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羅制止水手脫逃,鼓勵大家進食,後來船擱淺,一行人游到岸上得
救。 27:27-44
●「第十四天」:應該是由高大島起算,路加應該有記日記的習慣,不
然在船難間,大概沒人能準確的記錄時間。由高大到
米利大島(今日的馬爾他島),大約760公里,在暴風
的天氣下也要十三、四天。
●「亞底亞海」:指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之間的海峽。
●「漸近旱地」:原文是「陸地漸近」,學者推測這個地點就是米利大
島東北的古拉角。水手可能聽到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
而認為陸地已經近了。
●「十二丈....九丈」:原文是「二十噚」、「十五噚」,一噚大約是
1.83 公尺。有學者指出今日在米利大島附近
,仍然可以測得這樣的水深狀況。
●「船尾....下....錨」:如果要停船,通常是由船頭下錨。由船尾下
錨的用意是希望船緩慢前進。
●「逃出船去」:可能是水手看見陸地,卻發現沒有港灣,所以船長、
船主和水手們想要獨佔救生艇離開大船,卻被發覺。
●「必不能得救」:保羅這樣說可能是預言或者是本於他的航海經驗來
推斷。如果沒有熟練的水手操作,這艘船的命運恐
怕更是堪慮。當然,水手乘小船在風浪交加的海面
航行,生還的機會也不大。
●「忍餓不吃甚麼」:應該不是完全沒吃東西,而是指沒有正常的進食
。
● 27:35 指的應該不是聖餐,而比較像是猶太人吃飯的程序。當然,保
羅是故意在眾人面前謝飯、進食,讓眾人跟隨進食。
●「船上的麥子」:不一定是指搭載的貨物,也可能是指船上的食物。
●「海灣」:一般認為這就是馬爾他島東北的保羅灣。
●「棄錨」:希望船身重量減輕。
●「鬆開舵繩」:當時的船有兩個舵,當時可能因為風浪,船員把舵用
繩子纏著。現在要登陸,就必須讓舵可以恢復自由轉
動了。
●「頭篷」:位於船頭較小的帆。
●「遇著」:「落入」、「跌進」、「撞上」。
●「猛力衝壞」:動詞的時態表示船尾開始不斷被大浪沖毀。
●兵丁的「意思」:「計劃」、「決議」、「意圖」。
●「要把囚犯殺了」:羅馬兵必須為看守的囚犯負責,如果囚犯逃脫,
他們可能會被處死。送到羅馬的囚犯,通常都是
重犯,因此兵丁想要殺死囚犯。
●「洑水」:「游水」。
◎雖然神已經向保羅保證全船人的生命都會保全 27:23-24 ,但保羅
仍然要阻止水手的自私逃脫行動。因為人也必須盡上自己的責任,而
不是因為神已經應許,人就可以不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即使不是基督徒,百夫長因為保羅多次貢獻智慧與力量,保護全船人
的生命,他也出手保護保羅,安排全船的人逃生的計劃。我們平日也
應該樂意貢獻智慧與能力給身旁的人,即使不因為聖經的教導,大家
既然都在同一條船上,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有正面的回報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