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師記 5章1節 到 5章10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9.第五章1至10節:
在這段詩歌中,主要在說明以色列人民並沒有軍隊編制,都是為了要應付外來敵人的侵犯,有臨時志願軍成立。但只要有上帝同在,就算在這樣臨時成軍的狀況下,上帝還是會幫助倚靠祂的人。

第1至3節,詩歌的開始,就是從讚美上帝、頌讚上帝說起。

第4至5節,只要有上帝介入的行動,聽到的人都會懼怕,這裡用「大地震撼、天空下雨,雲層傾倒雨水」這樣的句子來形容天地變色之意。意思是指沒有任何人不懼怕上帝來臨的。

第6至8節,這三節表示以色列人民在迦南王耶賓殘酷暴虐統治之下,過著相當悲慘的生活。因為耶賓的關係,商隊不敢進來跟以色列人民貿易,城市荒涼。而第8節也說出了士師時代以色列人民的真正問題,就是背棄了耶和華上帝,結果四萬名軍隊沒有一個活下來的。所謂「四萬」也可以指「全軍」之意。這樣可表示:若是以色列人民背棄上帝,就算能集結多達四萬軍兵也是枉然。

第9至11節,但因為有底波拉的帶領,原本會潰敗的以色列軍隊,開始有了不同的樣式出現。因為底波拉帶領以色列軍隊打敗了迦南王耶賓的統治。這裡所謂「騎白驢的、坐在馬鞍上的」,這都是指社會領袖,而「步行的」,則是一般平民。因為是凱旋歸來,大家不分階級,紛紛走到城門口去迎接。

第12至18節,在這段詩歌中可清楚看到出征的代表,除了第四章10節提到的西布倫和拿弗他利兩支派外,還包括了以法蓮、便雅憫、以薩迦等支派都有派出志願軍參與這場戰事。不過也同時說出呂便、迦得、亞設,和但等支族的人並沒有加入,這也說明了以色列人民之間彼此的不和諧,這些支派的人沒有積極參與此次的戰役,反而是西布倫、拿弗他利族的人「拼死奮鬥」。這正好說明了約旦河東岸與西岸兩邊的族人,彼此之間已經有了裂痕。這件事可參考約書亞記第廿二章10至34節有關河東的呂便、迦得、東瑪拿西支族的人建造一座祭壇的事件。

第19至22節,這段詩歌說明了戰事的經過,主要在說明不論擁有多少軍隊、裝備,若不是上帝允許,有這些精銳部隊,也是無濟於事。因為上帝會救助祈求祂的人。

第23節,這裡提到「米羅斯」這座城,這是位於拿弗他利境內的城鎮之一。這節已經在表示:凡是和以色列人民有關的戰爭,如果有人拒絕或是怠慢參與,都受到了嚴厲的懲罰。這也是在表示沒有一場戰爭,有其他的族群可以袖手旁觀(參考八:15—17、廿一:5—10)。

第24—30節,這段詩歌是描述雅億殺死西西拉的經過。雅億受到讚美的程度,正好和西西拉的母親在等待她兒子「遲遲未歸」的心境呈現強烈的對比。

第31節,這節可看見因為有底波拉成為以色列人民的士師,使以色列人民享有長達四十年的太平。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士師記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