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学教育》

| | | | 转寄

相信永恒与爱,以点燃生命的力量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最近越来越喜欢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特别是齐克果「爱」的思想。齐克果认为,人们普遍害怕在判断中犯错,所以不敢太相信人,怕被骗。相较之下,我们似乎不害怕处处提防他人可能带来什么闪失,因为这样感觉至少不会受伤。

但仔细想想,我们似乎对犯错有着「选择性的恐惧」:

1. 我们担心太相信别人以致受骗,会损害我们的能力、自尊和骄傲,让他人觉得我们不够聪明或练达;
2. 但我们却很少因为猜忌别人以致错失机会感到懊悔或愚蠢。

如果我们认为即使最诚实的人都不该相信他,因为他可能欺骗我们;那么即使是最卑鄙的人,我们也可以相信他,因为他的卑鄙可能也只是个表象。

简言之,过度害怕被骗或担心被嘲笑的人,经常放弃「相信的自由」,不敢做自己认为值得的事。相较之下,心中有爱的人坚持「凡事相信」,所以他们总是不放弃「相信的自由」,努力做着他们认为值得的事,这才是真正的「忠于自己」。

同样的,「绝望」的人总觉得未来已无任何亮光,他们不想继续等待,以免浪费宝贵人生。但心中常存有「爱」的人相信「永恒」,他们觉得有无限时间尝试各种「可能性」,以致永远不需要说「结束」或「放弃」!永恒让有「爱」的人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过去」的决裂与伤害无法捆绑他。

他们不在意自己和别人「过去」决裂了多久、伤害了多少,而是「下一个时刻」还能秉持着爱做些什么,来改善当下的关系。只要有「爱」的人将「爱」当成自己终身的责任,即使被爱的人暂时没有回应,「爱」依然「永存」。

就此来看,使人绝望的不是失去爱人或遭逢重大不幸,而是缺少对「永恒」的确信,以致断然放弃尝试「爱」的可能。所以「不要再难过」之类的话不太能安慰绝望中的人;相反地,唯有相信「永恒」的存在,并把「爱」当成自己的终身责任,永不放弃修复决裂或伤害的关系,才能点燃生命的力量。

资料来源:
Kierkegaard, S. A. (2015)。《爱在流行》,林宏涛(译)。台北市:商周出版社。


图片提供/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