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学教育》

| | | | 转寄

从格子松饼想起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在朋友脸书网页看到格子松饼照片,勾起好些童年回忆。

1960年代中期,我们家搬到花莲不久,认识在那里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已经十多年的美籍宣道士纪老师。爸妈和一些亲友跟着她开始学习英文,和查考圣经。

一些节庆,亲友们聚餐时,都会邀纪老师来;而她有时也会请我们吃饭。

那段时期最常去的,就是四姨一家,她那时有四个孩子;比我妈小几岁的大表哥一家,他有两个孩子;二舅家两个大的女儿,以及我们一家。反正大家口语相传,可以去的,到时就出现。

有几次她就是招待我们吃格子松饼,那真是最有趣的。因为那时在偏远的花莲地区,根本没有看过格子饼的烘培炉 (Waffle Iron)。

那是纪老师有次回美国,人家送给她,她再带来台湾。我们不知道格子松饼在美国是非常普通的食物。

纪老师会先准备好面糊,让大家自己动手做。小孩子也可以,每个人仔细量好一杯,均匀的淋在炉面上,然后盖上盖子。

两分钟不是很长的时间。喔!可是对等候成品的人,那真是翘首以待!

纪老师还会煮好一锅浓汤,多半是蔬菜鸡肉咖哩。拿到格子饼的人就舀一大汤匙浓汤在饼上面,热呼呼的吃起来,那香气和美味,让人觉得舌头都要融化了。

纪老师租屋的小厨房和饭厅相连,饭桌上还有水果,零食;人们或是坐在饭厅聊天,或是在厨房做松饼,川流来去。

空间里,弥漫格子饼刚出炉的烘烤香气,人们的欢声笑语,节期的轻松和温馨。小孩子们通常先吃饱,就到饭厅旁那有12席榻榻米的大房间玩耍。

纪老师会摆一些圣经故事的拼图在那里,也是那时罕见的玩艺。我和表手足们读着有插画的儿童圣经故事,拿着那些拼图碎片,七嘴八舌讨论应该是属于哪个故事的。

厚纸版拼图是美国制造的。牧羊人围绕着马槽的圣婴,耶稣的五饼二鱼喂饱许多人,客西马尼园耶稣深夜的祷告,复活节清晨的空坟墓,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和蛇说话,挪亚开着方舟的门,让许多动物进去;亚伯拉罕献以撒,旁边的树丛里有只羊羔;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过水面分开的红海,大卫和巨人歌利亚,约拿被大鱼吞吃。

中文儿童圣经故事可能是香港印刷的,在那时也算是精美的版本。那些人名和地名,都是我们陌生的,但内容很有趣,就当作是童话故事一样的读,没有特别去追究其中意义。

也许那时孩子的玩具不多,即使拼了多次,我们还是玩的很有兴致。拼图的碎片是堆在一起,所以我们也会分组比赛,看谁可以把手上的拼图最先拼完整。

通常聚会最后,就是撒糖果。孩子们在房间一头排成一排,阿姨会一次又一次,把森永牛奶糖粒加入纪老师分享的珍贵Hersheys巧克力糖,往另一头撒过去。我们齐声欢呼,飞奔去捡拾,不在乎捡到多少,而是那种欢乐的气氛,想来也让大人受感染。

那时,我们觉得纪老师有好些我们没有的东西,她好富足。长大之后,才知道,其实身为宣道士,她没有什么物质享受。

从美国,支持她的朋友或是教会,每次寄来什么包裹,如果可以分享的,她都和人分享了。

如同她有次叙说,自己很爱吃冰淇淋。那时花莲一般人还是买不起冰箱的,她当然也没有。

爱吃冰淇淋,偶尔就会买材料,牛奶,糖等,拿去一家食品店,可以代做,放在保温瓶里带回来。

有一次,刚做好一整瓶。回家不久,几个宣道士刚好从台东,路过花莲,要回西部;顺道来探望她。她当然分享,可是担心不够,因为只是两杯多一点的份量而已。

她后来说,奇怪!那么一个小小保温瓶,她就是一直挖,一直挖,包括她在内,每个人都得到一大杯,到最后,居然还剩下一点。

大家当然很开心。对那时在台湾,很少有这样享受的宣道士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欢聚。

这些来自欧美国家的宣道士们,因着主耶稣的爱激动他们,飘洋过海,来到那时尚在开发的台湾,生活环境远比他们居住的地方落后;但是他们一待,就是数年,数十年。

神的真理,化成一个肉眼可见的人,来到世上,就是耶稣基督。第一世纪中期,人们认出耶稣基督的门徒,只因为他们跟随过他。然后门徒们被称为「基督徒」,意思就是「小基督」,或是「基督的化身」。

对年幼的我而言,为什么人需要恩典的福音?罪得赦免是什么意思?我还不知道。但是,有一位创造宇宙万物的神,他爱所有人类;他的爱,透过纪老师的行动,让我实际体会:她,和那些在我童年生活中来去的宣道士们,就是基督生命的显现。

基督按神的旨意,为着人类,成为贫穷,好让人能经历神的富足。

回想,当年在纪老师住处,亲友们来去,她从来搞不清会有多少人来用餐;但不管她准备多少食物,都有足裕,让我们欢喜的做出一块又一块格子松饼,浇上热呼呼的浓汤,享受一个简单却美好的「盛筵」。


[拍摄于2009年,当年纪老师八十六岁。]


[难以相信我的表哥存有这照片,左边是我四阿姨和最幼女儿, 右边是我母亲,可能摄于19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