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士和法利賽人的七禍 23:13-36
○ 路 11:37-52
1.關掉天國的門,讓自己和別人都無法進去。 23:13
●「假冒為善」:原文為「演戲者」、「演員」。
●「有禍了」:也可以翻譯為「哀哉」。
◎這裡是表達文士和法利賽人的教訓讓自己和別人都無法進入天國。
2.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做很長的禱告。 23:14
◎可靠的古抄本都沒有 23:14 。
●「侵吞寡婦的家產」:文士多來自貧窮家庭,而他們的工作是沒有薪
酬的,然而猶太人喜歡款待他們,認為款待文
士是敬虔的舉動。而耶穌這裡的指責是針對文
士濫用這權利,剝削敬虔寡婦的家產。
3.走遍各地領人入教,卻讓這人成為地獄之子。 23:15
●「勾引」:原文是「歸依者」、「改信者」,指改信猶太教的外邦人
。
●「勾引一個人入教」:直譯是「使一個人成為改信者」。意思是指帶
領人進入猶太教成為法利賽教派。
◎帶領人入教本沒有不好,但法利賽人的教訓其實是引入地獄的,結果
一件好事:「外國人入猶太教」反倒因為外國人的加倍熱心導致他們
更是成為地獄之子。這其實也是許多異端教會的狀況,令人感覺無奈
。
4.法利賽人說「指著殿起誓的,這算不得甚麼;指著殿中金子起誓的,他
就該謹守」,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誤觀念。 23:16-22
●「謹守」:原文是「欠債」,意思是「負有履行的義務」。
●「無知」:就是 太 5:22 的「魔利」,是「愚昧人」的意思
。
◎當時的猶太人習慣用發誓來增加自己話語的可信度,但卻在發誓的公
式上大做文章,這裡就是一些例子。這裡耶穌重點不是批判發誓的心
態問題,而是這些公式顯示法利賽人的教導實在是本末倒置。
◎當時的猶太人認為指著天起誓沒有約束力。
5.遵守律法的枝微末節,更重要的公義、憐憫、信實等等,反倒不去做。
23:23-24
●「蠓蟲」:原文是指蚊蚋一類的細小昆蟲。這些生物和駱駝都是被
猶太人視為禮儀上不潔之動物。
◎香料也記得要奉獻十分之一,真是夠仔細的了,但是其他公義、憐憫
等更重要的事情反倒不去做,這的確是捨本逐末了。
6.注重外表的潔淨,卻不注重更重要的內在潔淨。 23:25-26
●「勒索」:賺取不義之財的計謀。
●「放蕩」:放縱的慾望。
7.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23:27-28
●「墳墓」:原文指的是路邊或田野窮人的墳墓,有別於富人於岩石中
鑿出來的墳墓。
◎「粉飾的墳墓」:逾越節前的一個月,人們會將耶路撒冷旁的墳墓用
灰石灑成白色的,為的是避免朝聖客碰上墳墓而遭
玷污。( 民 19:16 )。
◎這兩禍都是指責法利賽人重視外表的儀式,卻忽略內在的聖潔。我們
自己的信仰是否也會太過重視外顯的量(參加多少聚會,禱告多久..
...),卻沒有考慮到內在的質?
8.秉承祖宗作法,殺害、逼迫先知、義人,必難逃審判。 23:29-36
●「去充滿你們祖宗的惡貫罷」:意即「由你們去成全由你們祖宗開始
的惡行吧」。
●「亞伯....撒迦利亞的血」:亞伯的死記在 創 4:8-10 ,這是希伯
來聖經的第一卷。撒迦利亞的死記載在
代下 24:20-22 ,這卷書是希伯來
聖經的最後一卷(排列方式與一般通用
的聖經不同)。意思就是舊約中所有義
人的血。
●「巴拉加」:歷代志下是「耶何耶大」。可能的原因是抄本問題,或
巴拉加是耶何耶大的別名,或巴拉加是耶何耶大的兒子
,而撒迦利亞是耶何耶大的孫子(希伯來文的「父親」
可指「先祖」)。
◎在猶太人的觀念中,父子關係常常是連觀念與作法都一起繼承的,耶
穌用當時風行的修造義人之墓的行為,來諷刺當時代的人是殺害先知
的人的後代(也繼承同樣的作風),暗示他們也想殺害耶穌。而耶穌
被該世代的猶太人殺害,正是猶太人殺害先知與義人行為的高潮,以
致上帝要把這些義人被殺的罪惡全部歸到那個世代,一起算猶太人殺
先知的總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