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參、有關末日的講論( 24:1-25:46 )
☆這是馬太福音的第五篇講章,也是最後一篇講章。
一、末日來到前一般性的發展( 24:1-14 )
○ 可 13:1-13 路 21:5-19
(一)耶穌走出聖殿時,預言聖殿將被拆毀。 24:1-2
◎大希律執政第十五年(西元前20或19年)開始整建聖殿,把聖殿的基
礎擴大一倍,這項整建工程一直到西元六十四年才完工,但是過了七
年,也就是西元七十年就被毀了。當時聖殿長廊的大柱子都是由白色
的大理石製成,高達四十英尺,而奉獻之物,最有名的是由金子製成
的大葡萄樹,每一株都有一人高。
◎這個預言應驗於西元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毀。是由羅馬提多將軍領軍進
城,夷平聖殿。
(二)門徒詢問預言發生的時間與末日的預兆。 24:3
●「降臨」:「顯現」、「臨在」,蒲草文獻常用來指「皇帝的駕臨」
。
●「世界」:「世代」。
●「末了」:可譯作「結束」或「高峰」。
(三)耶穌要門徒謹慎,並且陳明會有許多自稱基督的人來迷惑許多人,多處有
戰爭、飢荒與地震發生,這是災難的起頭而非真正的末日災難本身。 24:4-8
●「迷惑」:「帶領走錯了路」。
●「總不要驚慌」:直譯是「要注意不要驚慌」。
●「災難」:原文是「生產之劇痛」。這個詞在耶穌時代成為一種專有名
詞,特指引入彌賽亞時代的一些災難,選民必須忍耐這種災
難。
◎當時人們通常認為戰亂、天災就是末日來臨的先兆(其實今日許多基督
徒仍然有類似的看法),但耶穌這裡是要說,戰亂、天災與末日略有相
關,但並不是末日將臨的先兆。
(四)在「引入彌賽亞國度的患難時期」中門徒要被人陷害、殺害,被萬民恨惡
,許多人會跌倒,彼此陷害,並有假先知出來迷惑眾人。 24:9-11
●「萬民」:原文是「萬國」。
●「那時」:指的是「生產之難」。亦即耶穌表達真正的「生產之難」中
,門徒將會遭遇患難,並且有許多假先知興起。
◎這裡明說基督徒受苦難才是末日災難的主要表徵,我們是否準備受苦
呢?
(五)因為不法的事情增加,許多人的愛心漸漸冷淡,但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在末日來到前,天國的福音會先傳遍天下。 24:12-14
●「纔漸漸冷淡」:原意是「呼吸冷風而變冷,而且繼續冷下去」。
●「天下」:「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
◎目前的確發生許多不法的事情(未來也應該會繼續發生),我們是否開
始明哲保身起來了?是否讓我們的愛心漸漸冷淡了?我們還忍耐堅持我
們的信仰與愛心嗎?說是很容易,但是實際上受過傷、吃過虧之後,要
保持原有的愛心是很困難的....,求上帝幫助我們能保有起初的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