可以多加协助。可能大家都听说过「多元智慧」,这个理论在传统重视数学与国语之外,再加上内省的智慧与人际的智慧等,也就是它也重视一般人所说的 EQ。我们可以透过示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学习应对的技巧;平时的上课讨论也可让孩子尝试学习尊重别人的意见,以增进人际关系。

  7. 以开放性的发问,提供孩子思考空间,训练逻辑思考的能力。
    想法→行为→习惯→风格→生命

      刚才提到学龄期儿童已经渐渐有具体运思的能力了,所以需要引导他多想、思考,这样有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有人说,想法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行为可以养成习惯,习惯可以塑造风格,风格就可能影响一个人的生命。箴言 4:23 说:「你要保守你的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新译本这样说:「所思所想要谨慎,因为生命是由思想定型的。」由此可以推想,引导孩子多「想」,可以帮助他建构自己的逻辑思考模式,有可能对他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如果固着在是非二分,对错二分,对孩子逻辑思考的训练,可能没有益处。最好采用开放性的发问,引导他作多向度的思考。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也常停留在「这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的想法。其实我们都知道,好人和坏人之间,还有许多需要考量的点。没有一个人可以摆在绝对好人或绝对坏人那一边,说不定我们也在中间摆荡,这是我们可以让孩子注意并了解的。

      有关「想法会决定行为」的说法,我们常常在现实生活里经验到,很多情况,只要我们换个角度,可能就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结果,例如一个八岁的孩子行为不当,我们如果认为,「你已经八岁了,还…」,可能会认为他该受罚;要是我们的想法转个弯,他「才」八岁,或许我们就能原谅他。即使是相同的行为,转念之间,处置可能截然不同。  

  8. 留意孩子的表现,发掘孩子的优势与弱势,协助孩子发展多元的智慧。

      多元智慧理论是 1983 年美国心理学家加纳所提出,这个理论引起教育界极大的回响,不只刺激大家思考,甚至引起课程改革。他把人类的心智能力分成七种,并且认为:(1) 每个人都具备所有七项智慧。(2) 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充实和指导,每个人都有能力将此七项智慧发展到一个适当的水准。(3) 智慧通常以复杂的方式统合运作。(4) 每一项智慧里都有多种表现智慧的方法。

      由此可知,我们需要全方位来了解孩子,不要只在一条线或一个点上看;如果只在一条线或一个点上看,有可能我们就看不到他漂亮的一面,看不到他的长处。尤其主日学老师,师生关系密切,老师关怀的层次较高,可达到心灵层次,比较受信赖,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可以协助孩子发掘他们的优势与弱势所在。

      在学校方面,最好还可以配合多元管道的学习,尽量设计多元方式的评量,让孩子们都能够展现他优势的部份,来补强弱势。学校的评量应该要做到这样。例如,我的音乐比较行,老师应该设计一个评量,让我音乐的才能可以发挥;他是运动健将,那他就可以在那一部份来发挥。这是我们可以着力的地方。

      迦纳的多元智慧是指语文智慧、逻辑�数学智慧、空间智慧、肢体�动觉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及内省智慧等七种心智能力。后来又补充一项:自然智慧。由于论述较少,也有人认为,对自然的现象有敏觉能力可能比较无法与环境和学习厘清界限,因此习惯上较常说是七种能力:

    (1) 语文智慧: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的能力。例如演说家、剧作家、编辑和记者等属此种智慧优势者。语文智慧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的人很会讲话,是属于演说型的,有的人讲得不好,可是文笔非常好。不论是写的,或是讲的,它都属于语文智慧。

    (2) 逻辑�数学的智慧:有效地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包括分类、推论告计算等。例如数学家、税务会计、统计学家和科学家、电脑程式员等,属此种智慧优势者。

    (3) 空间智慧: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猎人、向导、艺术家,建筑师等,属此种智慧优势者。

    (4) 肢体�动觉智慧: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这项智慧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如协调、平衡、弹性及速度以及自身感受的、触觉的和由触觉引起的能力。例如演员、运动员、舞者和雕塑家、工匠、机械师者等,属此种智慧优势者。

    (5) 音乐智慧: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例如音乐爱好者、音乐评论家、歌星、作曲家和演奏家等,属此种智慧优势者。

    (6) 人际智慧:觉察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的能力。这包括对脸部表情、声音和动作的敏感性,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如影响一群人,让他们按规定行事)。例如顾问、政治领导等,即属此种智慧优势者。

    (7) 内省的智慧:有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这包括对自己的了解(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的内在情绪、意向、动机、脾气和欲求,以及自律、自知和自尊的能力。例如心理治疗师和宗教领袖等,即属此种智慧优势者。

  9. 多提供好的行为模式让孩子仿效学习,并可善用同侪力量给予孩子协助。

      儿童想获得同伴认可的需要,是他们愿意遵从的强大力量。儿童会学习以同伴认可的方式打扮、谈话和开玩笑等。因此同侪的影响力很大,我们可运用合作学习或同侪指导等方式提供孩子学习机会。  

  10. 运用行为改变技术,以强化良好行为。

      如果我们希望小朋友表现好行为,其中有一种方法就是在他表现好行为以后,能让他享受到愉快的经验,如此方能增强此行为。刚开始最好是能马上得到增强,以后就可以学习延后增强。这部份主日学老师经常在应用。老师常常使用贴纸等代币,带朋友来或会背金句、准时上学等都发贴纸,有的配合季末统计再颁发奖品。在这里,贴纸和奖品都属于增强物。

      我有一位同事说她的孩子,每天的功课一定要拖到十点才能写完,怎么劝都无效。她来请教我,该怎么办。我问她,孩子如果功课写完,通常你都叫他做什么?她说,因为数学不好,功课写完就让他写测验卷。我对她说:「你应该要感谢,这表示你的孩子聪明」。试想,测验卷写错了还要再练习,甚至挨骂,卡通都不能看,当然他要拖到最后一分钟才写完功课,如此就可以免去写测验卷之苦。我建议她试试看,告诉孩子写完功课就可以自由活动,因为是晚上,只要不出去,爱做什么,就做什么。隔天她告诉我,这一招真的有效,其实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找对了增强物。当然,找对增强物,投其所好,才能激发他的动机。

      有一个小朋友,什么奖品他都不要,只希望老师带他去看汽车展示。我们就约定:如果他得十个荣誉章,老师陪他去参观汽车展示,但地点由老师决定;如果得到二十个荣誉章再兑奖,就在许可范围内让他决定时间和地点。日本人也有这样的研究,为了得到更好的报偿,而愿意等待的人,将来成功的机会比较大。  

  11. 供孩子分工的机会,培养合作态度,增进团队共事的能力。

      「团队合作」这个能力据说我们东方人比较薄弱。很多教育改革的先进已经在大声疾呼,将来第三波的教育改革,就是团队分工。民国九十年实施九年一贯的统整课程,要培养的基本能力中有一项就是「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因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

      我们学校今年做花灯,请外面的专家来教。教了以后,我们想,经济一点,不要压力那么大,一个人做一个太麻烦了,让学生分组去做。结果你们猜,分组做的成功了没有?到最后通通拆伙。在现实生活经验中,分工合作是一个不容易、但是却很重要的课题。在教会也是一样,虽然强调团队服事,但是真的要团队服事并不容易,一定要打破很多的小我,不断沟通协调,凝聚共识,才有可能团队共事,这些都需要从小就学习的。

 
五、特殊儿童辅导实务经验分享


(一)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我们常听人家说,那个孩子过动。事实上过动是需要诊断的,不能随便就说孩子过动。而且目前的诊断,虽然有些测验可以由受过训的老师施测,不过,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还是委托医院诊断。因此,使用过动这个名称要谨慎。

  •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学生的身心特质 (可参考诊断标准)

  •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学生的几个常用教学策略

    1. 环境的安排要注意避免分心,让他的座位靠近老师。
    2. 视需要减少作业份量或简化作业内容。
    3. 由于注意力不易持久,教学时间可分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重点。
    4. 可以应用忽视、隔离等技术处理不当行为。
    5. 教学安排时,尽量让他能运用各种学习管道学习,并允许多元评量。
(二) 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种很广泛性的障碍,可能有合并认知能力、语言功能、人际沟通等方面的障碍,以致在社会生活的适应上有显着困难,就是无法跟别人互动,连眼神都无法跟人接触。平常有人比较不爱说话,比较孤僻,我们不可以说他是自闭症。

  • 自闭症的身心特质

    1. 人际关系欠佳,对人没反应。
    2. 鹦鹉式的语言,对文字和语言理解有困难。
    3. 无法与人眼神接触。
    4. 表现固定而有限的行为模式及兴趣。
    5. 自我刺激,如玩手指、手指纠结。
    6. 对外界刺激反应异常。如直视太阳不怕光,喜欢看闪烁的东西。
    7. 零碎的天赋。例如:记忆力特别好或对拼图、音乐方面有特异功能。

     

  • 自闭症的认识与辅导点滴

    1. 由于自闭症无法与人眼神接触,跟他说话时要常提醒他:眼睛看着我。 我们在教自闭症的小孩,都会跟他说:「眼睛看着我,眼睛看着我。」由于他无法跟人目光接触,所以我们常常要提醒他,看着我。教他跟人打招呼时,也强调要看着老师。

    2. 自闭症本来的特质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问话时,要留四、五秒的时间让他反应。

    3. 缺乏自发性的语言,只会像鹦鹉式的仿说。你问:「你叫什么名字?」他也说「你叫什么名字?」教学时就要利用他仿说的特性。通常自闭症的小孩由于他无法跟你互动,他都会过动,会离开座位到处走动。当他离座时,如果我们说:「某某人,赶快坐好。」通常没有用。如果我们说:「我要坐好。」他就会一面跟着说,我要坐好,一面赶快回座坐好。

    4. 有关表现固定的行为模式和兴趣,像「挚爱」的电影情节所看到的,有一个自闭症的小女孩,因为球飞到屋顶上,她就爬到屋顶上要捡球。妈妈也上屋顶要带她下来,孩子看到妈妈就不停尖叫,心理医师在楼下问哥哥,你妈妈今天有什么不一样?哥哥一时想不起,最后他才说,啊,帽子,原来妈妈的帽子方向戴相反了。当妈妈把帽子转过来时,小女孩马上停止尖叫。自闭症小孩有时候很抗拒改变,很固执,玩具放在某个地方,就一定要放在那个地方,不可以随便动,否则会引起他很大的情绪反弹。

    5. 对外界刺激反应异常,有的人会喜欢闻脚的味道。我所教的孩子,他喜欢摸柔软光滑的东西。你如果穿丝袜,或者是衣服的料子比较滑的,他都很喜欢摸,看他摸的样子好像很享受。我们就要把他的手移开,并且告诉他不可以随便摸别人。

    6. 具备零碎的天赋。例如,有人表演,几月几日是星期几,他都知道。天气怎样也知道。听说高雄有一个自闭症小孩,英文和日文都不错,而他的父母并不会这些语言。这孩子只在电视上看到、听到这些语言,就要求妈妈买录音带来听,自己学。有一次市立师院的王大延教授,可以称的上是国内研究自闭症的权威,他听说了,在见到那个自闭症小孩时,随手翻开手上的英文原版书给他念,他都念对了;找会日文的人跟他谈话,也能够对答,至于程度多好,我并不清楚。可见有的自闭儿的确有零碎天赋。有的人是记忆力特别好,有的人是拼图或音乐方面有奇功异能。在欧洲,有心脏科的权威是自闭症者,在美国有自闭症者当画家。另外还有一个美国学者,他本身是自闭症,又研究自闭症,目前在大学教书;但是他上课的时候不容许有声音,听说只要有声音,他的反应就会失常。我也看过一本书,叫做「火星上的人类学家」,他讲到一个教授,他自己是自闭症,他设计一个挤压器供自闭症的孩子使用,因为有些自闭症的小孩子,触觉很敏感。像我有一个学生,只要有人摸他一下,他就会很高兴,笑个不停。后来我请教专家,原来这种人需要重压,重触重压他会很快乐。不过我也担心,如果老师常这样压他,以后他都期待别人压他怎么办。所以我们就改用球来压他,他的情绪就会比较稳定。台大郑信雄教授(?),他对自闭症有一个感觉统合方面的理论,孩子不安静是因为他的神经需要一个安定的力量,他跑一跑,反而就会安定下来。接受特殊教育的小孩,家长通常也会要求孩子功课写完才可以出去玩。可是孩子功课写完都已经天黑了,家长也不可能让他出去玩。后来我们建议,让他先玩再写功课。结果,你猜效果如何?效果奇佳。你以为他玩一玩就累了,不想写功课,其实,他玩一玩,精神安定了,写功课才能够专心,这是我们想像不到的。

    7. 辅导方面,刚才所说注意力不足的、自闭症的,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要发掘他的优势管道,从他的优势管道下手。注意力不足的话,就需要从环境下手,环境不要有太多的刺激。自闭症也是一样,不可能一节四十分都要求他乖乖坐好,我们预先规画几个活动,做好一张一张的卡片,告诉他今天要让他做的四、五样工作。刚开始,我们先替他排次序,一张做完,翻过去,做完,再翻过去。这些都翻完了,就算完成功课,可以允许他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这就是「结构性教学」。稍后,就可以让他自己排上课顺序,看他要先做哪一个。另外,如果要训练刷牙,要分很多步骤,可以先画牙刷,给他一些提醒,这是提供视觉线索。我们学校有一个自闭症学生是听觉优势,广告词都可以背得很好,游戏光碟中的词句也都背得滚瓜烂熟,连声调都学得唯妙唯肖。他们跟着写字注音都没有问题,听写也可以,却无法理解应用。不过即使高功能自闭症在某一部份有过人的地方,一般说来,数学方面学习仍然很困难,因逻辑推理较差,这时就可以采用功能性教学,教他日常生活实际用得着的东西,例如教他如何用钱,从数钱、看标价,到实地去购买等等,要分成很多步细目来教。乘法口诀,他们虽然会背,但也不会应用。

 
回应与讨论

王道仁:鼓励多于责备,合不合乎圣经?

刘老师:

箴言廿三 13-14「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我想圣经这样写,或许有其时代背景,诚如我国传统「不打不成器」的说法。但是在我们的经验中,如何看待被打呢?不久前在报上看到不少人在回想小时候,有的被父母打,有的被老师打,都觉得很可怕,很多人至今仍停留在被打的梦靥当中。可见被打时的不愉快,甚至在幼小的心灵都会烙下伤痕。又,以弗所书 6:4 说不要惹儿女生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如果从字面上看,「不要惹儿女生气」似乎又与「杖打」冲突。因此我会认为这是在强调要管教,不一定要用杖打。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我们要处理,要教导,但不一定要杖打。我从事特教工作,更深刻的感受到孩子都很脆弱,会受不了严苛对待。

王荣德:

他已经尽了力,用杖打不一定有用。如果有危险的话,可能才需要力量立即制止。但制止也不需要杖打。另外一个问题请教,七元智慧中的内省,是怎样的定义?

刘老师:

内省就是比较能够敏觉于自己的行为,这种人比较像宗教家,有些人自我觉察能力比较强,对自己的行为比较会去思考。

王荣德:关于分工合作的训练,可不可以再多说明一些?

刘老师:

个人认为「分工」基本上要牵涉到成员的人格特质、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等很多复杂因素,成员间能力强的可能表现强势,能力弱的可能没信心;有的成员有主见,有的成员没意见,在在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平衡,而使分工的困难度增加。分工真的需要学习,连尊重、关怀都可能是分工必备的基本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
     
1.发展心理学-心理社会理论与实务   郭静晃、吴幸玲译 扬智出版社
2.经营多元智慧-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李平译 远流出版社
3.国民中小学学生行为检核手册         教育部国民教育司编印
4.注意力缺陷及过动学生的认识与教育    台北市立师院特教中心编印

讲师介绍:
台南师范毕、师大夜卫教系毕,曾任主日学校长,现任兴德国小资深教师兼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