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23章13節 到 23章36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8.第廿三章13至36節:
這段經文敘述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的真實問題,共計有七種,每一種的開頭都是用「要遭殃了」來說明他們所做的這些事,都將遭到上帝的懲罰。

第一種:第13至14節,他們阻礙別人進天國的機會。

第二種:第15節,帶領外邦人信上帝,後將這些加入的新成員塑造的比他們更糟糕,不但狂熱,且胸襟更狹隘。所謂「加倍的壞」,這句話也表示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將受到「加倍」的懲罰。
第三種:第16至22節,他們會用發誓來掩飾內心的貪婪,表面上是在向上帝發誓,事實上內心想的是祭壇上的貢品,這種發誓簡直就是在褻瀆神聖的上帝一樣。

第四種:第23至24節,是關於十分一的奉獻固然重要,但真正重要的是對人的要有正義、仁慈、信實等品格,但這些卻常被他們故意疏忽。

第五種:第25至26節,只知道做好表面的工作,內心充滿著貪慾和放縱的念頭。

第六種:第27至28節,粉刷墳墓的主要目的,是要幫助人不會因為沒看見墳墓而碰觸到變成不潔淨的人。因為根據民數記第十九章16節的規定,碰觸到墳墓就屬於不潔淨。這原本是件好事,但他們就像是這樣,只重視外表的亮麗好看,但他們的內心卻是壞死的身體,是沒有生命的軀體一樣,充滿著邪惡和虛偽,剛好顯示了他跟墳墓裡埋葬的死人一樣,本身就是不潔淨的。

第七種:第29至33節,他們修建先知的墳墓,似乎很尊重先知,其實他們卻繼續在殺害先知。比起他們的祖先,他們沒有好到哪裡去。

以上七種都發生在這些猶太人宗教領袖身上,且持續在發生,並沒有改善。因此,耶穌用第34至36節作結語,用很嚴厲的話指責他們這種惡劣行徑。

第35節的「亞伯」,這是創世記第四章1至8節,被哥哥該隱無辜殺害。

「巴拉加的兒子撒迦利亞」,這裡在記錄上有點錯誤,應該不是「巴拉加的兒子」,而是「耶何耶大的兒子撒迦利亞」才對(參考歷代志下廿四:20—22),是約阿施王執政的時代,命令手下在聖殿的院子裡用石頭把他打死。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馬太福音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