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 24章1節 到 24章15節   背景資料  上一筆  下一筆
7.從第廿三章19節開始,一直到第廿六章25節:
連續記載三段有關大衛本可出手輕易殺害掃羅,以及與他敵對的拿霸,但他都沒有這樣做。這些都在說明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在第廿五章31節所說的,使大衛不至於因為無故殺人,或替自己報仇而後悔。這樣的觀念對於一個準備將成為君王的大衛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在說明一個以色列君王,必須用這種態度治理上帝的子民。換句話說,掃羅一再殺害無辜者,這樣的君王不會是上帝所喜悅的。

第19至20節,這裡說西弗城人出賣大衛,將大衛躲藏的地方告訴掃羅。在大衛看來,真正的敵人是非利士人,因此,只要是非利士人打以色列人民,他就要出面抵擋,就像基伊拉城的事件一樣。他不想與掃羅對抗。

第21至23節,掃羅聽到西弗人這樣對他表示忠誠之心,就回應他們。掃羅說大衛是個「很狡猾」的人,必要的話,即使總動員搜遍了各部落,也在所不惜。他也稱讚西弗人,說他們對他很好。西弗人是南方猶大族的人,而基伊拉城居民也是南方猶大族的人。他們都對掃羅忠誠。當掃羅聽到西弗人的通報之後,隨即要他們再去查清楚,看大衛躲藏在哪裡,誰看見過他,這些話都已經在暗示,若發現大衛藏匿在哪裡,那一家人將會像亞希米勒的家族那樣遭到滅族大屠殺。甚至連看見而沒有通報的,都將列為被屠殺的對象。

第24至25節,這些西弗人很快就打探出大衛藏匿在「瑪雲荒野」之地。這地點就是現今的「瑪因廢墟」(Khirbet Ma’in)。位於希伯崙南方大約有十三公里、西弗以南約七公里處。這裡也是拿霸的故鄉(參考廿五:2)。他們趕緊向掃羅通報。掃羅隨即帶著部下去搜捕。但大衛也有眼線,當掃羅開始大肆搜捕他的時候,有人來向他通報。因此,大衛就又躲藏,但顯然搜捕他的人相當多,使他的行蹤很快就顯露出來。

第26至27節,因為大衛身邊帶著有六百個隨從,只要稍微一動,就很容易引起掃羅這邊搜捕隊伍發現。果然,掃羅的部下很快就發現了大衛和他跟隨者的蹤跡,並且差點就被掃羅的搜捕隊伍逮到。作者最想要表達的一個信仰觀念:有上帝同在的人,在最危險的時刻,也會得到上帝的庇護、看顧。

第28至29節,就在掃羅快要逮到大衛之際,非利士人卻在這時候來了,這說明了時間掌控在上帝手中,一切都是上帝奇妙的安排。逼得掃羅只好趕緊班師回去抵擋非利人的侵犯。

8.第廿四章:
這章是延續第廿三章掃羅搜捕大衛的事件。前一章說到在瑪雲荒野,掃羅幾乎就快要緝拿到大衛之際,突然接到信報,說有非利士人來進犯以色列國境,讓掃羅不得不趕緊率部下回去防禦。等到打退了非利士人之進犯後,他又繼續這項緝捕的行動。換句話說,在掃羅心中,除非殺死大衛,否則他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可見他是多麼痛恨大衛。這章說大衛有機會殺害掃羅,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是上帝所揀選出來的君王。

9.第廿四章1至15節:
這段經文說掃羅一直不停地四處去搜捕大衛,但搜捕的行動不但沒有成功,反而是被大衛「突擊」差點殺害。但大衛沒有這樣做,他留下掃羅的生命,並且讓掃羅知道為甚麼他沒有出手殺害他。
第1至3節,這是緊接第廿三章28節,說掃羅「回師去打非利士人」。現在已經將非利士人「進犯」以色列的事處理好了,他又回到大衛藏匿的地點「隱‧基底」。大衛喜歡藏匿在此處,可能和此地的地理環境有關,除了鄰近山丘上洞穴多之外,再者,那裡水源豐富,具備了人生存的要件。當掃羅得知大衛藏匿地點,就率領以色列精銳部隊三千名要去搜索大衛。當掃羅來到一個山洞,想進去解手的時候,他萬萬沒有想到大衛就藏在這山洞內。而這剛好給大衛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突擊掃羅,何況掃羅正好落單,沒有侍衛在身邊。

第4至7節,現在換成大衛的部下發現掃羅在洞穴內解手,讓大衛知道這是一個反撲除掉掃羅的機會。於是大衛是悄悄地爬到掃羅的身後,然後「割下掃羅所穿的袍子的一角」,這樣的動作已經說明大衛有足夠的機會和力量殺害掃羅。但他沒有這樣做,而只將掃羅的衣服切割一塊下來而已。大衛用這種方式在證明:他沒有想叛變、密謀殺害掃羅的意思。所有過去掃羅聽到有關大衛的事,都是錯誤的訊息。如果真要殺害掃羅,他不必只割下他穿在身上之袍子的一角。然後大衛認為有必要對他的部下解釋,他之所以有這種「割下袍子的一角」動作之因。大衛強調掃羅就是國王,因此他在這裡稱呼掃羅是「我主」、「他是王」,更重要的是他讓部下知道掃羅就是「上主所選立的君王」。殺害上帝選立的君王(僕人),等於是在抵擋上帝一樣。這也是聖經作者要表達的一個重要觀念:上帝的僕人,必須尊重、維護。就這樣大衛說服了他的部下不准傷害掃羅。

第8至15節,當掃羅解手之後起身走出山洞時,大衛此時追出去跟他說明整個事件的經過。他拿出一塊他割下的布讓掃羅知道,他原本有機會殺害他,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一是他沒有做出對不起掃羅的事。二是他讓上帝當公正的審判者。在第13節他用「死狗」、「跳蚤」來形容自己,也用這種方式來描寫掃羅已經失去了王者的風範,竟然去做這麼微不足道的芝麻小事,而不是帶領以色列人去對抗、防禦非利士人侵犯的這種大事。

從第12至15節可看出基督教信仰非常重要的信息之一:伸冤在上帝,祂是會報應的上帝(參考羅馬書十二:19,約伯記三十四:11,箴言廿四:12)。
重新查詢 專卷研經 撒母耳記上系列
錯誤回報,請聯繫