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天樞聖經地圖

106 新圖一 106 新約時代的巴勒斯坦111 福圖五 111 耶穌被賣、受審、定罪、被釘十字架、復活

〈新圖一〉新約時代的巴勒斯坦


 本圖繪示新約聖經以色列地重要的地名,以色列地以外的地名則繪示於新圖二 $112。

 主前六十三年羅馬帝國征服巴勒斯坦,猶太即被其統治,但羅馬帝國仍給予猶太人相當程度的自治權,又立一位有一半猶太血統的以東人後裔為掛名的王,亦即史稱的大希律。他的領土包括猶太、加利利、比利亞和特拉可尼等四省,其中猶太省又分成撒瑪利亞、猶太和以土買等三個地區。所以猶太一詞,可代表猶太國、猶太省或猶太地(區)。

 新約中有三個稱為希律的王,分述如下:

1.大希律:主前三十七年至主前四年作猶太人的王。主耶穌降生後,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向耶路撒冷的人詢問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小孩在哪裡。希律王聽見了,心裡不安,就暗暗地召了博士來,說:「你們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但博士並沒有回來向他報告,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發怒,差人將伯利恆城裡並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內的,都殺盡了。希律死了以後,約瑟才帶著耶穌從埃及回來。(#太2:1-23|)

 他死後,他的封地由他三個兒子分別治理。

2.希律安提帕:聖經中簡稱希律(#太14:1|;#可6:14-29|;#路13:31;23:7|),是大希律之子。大希律死後,他接著作加利利和比利亞分封的王(4BC~39AD)。他的妻子希羅底是大希律王的孫女,原先嫁給大希律的另一個兒子腓力(是她的叔父),生一個女兒;但她卻離棄腓力,再與安提帕結婚(也是她的叔父)。此一連串違背倫理的事,被施洗約翰指責,引起希羅底懷恨,想要殺約翰。當約翰被希律捉拿關在監裡,因希律知道約翰是義人,是聖人,所以敬畏他,保護他,聽他講論,就多照著行,並且樂意聽他(#可6:20|)。但希羅底卻在希律生日宴席中,乘希律因她的女兒跳舞而高興時,迫使希律斬了約翰的頭,將頭放在盤子裡,給了希羅底(#太14:3-11|)。當希律聽見耶穌的名聲,就對臣僕說:「這是施洗約翰從死裡復活,所以這些異能從他裡面發出來。」(#太14:1-2|)曾有幾個法利賽人對耶穌說:「離開這裡去吧,因為希律想要殺你。」耶穌說:「你們去告訴那個狐狸說:『今天、明天我趕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路13:31-32|)

 耶穌被帶到彼拉多面前受審時,彼拉多既曉得耶穌是加利利人,屬希律所管,就把他送到希律那裡去。希律看見耶穌,就很歡喜;因為聽見過他的事,久已想要見他,並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蹟,於是問他許多的話,耶穌卻一言不答。祭司長和文士都極力地告他;然而希律並未查出耶穌有罪,也沒有定他的罪,只讓兵丁戲弄耶穌,給他穿上華麗衣服,把他送回彼拉多那裡去。從前希律和彼拉多彼此有仇,在那一天就成了朋友。(#路23:7-12|)

3.希律亞基帕一世:聖經中簡稱希律(#徒12:1|),是大希律之孫,亞里多布(聖經未提及此人)之子,希羅底之兄。主後三十七年至四十四年間作猶太地的王(37~44AD),死後由其子希律亞基帕二世接續作王。

 他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他見猶太人喜歡這事,又去捉拿彼得收在監裡,交付四班兵丁看守,要在逾越節後當著百姓辦他。彼得被囚在監裡;教會為他切切地禱告神。希律將要提他出來的前一夜,彼得被兩條鐵鍊鎖著,睡在兩個兵丁當中;看守的人也在門外看守。忽然有主的一個使者,把彼得救出監外。到了天亮,兵丁不知道彼得往哪裡去了。希律找不到彼得,就把看守的人拉去殺了。(#徒12:1-19|)

 希律惱怒推羅和西頓的人。由於他們需要從他的轄區獲得糧食供應,因此就託了王的內侍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來到該撒利亞求和。希律坐在位上,對人民公開演講。百姓喊著說:「這是神的聲音,不是人的聲音。」但是希律不歸榮耀給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罰他,他被蟲所咬,氣就絕了。(#徒12:20-23|)

4.聖經另提到希律家族的四個人,簡介如下:

A.亞基老:全名希律亞基老,他是大希律之子(#太2:22|)。主前四年至主後六年間作猶太、以土買和撒瑪利亞分封的王(4BC~6AD)。亞基老作王後,約瑟在夢中被主指示,才從埃及回來,定居在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亞基老暴虐無道,作王八年後即因猶太人請願,遭羅馬皇帝罷黜流放,改派巡撫接管其轄區。

B.希律腓力第一:大希律之子,希律腓力二世之兄。未被封王,是希羅底的第一任丈夫。(#太14:3|;#可6:17|)

C.希律腓力第二:大希律之子。主後四年至三十四年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路3:1|)

D.亞基帕:大希律王的曾孫,亞基帕一世之子,應稱希律亞基帕二世。主後四十四年接續作猶太全國的王。他的妻子百尼基是他的胞妹,巡撫腓力斯妻子土西拉的胞姐。他到該撒利亞,巡撫非斯都將保羅的事告訴他,他表示也願聽保羅的辯論。次日保羅在他和巡撫面前充分地為自己分訴,同時傳揚福音。最後保羅說:「亞基帕王啊,你信先知嗎?我知道你是信的。」亞基帕對保羅說:「你想稍微一勸,便叫我作基督徒嗎?」保羅說:「無論是少勸是多勸,我向神所求的,不但你一個人,就是今天一切聽我的,都要像我一樣。」於是王和巡撫並百尼基與同坐的人,彼此談論說:「這人並沒有犯什麼該死該綁的罪。」亞基帕又對巡撫說:「這人若沒有上告於該撒,就可以釋放了。」(#徒25:13-26:32|)

 亞基老被罷黜後,羅馬皇帝即收回猶太、以土買和撒瑪利亞的統治權,改派巡撫接管其轄區,並以該撒利亞為首府。被迫判耶穌死刑的本丟彼拉多,是第五任巡撫(26-36AD)。囚禁保羅的巡撫,是腓力斯(52-59AD);與亞基帕二世共同審問保羅,並送保羅去羅馬受審的巡撫,是波求非斯都(59-61AD)。

 以下五幅地圖($107、$108、$109、$110、$111),係說明有關耶穌基督一生的事蹟。但由於四福音書各有其主題,所記載的內容各有取捨,所以無法僅照其中任何一卷繪製一套完整的地圖。現則是根據海天書樓所出版《聖經啟導本》中的「四福音合參」一表繪製而成,特此說明並致謝意。

〈福圖五〉 耶穌被賣、受審、定罪、被釘十字架、復活(主後30年)


* #太21:1-9|;#可11:1-10|;#路19:28-44|;#約12:12-19| 逾越節前六天,耶穌從伯法其騎驢駒光榮進入耶路撒冷,眾人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他,見動線1。

* #太21:10-26:13|;#可11:11-14:9|;#路19:45-22:2|;#約12:20-13:38| 耶穌受難前四、五天,每天都到聖殿教訓人;晚上回到伯大尼。見動線2。

* #太26:17-46|;#可14:12-42|;#路22:7-46|;#約14:1-17:26| 逾越節晚上,耶穌和門徒在城內吃逾越節的筳席,並設立聖餐。然後往橄欖山去,在客西馬尼園禱告。見動線3。

* #太26:47-75|;#可14:43-72|;#路22:47-65|;#約18:1-27|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完後,隨即被捕。拿耶穌的人把他帶到當年大祭司該亞法的岳父亞那的住處審問,然後押去大祭司該亞法那裡受審。彼得在院子等候時,三次不認耶穌。見動線4。

* #太27:1|;#可15:1|;#路22:66-71| 隔天天一亮,民間的眾長老連祭司長和文士都聚集,把耶穌帶到公會裡審問,要治死耶穌,見動線5。

* #太27:2-14|;#可15:2-5|;#路23:1-12|;#約18:29-38| 猶太公會全體成員把耶穌綑綁,解去交給巡撫彼拉多,見動線6。彼拉多初步審問查不出耶穌有甚麼罪,因耶穌是加利利人,就把耶穌送到希律安提帕那裡去審理,那時他正在耶路撒冷,見動線7。希律詢問耶穌,耶穌卻一言不答,希律和他的兵丁就藐視並戲弄耶穌,把他送回彼拉多那裡。見動線7。

* #太27:15-31|;#可15:6-20|;#路23:13-25|;#約18:39-19:16| 彼拉多再次審問耶穌,然後三次勸解說:「我並沒有查出他甚麼該死的罪來。所以,我要責打他,把他釋放了。」但眾人大聲催逼,於是把耶穌交給他們,任憑他們的意思行。

* #太27:32-56|;#可15:21-41|;#路23:26-49|;#約19:17-37| 耶穌被鞭打後,背著十字架行走到各各他,就在那裡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見動線8。(在半途,古利奈人西門被強迫替耶穌背十字架)

* #太27:57-60|;#可15:42-47|;#路23:50-56|;#約19:38-42| 到了晚上,耶穌被安放在墳墓裡。第三天復活。

 主復活和升天:

* #太28:1-15|;#可16:1-11|;#路24:1-12|;#約20:1-18| 耶穌復活後,在墳墓旁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又向其他婦女顯現。

* #可16:12-13|;#路24:13-35| 在往以馬忤斯的路上,耶穌向兩個門徒顯現,見新圖一 $106 H5。

* #可16:14|;#路24:33-43|;#約20:19-25| 耶穌在耶路撒冷向十一個門徒顯現。

* #約20:26-29| 過了八日,耶穌再向多馬和門徒們顯現。

* #約21:1-23| 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向七個門徒顯現。

* #太28:16-20|;#可16:14-18|;#路24:44-49| 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

* #可16:19-20|;#路24:50-53| 耶穌領他們到伯大尼的對面,就舉手給他們祝福。正祝福的時候,他就離開他們,被帶到天上去了。

* #徒1:3-11| 耶穌受害後四十天當中,將自己活活地顯給使徒看,就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把他接去。天使並預言耶穌會再來。

* #林前15:3-8| 保羅說:「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並且顯給磯法看,然後顯給十二個使徒看;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以後顯給雅各看,再顯給眾使徒看,末了也顯給我看。」

 耶路撒冷是耶穌常去的地方,他被釘十字架的前七天都是在耶路撒冷度過。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人的信仰和精神中心,也是公會總部所在地。羅馬帝國則利用猶太人的公會作為統治工具,羅馬人所派的巡撫在該撒利亞設立政府,在耶路撒冷則設立衙門,因此耶路撒冷也是當時的政治中心。主前二十年大希律王開始重建聖殿,他擴大殿址,用巨石築牆基,該牆基西側一部分仍保留至今,亦即哭牆。聖殿於主前十年前後動工,是一所非常壯麗華美的巨構;其餘的建築物則到主後二十五、二十六年才完成,共耗時三十五年。

 猶太人的公會是當時羅馬帝國所准許成立的議會,是他們間接控制猶太人的工具,也賦予猶太人相當的自治權。在耶路撒冷的議會稱為大議會,管理全國的公會;大議會由七十二位議員組成,其中祭司、長老和文士各二十四人,分別代表聖殿、人民和律法。議長係由大祭司擔任,但須經羅馬皇帝任命;議員們多具法利賽人或撒督該人的身分。大議會的權勢甚大,除沒有軍事權和不能判處死刑外,廣泛涉及宗教、法律、政治、稅收、民事、刑事等各方面事務處理。尤其宗教方面,其權威甚至可達國外的猶太人。各地方則有小議會,議員共廿三人,僅處理各種地方性事務。

 當時猶太人係被羅馬人統治,但他們心中並不接受羅馬政權,也不服希律王的管理。對他們真正有影響力的是聖殿裡的祭司,是他們的宗教和精神領袖;而大祭司又是公會議長,所以除了宗教事務,也處理民間瑣碎事務,具有無上權威。因此對其統治者羅馬政府有極大的影響力,甚至可左右羅馬官員或巡撫,因為他們也需要借助其力。另一方面,大祭司是羅馬政府所委派,未具利未人血統,所以也需要仰賴羅馬人的鼻息,作其傀儡。這種複雜關係,可從審理耶穌一事看出來。

 耶穌設立聖餐和受審理大祭司的住宅位置仍有爭議,本圖係依傳統說法繪示供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