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学教育》

| | | | 转寄

皎洁明月,灿烂千阳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追风筝的孩子》作者胡赛尼在一次受访时说道:「身为作者,我认为故事比什么都重要。我坐下来写作,脑中从没有什么宏伟的想法。对我来说,总是从一些很个人、很贴身,有关人与人的连系作为开始,再由此发展…」胡赛尼的第二部作品《灿烂千阳》,再次反映出他的这种写作宗旨。

《追风筝的孩子》以两名男孩的情谊为经纬,述说了一则赎偿 (redemption) 的故事;《灿烂千阳》则以两名女子的沧桑为主轴,前后横跨三十余年,刻画了一出牺牲的故事。小说分成四部。第一部是富商的私生女玛黎安与母亲、与生父的纠葛为始,以被迫嫁给穷凶恶极的鞋商拉席德为终。第二部是另一女主角莱拉的故事。原本和乐融融的家庭,却被战争撕裂,使得笑声爽朗的母亲,因着儿子参战久去不回,成了蓬头垢面,好像患了痴呆症的病人。最后,因着命运的捉弄,莱拉成了拉席德的二房。第三部就是两个女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如何由敌化友,发展出姐妹般的情谊,并且不惜为对方牺牲一切的故事。第四部则以重回喀布尔,重新开始一个新家庭作为结束。

这本书的内容与情节,对中文读者而言,恐怕不会像《追风筝的孩子》令人「惊艳」,因为其中的社会背景、传统,以及政治风暴与中国近代史极其相似。书中的阿富汗也是封建、大男人主义的社会。玛黎安十五岁就嫁给大他几十岁的男人,无异于华人社会里的童养媳。塔利班政权的整肃运动与破坏传统的行径,与文革的红卫兵同出一辙。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会浮现出中文作品的类似场景。作者胡赛尼笔下的拉席德,简直就是李昂的《杀夫》中那个屠夫的阿富汗版本,甚至有些情节的发展也与《杀夫》一样。书中有一章描述女人在塔利班政权下的医院生产,活脱脱就是余华的《活着》里的人物在文革中去医院的那一幕。而两名女子历经的时移事往,政权递嬗,也不由得令人想起李碧华的《霸王别姬》两名男子身经清末、民国、文革的剧烈变迁。

或许是因为涵盖漫长历史时空,《灿烂千阳》在内容的剪裁间或会顾此失彼,出现有些重要桥段草草带过,有些细节却无谓罗嗦的「不均」现象。例如,第一部过于着墨玛黎安与父亲的关系,到了她嫁给拉席德,连续流产多次,只用几页交代。这是后续情节发展的关键,却过于轻描淡写。玛黎安的母亲自尽,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显得是为了故事发展刻意嵌进去的情节。小说的故事主干在于玛黎安与莱拉,所以重头戏在第二、三部是理所当然,只是相较之下――尤其作者第三部的尾声部分写得相当精彩――第四部就有些尾大不掉、画蛇添足之憾。九一一事件、联军攻打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垮台,都蜻蜓点水带过,给人急就章或是草率的感觉。

我个人觉得,书中写得最好的是第二部。莱拉的两个哥哥参加游击队,与苏联军队作战久久不归,在第一部以爽朗的笑声出现的莱拉的妈妈,因为思子心切,变得失魂落魄,什么也不管。知道儿子阵亡的消息之后,更是自暴自弃,家里的差事都落在莱拉身上。有一天,莱拉做完家事,躺在妈妈身边,又听她絮絮讲她两个儿子:

莱拉躺在那里听,一心盼望妈咪能注意到她,莱拉,没变成烈士的她,活生生地躺在妈咪身边,拥有未来,也拥有希望。但是,莱拉知道,她的未来永远比不上她哥哥的过去…..妈咪是他们生命博物馆的馆长,而她,莱拉,只是个参观的访客。

在第二部,胡赛尼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阿富汗的日常生活。莱拉与青梅竹马去看电影的场景与对话,或是莱拉的父亲带着他们两人去观赏巴米扬的大佛,都是极为动人深刻的片段,尤其是后者,胡赛尼下笔优美,端的是一首阿富汗的田园之歌。胡赛尼刻意将这次的远足安排在日后被塔利班炸毁的大佛,但是却毫不造作,应归功于作者对自然风景与古迹的细致描绘,而没有抽象的八股口号。胡赛尼的叙述越具体,文字的张力就更大,更震撼。当莱拉的好朋友吉娣被炸弹炸死,胡赛尼形容她的母亲「在女儿遇害的那条街上跑来跑去,歇斯底里地尖叫,拿一条围裙拣拾女儿的残骸」,把战争的残酷与受害者的无辜描绘得触目惊心。反之,一些冗长的心理独白,反而拖累书的节奏,削弱了故事的力度。我想这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作者「全知观点」的运用。胡赛尼以第三人称叙述,特别是描述人物的心境,不小心会流于累赘的呢喃。当他运用书中的人物以对话、动作交代情节,反而更见生动、深刻。

故事中有些情节,特别是第三部,过于夸张渲染,犹如看一出八点档电视连续剧。相形之下,胡赛尼笔下的塔利班,没有暴民式的喧嚣怒骂。我们在法庭那一幕看到的是温文儒雅,笃信伊斯兰教的神学士,并且对受审讯的人深表同情。赴刑场的囚车上,那名持枪的神学士,并没有红卫兵式的残酷蛮横,反而是个体谅人、怀念父亲的大男孩。然而,正是这些温和友好像邻居的神学士,为着狂热的宗教理念,建立了一个严苛压制的政权。邪恶,不总是以青面獠牙、豺狼虎豹的面貌呈现在人面前。( 所以,第一部的拉席德是个丑角化的刻板「坏人」)。当年一名英国女记者,在塔利班政权下的阿富汗偷拍行刑场面,就像胡赛尼所描述的一样,是在原先举行足球赛的运动场公开处决,一如当年的罗马竞技场。《追风筝的孩子》改编的电影,非常逼真地捕捉了令人发指的场面:当「不良妇女」在场中公开被乱石打死,看台上的观众像赢球了一样起立大声欢呼。但是胡赛尼在《灿烂千阳》始终没有夸张地拉长镜头,观照那个混乱熙攘的场面,焦距却一直放在受刑人,对周遭的情景只字不提,因此没有煽色腥 (sensation),却营造出更动人心弦的生命终结画面,对活在礼教、传统压制下的女子,作出最悲凉的刻划与记述,也间接发出最深沉的抗议。第三部的结尾力道万钧,可以说是全书写得最精彩的几处之一,所以尾随之后的第四部,固然对喜欢故事有个正式结局的读者有个交代,但是在文字与感情的力道上,就薄弱许多,有些狗尾续貂之憾。

《灿烂千阳》这个小说题目灵感来自一位十七世纪波斯诗人对喀布尔的形容:

数不尽照耀她屋顶的皎洁明月
数不尽隐身她墙后的灿烂千阳

这本小说有些顾此失彼与夸张渲染的瑕疵,但是有个最主要的「瑜」,就是作者会说故事的功力。其中容或有些情节过于煽情,犹如出自于通俗爱情连续剧,但最终因着作者把故事说得引人入胜,让读者看见,在这个明月与千阳依然照耀的阿富汗古城,上演着与我们的过往、与四周人事回响的哀喜悲欢,并且知道,如故事中的莱拉所说,是身边那些爱我们的人,宛如灿烂千阳,恒久照耀在你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