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肯悔改的城與接受的人( 11:20-30 )
(一)耶穌論不肯悔改的城 11:20-24
1.起因:耶穌在許多城市中行了許多神蹟,那些城終究是不悔改,所以
責備他們。 11:20
●「諸城」:原文譯為「一些城」會比較妥當。
●「異能」:原文中此字用來指神蹟時,特別著重「能力」這方面。
直譯是「大有能力的作為」。
●「許多異能」:也可以翻譯成「大多數的異能」。如果這樣翻譯,
就表達出耶穌的傳福音工作是以迦百農為基地。
●「責備」:是相當強烈的字眼,表達「極度的不滿」。
2.耶穌說行在某些城的神蹟如果行在推羅、西頓,那兩城的人早就悔改
了。所以這些城必須受更大的審判。 11:21-22
●「哥拉汛」:聖經只提到兩次,此城接近加利利海,可能位於迦百
農以以北約三公里處。
●「伯賽大」:位於加利利海東北,離岸一點七公里。
●你「有禍」了:此字是表達「對禍害的警告」,卻也有「憐惜」之
意。這裡是用擬人法來稱呼城鎮。
●「推羅、西頓」:腓尼基的外邦城市,位於加利利北面,他們不像
加利利大多數地方的人,有機會親眼看見耶穌行
神蹟及聽他講道。該兩城市在舊約時代常遭先知
痛斥,是邪惡、拜巴力偶像的地方,也是狂傲的
代號( 賽 23 結 26 結 27 結 28 亞 9:2-4 )。
●披「麻」蒙灰:指「用駱駝身上短毛做成的粗布」。穿戴這種布是
表示「傷痛」。
3.耶穌特別指出迦百農這個城來,說行在該城的神蹟如果行在所多瑪,
所多瑪就不會被毀滅。所以迦百農要受更大的審判。 11:23-24
●「迦百農」:耶穌傳道的大本營,位於加利利海北岸,當地居民有
很多機會看見及聽見耶穌,因此,他們棄絕耶穌,所
招致的譴責也就更大。
●「你已經升到天上」:比較可靠的抄本作「你將被高舉到天上嗎?
」。這裡的用法是取材自 賽 14:13,15
。表示迦百農像昔日巴比倫王一樣的
自誇狂傲,但終必由高貴的地位墜下。
●「所多瑪」:可參考 創 18 創 19 ,該城因為湊不足十個
義人而遭上帝毀滅。
◎耶穌在此痛責幾個看了大部分神蹟的城市,並沒有悔改之意。這樣
的舉動就顯出這些城市的百姓比舊約時代的幾個罪惡之城更為惡劣
了。
(二)耶穌讚美上帝的美意,並要人來他那裡得享安息。 11:25-30
1.耶穌感謝天父,因為祂把真理向聰明人藏起來,對單純、無助的人就顯
露出來,這都是天父所喜悅的。 11:25-26
●「我感謝你」:原意是「同意」、「說一樣的話」、「承認」。七十
士譯本中常用來指「讚美」。所以這裡翻譯成「我讚
美你」比較妥當。
●「美意」:「所喜悅的」、「所悅納的」。
●「你的美意本是如此」:「這都是在你面前蒙喜悅的」,「這都是你
所悅納的」。
◎一般都認為這是耶穌向天父的禱告與敬拜,我們如果用禱告的內容來
理解,就很容易能夠體會耶穌這段話的意義。
◎「聰明通達人」:應該是指著那些文士、法利賽人等宗教界的領袖。
這些人理應最先知道耶穌是彌賽亞,結果他們並不
知道,反倒是一般人卻接受了。
◎「嬰孩」:應該是指著那些「謙卑、沒有學問的普通人」。
2.耶穌自認一切所有的都是天父交付給他的,只有天父能知道耶穌,也只
有耶穌與耶穌願意指示的人可以認識天父。 11:27
●「交付」:原文的時態顯示這是「無時間性的過去式」,暗示耶穌的
先存性(在所有被造物之前就已經存在)。
●「知道」: 11:27 的兩個「知道」,都是承接舊約的用法,不單單指著
頭腦知識或泛泛之交,而是指深入契合的關係。舊約用此
字來指「夫妻性交」或「上帝對人的揀選」( 摩 3:2 )。
◎這句話有相當的「耶穌是唯一救恩」的意義在其中。
3.耶穌邀請勞苦擔重擔的人到他那裡去,耶穌要給他們安息。 11:28
●「勞苦」:工作辛勞帶來的勞累疲倦。
●「擔重擔」:表達疲倦的狀況。
●「勞苦擔重擔的人」:原文只有一個冠詞,表示這是同一種人。
●「我就」使你們的安息:原文強調「我」,是「耶穌」使這些人得安
息。
◎或者在當時的人聽見,會想到法利賽人與文士所加的一大堆律法規條
,使想要認識上帝的人,非得勞苦擔重擔不可。而耶穌卻應允他要給
人安息(休息)。
◎我們的信仰是否給人「安息」?還是跟當初的猶太教一樣,充滿規條
與繁文縟節,讓人難以進入信仰的核心,而必須疲倦的遵守一大堆外
圍的規定?
4.得安息的方式是「負耶穌的軛、學耶穌的樣式」。而耶穌的樣式就是「
心裡柔和謙卑」。且耶穌認為他的軛是容易的,擔子是輕省的。 11:29-30
●「我心裡柔和謙卑」:此句之前有一個助詞,和合本沒有譯出。意義
是「因為」或「就是」。簡單的說,耶穌要門徒
學的就是「柔和謙卑」。
●「柔和」:就是 太 5:5 的「溫柔」。
●「謙卑」:「態度低微」的意思。
●「負」:「背負起」、「擔起」。
●「軛」:是「義務」和「順服」的象徵。當時的拉比們慣用「律法的
軛」來要求學生順服律法的典章。
●「學我的樣式」:直譯是「你們要學我」。
●「得享」:「發現」、「找到」的意思。
●「心裡」:「魂」的意思。
●「容易」:「舒適」、「有用」。
●「輕省」:「輕鬆」、「無重壓」。
◎為什麼學習耶穌「心裡柔和謙卑」就會獲得「安息」呢?這一點是可
以進一步去思考的,我們也沒有什麼簡單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