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论坛》

| | | | 转寄

赶快找回周日和日夜的区隔性吧!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无论是不是基督徒,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上帝创造天地的故事:上帝从第一到第六天创造了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并且依照他自己的形象造了男人和女人。到第七天,上帝因完成了他创造的工作就歇了工,并赐福那一天为特别的日子,因为他希望人们在那一天可以歇工休息,敬拜他。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达,各类能源的大量开发,人类不仅打破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规律,周日也经常难得休息。人们之所以开始从事夜间工作的原因相当多,但「市场需要」总是不会被忽略的一项,报业记者晚间要赶制新闻,以便自家报社早晨出刊的报纸能够抢得独家;各种网路程式业者之所以拼命加班研发新软体,无非也是希望自己公司的产品能够因为创新而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也就是因为夜间工作的劳动人口日渐增加,使得包括便利商店、速食业者、信用卡客服人员在内的服务业,也就找到了白天之外的另一片商机。

如果被问到:晚上工作对健康好吗?每天加班对家庭生活会影响吗?假日缺乏休息不会令人心声疲倦吗?相信多数人都不会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既然日夜颠倒、没有假日的生活大家都不喜欢,为何不见此一趋势有削减的现象?相反地,反倒变本加厉地持续延烧?

德国社会学家J. Habermas提到,人类的生活世界原本是强调面对面的互动关系,着重个别意见的表达和差异性。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过度发展,强调竞争力的市场效益和管理效率的科体体制不仅蓬勃发展,还渗透到上述强调人际互动与自主性的生活世界,亦即产生「生活世界被工具理性殖民化」的现象。如此一来,人们的独特需要和主观感受不再被倾听,整个社会就像一个管理机器般运作着,每一个人都像当中的小齿轮只能无奈地跟随着大齿轮运转。

究竟这个庞大的市场和管理机器是谁造出来的呢?不是人们透过互动协商,逐渐构筑出来的吗?换言之,大机器也是由诸多小齿轮所串连而成。但为何会出现无法收拾的局面呢?在我看来,无非还是圣经里面提到的老问题:「虚荣!」

以学术界为例,其实每个学者或学术单位的能力和可运用时间都有一定限度,但为何大家还是喜欢将所有的研究资源一把抓?市场上每个商家能够照顾的顾客人数也有它的限度,但为何总是希望市场上所有的消费群体都集中在自家店里来消费?归根就底,理由无他,无非是多数人喜欢那种财富、权力、声望大量集中在自己身上的感受,因为那可以让自己在与他人比较后觉得有优越感。

尤有甚者,有些商人为了抢得商机,还要求他们的员工二十四小时不是前述没日没夜地超时工作、剥削研究生或劳工的休息日,就是粗制滥造浪费研究经费,或降低服务品质而已。

我经常在想,难道大家不能「共享」或「分享」这块大饼吗?一个研究者不要接所有的研究案,而是将它平分给其他学者一起做;一家厂商不要垄断所有的消费者,让其他商家也有生意接;大家都说好晚上不加班,让老板和员工都能回家过家庭生活,早点休息,放慢生产和研发的速度。

「不行!当然不行!,因为在这个强调竞争力的时代,谁先松手,谁就可能面临关门大吉的命运!」或许有很多人会这样呐喊!!

确实,我自己也面临这样的挣扎。以前我总是尽量不接周日的演讲或其他社会服务,因为我希望保有周日休息的时光和完整的信仰生活;但这样的结果,也让我失去与某些单位建立关系、连结研究资源的机会。于是,我开始破例接了几次周日的演讲或社大讲师培训,结果不但丧失了假日休息的时光,连到教会的信仰生活都受到相当的影响。连带地,身体和心理健康也出现一些警讯。

就在这个时刻,我开始想起上帝创造万物以及人类的旨意,我真的发现上帝期望人类一周工作六天,第七天休息真的是有它的必要性。无论从身体、心理还是灵性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甚至我还认为,上帝创造日夜的机制,也是希望人类是善用、享受他所创造的美丽世界,而不是反过来牺牲自己的健康来当物质生活的奴隶。

于是,我又开始提醒自己:周日尽量不要接外务、晚上十点半以前就寝。或许这么做真的会让我的社会资源减少,学术着作发表速度变得迟缓,但仔细想想,如果要赔上身体心理健康以及家庭和信仰生活,才能换得快几年的研究着作或升等「虚荣」,我相信「走上帝的路」还是最有智慧的选择。也希望以此和现在没有周末和日夜区隔的读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