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 6章1節 到 6章11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15.第六章:
這一章記載大衛想到象徵著上帝同以色列民族在一起的記號——約櫃。他決定將之引進耶路撒冷,可說是非常明智的一種決定。因為,一個社會若是沒有敬虔的宗教信仰,單有強力的政治領導者,也很快會失去平安、穩定的社會秩序。古往今來的世界,都是一樣有這個問題。現在大衛已經將宮廷遷入此城,並且將耶布斯人都驅離出城,該城現在只有以色列人居住,因此,遷移約櫃入城,也等於是在建構該城成為敬拜耶和華上帝的中心,這也是為甚麼該城後來會被稱為「聖城」,或是「上帝的城」之因。因為約櫃是以色列人民看為有上帝與他們同在的記號。因此,當約櫃引進耶路撒冷後,該城此後成為名符其實的「政教合一」的城市,也為後來所羅門建造聖殿注入一股的催生力,而這也為以色列人民的信仰生活,建立完整的祭司制度,和敬拜禮儀的模式。更重要的,是透過約櫃遷移入耶路撒冷城,使以色列原本一直存在著「南與北」裂痕,因此而得以修復緊密連結在一起。

16.第六章1至11節:
這段經文說大衛決定用盛大的陣勢去迎接約櫃入耶路撒冷城,但卻發生意外。理由是冒犯了上帝的神聖,為甚麼會這樣,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件事。這段經文也同時出現在歷代志上第十三章。

第1至5節,這段經文可看出大衛為了要迎接約櫃入城,確實是非常慎重其事,共計派出三萬精銳部隊引導,可能是為了要防範外族人突然來入侵打擾吧。此時的約櫃是停放在「基列‧耶琳」,是從先知撒母耳時代就一直停放在亞比拿達的家裡,並且由亞比拿達的兒子以利亞撒看守(參考撒母耳記上七:1)。現在大衛王決定將之遷移到耶路撒冷城。大衛將約櫃放在一輛「新車」上,表示著「聖潔」、「純真」之意。然後由亞比拿達的兩個兒子——烏撒和亞希約領導著。整個隊伍如同迎接軍隊凱旋回來,或是慶祝農作物豐收等一樣的喜悅方式,彈奏著各種樂器,包括有「豎琴、七弦琴、鈴鼓、響板,和鐃鈸」等,除了「響板」外,其餘這裡所記載的樂器,幾乎都是以色列人民家裡就有的樂器,也是他們最常用來在敬拜上帝的樂器。

第6至8節,這段經文描述運送約櫃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作者沒有說明是甚麼原因導致「拉車的牛差點絆倒了」。有些聖經學者認為是:大衛這次的迎接約櫃,並沒有事先徵詢上帝的旨意。另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和摩西法律所規定移動約櫃應該有的規矩相違背有關。依照民數記第四章5至6節、15節等記載的規定,移動約櫃時,應該要先在約櫃上面加上精緻的皮蓋,然後再用一塊純藍色的布鋪在上面,最後才由祭司們扛抬移動。而現在是用牛車,不是用人來抬,顯然對移動約櫃的態度不夠嚴謹。這也是當「烏撒就伸手扶住上帝的約櫃」,表示他做出了嚴重違背摩西法律規定的動作。因為民數記第四章15節說「觸摸」了約櫃的人一定會死。在聖經的時代,神聖的物品,特別是用來象徵著上帝同在的約櫃,那種嚴肅和神聖的記號,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用手觸摸,這也是為甚麼摩西法律上就嚴謹規定,一定要有祭司的身份,且是規定某個家族成員才可以。但也可能是因為牛車差點絆倒時,民眾的驚訝、恐慌,烏撒自己也很可能因此而驚慌過度致死。由於是大衛安排此事,因此,大衛對於上帝懲罰烏撒的事,很不以為然,表示了不高興。他原本是要榮耀上帝,但上帝卻使這件事發生問題,使這件原本大衛認為可以很光彩、榮耀、喜樂的事,演變成悲傷、懊惱的結果。但也因為發生這件事之後,才使大衛警覺到必須小心翼翼進行第二次移動約櫃,不是自己高興就好,而是知道小心謹慎。這也說明了,約櫃,這象徵著上帝顯現、同在的聖物,並不是誰有國王權柄愛怎樣就可怎樣。

第9至11節,大衛經歷過這次的事件之後,也會覺得害怕,深恐因為對神聖的聖物有所不敬,而再次造成傷害。他知道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神聖的事,不可大意,不敢輕舉妄動,而需要重新細心規劃。他決定改變方式,先將約櫃停留在俄別‧以東三個月時間,上帝也因此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撒母耳記下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