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論壇》

| | | | 轉寄

自我實踐與社會責任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失業,過去通常是發生在,沒有一技之長,年齡稍長,健康不佳,體力不足的人身上。然而,在台北市目前最大的失業人口群聚,卻集中在20-29歲技術、體能兼備的青年人上。

北市府勞工局近日指出,北市民眾失業率以20至29歲最高,其中20至24歲更是平均每10人就有一人失業。針對這個奇怪現象,雖然可以解釋為,現代人書讀很高,多是大學畢業,並繼續向上攻讀碩博士,以致於20至29歲還是學生。但仔細調查卻發現其中一大群是,有恃家中經濟能力許可,遲遲不願就業的年輕男女。如何說服該年齡層中眾多宅男、宅女跨出家門就業,已是各個就業服務中心的一大難題。

至於過去幾年常出現的「中年失業危機」,實際上統計資料顯示,45至55歲中高齡民眾失業率甚低,只有2.5%,遠低於北市整體總失業率3.7%。

「失業族群年輕化!」這是個相當嚴重的課題,誠實地反應出,過去二十年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因此造就出一群有專業能力、有強健體力、卻不事生產的年輕族群。北市就業服務中心則公開表明,年輕族群失業率逐年升高,原因與家庭生活及個人價值觀脫不了關係。

說起來,「失業族群年輕化!」這個標題下得不太正確。因為他們不是「失業」族群,而是「不願意就業」的族群。這群不願意就業的族群,年齡層不限於20至29歲,30歲到60歲都有這樣的人。他們共同的特徵是,認為目前的工作,無法滿足「自我實現」,所以不願為五斗米折腰。

這現象有點像知名繪本《田鼠阿佛》,所有的老鼠都忙著為冬天收集食糧,只有阿佛閒懶地不工作,在那裡成日發呆、享受日光浴。每隻老鼠都很火大,但阿佛不羞慚地表明自己是在為大家收集「陽光」、「 顏色」和「字」,等到寂寥灰暗的冬天來到,他們必然能體會到它的存在價值。

在過去貧窮的環境下,絕對不可能有這種價值觀存在,阿佛這種個體,一定是第一個餓死。但現今富裕的社會裡,田鼠阿佛不工作的行為,也被接納算為某種「工作型態」,甚至被歌頌讚賞。當然,類似田鼠阿佛這等重視自我實現、不願就業的人,生存所需的五斗米,就得靠其他老鼠,也就是雙親、家人,努力辛苦工作來維持供應。

社會富裕才能給予這種不工作是「另類工作觀」的肯定,過去這二十年的教育體制,也無意中促成了集體不就業的現象風行。那是因為,為了矯正過去只談「成全大我、犧牲小我」,對個體意義予以全盤抹殺的弊病,後來的教育內涵多重視孩童的「自我價值」建立。

師長們教導著孩子訂立「自我理想」,幫助思考所有關於自我的一切,引導他們自問「我是個怎樣的人?」接著助其「自我反省」、「自我努力」,計畫自己的未來,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能力,朝向實現「自我理想」目標邁進。甚至,對於人生挫敗,也培養其擁有「自我接受」的能力。

對於下一代的自我價值觀建立,可以說是獲得全面性地成功。這種教育內涵也沒有錯誤,錯誤在於疏漏給予孩子們「團體」觀念,協助「責任感」的建立,讓其擁有「在別人的事上,看見自己責任」的認知。

教育失衡,以致於「自我實現」成了這些人一生至高的奉行。於是,他們可以忍心無視自己雙親年邁還得辛苦工作繼續養活他們,甚至自私地認定這些親人們有義務供應自己滿足「自我實現」,天真地忘卻別人也有各自的「自我實現」得完成。

「自我實現」很重要,但「對他人的責任」也很重要。因為每個個體是人類中的一份子。人絕不是孤立的自我,而是活在與他人、與自然、與社會、與教會、與基督、與上帝等種種的關係脈絡中。

其中,人與上帝的關係又是所有關係中最徹底的、最根本的。當人們把上帝劃出關係脈絡網,自然會造成價值觀錯亂的問題。就像,有些人把其他人當作上帝,看不見上帝創造他們,有其特殊的個體意義得實現,終其一生只懂得一逕地去滿足那些「假上帝」的需求。有些人則是反過來,把自己當上帝,他們要求別人來滿足自己的自我實現,完全沒有認知與意識自己對他人也有一些應盡的責任。

如何修正教育內涵,自我實踐與社會責任並重,讓下一代可以成為「負責任的自我實現」個體,實在是刻不容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