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 49章7節 到 49章13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二)僕人彌賽亞將獲得普世性的成功  49:7-13 
          ●「官長所虐待的」:原文是「官長的僕人(奴隸)」。
          ●「官長所虐待」:原文是「統治者」、「管轄者」,無「虐待」一詞。
          ●「信實的」:原文是「那一位確立者」。
          ●「中保」:字義是「約定」、「契約」。
          ◎ 49:8 被引用在 林後 6:2 ,顯示「悅納的時候」、「拯救的日子」就
            是基督降世後,帶給世人救贖,使人重新與神和好日子,也就是我們所
            處在的新約時代。或許以賽亞書的第一讀者只模糊地看到救恩的影子,
            但無法完全測透有一位將來的彌賽亞要完全帶來神的悅納和拯救;我們
            實在該為我們處在新約時代,能認識彌賽亞感到歡喜。
          ◎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本節 49:8 作「....and appointed you a 
            covenant people ....」(使你作立約的民)。 
          ◎新約聖經中,譯為「中保」(指基督或摩西)則分別有三個字:
            1.「egguos」    (SG 1450,「擔保人」、「贊助者」之意),
                             參 來 7:22 。
            2.「mesites」   (SG 3316,「仲裁者」、「調停者」之意),
                             參 加 3:19-20 (指摩西); 提前 2:5 ;
                              來 8:6  9:15  12:24 。
            3.「parakletos」(SG 3875,「代求者」、「中保」、「幫助者」之意),
                             參 約一 2:1 。雖然使用不同的字,但我們可以了解
                             新約聖經稱基督為「中保」的時候,指的是基督居中
                             調停,把自己獻上為百姓和神「另立新約」;以賽亞
                             書這裡用「契約」這個字,則新舊兩約的觀念應該可
                             以相合。
          ●「使人承受」:字義是「給予繼承」、「給予財產」。
          ●「必得飲食」:字義是「必得餵養」、「必得放牧」。
          ●「必有食物」:字義是「必有牧養」、「必有飼養」。
          ◎ 49:9-10 呈現一幅牧羊人領導羊群的畫面。根據 啟 7:16-17 的引用,
            這是ㄧ幕天國的場景:基督保護、引導祂的百姓,得飲生命泉水。我們
            相信不論處在哪個時代,耶和華都要成為人們最可靠的牧者。
          ●「我必使」:字義是「放置」。
          ●「修高」:字義是「高舉」、「被尊崇」。
          ●「這些從北方來」:原文是「看哪!這些從北方來的」。
          ●「秦國(希尼)」:字義是「荊棘」,這是當時所知的世界盡頭的民族,
                            有人認為是中國南部的人,也有人認為這就是尼羅河
                            第一瀑布邊的城市「亞斯文」。
          ◎「秦國」到底是指哪個地區也困擾了不少古代讀者,七十士希臘譯本和
            阿拉伯譯本譯為「波斯」,亞蘭文和拉丁文譯本譯為「南方」,其他不
            少譯本直接音譯 「希尼」而不加以解釋(例如猶太版英文聖經(TNK,1985)
            作「the land of Sinim(希尼地)」)。除了上述「波斯」和「南方」的
            說法以外,主要還有兩種看法:
            1.認為「希尼」(Ciyniym)就是「中國(China)」;這大概也是人們唯一一
              次把聖經中的地名和中國直接拉上關係。「China」是西方世界對中國
              地區的稱謂,日本人則稱為「支那」,這不是本地區人民的自稱;至於
              這名從何而來,又有許多不同說法,我們只列出兩種:
              (1)「China」由「秦(Tsin)」變音而來,這應該也是和合本的看法。
                  可追溯到西元前150年前的印度典籍中有「Cina」(中文譯為「支那
                  」)一地名,被認為指中國地區;應該是因為秦地國(西元前221-206
                  年)強大,威震四方而用「秦(Tsin)」音指稱中國,而中國歷代都以
                  王朝名稱為國名;一直到了漢朝,漢軍攻打大宛國時(西元前102年)
                  還曾稱一些被擄的漢人為「秦人」(司馬遷[史記‧大宛列傳])。值
                  得考慮的是,先知以賽亞的時代(西元前765-681年)正值中國春秋(
                  西元前770-481年)初期,明顯早於中國地區被外國稱為「秦」的時
                  代。
              (2)「China」由「昌南」變音而來(這可能是原文字典的看法)。「昌南
                 」就是中國南方江西省的「景德鎮」,是製做瓷器很有名的地方。
                 此說認為中國以瓷器、絲綢外銷聞名世界,外界可能因此以「瓷器」
                 (china)代稱中國地區,而瓷器的外國名「china」就是瓷器之都「
                 昌南」的譯音;不過景德鎮改名「昌南」(舊名「新平」)已經是西元
                 後716年(唐朝)的事了,離以賽亞逝世已經將近1400年。
                 
      綜合上述,最大問題是不管「China」源於「秦」或「昌南」,時代背景都和以賽
      亞差太多。而本節 49:12 的上下文也都沒有多描述「希尼」,很可能是當時聽眾
      可以辨認出的地區,另外聖經和猶太人的其他歷史記載中也沒有明顯提及過中國;
      雖然我們以華人的立場滿想支持「希尼」就是「中國」的說法,但證據不足,很
      難採信,若一定要採用這個看法,那可能認為:
      A.以賽亞書是很晚期的作品,遠遠晚於以色列人被擄歸回以後;果真如此,巴比
        倫的滅亡( 13:1-22  46:1-13 )和古列王的興起( 44:28  45:1 )等都只是非常
        老掉牙的歷史陳述而已。
      B.遠早於秦帝國興起前至少500年(即先知以賽亞的時代,西元前765-681年),中國
        就被外界稱為「China」或類似的名字。目前還沒發現這類的證據。
      C.以賽亞預言很久以後的中國,他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希尼」是甚麼地方。
  
  以我們手上有的資料,顯示這三類都是非常勉強的看法。

  中國朝代(西元前1111年-西元後9年)和以色列人的簡略對照:

               中國朝代                   以色列人
西元前(年)11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撒母耳生(前1105年);大衛登基(前1003年)  |
                |   西周                    | 所羅門王建聖殿(前966年, 王上 6:1 )     |
                |                           |                                         |
                |                           |                                         |
            7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以賽亞預言童女生子(前734年, 賽 7:14 )  |
                |    |                      | 亞述滅北國以色列(前722年, 王下 17:6 )  |
                | 東 | 春秋(齊、晉、秦、    |                                         |
                |    |  楚、吳五霸)         | 巴比倫滅南國猶大(前586年, 王下 25:2-7 )|
                |    |                      | 波斯滅巴比倫(前539年, 賽 13:17-19 )    |
            48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周 | 戰國(韓、趙、魏、    | 尼希米領導以色列人第三次歸回(前432年)   |
                |    |      齊、楚、燕、    | 亞歷山大滅波斯帝國(前331年, 但 11:3 )  |
                |    |      秦七雄)         | 舊約聖經第一次譯為希臘文(七十士譯本,   |
            2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285-247年)    | 
            206 |___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馬加比革命(前167年)                     |
                |   西漢                    |                                         |
              0 |                           | 耶穌基督誕生(前5-6年, 路 2:1-7 )       |
  西元後(年)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認為是「色弗尼」,指埃及南邊。這個說法認為「希尼(Ciyniym)」
              和「色弗尼」(SH 5482「C@veneh」)相等,指今日埃及南邊接近衣
              索匹亞的「亞斯文」(Aswan,古名Swenet)地區。死海古卷作「色
              弗尼人」(Syenians)支持此說,另外NIV(新國際英文版)和TEV(現代
              英文譯本)也都採此說,譯為「Aswan(亞斯文)」。參 結 29:10  30:6 。
              
    最後總結,我們認為「希尼」是「埃及南邊(亞斯文)」的說法較可信。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以賽亞書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