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 15章13節 到 15章37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3.第十五章13至37節:
從這段經文直到第十六章,是在描述大衛帶著身邊重臣、隨從、隨扈等人逃離王宮,也從這裡可看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討厭大衛,因為他在以色列民間仍享有極大的榮譽,所謂「患難見真情」,可從大衛落難時的處境看得出來。值得注意的是:大衛逃難出城時,連「約櫃」也一起抬走。而約櫃是以色列人信仰的中心,表示著上帝的同在。因此,這也說明了大衛雖然逃離耶路撒冷,但上帝並沒有離開他。

第13至16節,大衛一直住在深宮中,因此並不知道外面的情況,也沒聽到奇異的號角聲響,因此,當有「使者」知道這件事,特地來向他報信,說人民的心都向押沙龍了。這應該是件非常嚴重的訊號,必定讓大衛震驚,甚至措手不及。當大衛知道押沙龍既然膽敢設計殺害兄長暗嫩,也不會對其他的弟弟手軟,或是會存有任何親情之心。因此,他要所有的臣僕立即跟他離開王宮,以免遭到無故殺害。他「只留下十個妃嬪看守王宮」,其餘的臣僕、家人都跟隨著大衛,這也表示宮中的臣僕對大衛依舊忠實,沒有跟隨押沙龍叛亂起舞。從這裡也可看出宮廷內臣對於押沙龍的所作所為並不是完全認同,否則這些大臣一定會倒戈,拒絕跟隨大衛出宮。

第17至18節,這裡提到「城郊最後一座房子」,這可能是防守耶路撒冷邊防的軍營要寨,因而大衛才會在出城之前,利用此地進行一次校閱。這對大衛來說很重要,他可以掌握身邊忠實於他的部隊數量,特別是他身邊的這些侍衛都是外籍傭兵,因侍衛長就是「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參考八:18),他負責大衛身邊的侍衛工作。有「六百個從迦特城來」的非利士人跟隨在大衛身邊,這些人就是大衛身邊的侍衛。大衛會用外籍兵團的當貼身侍衛,也算是一種創舉,因為他們不容易受到當地政治局勢轉變的影響,此時剛好派上用場。大衛讓這些身邊的侍衛從他面前過去,像進行一場「閱兵」儀式,可說是非常重要,可強化這些人對他的忠誠。

    第19至20節,這些非利士人侍衛隊領袖是「以太」,大衛他帶著部下回去留在新王那裡,其實,大衛這句話就是在測試他們是否還忠心於他。若是忠實,即使人數不多,也足以成為一股強大勢力。若不是,就算擁有萬計兵馬也是枉然。原因是傭兵只會在意糧餉、待遇多寡?因為傭兵打仗,並不是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是將之當作生活和工作的一部份。現在大衛告訴以太,他連自己要「到哪裡去」都不知道。原因是押沙龍的叛變是在毫無預警之下發生,讓他措手不及。大衛這種說詞,也在表示自己的無奈,同時也在暗示著他可能有財力上的困境,跟隨他的侍衛兵團可能會有拿不到佣金的結果。

    第21至23節,但以太和其他六百名迦特侍衛兵用發誓的方式,來表示堅持要跟隨大衛。「是生是死」他們都願意「跟隨」,這是非常難得的態度。大衛在知道這些侍衛兵團的決心之後,就不再懷疑他們,帶著他們和他們的「眷屬」遠離耶路撒冷城。當人民看見大衛離開時,已經知道發生了政變,這時「人民都放聲大哭」,可見還是有很多民眾支持著大衛。

「汲淪溪」,這是位於耶路撒冷城的東面,除了雨季外,其餘時間都是乾涸的狀況。因此,大衛他們可以順利走過這條溪,過了此溪,就是橄欖山。而且更重要的,即使押沙龍要追殺過來,剛好在耶路撒冷和橄欖山之間,有個汲淪溪這個山谷隔閡著,無論哪方要用兵,都需要花一些時間。對大衛來說,他需要重整軍伍,計劃攻擊的用兵策略,因此,來到橄欖山,可給自己有個緩衝時間和空間。然後,從這裡走往耶利哥大道,朝向東北方的巴戶琳(參考十六:5),就可以直通約旦河谷。

第24至29節,這段經文非常重要,因為連「撒督祭司」,和「抬約櫃的利未人也跟他」,他們是將約櫃抬出來跟著大衛走,這說明了大衛並沒有忘記需要上帝的帶領。因為約櫃表明了上帝的同在。只要有上帝同在,即使在苦難中也會得到力量支撐下去。而約櫃也是凝聚以色列人民心靈的最大力量。約櫃和大衛在一起,也說明了大衛有上帝的同在。這樣,即使押沙龍獲得了政權,卻失去了人民心靈力量的支撐,取得了政權,也不會有安定的心靈生活。

但另一方面,也看到大衛的看法和祭司們很不一樣,也顯示出大衛在信仰上有很明確的認識——有約櫃,並不表示有上帝同在。若不是上帝所喜歡,即使有約櫃,也沒有任何意義可言。因此,他下令要把約櫃抬回耶路撒冷去。大衛說願意隨著上帝的旨意行事,而不是用約櫃當作工具,作「挾持」上帝旨意之利器。其實,大衛要祭司們回去,顯然是有特別的用意,不僅是要他們繼續扮演著祭司的角色,甚至還有要他們當「線民」的用意。因此,這裡說「你不是先見嗎」,這句話並不是說他們是「先知」,而是說這些祭司在執行祭司職務時,會更清楚整個耶路撒冷的實況。這樣,他們可以將所得到的消息傳去給大衛。因此,他給祭司們一個會合見面的地點——曠野的渡口,這是在吉甲附近約旦河邊的渡口。就這樣,撒督和亞比亞他這兩位大祭司接受大衛的命令,就帶利未人將約櫃扛回耶路撒冷城。

第30至31節,「橄欖山」,這是過了汲淪溪之後,可遙望耶路撒冷城的一座山丘,大約海拔八百公尺的小山。這個山會取名「橄欖山」,顧名思義就是該山是整片山丘都種植橄欖樹,裡面有個園子稱為「客西馬尼園」(參考馬可福音十四:32)。現在大衛來到此山,可能想要先隱藏,躲過此次的叛亂風波。他用「蒙著頭」這種方式表達心中的羞愧、難過之意(參考耶利米書十四:3—4),也用「光著腳」,表示卑微、悲傷、悽慘之意(參考以賽亞書二十:2、4,以西結書廿四:17),而所有跟隨者也像他一樣的光著腳,蒙頭哭泣走上山。當他知道身邊的顧問「亞希多弗」也加入了押沙龍的叛變陣營後,必定是非常悲傷,因為亞希多弗確實是個很棒的謀士(參考十六:23),因此只能祈求上帝不要讓亞希多弗的計謀得逞。

第32至37節,這裡說亞基人「戶篩」,是大衛忠實的朋友,他也是大衛朝廷中的重要官員(參考十五:37)。在歷代志上第廿七章33節說他是大衛的「親信」,是大衛身邊重要的參謀。他用撕裂衣服,頭蒙灰塵,這種非常悲傷的樣式來迎接大衛。大衛確實是個很聰明的領導者,他要戶篩回去耶路撒冷宮廷內,和兩位大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合作,提供情報,這樣大衛就能清楚掌握押沙龍的動態,也可以把亞希多弗可能會造成的傷害給化解掉,並且讓押沙龍誤以為大衛身邊的忠臣都歸向他、效忠他。這樣,大衛差遣回去的除了大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現在又有要臣戶篩,很容易造成押沙龍的錯覺。這樣,軍事領袖約押,以及大衛身邊的侍衛兵團願意跟隨大衛,而宗教領袖撒督和亞比亞他也支持大衛,再加上優秀的參謀戶篩也是全力的支持者,就可以看出押沙龍似乎已經成功地奪取了政權,其實,真正有影響人民力量的這些代表者,卻都在大衛身邊,這是大衛成功的地方。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撒母耳記下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