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15章1節 到 15章20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四、爭論潔淨的問題  15:1-20可 7:1-23 
    (一)有法利賽人和文士由耶路撒冷來見耶穌,質疑耶穌的門徒不洗手干犯傳統。 15:1-2 
          ●「法利賽人」:SG 5330,字義是「分離者」,當代法利賽人的人數大約有六千,散佈在整
                          個巴勒斯坦。他們是會堂裡的教師,人們心目中的宗教楷模,自命是律法的
                          護衛者,監管人們正確的遵行律法。他們認為傳統上對律法的解釋和規條,
                          具有實質上和聖經同等的權威。
          ●「文士」:SG 1122,「律法專家」、「律法學者」。文士研讀、解釋並教導律法。大部分
                      的文士都是法利賽人,反之則不一定。
          ●「犯」古人:SG 3845,「觸犯」、「逾越」。
          ●「遺傳」:SG 3862,「傳統」,此處指的是「口述的傳統」,這種「口述傳統」是指對摩
                      西律法的一種口頭解釋,西元第二世紀末有人把這些口述傳統編輯成「米示拿」
                      (Mishna)。對於法利賽人而言,這些口述傳統的約束力跟摩西律法相當。
          ◎耶路撒冷是宗教中心,法利賽人和文士的總部也在那裡,難免有首都情節,派來的人也可能
            具有半官方的身分。他們應該是注意到耶穌在加利利地區的影響力,或者是加利利的法利賽
            人往上報告 12:1-14 ,因此派人來了解狀況。如果不是耶穌夠有影響力,他們一般不會特
            別派人去加利利地區。           
          ◎雖然看起來法利賽人是指責門徒的錯誤,但實際上他們是指責耶穌必須為門徒的思想和行為
            上的錯謬負責。
          ◎飯前洗手應該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但是這些法利賽人其實關注的不是清潔與衛生的事情,而
            是關注「宗教禮儀」的問題。我們會不會也常常陷入這種迷思中?「在乎聚會的禮儀勝過聚
            會的收穫」?「在乎禁食的禮儀勝過傷痛的心」?
          ◎「口述的傳統」是人們制定的規定,用來幫助人遵守律法。就像我們現在各種「信條」、「
            法規」、「問答」一類的文件。這些文件不是不好,不過並不是聖經,我們還是得謹慎不可
            過分看重這些信仰文件超過聖經(神的誡命)本身。

    (二)耶穌反問對手為什麼因為傳統干犯上帝的誡命,並以孝敬父母之例為證。 15:3-6 
          ●「遺傳」:SG 3862,「傳統」,此處指的是「口述的傳統」,這種「口述傳統」是指對摩
                      西律法的一種口頭解釋,西元第二世紀末有人把這些口述傳統編輯成「米示拿」
                      (Mishna)。對於法利賽人而言,這些口述傳統的約束力跟摩西律法相當。
          ●「犯」:SG 3845,「觸犯」、「逾越」。
          ●神的「誡命」:SG 1785,「命令」、「舊約律法」。
          ●「孝敬」父母:SG 5091,「尊崇」、「敬重」。
          ●「咒罵」:SG 2551,「咒詛」、「侮辱」。
          ●「供獻」:SG 1435,「禮物」、「禮品」,特別用來指給上帝的「祭物」、「獻品」。
          ●「廢了」:SG 208,「廢掉」,聖經中出現於 太 15:6  可 7:13  加 3:17 。
          ◎這裡耶穌舉的例子是當兒子跟父母說:「我應該給你的奉養,已經獻給神了」。法利賽人與
            文士就認為這兒子給父母的奉養已經不能再做俗的用途,而且這個誓言不能反悔,因此兒子
            就不應該奉養父母了。
          ◎其實,法利賽人堅守的這個傳統,不是沒有聖經根據的,依照舊約 民 30:1-2 ,向耶和華
            發誓或許願是不能反悔的。但是孝敬父母是十誡的第五誡,兩段聖經哪一段優先,應該是很
            清楚的。這也說明了單單斷章取義的擷取聖經的命令要人遵守,並不一定就是「守上帝的誡
            命」,好好的瞭解聖經的意義,謹慎的作倫理抉擇,才是成熟基督徒應有的行為。可以注意
            的是,後來拉比的條例允許人為了孝敬父母的緣故取消獻物給神的誓言,不知是否受耶穌言
            論的影響。

    (三)耶穌用以賽亞的話來指責法利賽人只用嘴唇尊敬神,把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訓人,即使是敬拜
          上帝也是徒勞無功。  15:7-9 
          ●「假冒為善的人」:SG 5273,,「演戲者」、「演員」、「偽裝者」。希臘演員會帶着面
 							  具演戲,因演衍生出「冒充者」的意思。
          ●預言是「不錯的」:SG 2573,「正確地」、「合宜地」。
          ●「遠離」:SG 4206+SG 568,「遠遠地躲避」。
          ●「枉然」:SG 3155,「徒勞」、「沒有結果」,聖經中僅出現於 太 15:9  可 7:7 。
          ◎耶穌在所引用的經文是七十士譯本的 賽 29:13 。
          ◎「把人的吩咐當成真理教導人」導致「拜上帝也是徒勞」。我們是不是也有這種危機?到底
            我們所信的是「上帝的真理」還是「人的吩咐」?認真的思考自己的信仰,是很重要的一件
            事。人在敬虔的理由下,也會有搶奪上帝地位的試探,把自己的看法當成是上帝的命令要其
            人遵守,然後就讓整個信仰變成扭曲的重擔。

    (四)耶穌要眾人明白「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才能污穢人」。 15:10-11 
          ●「污穢」人:SG 2840,直譯是「使....凡俗」,意思是「使人沾染禮儀上的不潔」。當然
                        ,沾染不潔就讓人不能歸給神。而耶穌就是取這個意思,說明只有由內心發出
                        的,才能讓人不能歸給神。

    (五)門徒告訴耶穌:法利賽人對耶穌的看法大起反感,耶穌答以「任憑瞎子領瞎子」。 15:12-14 
          ●「不服」:SG 4624,「被人絆倒」、「被人侵犯」、「被震驚」、「大起反感」。
          ◎「栽種」,舊約聖經把以色列人比喻成上帝栽種的植物 詩 1:3  賽 60:21 。而耶穌此處的意
            思是法利賽人「將口述傳統當聖經」的主張,不是上帝栽種的,也將無法在上帝的子民中存
            留。
          ●「他們是瞎眼領路的」:直譯是「他們是瞎眼之人的瞎眼嚮導」。「給瞎子領路的」是猶太
                                  教拉比們認為尊貴的一個頭銜。
          ◎對於法利賽人的敵意,耶穌採取「任憑」的方式來應對,因為「把口述律法高抬到聖經的權
            威」的行為,有如瞎子領瞎子,終究是沒有辦法帶來拯救,而要改變他們自以為忠於信仰的
            信念與敵意,也非常困難,就任憑他們保持現狀。

    (六)耶穌對門徒講解他的教訓:表明由內心發出的才污穢人,吃飯不洗手並不污穢人。  15:15-2015:16 耶穌對門徒無法理解他的教訓感到驚訝,很可能因為這些門徒長期受法利賽人的教育
            ,都很重視這些潔淨禮儀,所以一時無法理解「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之
            意。
          ●「茅廁」:SG 856,「廁所」、「公廁」,聖經中僅出現於 太 15:17  可 7:19 ,都是這
                      一段記載的相關經文。
          ●「惡念」:SG 4190,「邪惡的」。
          ●「凶殺」:SG 5408,「謀殺」。
          ●「姦淫」:SG 3430,「通姦」。
          ●「苟合」:SG 4202,「淫亂」、「淫行」。
          ●「偷盜」:SG 2829,「偷竊」。
          ●「妄證」:SG 5577,「假見證」。
          ●「謗讟」:SG 988,「誹謗」、「中傷」、「不敬」。
          ◎此處先提及「邪惡的」,然後是十誡中的六、七、八、九誡,再加上「謗讟」。
          ◎其實離開法利賽人的潔淨傳統,我們很容易了解耶穌的意思:會導致我們配不上上帝的,是
            我們本性中的邪惡發出來的言語或行為,衛生習慣差對自己身體不好,但不致於讓人配不上
            神。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馬太福音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