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撒羅尼迦前書 1章1節 到 1章10節   背景資料  下一筆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一至五章
1.第一章:
就像使徒保羅寫給其他教會的書信一樣,開始就是請安,再來就是先稱讚受信的教會或是對象,接著就會提到他寫此信的原因。

第1節,使徒保羅說這封書信是他和「西拉和提摩太寫給帖撒羅尼迦教會」的。西拉,是使徒保羅第二次傳福音時的同工(參考使徒行傳十五:40)。他是耶路撒冷教會所派出的兩位代表之一,另一位是巴撒巴的猶大(參考使徒行傳十五:22),他們兩人在教會備受尊敬,甚至在安提阿教會被稱為是上帝的先知(參考使徒行傳十五:32)。

另一位是提摩太,他也是使徒保羅第二次出去傳福音時,在路司得遇到的一位難得的好青年。在路司得和以哥念的信徒們都很稱讚提摩太(參考使徒行傳十六:1—2)。

這節使徒保羅還提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信仰認知,那就是帖撒羅尼迦教會是「屬於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這句話很清楚說明一間真正的教會,並不是屬於某個人的教會,也不是某個人擁有的私人財產,真正的基督教會,乃是屬於上帝和耶穌基督的。

第2至3節,使徒保羅一開始就提到要為帖撒羅尼迦教會的緣故感謝上帝。原因他提到三點:一是他們把信仰實踐出來,這裡的「信」是指對上帝絕對忠實。二是以愛心辛勞工作,使徒保羅在這裡所用的「愛心」,在希臘文是用「Agape」這個字。三是堅守主耶穌基督的盼望,這裡的「盼望」,是指對復活的盼望。從這點也看到帖撒羅尼迦這本書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就是談到未來復活的信息。這可看出帖撒羅尼迦教會在使徒保羅眼中,是一間有達到「信、望、愛」這三項標準的教會。

第4至7節,使徒保羅稱呼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弟兄姊妹們」,他在給該教會這前後兩本書信中,也不過是短短的八章,但「弟兄姊妹們」卻用了共計21次,前書用了14次,後書用了7次。使徒保羅用這個詞句的意思,原本是指「被一般人看為愚笨、沒有能力、地位卑賤」的,但卻都是被上帝揀選的子民(參考哥林多前書一:26—27)。使徒保羅在這裡則是用「弟兄姊妹們」這個詞,強調大家都是上帝所鍾愛的對象,是上帝特別「揀選」出來的百姓。再者,使徒保羅也強調他傳講福音信息除了用言語,也「倚靠聖靈的大能」,這是指感動人心的力量。因為福音的信息若沒有聖靈的感動,就算人用盡了所有美麗的詞藻,也是枉然。

從第6節就會發現帖撒羅尼迦教會也受到迫害。受到迫害可說是早期教會共同的經歷,當時羅馬帝國的政府已經開始對基督徒有防備之心,且開始對基督徒施壓力。使徒保羅稱讚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很有見證,即使在這樣的迫害之下,他們學習使徒保羅的模樣,也學習耶穌基督在十字架的受難,寧願接受迫害,也不改變對上帝的忠實,並且還用喜樂的心接受,這一點可真不是簡單的事。這也是為甚麼使徒保羅會說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是馬其頓和亞該亞教會的模範。

第8至10節,這段話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來說,確實是很大的鼓勵。使徒保羅說帖撒羅尼迦教會美好的見證已經傳開來,且是越傳越遠。使徒保羅提到在外地教會傳述有關帖撒羅尼迦教會信徒有美好見證的事,包括了三點:其一是他們接受福音的熱情;二是他們在信仰上有美好的見證;三是他們用信心在盼望耶穌基督的再臨。而值得注意的是有關第10節的「盼望耶穌從天上降臨」,使徒保羅在這本書信中提起很多次,有第二章19節;第三章13節;第四章16節;第五章2節。也可以這樣說,帖撒羅尼迦前書的主要內容也是在談論有關耶穌再臨的主題。

帖撒羅尼迦前書 1章1節 到 1章18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提摩太後書第一至四章:
1.第一章:
使徒保羅寫給提摩太的書信,可以確定的是他人當時是羅馬帝國的囚犯,在訴訟期間,他利用空檔時間寫了第一封書信給提摩太,交代他留在以弗所教會協助牧養事工。後來,他又繼續寫這另一封書信給提摩太,而這封書信也是最後的一封書信,有點像是遺書一樣。使徒保羅寫這書信主要是因為教會內出現不正確的信仰認知,他必須出面澄清,不要讓信仰誤謬繼續惡化而危及整個教會,因此,他特別提醒提摩太,對以弗所教會的信徒所犯之錯誤信仰認知,一定要嚴厲指責。而且對於教會內部有人用羞辱的話譏諷他,說他是政府的囚犯等事,則要提摩太不必覺得羞恥,因為他是為了傳福音的緣故才受難。使徒保羅期勉提摩太,為了福音一定要堅守那「健全的信息」,絕不能妥協。

第1節,使徒保羅寫信都會先自我介紹,這也是新約聖經時代的羅馬人寫信之格式,除了發信人的自我介紹,也有受信人的名字,以及開場白的問安語句等。使徒保羅在信一開始隨即提到自己就是「奉上帝的旨意」作耶穌基督的「使徒」,這在他其它的書信中一再出現。

這句「奉上帝的旨意」,意思已經包含了自己被囚禁在監獄的苦難在內。不是事事順利才是「奉上帝的旨意」,而是當一個人遇到困境或是陷入苦難時,也有上帝的旨意在裡面。

「藉著耶穌基督所應許的新生命」,這句話在表明:當一般人看死刑犯是一種羞辱時,使徒保羅卻說在耶穌基督的福音中,生命是嶄新的,不是沉淪的(參考哥林多後書五:17)。原因是耶穌基督已經復活,帶給信的人是復活的生命,是永恆的生命。

第2節,在前書他說提摩太是「信仰上的真兒子」,在後書這裡是用「親愛的」。雖然用詞上有差異,其實都在表明使徒保羅對提摩太很信任,也有很大的期待,他將提摩太當作親生的兒子一樣。

第3至5節,這段經文可說是使徒保羅對提摩太的鼓勵,包括有:
一是他日夜不停為提摩太祈禱。

二是想起提摩太與他分別時流出真誠的淚很感動。在提摩太前書第一章3節,使徒保羅與提摩太分開而流淚,是因為他要去馬其頓,所以吩咐提摩太繼續留在以弗所教會負責牧養的工作。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後來使徒保羅再次被關進羅馬監獄時,提摩太有去看他,這時候的分離使他們有如父子分開一般的難過。

三是傳承自上一代的美好信仰內涵。這裡使徒保羅讓我們看到一份珍貴的資料,就是提摩太的外祖母羅綺、母親友妮基,母女兩人在信仰上都有很美好的見證,而提摩太也傳承了這份美好的信仰品德。

第6至7節,這裡使徒保羅再次重述一次在前書第四章14節已經提過的,在他為提摩太按手,差派他為同工時,提摩太已經擁有聖靈的恩賜。這種恩賜有下列幾點:
一是有火熱的心。火熱的心用在傳福音的事工上時,就是隨時隨地都在為傳福音著想,不會被環境的困難所挫敗,也不會氣餒。

二是不膽怯。這句話對早期教會的信徒來說,是一門很大的考驗,因為要面對羅馬政府逮捕的危險,也要面對自己猶太同胞的威脅。不膽怯,是因為聖靈就是上帝的力量。

三是充滿力量。這是指生命充滿聖靈力量的人,必定會勇敢見證福音,讓人感受到他的生命充滿活力,不但可以忍受困難,也可以承擔苦難,且不會與惡勢力妥協。

四是充滿愛心。這應該是身為一個傳道者應該有的基本要件。沒有足夠的愛心,在傳福音的事工上必定會抱怨連連。

五是充滿自制。使徒保羅曾說一個在信仰上成熟的信徒,會結出美好的信仰果實,其中有一項果實就是節制(參考加拉太書五:23)。也就是知道滿足,也知道怎樣過嚴謹的生活。

第8至9節,使徒保羅告訴提摩太,不要因為傳福音遇到迫害或苦難,就覺得羞恥,以為上帝沒有祝福和帶領,而是要將因為福音受到的苦難,當作是在分擔耶穌基督的苦難一樣。也從這節看到此時他已經被關入監獄中,一定受到攻擊說那是一間羞恥的事,但他要提摩太有「為福音分擔苦難」的看法。他說上帝呼召一個人,並不是因為他很優秀,這點對提摩太來說有特別的意義,因為他當時在以哥念、路司得兩地是人人稱讚的對象。也許他會認為自己就是有這樣的條件,才會被上帝透過使徒保羅所揀選。但使徒保羅提醒他要注意:上帝呼召一個人來成為祂的同工,是因為祂的計畫與恩典,並不是根據人的條件,這一點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第10至12節,這節就是在解釋第九節,上帝揀選人來成為福音的同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藉著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彰顯上帝拯救的大愛。因為耶穌基督就是福音的本身(參考馬可福音一:1)。基督教福音的中心,就是在見證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但傳這種耶穌基督復活的福音會遇到苦難,並不因此而有任何失志、氣餒,因為知道「主再來的日子」,就可以坦然無懼交付上帝「付託」他的使命。

使徒保羅在這裡用「付託」這詞,意思是指將最貴重的東西交給一個可以信任的對象代為管理。因此,可以這樣瞭解:福音並不是某個人所擁有的專利品,是主人的。主人將福音「付託」給信任的僕人代管。「付託」的另一面,就是要忠實、不欺騙,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第14至15節,提摩太是使徒保羅最得意的門生,因此,他對提摩太的期待也非常高,他要求提摩太忠實地「堅守」他從使徒保羅領受「那健全的信息」,並且是用「愛心」和「信心」持守著。使徒保羅在這裡特別強調,不是人有力量做福音的事工,是聖靈在人的內心中,這樣才能「持守」住上帝所「付託」的使命。

第15至18節,使徒保羅在這段經文中,提到「腓吉路和黑摩其尼」,這兩個人是誰?甚麼背景?只有名字在這裡出現,其它資料都沒有。真可惜,無法知道。而「阿尼色弗」,很可能是使徒保羅在以弗所傳福音時,得到的果實,他的全家都皈依耶穌基督的名,並且還積極地參與使徒保羅傳福音的事工。當使徒保羅被逮捕時,一定有很多人怕受到連累開始躲藏起來,也有不少人開始藉此攻擊使徒保羅,但阿尼色弗卻不是這樣;他是勇敢地跑到羅馬去探監,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但他不怕因此會受到連累。不但如此,使徒保羅說阿尼色弗還帶給他許多鼓勵。他也在這裡祝福阿尼色弗。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帖撒羅尼迦前書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