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大書 1章1節 到 1章25節   背景資料
猶大書
從使徒保羅的書信開始到猶大書,都會看到早期教會所發生的嚴重問題,就是有所謂的「假先知」、「假教師」進入教會傳播假的信息,影響到許多信徒離棄了真理,跟隨這假使者去了。猶大書也是為此問題而寫的一封書信,特別的是這封書信一開始沒多久,就談及有關這些假教師「曲解」了上帝「恩典的信息來掩飾自己腐敗的行為」。就像使徒保羅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有很類似之處,他在該封書信中,用很嚴厲的詞句責罵該教會偏離了真理之道(參考加拉太書一:6—9)。原因是有人進入加拉太教會去傳「另一種福音」,使徒保羅說那是跟他們過去傳給該教會的福音不同。使徒保羅認為福音就是「耶穌基督和他死在十字架上的事」(參考哥林多前書二:2),這一點就是福音的中心,也是最重要且不能改變的信息。

第1節,這節開始作者就說自己是「雅各的兄弟」。

猶大,這個名字在猶太人中很普遍,因此,當作者說他是「雅各的兄弟」時,而這「雅各」很可能就是耶穌基督的兄弟雅各(參考馬可福音六:3)。這也就是說這位猶大也是耶穌基督的兄弟之一。而他沒有明確說明自己是耶穌基督的兄弟之因,是早期教會在耶穌基督復活升天之後,就不再以地上血緣關係來看耶穌基督,因為他是上帝的兒子,所有要耶穌基督作見證的人,都是他的「僕人」,而不再用他在拿撒勒的家庭之兄弟關係來看自己。

作者說他寫這封信是給所有基督徒看的,因此並沒有說明範圍是哪些教會。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時基督徒都是屬於猶太人基督徒,因為這時候的基督教會之重鎮,是在耶路撒冷,而不是使徒保羅的外邦地區。

第2節,也是一般書信必有的問安語。這裡強調「豐豐富富地賜給」,這是在表示要在原有的這些恩典之上,又加添上去,使之在「憐憫、平安,和慈愛」能更豐富起來。

第3至4節,這封書信原本是要討論有關耶穌基督的「救恩問題」,也就是有關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之恩典,因為耶穌基督降生到世界上來,是為了要拯救所有的世人(參考路加福音二:10,羅馬書一:16)。由於這救恩只在耶穌基督身上出現,因此,作者特別強調說「只一次」,也就是只有在耶穌基督裡才有的救恩。但因為教會內部有發生嚴重的事,就是有假教師傳講錯誤的信息。因此,作者認為有「立刻」向大家「提出勸告」的必要。這麼緊急是有人將錯誤的信息帶入教會中,這些人「曲解上帝恩典的信息」,而他們「曲解」的目的是為了要「掩飾自己腐敗的行為」。是指有人強調只要信了耶穌基督,上帝的恩典可以蓋過所有的罪過,因此,無論怎樣的犯罪,都可以被上帝的恩典所接納。因此,在生活上就有放縱情慾方面的行為出現。

第5至7節,作者提出三項與歷史有關的事件,包括:一是出埃及的事件、二是墮落天使的事件、三是上帝毀滅所多瑪與蛾摩拉這兩個城的事件等。

第一件事是記載在民數記第十四章,提到上帝帶領以色列出埃及在曠野漂流期間,因為他們對於要進入迦南地產生疑慮,於是上帝決定凡年滿二十歲以上的人,都不能進入迦南地,都將死在曠野裡(參考民數記十四:26—29)。

第二件事可能和創世記第六章1至4節所提起的墮落天使之記事有關。

第二件事與創世記第十九章有關係,所多瑪與蛾摩拉這兩個城市的人也是不相信上帝,人民生活在淫亂罪惡中,結果上帝的懲罰就是毀滅這兩個城市,毀滅之狀可說是寸草不留,只有羅得和他的兩個女兒逃離出來而已(創世記十九:30)。

第8節,是繼續在述說第4節所提起的「不敬虔的人」是個怎樣的型態;這裡指出這種人就是思想上有「淫穢的幻想驅使他們犯罪,污損自己的身體」,這就是所謂思想的「淫亂」,是意念上的行為,也可說是對上帝不夠忠實。因為一個對上帝忠實的人,必須是心靈潔淨的人,因為這樣才能面對上帝(參考馬太福音五:8),也只有這樣才能坦然無懼地面對上帝的審判(參考約翰一書二:28、三:21、五:14)。

第9節,和申命記第三十四章5至6節記載摩西去世,卻沒有人知道他埋葬的地方。早期教會有一本流傳甚廣的經典名叫「摩西升天記」,在這本書中提到摩西死後,是由「天使長米迦勒」協助埋葬的,之後不久就升天了。當天使長米迦勒準備要帶他升天時,卻被「魔鬼」阻擾,因為魔鬼堅持「摩西的屍體」由他管理,理由是摩西在帶領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入曠野後,殺死了很多人。這裡作者說為了搶奪摩西的屍體,天使長米迦勒非常生氣,可是也沒有用「侮辱的話」譴責魔鬼。因為潔淨的人不會說壞話,以免自己也被壞話污穢了心靈。

第10節,和第9節相對照;如果連天使都不會用「侮辱的話」,這些不敬虔的人所表現出來的,不僅是思想上有淫亂不潔的念頭,講出來的話更是骯髒難聽,甚至連自己「所不了解的的事」,也會用骯髒的話去解讀。這樣的行為就「像野獸一樣隨著本能去做那些毀滅自己的事」,就是不會用慈悲、憐憫之心看待生命的尊嚴。

第11節,連續提到三個舊約中甚為膾炙人口的人物,其一是該隱,二是巴蘭,三是可拉。作者在這裡清楚地指出這三個人物所代表的,就是不敬虔的人之特性,有極高的嫉妒心、對錢財有貪婪的慾望,和對權勢有迷惑的心。

作者在這裡用該隱、巴蘭、可拉等三人作比喻。該隱因為嫉妒弟弟亞伯,就將自己的親弟弟亞伯給殺死了(參考創世記四:7);巴蘭則是為了錢財,竟然可以違背上帝的旨意,作不該做的事、說不該說的話(參考民數記第廿二至廿四章);而可拉的例子可以參考民數記第十六章,清楚地記載他也是利未族人,卻對摩西和亞倫的帶領不滿意,想要取代他們兩人的地位,故意藐視摩西和亞倫兩人被上帝委任的權威。

第12節,指出上述這三種型態的人竟然出現在當時教會的「愛筵」,更難看的是,他們竟然將愛筵看成是「狂歡」宴樂的場合。他們只想滿足口腹之慾,心靈像是枯萎的人一樣。

第13節,很清楚地說出這種人的行為,是上帝所厭惡、不會祝福的對象,甚至會帶來上帝忿怒的懲罰。

第14至15節的「亞當的第七代孫以諾」,這資料可參考創世記第五章18至24節。以諾,在世上的日子與上帝有「密切的交往」,因此,在他去世時,「上帝把他接去,他就不見了」。

作者在這裡引用第一世紀教會中甚為信徒們所喜愛的以諾書,在該書的第一章9節說上帝會和以諾「帶著千萬的聖天使一同來」,到這世上來審判所有的人。這種認為天上的天使也可以來審判世上的人的觀念,在猶太人的觀念中是非常普遍的,也自然的流傳到早期教會中。而馬太福音第十六章27節記載耶穌基督所說的話:「人子將要在他父親的榮耀中,跟他的天使一起來臨。那時候,他要按照各人的行為施報應。」在這裡,猶大書的作者說上帝會和以諾帶著眾天使來審判這些「行為不敬虔,又用不敬虔的話冒犯上帝」的人。

第16節,猶大書作者在這裡指出這些不敬虔的人之行為,就是只會「埋怨別人,責怪別人,而且他們的行為是「隨從自己邪惡的慾望,說誇張的話」,甚至更嚴重的是會「為著自己的利益諂媚別人」。這裡說「為著自己的利益諂媚別人」,這句話很清楚說出這種人說的話根本就是撒謊、不誠實的,為的就是圖謀自己利益。因為諂媚的意思,是討人的喜歡,並不是取悅上帝。

第17節,作者在這裡的意思是要讓讀者知道,耶穌基督的教訓已經透過他的門徒傳達出來,因此,若有人沒有依照耶穌基督的教導,那樣的教導就不是真實的。

第18至19節,提到「歷史的末期」,總是會有一些人傳講錯誤的信息,這些人最喜歡撒謊,說些不實的話,而他們卻過著「邪惡和敬虔」的生活。也會用引誘且帶有「慾念」的話語來「嘲弄」謹守信仰規律的信徒。這些人其實只會製造教會的紛爭,在信仰生活上並沒有見證可言。

第20至21節,可說是作者對信徒們最後的勸勉,他希望信徒們有三項堅持:
一是堅守神聖的信仰,並且會藉著「聖靈的力量禱告」。這意思就是沒有私慾的心與上帝交往。因為上帝是神聖的,要與上帝交往也必須用聖潔的心靈與上帝對話。

二是要「常常生活在上帝的愛裡」。上帝的愛是聖潔的,活在上帝的愛裡,就是過著聖潔的生活,不能隨便。

三是「仰望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憐憫。基督徒最大的榮幸,就是有耶穌基督成為救主,並且因為耶穌基督的復活,使所有信靠他的人都跟著享有復活的福氣。這裡的「憐憫」,表示耶穌基督的救恩。

第22節,剛好與堅守信仰到底的人成為對比;這些在信心上「猶疑不定的人」,也可說是信心軟弱的人,有堅定信心的人要「憐憫」這樣的人,因為他們對信仰的認知不夠,才會造成信心軟弱、不足,因此,不可以笑他們。

第23節,則是解釋了第22節所提到的在信仰上猶疑不定者的樣子。作者說要「從火中搶救他們」,這裡的「火」,這是指審判之意。有些人已經到了面臨嚴重懲罰之審判的地步了,另外有些人則是需要用憐憫的態度來看待他們,但有時為了要憐憫他們,就必須和他們在一起,陪同他們,讓他們感受到真愛的流露。可是,一定要特別小心(戒懼),必須避免自己救不了人而被感染。作者引用痲瘋病患的衣服作隱喻,說明若要避免被痲瘋病感染,甚至連衣服也要丟棄。意思就是要提防,以免被感染了自己卻還不知道。

第24至25節,經文被看成是新約聖經中最美的頌讚詞句,和使徒保羅所寫的羅馬書第十六章25至27節,以及以弗所書第三章20至21節很相似。這裡第24節是在回應第20節的話,要信徒有堅定的信心,持守著信仰不變,這樣就會得到上帝的保守「不至於跌倒」,這樣在終末審判來臨時才能夠「歡歡喜喜」的心回到上帝「榮耀的面前」。也就是約翰書信的作者所強調的坦然無懼面對上帝審判一樣。

第25節很清楚地強調說,上帝乃是「獨一無二的上帝」,沒有其它的神可以用來比擬創造的上帝(參考出埃及記二十:23,申命記五:7、三十二:39)。上帝是「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拯救了我們」,這也表示了沒有其他拯救的途徑。
「威嚴」,這個詞只有在這裡出現,表示上帝是偉大的、且很神聖有權威的。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猶大書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