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与生活》

| | | | 转寄

从索讨到接受赐与的夏娃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夏娃与丈夫亚当被逐出伊甸园,该是她的人生最大的打击和损失。她离开伊甸园以后的心情和生活如何,我们不易得知。但可确定的是,她生儿养女,并活了很长的岁数,她成了一个母亲。

 夏娃生第一个孩子,给他取名叫该隐。她解释命名的原因是:「藉由主的帮忙,我生了一个男人。」(英文译本)该隐的意思是「得、拥有」,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心境,以及灵性真相。

 她刚失去好处与祝福;美丽的伊甸园可远观而不可入,与丈夫之间天真纯洁的互信关系也一去不复返,转成羞耻与不信赖。摆在面前的是蛇的仇恨尾随在后,以及生产的苦楚将伴随怀孕的喜乐临到。

 除了丈夫还在,她失去太多了。如今得到一个儿子,是她最能抓住放在手中的真实感受。

■ 一再失去的悲剧

 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初期,灵性似乎没有太大的悔改更新。她为头胎儿子的命名,可见端倪,她的心态是:「上帝做他该做的,我做我该做的」。上帝帮了我一些忙,但我(I)也凭藉自己生了一个男人。

 只是没料到,这个男人日后竟然带给她的家庭莫大的灾难―杀了她的另一个宝贝儿子。夏娃得到一个勇猛的男儿,代价是失去一个敬虔且善体人意的男孩。

 夏娃前半生想要得到的东西何其多: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如上帝一般、眼睛明亮、享受花园的好处与荣耀,还要生一个男人。但她失去的又何其多:生命树的果子、与上帝相像、眼见羞耻、离开花园圣殿,还失去两个儿子。

 该隐杀了亚伯,悲剧发生后的夏娃其心情可以想见极惊惧、伤痛。再加上该隐被上帝驱逐,离开父母和家乡,夏娃的感受应该是:虚空的虚空,一无所有。

■ 抓不住的哀伤

 夏娃原来想要抓住一切,却失落得精光空无。我们虽没读到她发出忏悔的祷告,但当过父母的人都能听得出,她内心必有的哀伤与哭嚎。

 日后,该隐如果还记得带他的子孙回来探视这个老母亲,那些回来的儿孙们,灵性与品格看来更令人失望:在他们的文明成就中没有上帝的影子,在他们建立的城堡中深藏着对别人的防备、不信任与惶恐。这些人实在难以给她更多指望和欢乐。

 夏娃这个母亲,经历了个人灵性深处的悖逆与挫败,又亲见后代的邪荡和凶暴,还握住什么?当扭曲的锁链把整个该隐家族,捆锁得看不到人性的天真和纯洁,夏娃抬头望天才看见:上帝是唯一盼望的所在―她又怀孕了。这回虽然仍有生产的苦楚,却也有新生命的喜乐与盼望。

■ 一切都是上帝做的

 夏娃生下塞特,她解释说,「上帝另给我一个儿子」。我,不再是主格(I)―强调主体、主权、自主的我;而是一个受格(me)―接受者、没办法再靠自己去得、无法再主张自己的我。她所能得到的,是接受的、是设定的,是他者的赐与。

 夏娃第三度给孩子命名,由要和得,转成接受赐与。这意味她为自己的灵性转折,做了一个诚实的注脚。

 她认清只有那位跟她立约的耶和华,是掌管一切、赏赐一切的上帝。她需要回到受造第一天起初的地位:接受而非索讨,顺服而不要跨越界线。不是「上帝做他该做的」,而是承认一切都是上帝做的。

■ 后代学会倚靠上帝

 夏娃灵性的转折,给整个家族带来更新与属灵的健康:她的孙子是以挪士,意思是「软弱的人」。只有人认识到自己是软弱的,才会藉着祷告呼求去倚靠上帝。

 以挪士取代了会献祭的亚伯,成为一个会祷告的祭司。他的后代有以诺、挪亚、大卫和耶稣,都是会祷告、会倚靠上帝的人。夏娃灵性的转折,带来深远的影响力。

 我们的灵性历程也会重复夏娃的经验:奋力要抓住一切的好处,却跨越了顺服神的边界。我们为自己盖了一个小庙,里面供奉着上帝――我们藉助神的力量却也在利用神,为自己创造福祉。

 直到有一天,我们认出来,他是创造主,永恒的他者,我只是受造者。他是我生命中的主格(I),我是受格(me)。除了接受赐与,剩下的就只有顺服,这才开始经验到灵命的转折。当我们承认自己是弱者,向上帝谦卑地祷告呼求,就是这个转折发生时最重要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