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來書 9章1節 到 9章10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5.第九章:
在這章作者引用舊約時代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後,進入曠野時建造的聖幕來說明耶穌作為一位大祭司,其所扮演的角色是甚麼。希伯來書是寫給猶太人基督徒看的,因此,猶太人對於聖幕是一點兒也不陌生。而在聖幕中是以約櫃作為以色列人民和上帝之間約的記號。因為有聖幕,就有負責管理和帶領人民到聖幕敬拜上帝的祭司。再從聖幕演變到後來進入迦南應允之地後的聖殿,祭司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祭司就是要帶領人民以祭祀禮儀敬拜上帝,學習認識上帝的愛,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馬虎不得的事。

希伯來書作者提到的祭司工作,就是以舊約時代聖幕的背景所說的規定,將耶穌定位在偉大的祭司的角色上。作者說耶穌帶領所有信靠他的人進到上帝的面前,直接領受上帝所賜永恆的生命。

6.第九章1至10節:
這段經文的背景與出埃及記第廿五至廿六章有密切的關係;作者引用出埃及記所記載關於聖幕(後來的聖殿)之各項禮儀規定,來表明一個重要的信息:這些禮儀規定都只是表面的象徵。如果禮儀不周全,只要修正即可。

第1節,所謂「頭一個約」,指的就是舊約。有記載兩項重要的事,其一就是「禮拜的規例」,另一項是「禮拜場所」。前者,非常清楚記載在摩西的法律中,明確的規定祭司應該怎樣進行獻祭的禮儀,特別是在利未記第一至七章很清楚地記載各種不同的祭祀方式和內容。而後者,是指出埃及記第廿五與廿六章以後所記載關於建造聖幕的事。這聖幕是在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民出埃及進入曠野的時代所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作為敬拜上帝之用。

第2至5節,這段經文都是記載有關聖幕裡面的設施。

在第2至3節提到聖幕裡有兩個部份,就是裡、外兩個部份;前一個部份就是所謂的「外部」,也就是祭司進入的地方。然後是裡面的部份,這裡就是只有大祭司才可以進入的所謂「至聖所」。聖幕裡有燈臺、桌子、供餅等物品。這些都在出埃及記第廿五章31至39節記載得非常清楚。在第3節記載有關「至聖所」裡的設施,包括有燒香用的金香壇、約櫃等東西。燒香用的香壇之所以被稱為「金香壇」,是因為它的外面有用純金包裹,這樣才可以在上面點香。這些香的調配方式和一般家庭所使用的絕對不同;「至聖所」所用的香是用最好的香料調配起來的,因為要獻在「至聖所」給上帝的,當然要用最好的。

	第4節談到有關約櫃裡放著盛著嗎哪的金罐子,背景記載在出埃及記第十六章33至34節為的是要讓以色列人民知道吃嗎哪,是和上帝之間有生命不可分離的生命關係。而亞倫那根發過芽的杖則是記載在民數記第十七章。約櫃裡面放著兩塊刻寫著十誡的石版,這是在表明以色列人民和上帝之間立有永遠的生命之約,世世代代都不會改變。

第5節可參考出埃及記第廿五章17至22節。

第6至10節,這段經文談到關於進入聖所的規定。

第6節說一般的祭司只能進入「聖幕的外層舉行禮拜儀式」,這裡所謂的「聖幕的外層」,可分成兩部份,一是在聖幕外的祭壇,另一是聖幕到至聖所之間的地方。

第7節提到只有大祭司才可以進入「至聖所」裡面,而且是「每年只有一次」的「贖罪日」(猶太曆七月十日,參考利未記廿三:26)才可進去。大祭司要帶著動物的「血」,因為血可以贖罪(參考利未記十七:11),大祭司用這些動物的血來「為自己和人民贖罪」。

	第8節,在這裡所說的「聖靈藉著這些安排來指明」,這句話涵蓋往後到第10節所說的,所有這些繁瑣的祭祀禮儀都是「外表的規例」,並不能使人的內心完全,這一點可以從他們每年都必須舉行「贖罪」的禮儀看出來。

    第9至10節,這節作者給了一個嶄新的解釋,說聖幕的外層「象徵著現今的時代」,表明無論聖幕裡外所有的獻祭,都無法使人的「內心完全」。作者強調獻祭牽涉到的,只不過是「飲食和不同的潔淨儀式罷了,是屬於外表的規例」,無法建構人內心的真誠和敬畏的心靈。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希伯來書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