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選出替代猶大的使徒 1:12-26
(一)地點:耶路撒冷的一座樓房,人物:十一個使徒與幾個婦人、耶穌
的母親與兄弟,行動: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 1:12-14
●「橄欖山」:這裡提「橄欖山」是要表達耶穌升天的地方就在橄
欖山。橄欖山位於耶路撒冷東邊1.15公里左右,山
高八百公尺。
●「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兩千肘,一肘是56公分,總共1.12公里
。
●「樓房」:原文是「樓上的房間」,不少希臘作品以此字當作「
樓上的儲藏室」,不過有猶太拉比提到有些房子設有
一個用做學習和禱告的地方,這個房間必須由屋外的
樓梯上去,算是第三層樓。這個字和 路 22:12 耶穌
和門徒吃最後晚餐的用字不同,傳統上認為這是
徒 12:12 所記載馬可的家。
●「奮銳黨」:是亞蘭文「熱心」、「激烈」變化來的。
大概成立於西元六年。主張絕對效忠律法,反對希
律家系及羅馬政權,在主後六十八至七十年間的革
命佔重要地位。
●「雅各的兒子猶大」:就是 太 10:3 可 3:18 的「達太」。
●耶穌的「弟兄」:原文是複數型態,表示兩個以上的弟兄。耶穌
的弟弟們先前不信耶穌,現在顯然已經歸信耶
穌。雅各與猶大未來並成為教會的領袖。
●「同心合意」:表示同一思想和目的。
●「恆切」:強調了持續不斷的情況,使徒行傳中多與禱告有關。
◎了解「同心合意恆切禱告」的意義很簡單,但是真正實行起來卻
很困難,現在有多少基督徒能夠「同一思想和目的持續不斷的禱
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