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 24章1節 到 24章9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9.第廿四章:
在大衛執政的時代,不僅發生第廿一章的旱災,也發生第廿四章這裡所提的「瘟疫」,這都在表示雖然大衛是上帝所賜福、揀選的君王,但並不表示一切都安然無事,也是會遇到極大的困境和災難。而在這些大災難來臨時,怎樣去尋求解決之道?這才是一位領袖呈現出來的信仰內涵。
這件發生在大衛治國期間的瘟疫災難,也同時記載在歷代志上第廿一章1至28節,表示確實有發生過這件災難,後來大衛懇求上帝憐憫和寬恕,而使瘟疫得以解除。但因為瘟疫的緣故,已經造成高達七萬以色列人民死亡。

10.第廿四章1至9節:這段經文記載大衛命令約押去進行人口調查,但約押遲疑,而大衛卻執意要進行這件人口調查的事件。這件記事可對照歷代志上第廿一章1至7節所記載的來看。

第1至2節,撒母耳記說「上主又向以色列人發烈怒,所以激動大衛來敵對他們」。但作者並沒有說明到底發生甚麼事,或是以色列人民有甚麼不好的行為,使上帝會再次發出烈怒?再者,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介系詞「又」,表示這是接續第廿一章1至14節所發生的旱災之災難後不久所發生的事件。

這裡說大衛決定去調查人口,是因為上帝「激動大衛來敵對」以色列人民。但歷代志作者認為是「撒但敵對以色列人,使大衛定意進行戶口普查」。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用「上帝激動」,表示上帝讓大衛把內心中的意念給暴露出來,使之隱藏不住,並不是大衛原先沒有這種企圖,其實他是有這樣的用意,這可從第10節的描述看出來。因此,歷代志作者的用句就很清楚地表示,這是大衛受到撒但控制而有的結果。

原本統計人口,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這跟徵兵、抽稅有密切關係。民數記第一至四章都有記載以色列人民出埃及進入曠野之後,曾進行一次全面性的人口普查。耶穌降生的那年,羅馬皇帝就曾下令進行戶口普查(參考路加福音二:1)。後來大衛晚年透過這項人口調查,徵召人民當義務勞工,並且為此還設立了「勞工部長」(參考二十:24)。而所羅門則是發揮了這項「徵召勞工」的政策相當「成功」(參考列王紀上五:13、15)。大衛命令約押去執行這項全國人口普查的工作。

第3至4節,約押所說的這句「為甚麼要做這事呢」,就可看出他對大衛這項命令頗有意見。歷代志上第廿一章3節甚至加上約押說了這句「做這事使全民犯罪」,可見這件事並不是出於上帝旨意,而是大衛自己想要做的事。因此,約押認為大衛這次想要清查人口,背後一定有不好的動機。即使約押已經提出警告,大衛還是「堅持要約押跟他的部屬服從他的命令」去做這件招惹民怨的事。值得注意是,大衛並不是要行政官去執行這項命令,而是要約押和他的部下去執行,這已經在暗示這項人口調查確實是和打仗的計劃有關係,因為需要動員可用兵力。

第5至9節,很詳細地描述約押和他的部下去執行大衛這項調查人口之政策,而他也確實徹底地完成這項命令。這項人口普查所花費的時間,共計長達「九個月又二十天」。約押提出調查結果的報告是:以色列可帶「武器的壯丁總數八十萬」,而在猶大則有「五十萬」。這裡所謂的「帶武器的壯丁」,意思是指「二十歲以上能作戰的男人」(參考民數記一:3、18、20)。但這數字和歷代志所登錄的人口不同;在歷代志登記的人數是「以色列能打仗的壯丁有一百一十萬名;猶大能打仗的壯丁有四十七萬名。」歷代志作者特別說明約押「沒有調查利未支族和便雅憫支族的人數」,理由是「因為他不贊成王的命令」。約押這樣做也有另一種理由,一是利未族人都是屬於祭司族,他們本來就不用參與軍事行動。而沒有對便雅憫族的人民進行調查,很可能是為了避免再次發生分裂的事件(參考二十:1)。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撒母耳記下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