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 8章1節 到 8章8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4.第八章:
這一章記載有關大衛王軍事爭戰記錄,並不是在他建造王宮之後才有的,就像第五章17至25節大衛被北部以色列支派代表膏立為王之後,非利士人就趁機出兵攻打,想要阻止大衛統治以色列全國,但非利士人失敗了。因此,若是將第八章的經文編輯在第五章之後,讀起來會更通順。

但也有另一種看法,認為大衛統治以色列全國之後,很想擴張國家領土,有些人住在與非利士人鄰近的邊界,經常受到非利士人的干擾,也有部分邊界城市還被非利士人侵佔著,於是,他在整頓以色列國政之後,就積極要安定這些邊界城市,因此,大衛不只是派兵出征非利士人,連來侵入騷擾的摩押人,大衛都一併征討。而這段有關大衛征討鄰近國家、族群的戰績,也同時記載在歷代志上第十八章1至17節。

5.第八章1至8節:
這段經文述說了大衛王討伐的對象,包括有非利士人、摩押人、瑣巴、敘利亞,並且獲得許多戰利品。

第1節,在大衛開始服侍掃羅王之後,直到他統治以色列國,只要他出兵征戰,非利士人都會敗在他的手下,這也是非利士人一直想要找機會擊垮大衛威名之因,就在他被膏立為北部以色列人的王時,非利士人隨即就出兵,但是沒有成功。現在是大衛主動繼續進攻,主要原因是前面所提過的要安定邊界。根據歷代志上第十八章1節的記載,此役大衛佔領了「迦特城和附近村莊」。

第2節,摩押人是羅得和女兒亂倫所生的後裔(參考創世記十九:37)。他們居住在死海的東邊,掃羅曾與他們交戰(參考撒母耳記上十四:47)。大衛逃亡期間,也曾請求摩押人協助庇護他的父母(參考撒母耳記上廿二:3—4)。從路得記第四章17節的記載,我們可知大衛的祖先和摩押人有密切關係。照常理來說,大衛和摩押人之間應該有很好的互動關係才對,但卻不知道何因,二者之間好像有深仇大恨,才使大衛用「量二繩長的殺死,讓量一繩長的存活」殘酷作法惡待摩押人。也因為這樣殘酷的手段,讓摩押人在大衛時代,幾乎不敢輕舉妄動,只能歸順他的統治,並且得年年向他進貢。

第3至4節,瑣巴國是在以色列的北部地區的國家。大衛趁著瑣巴王哈大底謝想要奪回他們原本的土地時打敗他們,他們原本住在幼發拉底河地區,是中東地區最肥沃土地之一,創世記甚至將該處描寫如同「伊甸園」美麗(參考創世記二:14)。大衛佔領這塊土地,對於他統治之下的國度,必然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因為之後以色列人民就沒有缺水的顧慮。大衛下命令只留下可拉一百輛戰車的馬匹,其餘的馬匹都將腳筋砍斷而殘廢。他會這樣做,就以現代的語言來說,等於是「解除武裝」一樣,為的是要讓瑣巴國完全沒有抵抗的武力。這種作法跟當年約書亞攻打當時迦南地的聯軍,採取的態度是相同的(參考約書亞記十一:6)。

第5至8節,原本大衛並沒有想到要攻打敘利亞人,由於敘利亞來支援哈大底謝,才使大衛必須趁勢打擊。敘利亞會來支援,很可能當時幼發拉底河沿岸的許多族群在政治、軍事上的聯盟有關。而對大衛來說,這場勝利,也確實對整個幼發拉底河地區的其他族群產生警惕作用。特別是在這次戰爭中,大衛的軍隊殺了兩萬三千敘利亞軍隊,這場戰爭勝利之後,大衛直接派軍進駐這流域,使「他們都歸順大衛」,這意義非比尋常,因為這地區幾乎就是迦南地的「糧倉」。不僅如此,大衛也從瑣巴人的城市——「比他」、「比羅他」這兩城市得到大量的銅,後來這些都成為建造聖殿最好的建材。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撒母耳記下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