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書 36章21節 到 36章26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3.書卷被王燒毀,猶大宮廷拒絕上帝的信息,並要追索耶利米與巴
            錄的性命,但上帝保護先知的性命。 36:21-26 
            ◎「王就打發猶底去拿這書卷來」:表示約雅敬也有一點重視這
              個書卷,不過有可能是因為看到文士群的表現,讓他決定要清
              晰、慎重的處理這份文件。
            ●「過冬的房屋」:指室內氣溫比較暖和的房屋。應該位於王
                              宮中的一樓(二樓比較通風,通常夏天住)
                              。
            ●「篇」:原文是「門」,實際的意義應該是「欄」。希伯來文
                      是橫寫的,寫在長條形的紙上就分欄撰寫。
            ●「王就用文士的刀」:原文是「他就用文士的刀」,至於這個
                                  「他」是指約雅敬王或猶底,則有一些
                                  爭議。不過我們很清楚猶底不可能自己
                                  去割書卷,毀壞書卷的事情一定是君王
                                  授命。
            ●「文士的刀」:用以修理蘆葦筆與蒲草書寫紙的筆刀。
            ◎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在 36:23 前頭加上連接詞「And 
              every time(每....就....)」,於是我們可以理解這節為: 「
              猶底每唸三四行,王便割下唸過的部分並將之燒掉,直到整卷
              書卷燒盡。」其他如NIV(新國際版聖經)、NRSV(新標準修訂版
              聖經)等英文譯本都支持這種說法。但也有人認為王在盛怒之
              下,不可能慢條斯理地邊聽邊割(哪有閒情逸致!),而是才聽
              了三四段就氣憤地把整卷書割破燒盡了;從原文來看這種說法
              也不無可能。
            ◎約雅敬對於先知書卷的態度,與 王下 22:11-20 中約西亞王的
              態度真是天壤之別。 36:23 顯示約雅敬甚至不能忍耐到整卷唸
              完就把書卷割破燒了。
            ◎ 36:23 提到王將書卷割破扔在火盆中燒盡,有學者認為如果這
              書卷是蒲草紙卷軸的話,切割焚燒就不難辦到。但如果是羊皮
              紙書卷,除非是切開接駁書卷各頁的皮條,不然要割破燒掉恐
              怕很費事,再加上羊皮紙燒得很慢,氣味又非常難聞,所以是
              羊皮紙書卷的可能性比較低。
            ●「撕裂」衣服:這個字和前一節( 36:23 )王將書卷「割破」
                            是同一個字。所以這裡是一語雙關。
            ●「哈米勒的兒子」:原文應該是「君王的兒子」,可能是指「
                                君王的直系子孫」,也就是「貴族中的領
                                袖」的意思。考古挖掘到刻有「耶拉蔑--
                                王的兒子」的印章。主要的問題是此時約
                                雅敬僅僅31歲,西元前616年生長子約雅
                                斤,此時不過17歲,這個耶拉蔑如果是約
                                雅敬之子,恐怕尚未成年。因此有人認為
                                這是一種「官銜」,或者是庶出的兒子。
            ●「耶拉篾」:字義是「願神憐憫」。
            ●「亞斯列」:字義是「神幫助我」。
            ●「西萊雅」:字義是「耶和華是統治者」。
            ●「亞伯疊」:字義是「神的僕人」。
            ●「示利米雅」:字義是「被耶和華所償還的」、「上主所報償的
                           」。
            ◎只有三位臣僕挺身而出反對焚燒書卷的惡行,可見當時的人對神
              的信息是多麼麻木!
            ◎猶大王身邊的臣僕,跟猶大王有一樣的態度。這就讓我們想到
              幾個年輕的君王重用的人都採「討君王歡心」的立場,導致國
              家悲劇。 王上 12:1-19 羅波安王的事蹟,也是類似的狀況。
              我們會拒絕跟自己觀念不一樣的忠告嗎?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耶利米書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