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人類的來源 1:1-11:32
一、人類被造 創 1:1-2:25
(一)上帝創造宇宙 1:1-2:3
1.序言 1:1-2
(1)在時間的一開始,上帝創造天地 1:1
● 1:1 僅有七個字,Strong number分別是:
SH 7225 SH 1254 SH 430 SH 853 SH 8064 SH 853 SH 776
●「起初」:SH 7225,「首先」、「起頭」,主要的意思是指一連串事物的「首先」、
「第一」。傳統上這個字被譯為「起初」,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應該譯為「當
」(亦即當上帝創造天地的時候,地就已經存在於那裡了)。譯為「當」與
「起初」在文法上都說得通,但由聖經的其他經文與所有古譯本(例如七十
士譯本)都可以看出這個字譯為「起初」比較妥當。認為應該譯為「當」的
學者還有一些因素是因為巴比倫的創世神話就是用「當」來開頭的,但這並
不表示希伯來文的記載也必須照巴比倫的神話文法來解不可。目前大多數的
學者採用「起初」這個翻譯。「起初」並不一定是指一個極為短暫的時間點
,在聖經中常常是指著一段延展但不確定的時間。
●「上帝」:SH 430,原文是「複數」但動詞SH 1254是單數型態。有人認為這是一種
「顯赫的複數」,就像英國女王自稱為「we」(翻譯為「朕」)。到底這個
「複數」有沒有「顯赫」或「尊貴」的含意是難以確定的,也很可能的這個
字就是這樣,有複數的形式與單數的意義。這個字在兩河流域是一般的神名
,但聖經中,以色列的列祖卻以此字表示那獨一的造物者。這字在舊約有用
於表示異教的諸神 出 12:12 、天使 詩 8:5 、人 詩 82:6 以及審判官
出 21:6 ,但最常用來指真神。
●「創造」:SH 1254,這個字在舊約出現54次,每次的主詞都是「上帝」。這個字原本
沒有明確的「從無變有」的意思,不過此字在聖經中從來沒有用來表明「上
帝以某物造出另一物」,且此處的上下文的確表示出這是一個「從無到有」
的創造。這個原文字與 1:21,27 的「造」原文同字,但
1:7,11,12,16,25,26,31 的「造」、「造出」SH 6213並不是同一個原文
字,此字也出現在 出 20:11 尼 9:6 談及整個創世的行動。 2:7 的「造
SH 3335」,則又是另外一個字。
●「天」:SH 8064,「諸天」、「天空」,原文型態為「複數」(此字雖然有「雙數字
尾」,但型態跟雙數無關)。後期的以色列人認為有七層天,包括「人呼吸的
天」、「鳥飛的天」、「雲行的天」、「藏雨的天」、「日月所在的天」、「
星辰所在的天」、「上帝寶座所在的天」。其中「鳥飛的天」是邪靈與墮落的
天使等候審判的地方,「雲行的天」是樂園的所在。
●「地」:SH 776,「土地」,「天」與「地」前都有冠詞。因此這個「地」指的就是
「大地」。
◎「天地」:指的就是「宇宙」。在希伯來文中沒有一個字可以表達「宇宙」的觀念,得
要藉助「兩極化」的修辭學方式來表達,「天、地」正是表達出「宇宙」的
觀念。
(2)地的狀況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而神的靈在水面上運行。 1:2
●地「是」:SH 1961,「存在」、「成為」、「發生」,字根是SH 1933,此處是Qal
完成式 3 單陰。此字同時也用在 2:7 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
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 19:26 羅得的妻
子在後邊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
●「空虛」:SH 8414,基本意義是「空盪」、「虛無」、「荒涼」。與 賽 45:18 使
地「荒涼」,原文是同一個字。
●「混沌」:SH 922,在聖經中只出現三次 創 1:2 耶 4:23 賽 34:11 ,每次都跟「
空虛」連在一起。基本意義是「空無一物」或「荒廢無人居住的地方」。
●「空虛混沌」:是「荒蕪,什麼都沒有」、「不毛之地」的意思,而非「沒有型態」、
「空洞」、「無形質」的意思。
●「淵」:SH 8415,「大水」、「原始的海洋」。此字源來自SH 1949「抱怨」、「咆
哮」、「搞亂」,而SH 1949的原形字根是SH 2000,作「吵鬧地移動」、「
使困惑」、「喧嘩」、「打亂」解。
●淵「面」黑暗:SH 6440,「面」、「臉」這個名詞,
●「淵面黑暗」:直譯是「黑暗在深淵上面」。
●「靈」:SH 7307,可以指「風」或「靈」,不過此處應該是用來指上帝的「靈」比較
適當,否則就跟後面的「盤旋」、「翼覆」難以協調了。也有解經家認為應該
解釋成「上帝的風」,這應該也還算可以接受,但解釋成「巨大的風」的這種
說法就被大多數解經家所揚棄(把「上帝」解釋成「巨大」說不太通)。
●「運行」:SH 7363,有「盤旋」、「翼覆」、「愛育」等意義, 申 32:11 用此字
指鷹在子女的巢上搧展翅膀。此字舊約僅出現三次,另一次在 耶 23:9 。
◎關於 1:1 和 1:2 有個出名「間隔論(時溝論)」假說。認為 1:1 與 1:2 之間有一段
聖經沒有記載的時間。 1:1 是上帝的第一次創造,因撒但墮落、天使犯罪,於是上帝
進行審判,一切歸於「空虛混沌」, 1:2 開始了第二次創造。但是希伯來文一般是以
「動詞」開始,文法又稱「動詞句子」(Verbal Sentence)。再加上 1:2 不是一個獨
立句子, 1:2 前的「waw」,是反意連接詞,顯示 1:2 是隸屬於 1:1 , 1:2 用以說
明 1:1 ,作者是希望讀者的觀點由宇宙轉到「大地」上。所以從希伯來文文法可以看
出並不支持「間隔論(時溝論)」假說,因此這種說法目前被大部分的解經家摒棄。
◎ 1:2 意義是「原始的大地是一片不毛之地,黑暗在大水上面,神的靈在水面上盤旋翼
覆著這原始的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