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16章1節 到 16章21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8.第十六章:
    這章描述七個天使帶著「最後的七種災難」,上帝用這種方式要進行最後的審判。這七個災難與出埃及的災難也有類似的地方,顯示啟示錄這本作品的特色,不但數字上一再重述使用,且以數字「七」最常見。另一方面,也有災難內容的重複運用,這種災難則是以出埃及前,發生在埃及遍地的大災難作基礎。但在這組的七個災難中,以第四個災難最特殊,也是前面災難所沒有出現過的。

    第1節,這節提到有「大聲音向七個天使」發出命令,這大聲音是從「聖殿」發出來的。如果聖殿代表上帝的居所,則這聲音就是來自上帝,祂要進行審判和忿怒而發出聲音。

    「碗」,是一種淺淺的碗,且在這「七碗」的前面有加上定冠詞,表示這些碗都是為某些對象特別訂製的。這裡強調碗中所盛的,乃是「上帝的忿怒」。

    第2節,這是「第一個天使」所拿的碗,這個碗「倒在地上」,而所帶來的刑罰是使那些身上有獸的印記的人身上都長滿了「既臭且毒的瘡」,這也是使人的生命受到嚴重折磨的一種方式(參考約伯記二:7)。

    在出埃及之前的第六個災難中,就是「瘡災」(參考出埃及記九:8—12)。申命記記載摩西警告以色列人,若是沒有遵守上帝的誡命而過「淫亂」的生活,將會因此帶來上帝的忿怒而遭遇到這種嚴厲的毒瘡之災(參考申命記廿八:35)。

    第3節,這是「第二個天使」拿著第二個碗,他將碗裡所盛上帝的忿怒傾倒在「海上」,結果「海水」都變成「死人的血」,使海中所有的「生物全都死了」。這種災難在出埃及的災難中也發生(參考出埃及記七:17—21)。而在第一回的連續七個天使拿著七枝號筒中的第二個天使,其所造成的災難也是如此,使海水變成血,海中生物全都死亡(參考啟示錄八:7)。海是以色列文化中用來表示邪惡者居住的地方。如果海水都變成血,也表明這些邪惡者都將遭遇到死亡的結果,其所以賴以維生的環境變遷,不再適合它們居住了。

    第4節,「倒在河流和水源裡」,這種災難的方式也是如同海水變成血一樣,在這裡是使所有河流和水源變成血,這樣,將會使人的生存遇到嚴重的威脅。

    第5節,「管理水的天使」,這些天使只是負責「管理」,並不發出命令,天使是要聽從上帝發出的命令行事。上帝創造人時,也是賦予人有「管理」的責任(參考創世記一:28)。

    上帝是「至聖者」,這句話說出了當時羅馬帝國皇帝自認是「神聖」者,但啟示錄作者就是要讓讀者知道,唯有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才是惟一永生的主宰(參考出埃及記三:14,以賽亞書四十一:4、四十三:10,啟示錄一:4、8、四:8),只有祂才是「神聖」的。不但這樣,這位創造萬物的上帝也是「公義的審判者」,因此,祂一定會替受到冤屈者伸冤。

    第6節,這裡所提起的「先知」並不是指舊約的先知,而是指著在早期教會中那些傳達上帝信息的福音工作者(參考使徒行傳十一:27、十三:1、廿一:10,哥林多前書十二:28,使徒行傳四:11)。

    「上帝子民」,可參考啟示錄第六章9節。

    第7節,上帝的審判是公義的,這點也是整本聖經的信息之一。上帝的公義包括了祂的慈愛(憐憫),憐憫慈愛的上帝,絕對不會讓無罪的人受到冤屈(參考創世記十八:25)。

    第8節,描述第四個天使。這節與第七章16節相對。啟示錄的作者認為歸屬於上帝的子民,他們並不會被太陽或任何炎熱的光線所灼傷。會被太陽灼傷的人,就是那些迫害上帝子民的人在地上掌權的人。

    第9節,可參考第21節。人心墮落到即使遇到嚴重的災難「仍然不悔改」,就像埃及王一樣,即使受到那樣多的災難,也是想盡辦法要對抗生命的主宰上帝,這一點才是上帝最痛心的事。

    第10至11節,這是第五個天使施行的大災難,對象是坐在「王座」上的獸,這表示那專門在迫害基督徒的統治者,其實,就是指著羅馬帝國皇帝說的。當這忿怒的碗傾倒下去時,發生了嚴重的變化,一是「黑暗籠罩了獸的國度」,跟以色列人在出埃及之前所經歷到的黑暗相同,災難的情景是埃及人居住的地方才有黑暗,而以色列人的地區都大放光明,兩者呈現出明顯的對照(參考出埃及記十:21—23)。這裡說只有「獸的國度」才會被黑暗所籠罩,並且人們會痛苦到咬舌,這情景就比埃及所遇到的黑暗還要嚴重了。二是他們仍然被毒「瘡」纏身,若再加上黑暗的痛苦而咬舌,這樣就是雪上加霜的痛苦。但這種加重痛苦的經歷,並沒有讓這些有權勢的統治者知道謙卑、認罪、悔改,反而是變本加厲,拒絕上帝的恩典。

    第12節,這是第六個天使。他將上帝的忿怒傾倒在「幼發拉底大河上」,造成河水乾涸,並且出現可通過這河的道路。這有如上帝帶領以色列人民過走過乾涸的紅海(參考出埃及記十四:21)、約旦河(參考約書亞記三:17)一樣。先知以賽亞說上帝會吹乾埃及的海,並且將幼發拉底河用熱風吹乾,好帶領以色列人從被擄之地回故鄉(參考以賽亞書十一:15)。

    第13至16節,這一段可以說是第六個天使與第七個天使之間的插入段落,可說是另一個異象。就像前面兩組異象中所提供的,在第六和第七之間又有新的異象出現一樣。可參考第七章、第十章1節至第十一章14節。

    第13節,從「戾龍的口、獸的口,和假先知的口出來」的邪靈,在這裡用「青蛙」來表示。作者用青蛙代表著骯髒、吹噓之意,代表著邪惡者的面目。在出埃及災難中的第二個就是青蛙之災(參考出埃及記八:5—7)。作者指出三個邪靈分別出自「戾龍的口、獸的口,和假先知的口」出來。

    「假先知」,指的是專門在說謊言的人(參考耶利米書十四:14—15),他們以欺騙博取人的信任,喜愛說諂媚的話(參考列王紀上廿二:6)。

    第14節,這節提到「邪惡的靈」的特徵,就是「會行奇蹟」,這是它們欺騙人去跟隨的伎倆。
    「偉大的日子」,這是指末日來臨,也是上帝審判的時刻,但同時也是指上帝拯救的來臨(參考瑪拉基書四:5—6)。

    第15節,這節可參考馬太福音第廿四章42至44節、路加福音第十二章35至40節、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2節。

    「多麼有福」,這是啟示錄中記載七次「有福」中的一個,另外六個記載在第一章3節、第十四章13節、第十九章9節、第二十章6節、第廿二章7節、14節等。

    第16節,作者說要與上帝對抗的地方是在「哈米吉多頓」。有不少學者認為這是指一個名叫「米吉多」(Megiddo)的山,但卻沒有真的找到這座山。很可能是作者為了不讓統治者發現他所說的意思,故意將古代軍事必爭之地,用含糊的方式來表達,為的是要說明上帝絕對不會放過這些迫害祂子民的統治者,要讓這審判的日子成為一場類似重大且殘酷的戰爭那樣,將所有的背叛者全部都帶來懲處。

    第17節,「成了」,這句話出現在耶穌基督被釘死十字架之前(參考約翰福音十九:30),表示他完成了上帝的使命。在這裡作者約翰是將之用來表示迫害上帝子民的殘暴統治者淪亡了(參考啟示錄十四:8),跟耶穌完成上帝使命截然不同(參考啟示錄廿一:6)。但都是在表示結束之意。

    第18節,有巨大的響聲出現,這些都是啟示錄作者引用來形容上帝出現的方式之一(參考詩篇十八:6—15、五十:3—6)。這節「地震」用兩次,表示「地震」乃是上帝表達忿怒的主要方式之一(參考以賽亞書廿九:6,耶利米書十:10、五十:46,以西結書三十八:19—20)。

    第19至20節,地震造成的災難相當大。巴比倫「裂為三段」,這表示是徹底的倒塌,無法再恢復或站起來,也代表完全毀滅之意。在這裡表面上說是巴比倫,其實要說的是羅馬帝國。

    第21節,「大冰雹」打到人的身上。這是上帝用來懲罰背叛者的工具之一(參考以西結書三十八:22)。這種冰雹的災難也是出埃及前的十大災難之一(參考出埃及記九:22—25)。上帝也用冰雹來打擊與以色列人敵對的亞摩利人,使他們死亡慘重(參考約書亞記十:11)。這裡說從天上降下的冰雹重達四十公斤,表示被這冰雹打到身上的人,絕對沒有生存的可能。因為「四十」也代表是極限的意思。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啟示錄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